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一剂解药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到大学,一本本的录取通知书之于每一个学子是一枚枚苦读的勋章,也是一张张别离的车票,一封封牵挂的信笺。迈出脚的那一步,家乡便可被称为“故乡”,那一片土地,那一座山,那一条路,只剩下父母张望的眼睛和寒暑假。
  虽然在外求学,但我还是更喜欢“家乡”这个词,没有那么生疏。“家乡”之于我,一是作为女子的我还未出嫁;二是无论大小假期,即便只有三天,我也愿意连跑带飞地往家里赶,所以,我和家乡还算亲近。
  那个隐藏在海拔六百多米的半山腰的小村庄,便是我心心念念的家乡,母亲在路口等着接过我的行李是我内心最柔软的触动,偶尔路过的乡亲会说句:“回来啦!”
  我相信,家乡是一剂解药,可以治愈我的伤痛。

晨间雾


  一日之计在于晨,家乡的早晨最具特色的非晨雾不可。早晨趴在阳台边,还是睡意蒙眬的时候,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冰冰凉凉的,等我真正认识这些缥缈的小家伙时,才发现它是唯美的,萦绕在乡村清晨的房屋、小树林——身处其中,深深吸气呼气,让我感到别样的惬意。像侠者在深山老林汲取精华,感慨“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道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不想用专业术语去解读,只愿它是一位老者,深不可测。
  在家乡,任何时候出门望去,都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板栗树,春吐芽,夏出叶,秋结果,冬归根。最喜欢夏日的板栗树,与屋子周边的竹林给这片安静的土地以生命的颜色。
  也恰是如此,清晨的雾总喜欢在它们不同的叶子间穿梭,顺便在叶子上留下晨露,小时候总喜欢和弟弟拿个小玻璃瓶,争抢着把晨露装满瓶子,一定要说那是清晨的第一滴露水,在瓶子里留下整个清晨,也留下童年。
  渐渐长大,每每回家都要定一个早上六七点的闹钟起床,披上一件薄外套,到阳台与晨雾来一场奇遇,伸个懒腰,再看看乡村袅袅炊烟升起,听听哪户老人家吆喝要进山劳作。
  在这样静谧舒心的时刻,放下是是非非,放空自己享受一个清晨的美好,呼吸一份清新的空气,收获一份难得的惬意。

桃林


  这并不是你所想的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十里桃林,只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那片土地,便称之为“桃林”。桃林是公路下面的三片梯田,种大米嘛,太窄,犁田耕地的牛都走不了;种玉米嘛,收成不好,周围树太多,都不够松鼠吃。父亲在最底下最宽的那片地种了八棵黄桃,基本上也种不了什么其他的。母亲说最上面那片荆条丛生荒废了,于是种了三棵血桃(成熟后的桃肉是红色的),又在两头分别种了一棵油桃。再后来小小桃林还种了柿子树,连李子都有了两三个品种。
  小学就在离家六公里外的街上,每周五放学我就和村里的小伙伴走回家。五月份回家的话,母亲发现书包格外重,不是书,定是桃子。对于还没走出大山的我,这桃林的果子便是最好的水果。
  后来,初中和高中都在县城,回家的机会也少了。每年五月不得回家,母亲都会捎点桃林的水果到县城。她说,你小时候可喜欢了。
  大学在桂林,大一那年的五月母亲打电话说,家里果子都成熟了,都没有人在家吃,落地上怪可惜的。
  我佯装埋怨母亲说,您怎么不护着点呢?
  你都不回家,护着也没什么用。母亲颇为无奈。
  我听出了电话那端母亲心里念着女儿的声音。
  大一的端午节放三天假,回一趟家要花一天的时间辗转五趟车。我还是回家了,因为我知道,母亲还护着桃林的果子。

一片粽叶


  家乡对于每个在外的游子来说,思念的不是家乡的一草一木,而是草木带给自己的那份美好的回忆;还有一种味道,就是母亲的味道。对于食客来说,在外游荡,吃过山珍海味,都不及母亲在老屋煮的白米饭。
  母亲在家的日子,厨房生火的炉灶永远是有温度的。每次回家,母亲也必然少不了做一些小吃等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这个小山村也是,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种类。春节有糍粑,三月三、清明有五色糯米饭,端午有粽子——对于我,最爱吃的是亲自与母亲包的简易三角粽。
  包三角粽是这里每个农家妇女必备的绝活,当然也是母亲拿手的。包粽子的材料要提前一天准备好,母亲對三角粽要求极高,包粽子的叶子一定要是山野小路自然生长的箬叶,箬叶要选择新长的,鲜嫩的,这样的叶子包出来的粽子更清香更有味道。刚拿回来的箬叶当晚要用水煮,野生的新生箬叶经过水煮,会发出淡淡的青草香,并且在包粽子时叶子也不易破裂。
  一般包粽子是在晚上,母亲将早上泡好的糯米、切好的五花肉、煮好的板栗放到一起,便开始她的工作。包好的粽子要放在水里浸泡一夜,等发酵。第二天清早起来再放入铁锅子,在土灶上煮两三个小时,屋子里充满箬叶和糯米的清香。
  朋友打趣说,我回家就是为了母亲做的小吃,后来想想,说得倒也不差。每次回家母亲都忙前忙后,我回校还要带一点给朋友一同品尝。
  母亲说,都是因为爱吃才爱做啊。
  这个小村庄,我之所以爱恋着,乃念这片土地生我育我,更念这里有星星,有月亮,有高山,有流水,有晚风,有蝉鸣,有蛙叫,偶尔还有萤火虫,更多的是回忆, 是念想。
  个人简介:鲤鱼姑娘,本名罗丽宇,女,壮族,广西东兰县人。大二在校生,热衷文学,喜欢以文会友。
其他文献
立春,我又来到墩磊坡。细雨淅沥,打湿了新铺的道路和新建的房舍,以及那面略带乡愁的文化墙,空气被浸润得缠绵而清朗。一抬眼,竟被一树遒劲的李花牢牢吸引,“李花怒放一树白”的诗境霎时展现在眼前。这挤满了枝头的花该是近日新开的吧,细碎玲珑,娇嫩可人,好些花瓣上都缀有一颗透明滚圆的水珠子,凑近端详,里边清晰映见了自己的眸子,仿佛刹那间被合成到一粒晶莹琥珀中。  墩磊坡是位于壮乡首府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的
期刊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都安瑶族自治县相聚,举行“广西《三月三》都安创作基地”挂牌仪式,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自治区民宗委向参加挂牌仪式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欢迎!向为筹建创作基地付出辛勤工作的都安文联和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邓小平、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河池农民运动的策源地之一,都安人民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以“雄心征服千
期刊
在“中国壮乡”武鸣,有一家专门制作民族特色服装的家庭式小作坊。作坊主人黄格,带着两台缝纫机,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在市场里沉浮波折,终于将小作坊发展成了拥有四十多名员工的公司。  黄格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壮乡儿子,他对民族的传统服饰有一种说不清的痴迷和热爱。但在不断追求潮流时尚的今天,传统的民族服饰显得既“土”又“旧”。黄格心有不甘,他骨子里流淌着壮乡儿女的民族情结,他热爱民族文化,更想将之做大做强。 
期刊
我的故乡,是被视作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广西隆安县,一直被外界称为“稻作的故乡”。故乡的稻作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物考究,故乡的水稻生产距今上万年,人称“那乡”。壮话“那”是“稻田”之意。故乡人世世代代依“那”而居、依“那”而作。  自从先辈们发现了水稻,对水稻的耕种乐此不疲,周而复始。可他们逐渐发现,尽管不辞辛劳,结果还是有的年份大获丰收,有的年份歉收。为什么呢?人们发现丰收的年份都是雨水充沛
期刊
一  去岁己亥农历的三月初三,和煦的阳光普照着春日的大地。白鹭在县城金水河的上空展翅飞翔,飞过印象巴马小区的楼群,越过母鸡山公园的松林,飞向浩瀚的天宇。一大早,巴马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二十几个会员,聚集在“印象巴马”桥头的汽车客运总站,乘坐开往那兰的班车,去参加壮乡的山歌盛会。  那兰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南端,归那桃乡那敏村管辖。发源于巴马所圩的灵岐河潜入地下,在燕洞
期刊
热心人士振臂呼 奋力谱写新华章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蒙古、藏、朝鲜等民族语言类春晚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大量优秀的民族语言文化作品纷纷登场,深受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引起世人的关注。然而,拥有近两千万人口的壮族,却没有自己民族语言的春晚,这实在令人难以想象。直到2017年,以王杰清为代表的一批热心人士,抱着对民族负责的态度,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创办了中国(
期刊
芒果是著名的热带水果,被称为“热带水果之王”。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有“庵波罗果,见珍于世”的记载,芒果与荔枝一样为岭南佳果。广西田东县地处北回归线,地形酷似一只硕大的芒果,与芒果结下了不解之缘。该县右江河谷部分农户就是靠种植芒果脱贫致富,迈上小康之路。  夏日的一天,我从田东驱车前往南宁,途经右江河谷的平马、林逢、思林三镇时,只见路边山坡上,一片片芒果园硕果累累,金黄的芒果压弯了枝头
期刊
一首深邃悠远、穿越千年依然令人柔肠百结的歌,不时飘荡在武鸣的大地上。  船从远处来啰,随水流来到咧。  船到半中河啰,看我船多好哎。  儂噢!侬噢!  侬噢!侬噢!  船在河中漂咧,妹在岸上叫咧。  只有船靠岸啰,哪有岸靠船哎。  侬噢!侬噢!  侬噢!侬噢!  这首《船从远处来》流传于南宁市武鸣区罗圩、邓柳、仙湖一带。由作曲家韦苇记谱,刊载于196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民间歌曲集》中。听
期刊
去年“三月三”的锣鼓喧天,歌声似海,还历历在目。我喜欢的那一串串山歌,一场场粗犷的舞蹈,仍然飘荡在心底。那个着装如艳阳天一般的女子啊,一句又一句的壮欢,声声打通我的任督二脉。她的歌声涨过了大河,何止十万八千箩呢?从去年开始,我一直期盼着与这个节庆再相遇。我的歌声和心灵深处,已与它有了秘而不宣的感应。  而今年的春仿佛来得有些晚,三月初了,我还觉得有一丝阴冷。这可能是心的感受,或是庚子年遗留下春的底
期刊
春 天  夏天过于毒辣  它晒黑了人类  烤干了万物  烘裂了大地  夏天没有任何理由取代我  世界应该永远是百花盛开的春天夏 天  秋天太残酷了  它将万物引向衰老  满山遍野  草木凋零  一派萧条  世界应该永远都是热烈蓬勃的夏天秋 天  冬天太冷酷了  它吞没一切绿色  冻结所有生机  整个世界一片空白  金黄的秋天,应该永在冬 天  春天过于懦弱  它使毒草得以復苏  幼虫得以繁衍  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