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1990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应学透教材中的课文
  一是从文章的主题入手。每篇课文都有主题。文章的所有材料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考虑到一篇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段内容对表现主题能起什么作用,课文是采用什么形式来反映主题的,其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如《春》这篇课文,主题就是描绘春景美好,催人奋发。根据这一个主题的内容,教学活动过程可以这样安排:要学生细读课文时考虑:春景的美好表现在何处?找出描写春天的主要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再思考,除了这些春景描写的段落之外,开头和结尾的几段在结构上有何用处?通过讨论,明确开头是总写春光,结尾引出对人的描写,并直接赞美春天,启发人们深思。然后具体分析文章各有什么特征?指导学生抓住具体的字、词、句进行分析,领会春的含义。
  二是从教材的特点入手。(1)不同体裁的文章,教法应不同。在教一般的记人叙事的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表现什么人物,所写的这些材料是怎样组织安排的,找出其中的规律。在教说明文时,教师要让学生抓住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重点(性质、用途或者事物的原理),了解说明的条理性,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在教议论文时,可以先了解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出现的?论据有哪些,论证的方法怎么样?中心论点提出之后,要懂得中心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各个论据应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而论证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式,或递进式,还是总分式。(2)文章的写作特点不同,教法应该不同。我们在备课时,应先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然后根据写作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故乡》一文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以对比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以肖像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状况。因此,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处理课文的。第一步,要求学生根据第一个特点,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并写出大意: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是什么?有何感受?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是什么(写出层次大意)?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是什么?第二步,提示学生,肖像描写的对比是重点,仔细了解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肖像各有什么不同特点?抓住这两段肖像描写的内容反复朗读,体会闰土前后不同肖像的变化。再从文中找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不同语言、神态、动作来领会变化的根源。
  三是由题目入手。许多文章的题目都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方法。题目就像是文眼,因此,有些文章可以由分析题意入手来设计问题。
  四是通过找文章的主线来处理课文。任何文章都应有连贯全文的线索,一切的材料都应由主线串联起来,才能使文章有条理、有主次。这些线索,或是叙事线索,或是抒情线索,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有的显而易见,有的须仔细领会。所以,我们如能抓住线索,就能有条理地分析课文。
  五是根据文章的组材顺序来处理课文。一篇文章中材料组织安排总是有一定顺序的,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按总分顺序,或以逻辑为序等等安排,才能分出结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记叙顺序是按地点来定的。那么,我们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地点给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在理解写百草园时,着重写了什么?写三味书屋时,有哪些内容?两个地方的生活有何不同?
  六是从朗读入手进入课文的教学。朗读很重要,许多文章的感情,是通过朗读来体会的。在朗读时要根据文章的感情,制造气氛,使人听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以新课改为标准,更新教学方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语文学法指导的关键。兴趣是学好功课的动力。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可以渗透自学成长的个人事例进行兴趣激励,也可以激发学生从兴趣入手,多带学生到“野外”进行“素描”、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使学生有所感,动其情,自然就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以“读”为本,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文。通过阅读、感悟、联想、认知,吸取文章的精华。
  3.教会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
  在理解文章过程中,要用作者思路来把握课文内容,结合文章中心来理解每个问题,不能孤立进行字、词、句、段条块分割式阅读。
  4.学会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时要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方式去领悟问题,展示讨论成果,从而发现文章所蕴含的“真金”,进而运用到其他课文中去,把握学习重点。
  5.掌握对文章的赏析方法
  赏析文章时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参考,多读多悟,闭目想象,然后把自己心中的再造像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形成 “读、悟、品”的学习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不断地摸索、实践,熟练地掌握教学方法,必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站塘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单招考试“知识+技能”选拔录取模式是高职院校进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选拔和培养,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本文对“知识+技能”选拔录取模式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该模式在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单招 知识+技能 选拔录取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摘 要:本文通过语文教学案例形象详细地探讨了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课堂培养学生问的能力,如何让学生能大胆设疑,勤于发问,并能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继而享受由此带来的喜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提问 合作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针对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应培养学生问的能力,要求他们能大胆设
目前医院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阻碍,因此,本文将就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发展进行探究,并对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分析.
理想情绪是个体所推崇的、希望去感受或竭力追求的情绪状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会形成不同的理想情绪,再以理想情绪为目标情绪表现出为了减少与其的差距而采取的不同的行为
摘 要: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是自己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按照步骤完成需要讲授的内容,无暇顾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体现。这样的信息课上根本不能体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因此,信息课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建构儿童的技术生活,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实现方法  一、建构儿童的技术生活  1.从生活中发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就是
当下的人们对语文教材的认识陷入了一些误区,有人认为语文教材是课本,而有人却认为一切文字材料都是语文教材;有人认为语文教材是不能变动的真理,而有人却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些观点或过窄,或过泛,或过重,或过轻地理解了语文教材。新课标的理念认为,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材料,应把语文教材看作是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它只是学习语文知
期刊
摘 要:在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过程中,找准党建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结合点,建成具有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的示范性高职院校,这是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总结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党建创新的经验,探讨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健词:示范性高职院校 党建 创新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  1.党建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相结合有利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作了这样的论述:“未来教育等于人脑加电脑加网络。”可见,要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就要站在信息时代的前沿,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渗透发展。作为一门信息时代的新学科,时代赋予信息技术课的历史使命是传播信息技术,培育学生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夯实学生计算机技术基础。小学信息技术课对于培育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教学功能,对它的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大大丰富了师生的上课体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进行课外拓展,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增加语文课堂的知识容量。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开展合作交流,启发想象思维。教师一方面需要把现代教育观念融入到现代技术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注意不能把多媒体课件作为课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法则使得商业竞争异常残酷,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乃至成就卓越就必须依靠傲人的业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