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法治疗68例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84476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手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小切口手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1d,裸眼视力>0.7患者9眼(8.3%);0.5-0.7患者75眼(69.4%);0.3-0.5患者13眼(12.0%);0.1-0.3患者6例(5.6%);<0.1患者5例(4.7%)。糖尿病时间越长,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越不好;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虹膜炎、后囊浑浊、角膜水肿、眼压升高以及前方纤维素性渗出。结论: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患者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切口手法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25-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发病隐匿,并发症会累及如眼球、视神经等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就是眼科常见的并发症,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最有效地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这种手法也越来越多地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中,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小切口手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小切口手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64眼,女29例44眼;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3.8 4.7岁。所有患者术前确诊为2型糖尿病,平均病程6.3 2.6年。68例患者检查后排除心肝肾等器官的疾病且无其他如视网膜脱落、眼外伤、青光眼、葡萄膜炎、虹膜新生血管、增值性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所有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裸眼视力光感>0.3;B超检查显示患者眼底病变呈现稳定状况;光定位和红绿色觉都正常。
  1.2手术方法
  手术前保证患者血糖控制在5.8-8.3mmol/L;手术前3d开始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清洁眼部、减轻术后炎症反应,4次/天;手术前1天用生理盐水冲洗术眼结膜囊并剪睫毛,手术前30min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对手术眼进行3次常规散瞳;手术前15min使用1g/L的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对手术眼进行3次的表面麻醉、常规消毒、贴膜、开睑并使用妥布霉素稀释液冲洗结膜囊。在11:00的位置切开3mm的透明角膜切口,2:00位置行辅助切口,从角膜缘进针穿刺向前房注射粘弹剂,使用撕囊镊行连续环形撕囊6-7mm,水分离,使晶状体核旋转进行前房,并碎核,晶状体核娩出后抽吸残余皮质,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到囊袋中,若患者角膜切口自闭性良好则不需要缝合,闭不好的患者用10-0尼龙线缝合1-2针。手术后在眼球周注射庆大霉素(2万U)和地塞米松(3mg),然后包扎术眼。手术后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口服或者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25mg吲哚美辛(消炎痛),3次/天,连续服用一周左右。手术后1天开始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4-6次/天,双氯芬酸钠滴眼液4次/天,每晚使用托吡卡胺滴眼液对瞳孔进行活动,1次/天,连续2周。在此期间,亦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持续地检测并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随诊时检查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底以及裂隙灯,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或者病情是否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记录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使用 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视力恢复情况:
  手术后1d,裸眼视力>0.7患者9眼(8.3%);0.5-0.7患者75眼(69.4%);0.3-0.5患者13眼(12.0%);0.1-0.3患者6例(5.6%);<0.1患者5例(4.7%)。糖尿病病程越长,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越不好,具体情况见表1.
  糖尿病病程11-15年和>15年的患者手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患者没有出现手术中前房出血,3眼后囊膜破裂(2.8%),行Ⅰ期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后一周内23眼发生角膜水肿(21.3%),8眼发生前方纤维素性渗出(7.4%),5眼发生后囊浑浊(4.6%),3眼发生虹膜炎(2.8%),1眼出现眼压升高(0.9%)。
  3讨论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就是白内障,这是因为晶状体发生蛋白质糖基化,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晶状体蛋白很容易发生非酶糖化反应,终极产物在眼睛内堆积,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导致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多见于患糖尿病5-10年的患者中,會导致患者的视力严重障碍,甚至接近全盲,给患者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给患者和家属都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方法,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对患者的影响小、恢复快,但是在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方面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风险较一般患者的大,因此手术需要医生格外小心谨慎。
  手术前患者要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保证患者的血糖在8.3mmol/L以下且稳定,手术应该由技术熟练的医生进行,手术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快一些以减少手术器械在患者眼睛里停留以及器械进出前房的次数,手术中要注入足够的粘弹剂减少对角膜内皮造成的损伤。人工晶体要植入到囊代内以避免植入到前房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因此手术前要合理地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生素避免患者受到感染,减少术后炎症发生。
  在本研究中手术后患者视力 0.3的占95.3%,表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效果明确,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越不理想,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本研究中,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虹膜炎、后囊浑浊、角膜水肿、眼压升高以及前房纤维素性渗出,但是经过及时治疗,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
  综上所述,小切口手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效果明确,可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视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抽取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PIDOTIMOD SOLUTION)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中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对照组的总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洛沙坦治疗充血性心理衰竭时对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门诊收入的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洛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在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单纯西药治疗与口服中药配合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4 0例病毒性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肝衰竭诊疗规范[1]随机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及口服中药配合治疗的实验组。统计分析治疗的不同时间(基线、1周、2周、4周)肝脏功能、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口服中药配合治疗对肝脏功能的恢复及凝血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  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双柱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双柱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23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通过7~13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的功能评价按 评价系统进行评估:优10例,良8例,可2例,差1例。 结论:采用双柱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治疗方式  【关键词】双柱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4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新生儿出现重状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2014年2月患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有重症胆红素血症,对照组为一般高胆红素血症。对比两组导致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结果新生儿出现的感染、围产窒息等情况是出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结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具有多样性特点,新生儿出现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硬脑膜网状切开在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硬脑膜网状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术后病死率(8.82%)明显低于对照组(35.29%),且存活患者残疾率(52.94%)显著优于对照组(85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老年胆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53例患者在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2%,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2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止痛剂使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半年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七氟醚麻醉对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为提高的麻醉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80例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空气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儿不同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手术时、拔管时的收缩压比较、舒张压比较、心率比较P<0.05,且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ED评分、FPS评分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以及该病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及以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结果: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以手足口疱疹及发熱多见,其发病率高于98%;恶心呕吐患者占79.41%;血压升高患者占29.41%;血糖升高患者占33.82%;白细胞异常患者占80.8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