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考据学的认识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l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贺长龄、魏源等编《皇朝经世文编》(1827年刊行)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纲,是一部集中反映清代前中期经世实学的论文总集。它以经世为指归,注重学术对社会的导向性功能,将学术的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从单一的经学研究到天下郡国利病,举凡与社会有关的一切问题,都纳入了其研究的范围,使学术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皇朝经世文编》并非完善之作,其硬伤在于偏废文化艺术,忽视乾嘉考据。正因如此,在选文上也曾遭到非议。晚清学者李慈铭在其《越缦堂读书记》中即指出:“(《皇朝经世文编》)于诸经儒论学问升降、辨名物得失、极有关世道人心者,皆不之采。盖魏氏未窥汉学涂轨,以为典物度数皆繁琐之事,声音训诂非义理之原;而不知一名物之沿讹有极害于政道,一音诂之失正有诒害于人心,学术不明,遂致畔经离道者。乾嘉以来诸儒,固有掇拾细碎,病其委曲繁重,无与大指;而即一物一事,推论精深,大义微言亦往往而在,所当分别观之也。”笔者认为,李慈铭所指《皇朝经世文编》之缺憾甚确。此乃囿于其诸事皆以“经世致用”为唯一标准所造成。应当说,《皇朝经世文编》政治气息浓郁,将学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讲求通经致用,关注研究实证——这种编纂意识值得肯定;但是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全社会的标准。社会总需要有一些人深坐冷板凳、埋头故纸堆,去究深探幽,去专注复原,细心研究古代学问;因为只有流传,才能继承。保存与传承,便是他们为社会与后人所做的贡献。
  考据学家虽然过分夸大文字与义理的关系,将训诂、考证看成是探求义理的唯一路径,“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但这却是有历史背景的。 乾嘉时期,清朝统治日益稳固,文网严密,学者们不敢言本朝事,因而埋头故纸,专治考据。不问政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属无奈之举。所以,今天对孙星衍、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戴震这些处在那个环境中的考据大家,我们的态度应该宽容一些。而像“经世群体”那样仅侧重于研究成果的现实性报偿则会陷入两种困境:一是根基不牢,肆意阐发义理,就像空中楼阁,所得出的历史结论,主观性越来越强;二是历史学的研究会慢慢蜕变,盲目攀附现实,容易陷入浮躁,坐不住冷板凳,耐不住寂寞。相反,用翔实的资料来佐证史实,以小见大,去粗取精,辨伪考实,恰恰是沉稳、扎实、实干之学术精神的体现。
  考据学的“小众化”指向、高门槛和高规格的特征,注定了其受众面狭窄,很难为大众所接纳。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数典忘祖。则重于国故整理与考证的文史研究者不需要太多,但绝不能没有。我们不反对古为今用,文史研究为现实服务;但对考据学一味以批判,恐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研究者的亵渎。训诂和考证的功夫可以解决文献经典中的名物、典制、音读、史实、地理等具体的问题,寻求“一字一句之安妥”,这种“小学”的研究是难能可贵的。考据学是尽其“史料”的学问,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没有史料不说话。没有这些细微末节的积累,没有深入细致谨慎严谨的考据功夫,又怎么推动文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又怎么能在此基础上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何况,考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如何去挖掘史料,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深入探究等等,也是一个文史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功。
  即便是为学术而学术,也值得尊重。
  作者:国家大剧院信息督查组主管
其他文献
十年前,我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莳未匝”注解之误》。短文指出钱锺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1978年重印)中“莳未匝”句的注解有误。短文有幸在《文史杂志》2003年第6期上发表,随后,得到一位读者不满意见的回应;再后,更有读者当面向我质疑:钱锺书先生是当代学术权威,其《宋诗选注》是公认的佳作,岂有“硬伤”可言?  我以为,像这样的“学术问题”是可以讨论的,况且能借以请益于方家也
期刊
7月7日,抗战祭日。  我来到成都人民公园,凝神伫立在“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川军,是指以四川籍官兵为主体的,或属当时川康绥靖公署制内的军队。  在1937—1945年八年全面抗战期间,计有350万川籍官兵走上前线,总计阵亡26万,负伤34万,失踪4万余人。无论是兵员总数和伤亡总数,均占了全国的1/5。因此,流行于当时的褒扬之语,便有“无川不成军”、“川军能战能胜”之说。  这座雄伟的纪念碑
期刊
一、渔阳鼙鼓动地来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权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举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正式造反,兵锋所向,直指两京(洛阳、长安)。时“禄山乘铁舆,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当时内地军民已百余年没有听到金鼓之声,铠甲、兵杖都锈蚀坏了,哪里抵御得住蓄谋已久、马肥兵壮的叛军铁骑的猛烈冲击。
期刊
摘 要:以往学者认为“南人不可为相”跟北宋时期南北矛盾有关。仔细梳理相关文献系谱,确定此说流行时间为北宋末、南宋初,实跟王安石变法有关。此说主要当是士人根据高宗“最爱元祐”以及满朝把北宋亡国之罪由蔡京集团追到王安石身上的“当代史”情形塑造的祖宗法。  关键词:南人不可为相;祖宗法;王安石变法  清人所编《宋稗类钞》卷一《君范》开篇记载了宋太祖两则轶闻,一则为“不杀大臣”的誓碑,一则为“南人不得为相
期刊
提 要:新文化运动对以“孔学”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思想给予了坚决有力的抨击。但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封建统治正统学说的封建理论,虽然贴上的是“孔孟儒学”的标记,其实质,却决非孔子所创立的正统儒学,而是融合“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的产物。将封建统治思想标榜为“孔孟儒学”,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主张讲“仁”讲“孝”讲“忠”讲“义”的“孔孟儒学”,对稳定社会是有作用的;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孔孟儒
期刊
以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老县城)为中心,向南至阆中、向西至梓潼、向北至昭化,三百里古驿道上,十万古柏雄干挺拔,虬枝凌云,展翠抹云,葱郁成廊,被人们美称为“翠云廊”。  翠云廊上的古柏,参天蔽日,形状奇异,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它与青石铺成的驿道相伴,或沿山脊而前行,或假石级而登攀,或伴清溪小河而流连,或踞峭壁绝崖而招展,一路穿山越谷,蜿蜒于剑门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  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的蜀道古柏,
期刊
提 要:在今人关于“成都”得名的诸见解中,存在着古蜀情结与秦文化的纠结: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乐史,而蜀人并不接受乐史对“成都”的释名;“成都”得名研究中浓厚的乡土情结作祟,使其见解体现得更多的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而是浓厚的古蜀文化人文情愫;“成都”两字是中原文字,得名研究是绕不开秦文化即中原文化的。  关键词:“成都”得名,学术研究,古蜀情结,秦文化,情感纠结  拙文《论秦征服古蜀与“成
期刊
王森的《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是他在美国普林顿大学学习时完成的博士论文,1993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中译本于201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此著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台湾中央研究院藏傅斯年档案为主要材料,又广泛地搜集了大陆、台港及海外有关各种资料,因而资料极为丰富;二是将傅斯年置于近世中国时代思想和学术脉络进行考察,以凸现人物的真实的历史文化背景;三是以问题为主干而又不失叙事性的
期刊
他是一部厚书,一部需要用整个人生阅历研读才能领悟其精义的厚书。  ——题记  一  公元1964年12月7日,一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谢无量先生在北京辞世,终年80岁。五年前他作为无党派人士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四年前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而再早之前,也就是1951年,他曾是成都市人民代表,翌年担任了四川省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同时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并被聘任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在他生命的最
期刊
张正恒(1932-2007),字悟恒,号三惭,生于西充,长于成都,求学于杭州,工作于北京。张正恒自幼热爱绘画艺术,1949年底开始以《芥子园画谱》自学绘画,1953年拜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默躬为师,1955年免考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彩墨系学习,1958年拜潘天寿为师,196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任教。虽然离开四川多年,但张正恒乡梦不断。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