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数学也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初步阶段。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不仅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而且学生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初中教学应把关注教师传授基础知识的工作重点转变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改善和解决学生学习习惯问题,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变化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数学思维的阶段,所以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重视学生的可塑性与模仿性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自身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的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为学生今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和动手实践的习惯
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注意力专心听讲。学生通过专心听讲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为了学生在数学上能够集中注意力,学生要充分的做好课前预习,记录下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学生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习数学知识时形成了只看不写的不良习惯。传统的教育不符合新课标的改革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习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学生要做到以下四点:首先,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的数学基础知识,勤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讲解的内容;其次,在数学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在同学的发言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活动中;再次,学生要认真完成教书布置的作业,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最后,及时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1]。
二、培养学生善于提出质疑和问题的习惯
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的同时就已经形成了对知识的思考,学生在思考中提出问题,需找教师帮助解决问题,形成质疑问难的良好学习品质。为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建立轻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放下紧张和戒备,就会思考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产生疑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萌芽阶段,是学生心理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些学生存在着自卑的心理,不愿对教师提出问题是觉得自己提出的问题被同学嘲笑或引起教师不满的情绪。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简单都要对学生表示肯定,要有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防止打击学生的学习信息,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2]。教师在讲述完基础知识后,为学生预留出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思考和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形成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错误习惯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期间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因为学生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说明学生或部分学生都没有将某一知识点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错误,让学生找出出现问题的关键,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而且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解决大部分同学未掌握某个知识点的现象。学生通过发现和改正问题,对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学生通过教师个别辅导、小组讨论和集体讲解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完善学习方法,提高解题技巧,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助于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举一反三的习惯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和解答数学题的前提就是认真的审题。例如,教师要传授学生应用题的知识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领会题意,教师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将学生接受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化易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运用多个解题思路解答应用题。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运用知识点,说明学生已经牢牢的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教师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改变学生盲目、机械的学习方式[3]。
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能够及时的检测学生对当天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身对知识理解存在的問题并及时改正。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养成了良好的知错就改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不弄懂这个知识点绝不放弃的学习态度。学生在作业中发现问题的时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解决作业中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解决问题,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对对问题进行点拨,讲述一下基本的解题思路,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茅塞顿开。教师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及时检测这一天的学习效果,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牢牢掌握原本没有理解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知识点的应用能力[4]。
结束语: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引导和学生的坚持。为了在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方面取得成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学,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初中数学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看文献:
[1]王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养成行为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2,12(13):145-146.
[2]龙安琼.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12(02):121-123.
[3]陈银.浅析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2,11(03):123-124.
[4]雷春利.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考试周刊,2012,5(20):88-89.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变化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数学思维的阶段,所以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重视学生的可塑性与模仿性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自身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的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为学生今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和动手实践的习惯
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注意力专心听讲。学生通过专心听讲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为了学生在数学上能够集中注意力,学生要充分的做好课前预习,记录下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学生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习数学知识时形成了只看不写的不良习惯。传统的教育不符合新课标的改革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习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学生要做到以下四点:首先,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的数学基础知识,勤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讲解的内容;其次,在数学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在同学的发言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活动中;再次,学生要认真完成教书布置的作业,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最后,及时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1]。
二、培养学生善于提出质疑和问题的习惯
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的同时就已经形成了对知识的思考,学生在思考中提出问题,需找教师帮助解决问题,形成质疑问难的良好学习品质。为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建立轻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放下紧张和戒备,就会思考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产生疑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萌芽阶段,是学生心理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些学生存在着自卑的心理,不愿对教师提出问题是觉得自己提出的问题被同学嘲笑或引起教师不满的情绪。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简单都要对学生表示肯定,要有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防止打击学生的学习信息,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2]。教师在讲述完基础知识后,为学生预留出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思考和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形成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错误习惯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期间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因为学生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说明学生或部分学生都没有将某一知识点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错误,让学生找出出现问题的关键,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而且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解决大部分同学未掌握某个知识点的现象。学生通过发现和改正问题,对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学生通过教师个别辅导、小组讨论和集体讲解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完善学习方法,提高解题技巧,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助于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举一反三的习惯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和解答数学题的前提就是认真的审题。例如,教师要传授学生应用题的知识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领会题意,教师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将学生接受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化易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运用多个解题思路解答应用题。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运用知识点,说明学生已经牢牢的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教师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改变学生盲目、机械的学习方式[3]。
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能够及时的检测学生对当天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自身对知识理解存在的問题并及时改正。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养成了良好的知错就改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不弄懂这个知识点绝不放弃的学习态度。学生在作业中发现问题的时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解决作业中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解决问题,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对对问题进行点拨,讲述一下基本的解题思路,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茅塞顿开。教师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及时检测这一天的学习效果,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牢牢掌握原本没有理解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知识点的应用能力[4]。
结束语: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引导和学生的坚持。为了在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方面取得成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学,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初中数学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看文献:
[1]王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养成行为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2,12(13):145-146.
[2]龙安琼.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12(02):121-123.
[3]陈银.浅析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2,11(03):123-124.
[4]雷春利.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考试周刊,2012,5(2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