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贺长龄、魏源等编《皇朝经世文编》(1827年刊行)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纲,是一部集中反映清代前中期经世实学的论文总集。它以经世为指归,注重学术对社会的导向性功能,将学术的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从单一的经学研究到天下郡国利病,举凡与社会有关的一切问题,都纳入了其研究的范围,使学术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皇朝经世文编》并非完善之作,其硬伤在于偏废文化艺术,忽视乾嘉考据。正因如此,在选文上也曾遭到非议。晚清学者李慈铭在其《越缦堂读书记》中即指出:“(《皇朝经世文编》)于诸经儒论学问升降、辨名物得失、极有关世道人心者,皆不之采。盖魏氏未窥汉学涂轨,以为典物度数皆繁琐之事,声音训诂非义理之原;而不知一名物之沿讹有极害于政道,一音诂之失正有诒害于人心,学术不明,遂致畔经离道者。乾嘉以来诸儒,固有掇拾细碎,病其委曲繁重,无与大指;而即一物一事,推论精深,大义微言亦往往而在,所当分别观之也。”笔者认为,李慈铭所指《皇朝经世文编》之缺憾甚确。此乃囿于其诸事皆以“经世致用”为唯一标准所造成。应当说,《皇朝经世文编》政治气息浓郁,将学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讲求通经致用,关注研究实证——这种编纂意识值得肯定;但是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全社会的标准。社会总需要有一些人深坐冷板凳、埋头故纸堆,去究深探幽,去专注复原,细心研究古代学问;因为只有流传,才能继承。保存与传承,便是他们为社会与后人所做的贡献。
考据学家虽然过分夸大文字与义理的关系,将训诂、考证看成是探求义理的唯一路径,“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但这却是有历史背景的。 乾嘉时期,清朝统治日益稳固,文网严密,学者们不敢言本朝事,因而埋头故纸,专治考据。不问政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属无奈之举。所以,今天对孙星衍、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戴震这些处在那个环境中的考据大家,我们的态度应该宽容一些。而像“经世群体”那样仅侧重于研究成果的现实性报偿则会陷入两种困境:一是根基不牢,肆意阐发义理,就像空中楼阁,所得出的历史结论,主观性越来越强;二是历史学的研究会慢慢蜕变,盲目攀附现实,容易陷入浮躁,坐不住冷板凳,耐不住寂寞。相反,用翔实的资料来佐证史实,以小见大,去粗取精,辨伪考实,恰恰是沉稳、扎实、实干之学术精神的体现。
考据学的“小众化”指向、高门槛和高规格的特征,注定了其受众面狭窄,很难为大众所接纳。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数典忘祖。则重于国故整理与考证的文史研究者不需要太多,但绝不能没有。我们不反对古为今用,文史研究为现实服务;但对考据学一味以批判,恐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研究者的亵渎。训诂和考证的功夫可以解决文献经典中的名物、典制、音读、史实、地理等具体的问题,寻求“一字一句之安妥”,这种“小学”的研究是难能可贵的。考据学是尽其“史料”的学问,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没有史料不说话。没有这些细微末节的积累,没有深入细致谨慎严谨的考据功夫,又怎么推动文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又怎么能在此基础上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何况,考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如何去挖掘史料,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深入探究等等,也是一个文史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功。
即便是为学术而学术,也值得尊重。
作者:国家大剧院信息督查组主管
需要注意的是,《皇朝经世文编》并非完善之作,其硬伤在于偏废文化艺术,忽视乾嘉考据。正因如此,在选文上也曾遭到非议。晚清学者李慈铭在其《越缦堂读书记》中即指出:“(《皇朝经世文编》)于诸经儒论学问升降、辨名物得失、极有关世道人心者,皆不之采。盖魏氏未窥汉学涂轨,以为典物度数皆繁琐之事,声音训诂非义理之原;而不知一名物之沿讹有极害于政道,一音诂之失正有诒害于人心,学术不明,遂致畔经离道者。乾嘉以来诸儒,固有掇拾细碎,病其委曲繁重,无与大指;而即一物一事,推论精深,大义微言亦往往而在,所当分别观之也。”笔者认为,李慈铭所指《皇朝经世文编》之缺憾甚确。此乃囿于其诸事皆以“经世致用”为唯一标准所造成。应当说,《皇朝经世文编》政治气息浓郁,将学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讲求通经致用,关注研究实证——这种编纂意识值得肯定;但是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全社会的标准。社会总需要有一些人深坐冷板凳、埋头故纸堆,去究深探幽,去专注复原,细心研究古代学问;因为只有流传,才能继承。保存与传承,便是他们为社会与后人所做的贡献。
考据学家虽然过分夸大文字与义理的关系,将训诂、考证看成是探求义理的唯一路径,“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但这却是有历史背景的。 乾嘉时期,清朝统治日益稳固,文网严密,学者们不敢言本朝事,因而埋头故纸,专治考据。不问政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属无奈之举。所以,今天对孙星衍、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戴震这些处在那个环境中的考据大家,我们的态度应该宽容一些。而像“经世群体”那样仅侧重于研究成果的现实性报偿则会陷入两种困境:一是根基不牢,肆意阐发义理,就像空中楼阁,所得出的历史结论,主观性越来越强;二是历史学的研究会慢慢蜕变,盲目攀附现实,容易陷入浮躁,坐不住冷板凳,耐不住寂寞。相反,用翔实的资料来佐证史实,以小见大,去粗取精,辨伪考实,恰恰是沉稳、扎实、实干之学术精神的体现。
考据学的“小众化”指向、高门槛和高规格的特征,注定了其受众面狭窄,很难为大众所接纳。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数典忘祖。则重于国故整理与考证的文史研究者不需要太多,但绝不能没有。我们不反对古为今用,文史研究为现实服务;但对考据学一味以批判,恐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研究者的亵渎。训诂和考证的功夫可以解决文献经典中的名物、典制、音读、史实、地理等具体的问题,寻求“一字一句之安妥”,这种“小学”的研究是难能可贵的。考据学是尽其“史料”的学问,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没有史料不说话。没有这些细微末节的积累,没有深入细致谨慎严谨的考据功夫,又怎么推动文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又怎么能在此基础上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何况,考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如何去挖掘史料,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深入探究等等,也是一个文史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功。
即便是为学术而学术,也值得尊重。
作者:国家大剧院信息督查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