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亟需推进高校院系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院系 心理健康教育 推进措施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继下发了多个文件,阐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高校纷纷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以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学习和就业等压力的增大, 仅仅在学校层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都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就必须大力推进高校在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 推进高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是实践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的推广和实践,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帮助其圆满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开发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与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开发个人潜能,其手段为多元化的引导措施和校园文化的熏陶。显而易见,想要更好地实践这一教育理念和目标,高校必须大力调动院系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进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2.是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工作方式单一等问题的需要
目前,全国各高校基本上都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某些省份还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和学生比例的最低要求,同时除专职教师外,有些高校还会聘请一些具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一起参与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尽管如此,相对于上万名大学生来说,2~3位甚至十几位老师都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的,真正接受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获益的学生十分有限。另外,大部分专职教师虽然在专业性、科学性上具备一些优势,但相对于思政辅导员来说,学生活动工作能力较弱,而且可以依靠的学生组织也很有限,因此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从另外的角度考虑,即使专职教师能够暂时承担起所有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建档、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等工作,从长远需求看,专职教师的能量耗竭也将是必然的。
3.是改善高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部分高校率先在院系层面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总体来讲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条件建设相对落后
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论从工作场所、经费保障、人员配备,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来说,都还是相对缺乏保障的。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院系没有适合接待学生会谈的场所,辅导员只能在办公室接待学生;活动经费也没有得到保障;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心理辅导员在全校心理辅导员中所占比例低;班主任和其余辅导员、普通教师得到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的机会则更少。
(2)工作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针对高校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制定《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的学校很少,同时也缺乏完善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由于没有良好的工作体制,大部分高校的院系领导很少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题讨论会,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进行全面客观的工作总结,同时更没有制定出适合本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制度。
(3)服务对象不够均衡
目前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偏向于低年级本科生,这一方面是由于校级层面比较重视对低年级学生的普查和访谈,另一方面是由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较普遍的问题是就业和学术研究困难,心理层面的辅导容易被忽视。但事实上,高年级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会面临更大的现实压力却拥有更少的社会支持,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4)各校发展相对不平衡
基于工作体制的相对不完善,各高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一致,相应的各校院系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相对不平衡。发展较好的学校,院系层面除了能够正常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还能主动探索适合本院系的有效工作模式和方法途径,将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扩展到整个学年、渗透到各个领域。而发展相对迟缓的学校,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工作内容只是配合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展开,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工作相对较少。部分高校甚至完全没有开展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推进高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加强教育厅的监督、考评功能,全面推进院系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高校在学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比较薄弱,做得有特色的、在全国起示范作用的学校更不多。为了全面推进各高校院系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各省教育厅需要发挥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和考评功能。时机成熟时,由教育厅组织开展相关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以取得各高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2.发挥园区心理协作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园区各高校平衡发展
为了能够整合高教园区的有利资源,保障园区师生的安全稳定,促进园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部分地区设立了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推进高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比如设立园区心理协作中心等学术机构,尽可能为学校创立沟通、交流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的平台,将院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成功的学校的经验辐射到周边各校,促进园区内各高校院系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平衡发展。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推进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
就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推广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推进过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作为这个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急需加强行政管理职能。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都已比较到位,但对院系层面的行政管理职能相对薄弱。高校要赋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更多的行政管理职能,最好由校级领导或学工部部长直接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评措施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以推进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游灵通
关键词:高校院系 心理健康教育 推进措施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继下发了多个文件,阐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高校纷纷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以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学习和就业等压力的增大, 仅仅在学校层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都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就必须大力推进高校在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 推进高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是实践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的推广和实践,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帮助其圆满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开发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与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开发个人潜能,其手段为多元化的引导措施和校园文化的熏陶。显而易见,想要更好地实践这一教育理念和目标,高校必须大力调动院系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进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2.是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工作方式单一等问题的需要
目前,全国各高校基本上都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某些省份还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和学生比例的最低要求,同时除专职教师外,有些高校还会聘请一些具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一起参与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尽管如此,相对于上万名大学生来说,2~3位甚至十几位老师都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的,真正接受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获益的学生十分有限。另外,大部分专职教师虽然在专业性、科学性上具备一些优势,但相对于思政辅导员来说,学生活动工作能力较弱,而且可以依靠的学生组织也很有限,因此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从另外的角度考虑,即使专职教师能够暂时承担起所有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建档、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等工作,从长远需求看,专职教师的能量耗竭也将是必然的。
3.是改善高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部分高校率先在院系层面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总体来讲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条件建设相对落后
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论从工作场所、经费保障、人员配备,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来说,都还是相对缺乏保障的。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院系没有适合接待学生会谈的场所,辅导员只能在办公室接待学生;活动经费也没有得到保障;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心理辅导员在全校心理辅导员中所占比例低;班主任和其余辅导员、普通教师得到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的机会则更少。
(2)工作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针对高校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制定《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的学校很少,同时也缺乏完善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由于没有良好的工作体制,大部分高校的院系领导很少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题讨论会,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进行全面客观的工作总结,同时更没有制定出适合本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制度。
(3)服务对象不够均衡
目前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偏向于低年级本科生,这一方面是由于校级层面比较重视对低年级学生的普查和访谈,另一方面是由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较普遍的问题是就业和学术研究困难,心理层面的辅导容易被忽视。但事实上,高年级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会面临更大的现实压力却拥有更少的社会支持,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4)各校发展相对不平衡
基于工作体制的相对不完善,各高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一致,相应的各校院系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相对不平衡。发展较好的学校,院系层面除了能够正常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还能主动探索适合本院系的有效工作模式和方法途径,将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扩展到整个学年、渗透到各个领域。而发展相对迟缓的学校,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工作内容只是配合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展开,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工作相对较少。部分高校甚至完全没有开展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推进高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加强教育厅的监督、考评功能,全面推进院系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高校在学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比较薄弱,做得有特色的、在全国起示范作用的学校更不多。为了全面推进各高校院系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各省教育厅需要发挥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和考评功能。时机成熟时,由教育厅组织开展相关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以取得各高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2.发挥园区心理协作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园区各高校平衡发展
为了能够整合高教园区的有利资源,保障园区师生的安全稳定,促进园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部分地区设立了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推进高校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比如设立园区心理协作中心等学术机构,尽可能为学校创立沟通、交流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的平台,将院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成功的学校的经验辐射到周边各校,促进园区内各高校院系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平衡发展。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推进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
就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推广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推进过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作为这个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急需加强行政管理职能。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都已比较到位,但对院系层面的行政管理职能相对薄弱。高校要赋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更多的行政管理职能,最好由校级领导或学工部部长直接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评措施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以推进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游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