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伸:努力“为生民立命”

来源 :善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20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确实是我文学创作的追求,也可以说是一个最高追求,还可以说这就是我写作的信仰。
  记者:电视剧《黄土高天》播出后,长篇报告文学《一号文件》一书难求。经过几年的沉淀,您对自己这部作品有哪些冷思考?
  莫伸: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多年来对农村和农民关注、思考的结果。1968年,我下乡到宝鸡县天王公社十二盘生产大队,四年后离开插队的地方,之后几乎年年都回去。回去了就住在农民家,尤其是当年老房东的家住得最多。插队的11名下乡知青中,我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走的那天,乡亲们都到打麦场送我。老房东家的孩子刘文忠眼泪汪汪地说:“你走了,啥时还能回来呀?”当时我的眼泪唰地就出来了。我心里有一种想法,这里给了我许多同情和温暖,我不应当忘记这里。
  插队期间,我就知道文忠娘是甘肃人。至于她为啥来陕西却没有问过。直到2012年春我写作《一号文件》,写到《历史的回顾》这章时,突然想起了她,于是专门回到十二盘村,这才知道她是“三年困难时期”被卖到这里的。应当说,认真进行农村调查,让我了解、认识到很多,这些都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记者:十二盘村是你调查的一个重点村落吗?
  莫伸:是的。十二盘村是我的第二故乡,调查起来也就方便得多。以刘文忠家为例,他现在近50岁,凭着两口子踏实本分的劳动,供出了两个大学生,还买了一辆小汽车;房子从土坯房变成砖房,盖成了二层楼。亲眼看着他们家、看着十二盘村农民的生活不断进步,我感到欣慰和激动。也正因持续40多年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当太白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党晓绒问我有没有兴趣写一本农村内容的书时,我们一拍即合。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每年发出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农业的,可以说“一号文件”是拨乱反正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定海神针,它以神奇的速度和力量改变了此前中国人吃不饱饭的状况,决定了亿万农民的命运。这中间包产到户是历史转折时期农民的实践,也是农民的创造,党和政府肯定了这个实践和创造,意义太大了。
  长期的农村观察和农村调查,使我深深认识到,在中国农村怎样发展的问题上,不能理想主义,不能违背社会规律,尤其是不能不切实际地、人为地构思和设计“乌托邦”。现实生活太复杂了,面对这样一种复杂,一定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向前走。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从此就再没有饿肚子,粮食产量年年稳定地处在安全线上;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6亿吨以上,14亿人口人均达到435公斤原粮。这是政策带来的,太了不起了。采访时,一些老人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政策是万善之首。短短一句话,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了太深刻了。
  改革开放40年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因此每前行一步都是在探索,作为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且非常贫穷的国家,通过40年的努力,使几亿农民脱贫。从这个意义讲,写这样一段历史非常值得。也因此,我始终认为《一号文件》这本书,是截止目前我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
  记者:您编剧并导演过的电视连续剧《郭秀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基層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您是怎样把它写好和拍好的?
  莫伸:郭秀明去世后,惠家沟村的老百姓自发地拉出横幅,要求上级组织宣传他的事迹,这本身就罕见。后来中、省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了写好这部剧,我独自在惠家沟住了近十天,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找农民了解情况,家里谈,地头谈,手头素材越来越丰富。回来后,我把自己关在宝鸡电力宾馆,天天机械地埋头工作,18集的剧本不到一个月就写完了,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动。回过头看,这和深入采访、封闭式写作以及精力高度集中有关。
  担任导演是我毛遂自荐的。现在不少导演不了解生活,也不真正钻研艺术,总是跟风走极端。其实不管什么内容,都必须符合人物本身,符合生活逻辑和事物发展的逻辑,否则怎么写怎么假。说到底,还是一个尊重艺术规律的问题。我自认《郭秀明》这部剧本写得不错,很担心被拍砸,所以想来想去,提出了自己当导演。
  记者:我记得这部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段播出后,很快又重播了?
  莫伸:是。其实开始时央视对这部剧并不看好。几位审片专家“建议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就把问题解决了。当时一开播,北京的电话,山东的电话,纷纷打到我家里。全剧播完的第二天,《北京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真情到时泪自流》,是写这部电视剧播出的收视情况的。全剧播完恰好一周,央视《新闻联播》中突然播出,应广大观众要求,电视连续剧《郭秀明》在黄金时段重播。回过头来看,我很感慨。尽管社会上有很多不公,但你先要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好,就奠定了一个基础。有一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记者:从1978年发表《窗口》至今,您创作从未间断,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铁路装卸工到一个涉猎小说、报告文学、电影、电视剧等方面创作的大家,既是作家,编剧,又是导演。一路走来,您有什么样的创作追求?
  莫伸:我的创作追求很简单,就是努力为社会写出好作品。好作品除了文字上艺术上好,而且要对广大读者有益,对认识生活认识社会有益。眼下我正在写一本书,书名暂定《天之道》,是反映陕北生态变化的。这本书我已经整整采访写作了两年多,仍然没有定稿,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采访难。由于陕北生态变化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尤其是90年代后期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后,时间跨度很大,许多参与此事的干部都调整了岗位,变换了职务,仅找到人就很难。其次是因为牵涉到的方面太多。退耕还林不那么简单,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比如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封山禁牧等等,千头万绪,哪一头写不好都缺乏说服力。中国是一个高原面积占比很大,土地荒漠面积占比就更大的国家,写出大价值,就需要下大功夫;不下大功夫,绝不会有大成就。如果说规律,这应当算一条。
  《天之道》这个书名是别人起的,最初我不喜欢,但在采访写作中,我越来越觉得这个名字好。因为在陕北变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尊重自然规律。现在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你栽树再多,都不如把荒山荒沟封起来,不去放羊放牛破坏它,让它自然恢复。大自然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力。人力强行改变它的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改变它,呵护它,才有令人欣喜的结果。由此我也联想到,社会演变的规律也是这样,需要我们倍加尊重,否则徒有狂热,却事与愿违,甚至给人民带来灾难,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
  记者:著名作家陈忠实高度评价《一号文件》,认为是“超越历史的功勋性写作”,足以反映出你“为生民立命”的精神境界。你怎么看待?
  莫伸:陈忠实这样说,我非常感谢,也倍觉温暖。这里面有个插曲:我在这部书中写到一位叫杨伟名的人物,当年陈忠实也专门采访过他的事迹,包括其他许多人,比如《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也采访了解过这个人物。杨伟名是陕西户县人,被称为“农民思想家”, 著有《当前形势怀感》一书,1968年因遭受迫害与老伴儿双双服毒自杀。杨伟名的所思所想,应当说放在今天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陈忠实也一直想写这个人物,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写出来。后来我把杨伟名写出来了,包括其他一些农业和农村所发生的事情,都是陈忠实想写而没有及时完成的事情,所以当他阅读《一号文件》时才说,“曾几次发生某种颇为刺激的自愧性心理反应”。我的理解,这是他的谦虚。
  还想说一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确实是我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还可以说这就是我写作的信仰。虽然它很高很远很难。我的体会,人是要有目标的。有了一个大的值得去攀登的目标,你的心就踏实了,做起事就扎实了,那些名利就不重要了。
  记者:说起创作,你能谈点儿体会吗?
  莫伸:我的体会是:创作是需要条件的,这包括各方面的条件。但是这些条件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如果你自命不凡,认为是个作家,别人就应当高看你一眼,应当安排好一切让你去采访和写作,那就很难真正写出什么来了。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人也是形形色色的。我在采访中也遇到过不少冷遇,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个人,都曾经拒绝采访。但我的态度是,你对我态度怎样是小事,大事是要写好这本书;为了大事,小事可以不计较。后来我发现,当我认认真真地去采访,去写作,情况就慢慢改变了。因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又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在做事,会一点点显露出来。这种显露是让别人信任你,愿意向你倾诉的基础,也是你写好一部书的基础。所以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虚浮,不矫饰,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责编/秦韵】
其他文献
前不久,在央视《等着我》节目现场,一位戴小花帽的老人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姐紧紧相拥,热泪横流:“姐姐,我想你啊!我找了你53年……”姐姐应道:“当年我做了件小事,却让你惦记了这么多年……”  路遇  1964年,新疆哈密农村青年艾外都·阿不都的父亲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肿胀的小腿和胳膊肘长出一个个肉瘤,疼痛难忍。为了照顾爸爸,年方20岁的艾外都辞掉工作。一家人失去了收入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辛。  见
期刊
摘要:随着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大,反腐的思维与方式也日渐更新。基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知,当今我国腐败产生的关键并非在于公务员的制度体系,而在于道德教育未能落实。一是我国腐败现象出自整体社会的滥用权力,非仅限于行政官员;二是行政官员在满足匮乏性需求后,未能提升需求层次,此乃非健康、病态的人格发展。环顾东西方的先进国家,无一不以道德为立国之本。因此,唯有不断改善道德教育才能彻底落实反腐。要重新树立独立、明
期刊
11年前,洛川县初中毕业的张鹏在家里开了一家“兴隆面馆”,经营村里的特色面食圪劳菜拌面,由于手艺独到、待人热诚,面馆生意火爆。   一天张鹏收拾饭桌时,发现有客人将钱包落在了椅子上,打开一看里面有4万多的钞票和许多银行卡,他赶忙追出去,主人早已走远,翻遍钱包,没有找到任何失主的联系方式。于是。他收起钱包,等待失主回来。不多时,一对操着榆林口音的夫妇回来找钱包。本来还担心面馆老板不认账,没想到张鹏爽
期刊
家住西安莲湖区西北一路的温奶奶已86岁,平时行动都是拄着一根拐杖。她的儿女住得远、工作忙,很难照顾到老人的日常生活。“小宋时常帮着我,她是我的第二根拐杖啊!”  溫奶奶口中的小宋今年50多岁,就住在老人的隔壁单元。她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老母亲85岁高龄,2017年10月摔断腿后至今瘫痪在床,平时吃喝拉撒全靠宋女士照顾。每看到这位有孝心的好邻居,温奶奶满脸都是笑。  宋女士说:“那天在院子里,温奶
期刊
陈树菊最令人津津乐道之处,是在她的单纯与慷慨。单纯,使她的慷慨令人惊艳;慷慨,使她的单纯发人深省。  陈树菊是台湾一个默默无闻的卖菜小贩,却也是一名真正意义的平民慈善家。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超过10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3万元)的款项被她捐到需要的人手上。  2010年5月,她和奥巴马、乔布斯、李彦宏、卡梅隆一起赫然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和姚明、成龙等48人
期刊
她是北大博士,自愿放弃北京大医院的工作,穿梭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枪林弹雨中,做了一名无国界医生。  蒋励,高高的鼻梁,高挑的身材,笑起来弯弯的眼睛。  谁也想不到,这个看起来柔弱温婉的女子,会选择辞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的工作,与丈夫分离两地,作为一名无国界医生,来到武装冲突频发的阿富汗。  读大学时,蒋励第一次听说了“无国界医生”这个组织。“当时觉得这个工作挺酷的,可以去医疗资源特别匮乏的
期刊
在云南昆明市,有个离退休职工组成的“爱心编织队”,自发编织毛衣、手套、帽子等,送给山区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她们被孩子们暖心的称之为“毛衣奶奶”。  “毛衣奶奶”由19名离退休职工组成,平均年龄75岁,最年长的86岁。她们热心编织,更关爱孩子。年初,昆医医科大学附一院老干处舞蹈队队长贾秀华倡导:组织退休职工织毛衣,为本地贫困孩子送温暖。在院离退休党支部的支持下,众多职工纷纷捐出毛线、毛衣。  19位
期刊
銅川市卫生计生局干部靳康鹏、驻宜君县哭泉村当第一书记三年,让全村的村民都笑了。  他带领村民发展现代农业, 2018年流转土地,采用 “1+1”销售模式和成立“扶贫基金”的扶贫新模式,促成投资近300万元的“光伏发电扶贫领跑项目”落户,现已建成并网发电,2018年底每个贫困户分红3000元。  2018年春节前,靳康鹏的父亲治疗脑梗刚出院,本想留在家照顾老人,但老人叮嘱他,对群众承诺的事就必须做到
期刊
10年前,李星宇是海军陆战队从汶川地震废墟中救出的一名学生。这些年,他从未放弃从军报国的理想,如今终于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名战士。  那年,汶川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突如其来。当时的李星宇还只是个年仅12岁的学生。他看到穿着海洋迷彩的人从军车上下来,有序地组织灾民们搬运分发水和食物,并安置受灾群众住进行军帐篷。  他回忆说:“灰色废墟中的海洋迷彩,是发着光的。白天他们为我们分发餐食,做卫生防疫,开展心
期刊
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的成立,将提升行业共生、价值共创,成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加速器。  以汶川大地震为标志,中国公益走过了重要的十年。当年,我们一起见证了举国同胞同舟共济所汇聚的公益力量并投身其中。十年一瞬,移动互联网兴起、公民意识的进步、慈善法的出台,越来越多的爱心从屏幕涌现出来。中国的网络捐赠额,从几千万元增长到几十亿元,成为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  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和经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