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世界的缺失,不仅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转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摆脱绝对科学主义,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必须坚持师生之间的真诚对话,以增强教育实效;必须充分实现生活世界的内在与外在的结构功能,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世界 回归
[作者简介]刘义飞(1972- ),男,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1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4-0060-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人们的生活世界,社会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它唯一的基础。一旦离开生活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走向虚无。缺乏对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世界,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而应回归到生活世界中。这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理性的回归。
一、“生活世界”释义
“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创始者是现象学宗师胡塞尔。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哈贝马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是“生活世界”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出发,把“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作为相辅相成的两个范畴,相互阐释,构成了其交往行为理论的规范性基础和整体图景,从而充分阐明了蕴涵于日常交往和生活世界中的理性,即“交往理性”。
一般认为,“生活世界”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20世纪以来,人们深化了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将“生活世界”划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国内学者在大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结构作了新的划分,把它划分为一个金字塔式的三层结构。处于金字塔顶部的第一层是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活动领域,是非日常生活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知识领域;第二层处于金字塔的中部,是非日常生活的生活领域,主要由经济、政治、管理、公共事务和社会化大生产等构成;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第三层,是以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为宗旨的日常生活领域,主要包括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的延续为目的的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和天然的情感为基础的个人交往活动,以及伴随上述日常活动的重复性的日常观念活动。①还有的学者认为,人类世界被分割为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人生的意义只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寻找,而科学世界是人在生活世界的活动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阈,是生活世界的理性积淀物。在科学世界里,我们在生活世界中所体验到的对象的“感觉丰满性”,却被科学系统地抽象化了。②这里的“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分别对应于金字塔结构的第一层和第三层。
所谓大学生思政教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应该是第三层,也就是向“日常生活世界”回归。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世界”倾斜,将会在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用“科学世界”或第一层非日常生活世界挤占了第三层的日常生活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世界教育缺失,必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形式化、教条化和空洞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世界教育缺失的表征及其缘由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绝对科学主义与教育的生活“知识背景”缺失。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与生活世界剥离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是以科学理论为绝对主体,科学世界对课程内容选择起支配作用。“科学主义”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与现实生活以及人的思想密切相关的课程日益脱离生活世界,缺失了生活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展示的是远离学生真实生活的理想图景。在这种教育世界里,缺乏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和真实生活的体验。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单调、枯燥压抑了生活的激情,教育只是向大学生灌输“我应该是什么样的”,而遗忘了“我原本是什么样的”。总是在强调理性知识的价值与强调大学生的经验实践之间摇摆,未能处理好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来自大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实践启发大学生深刻思考;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往往脱离了实践和真实经验,而只是拘泥于讲授,有些教师甚至不屑于直接经验的表达和交流,认为这些内容过于感性,而没有理性的高度。
简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主义的绝对化倾向割裂了它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使教育缺乏了应有的生活“知识背景”,师生之间失去了交流的平台。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储存库”的缺乏与教育“真诚性”的缺失。师生之间建立的相互理解的“信息储存库”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储存库”建立的基础是生活世界,关键是语言。“生活世界通过语言结构得以体现,它就是人类(包括自然)共在结构和情境本身,是主体间共有世界,它包括了主体间通过语言交往而形成的各种关系网络。”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合理化,必须要选择恰当的语言,言行要得体,更要真诚,才能真正实现师生间的相互理解。然而,在现实中,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有时候并不理想,“真诚”的缺失使教育过程遭遇了很多障碍。
一方面,就教育者而言,教师自身可能都不太认同对学生提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因此在言语表达上也并非是“真诚”的。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是权威者、统治者,而非双向平等、真诚的交往和对话。例如,有些教师在向学生灌输某些思想政治理念或道德观念时,他们自己却认为那是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无法实现的理想状态。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应付、违心地传授。这种教育方式不是教育者的真诚话语表达,缺失真诚表达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真诚性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缺乏真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学校和教师没有创设真诚表达主观观念的氛围,大部分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规定了标准的行为和价值取向,若超越了这一标准范围,则可能面临某些危机,所以人们不能“真诚”地表达主观观念。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构的不合理性与教育内容的错位。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世界与文化、社会和个性,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构成内在与外在两种结构关系。内在结构主要是指生活世界与文化、社会和个性之间的结构关系;外在结构主要是指生活世界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结构关系。交往参与者通过这两者之间相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沟通交往理性。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活化教育,一方面应该要注重文化、社会、个性等内容的教育;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与客观、社会、主观三大世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充分发挥相互影响的积极作用。然而审视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某些问题,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从文化、社会、个性的内在结构来看,在文化方面,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中国传统、现代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关系方面,缺乏正确的评判标准,导致许多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在社会方面,当代大学生一味埋头苦读或寄托于空幻的理想中,脱离了社会,而思想政治课也没有结合社会时事,不能从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个性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某些权威或约定俗成的规范等,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从教学内容来看,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世界,没有很好地联系实际,发挥科学理论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对教育的积极作用。科学理论与生活世界联系不紧密,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生活实践。缺乏生活实践,大学生不能获得主观上的真实感受,从而影响教育效果。尽管大学生掌握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生活实践,再好的理论也只是“空中楼阁”,不能真正地用来很好地指导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客观实际的基础,没有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空泛的讲解使得大学生在主观上并不能吸收、消化这些内容,从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三、回归生活世界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回归生活世界,面向大学生日常生活本身,对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摆脱绝对科学主义,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生活世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预设,是教育的社会存在基础,也是知识的根本来源。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绝对科学主义倾向,使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远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而趋向于空幻的理想世界,缺失了生活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恰当处理好生活世界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之内,这是不可逾越的界限。
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实质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回归生活世界的要求。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避免脱离生活和实践,而应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生活化,加强该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这就意味着课程要直面社会,与生活世界融为一体,既要使课程与大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保持密切的联系,又要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回归。但这也并不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完全指向生活,而是要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更要去追求人的“生活价值”,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实现教育、生活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师生之间的真诚性,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生活世界静态地贮存文化;另一方面,同一个生活世界使行为者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公共性的解释模式,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理解信息库”的功能。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达成全面沟通的媒介。生活世界的结构反映在日常语言结构之中,通过日常语言交往体现出来。在沟通过程中,言语者和听众都同时从他们的生活世界出发,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以及主观世界发生关联,以求进入一个共同的语境。④生活世界是言语者和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生活世界中的言语行为对师生之间相互理解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回归生活世界,师生双方的话语才能切实达到真实、正当和真诚。这样才能通过语言,使师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相互协调、意见一致地指导思想政治道德行为。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对话的师生双方均应该态度诚恳、诚实,所说的观念和想法均应是发自内心的,彼此之间用心在交流。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造真诚表达主观世界的氛围,回归生活世界。师生用语言来阐述各自的生活,用心来感悟身边的世界。一方面,教师要真正地融入大学生群体,发自内心地使用关切、体谅的言语,真诚地表达内心想法,并以此来感染大学生,用心灵去感动心灵,用智慧去培育智慧;另一方面,作为榜样,教师要带动大学生营造真诚表达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真正地相互理解。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彼此敞开心扉,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对方,促进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实现生活世界的内在与外在的结构功能,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文化、社会、个性作为生活世界的内在结构,同时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以语言为中介发生的。同样,大学生思想教育也是通过语言,间接地串联了生活世界内在所蕴涵的文化、社会、个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把生活世界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个人世界连接起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括文化、社会、个性三方面的内容,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文化传承、社会合作和联结、个体社会化三方面的教育功能。(1)在文化层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考虑时代的背景和特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于一些过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发扬传统美德,又能适应时代要求,使大学生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发挥应有的作用。(2)在社会层面,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团结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对国内、国外时事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实行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师生共同评论时事,更能真正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以及爱国守法、团结一致、协调合作等优良品质。(3)在个性层面,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不能回避问题,而应该直面问题。通过与学生深入探讨,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看待现实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客观、主观和社会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客观实际,满足社会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教育效果的深刻和有效。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运用社会中存在的现实案例,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同时让他们付诸于实践,实现“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亲身体验往往使大学生更有体会,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文化、社会、个性因素方面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应该正确处理好它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实现大学生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紧密结合,使其主动参与客观的社会实践,联系社会世界,实现三者统一,切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注释]
①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6.
②项贤明.“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13.
③④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7-58,95.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的合理化[M].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世界 回归
[作者简介]刘义飞(1972- ),男,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1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4-0060-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人们的生活世界,社会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它唯一的基础。一旦离开生活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走向虚无。缺乏对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世界,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而应回归到生活世界中。这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理性的回归。
一、“生活世界”释义
“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创始者是现象学宗师胡塞尔。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哈贝马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是“生活世界”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出发,把“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作为相辅相成的两个范畴,相互阐释,构成了其交往行为理论的规范性基础和整体图景,从而充分阐明了蕴涵于日常交往和生活世界中的理性,即“交往理性”。
一般认为,“生活世界”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20世纪以来,人们深化了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将“生活世界”划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国内学者在大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结构作了新的划分,把它划分为一个金字塔式的三层结构。处于金字塔顶部的第一层是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活动领域,是非日常生活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知识领域;第二层处于金字塔的中部,是非日常生活的生活领域,主要由经济、政治、管理、公共事务和社会化大生产等构成;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第三层,是以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为宗旨的日常生活领域,主要包括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的延续为目的的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和天然的情感为基础的个人交往活动,以及伴随上述日常活动的重复性的日常观念活动。①还有的学者认为,人类世界被分割为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人生的意义只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寻找,而科学世界是人在生活世界的活动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阈,是生活世界的理性积淀物。在科学世界里,我们在生活世界中所体验到的对象的“感觉丰满性”,却被科学系统地抽象化了。②这里的“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分别对应于金字塔结构的第一层和第三层。
所谓大学生思政教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应该是第三层,也就是向“日常生活世界”回归。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世界”倾斜,将会在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用“科学世界”或第一层非日常生活世界挤占了第三层的日常生活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世界教育缺失,必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形式化、教条化和空洞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世界教育缺失的表征及其缘由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绝对科学主义与教育的生活“知识背景”缺失。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与生活世界剥离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是以科学理论为绝对主体,科学世界对课程内容选择起支配作用。“科学主义”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与现实生活以及人的思想密切相关的课程日益脱离生活世界,缺失了生活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展示的是远离学生真实生活的理想图景。在这种教育世界里,缺乏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和真实生活的体验。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单调、枯燥压抑了生活的激情,教育只是向大学生灌输“我应该是什么样的”,而遗忘了“我原本是什么样的”。总是在强调理性知识的价值与强调大学生的经验实践之间摇摆,未能处理好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来自大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实践启发大学生深刻思考;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往往脱离了实践和真实经验,而只是拘泥于讲授,有些教师甚至不屑于直接经验的表达和交流,认为这些内容过于感性,而没有理性的高度。
简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主义的绝对化倾向割裂了它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使教育缺乏了应有的生活“知识背景”,师生之间失去了交流的平台。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储存库”的缺乏与教育“真诚性”的缺失。师生之间建立的相互理解的“信息储存库”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储存库”建立的基础是生活世界,关键是语言。“生活世界通过语言结构得以体现,它就是人类(包括自然)共在结构和情境本身,是主体间共有世界,它包括了主体间通过语言交往而形成的各种关系网络。”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合理化,必须要选择恰当的语言,言行要得体,更要真诚,才能真正实现师生间的相互理解。然而,在现实中,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有时候并不理想,“真诚”的缺失使教育过程遭遇了很多障碍。
一方面,就教育者而言,教师自身可能都不太认同对学生提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因此在言语表达上也并非是“真诚”的。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是权威者、统治者,而非双向平等、真诚的交往和对话。例如,有些教师在向学生灌输某些思想政治理念或道德观念时,他们自己却认为那是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无法实现的理想状态。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应付、违心地传授。这种教育方式不是教育者的真诚话语表达,缺失真诚表达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真诚性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缺乏真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学校和教师没有创设真诚表达主观观念的氛围,大部分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规定了标准的行为和价值取向,若超越了这一标准范围,则可能面临某些危机,所以人们不能“真诚”地表达主观观念。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构的不合理性与教育内容的错位。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世界与文化、社会和个性,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构成内在与外在两种结构关系。内在结构主要是指生活世界与文化、社会和个性之间的结构关系;外在结构主要是指生活世界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结构关系。交往参与者通过这两者之间相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沟通交往理性。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活化教育,一方面应该要注重文化、社会、个性等内容的教育;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与客观、社会、主观三大世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充分发挥相互影响的积极作用。然而审视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某些问题,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从文化、社会、个性的内在结构来看,在文化方面,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中国传统、现代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关系方面,缺乏正确的评判标准,导致许多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在社会方面,当代大学生一味埋头苦读或寄托于空幻的理想中,脱离了社会,而思想政治课也没有结合社会时事,不能从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个性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某些权威或约定俗成的规范等,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从教学内容来看,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世界,没有很好地联系实际,发挥科学理论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对教育的积极作用。科学理论与生活世界联系不紧密,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生活实践。缺乏生活实践,大学生不能获得主观上的真实感受,从而影响教育效果。尽管大学生掌握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生活实践,再好的理论也只是“空中楼阁”,不能真正地用来很好地指导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客观实际的基础,没有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空泛的讲解使得大学生在主观上并不能吸收、消化这些内容,从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三、回归生活世界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回归生活世界,面向大学生日常生活本身,对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摆脱绝对科学主义,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生活世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预设,是教育的社会存在基础,也是知识的根本来源。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绝对科学主义倾向,使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远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而趋向于空幻的理想世界,缺失了生活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恰当处理好生活世界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之内,这是不可逾越的界限。
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实质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回归生活世界的要求。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避免脱离生活和实践,而应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生活化,加强该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这就意味着课程要直面社会,与生活世界融为一体,既要使课程与大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保持密切的联系,又要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回归。但这也并不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完全指向生活,而是要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更要去追求人的“生活价值”,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实现教育、生活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师生之间的真诚性,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生活世界静态地贮存文化;另一方面,同一个生活世界使行为者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公共性的解释模式,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理解信息库”的功能。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达成全面沟通的媒介。生活世界的结构反映在日常语言结构之中,通过日常语言交往体现出来。在沟通过程中,言语者和听众都同时从他们的生活世界出发,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以及主观世界发生关联,以求进入一个共同的语境。④生活世界是言语者和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中,生活世界中的言语行为对师生之间相互理解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回归生活世界,师生双方的话语才能切实达到真实、正当和真诚。这样才能通过语言,使师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相互协调、意见一致地指导思想政治道德行为。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对话的师生双方均应该态度诚恳、诚实,所说的观念和想法均应是发自内心的,彼此之间用心在交流。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造真诚表达主观世界的氛围,回归生活世界。师生用语言来阐述各自的生活,用心来感悟身边的世界。一方面,教师要真正地融入大学生群体,发自内心地使用关切、体谅的言语,真诚地表达内心想法,并以此来感染大学生,用心灵去感动心灵,用智慧去培育智慧;另一方面,作为榜样,教师要带动大学生营造真诚表达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真正地相互理解。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彼此敞开心扉,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对方,促进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实现生活世界的内在与外在的结构功能,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文化、社会、个性作为生活世界的内在结构,同时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以语言为中介发生的。同样,大学生思想教育也是通过语言,间接地串联了生活世界内在所蕴涵的文化、社会、个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把生活世界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个人世界连接起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括文化、社会、个性三方面的内容,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文化传承、社会合作和联结、个体社会化三方面的教育功能。(1)在文化层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考虑时代的背景和特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于一些过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发扬传统美德,又能适应时代要求,使大学生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发挥应有的作用。(2)在社会层面,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团结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对国内、国外时事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实行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师生共同评论时事,更能真正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以及爱国守法、团结一致、协调合作等优良品质。(3)在个性层面,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不能回避问题,而应该直面问题。通过与学生深入探讨,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看待现实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客观、主观和社会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客观实际,满足社会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教育效果的深刻和有效。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运用社会中存在的现实案例,引导大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同时让他们付诸于实践,实现“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亲身体验往往使大学生更有体会,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文化、社会、个性因素方面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应该正确处理好它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实现大学生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紧密结合,使其主动参与客观的社会实践,联系社会世界,实现三者统一,切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注释]
①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36.
②项贤明.“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13.
③④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7-58,95.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的合理化[M].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