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深邃悠远、穿越千年依然令人柔肠百结的歌,不时飘荡在武鸣的大地上。
船从远处来啰,随水流来到咧。
船到半中河啰,看我船多好哎。
儂噢!侬噢!
侬噢!侬噢!
船在河中漂咧,妹在岸上叫咧。
只有船靠岸啰,哪有岸靠船哎。
侬噢!侬噢!
侬噢!侬噢!
这首《船从远处来》流传于南宁市武鸣区罗圩、邓柳、仙湖一带。由作曲家韦苇记谱,刊载于196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民间歌曲集》中。听着它婉转的旋律,仿佛看见一位英俊的小伙子正划着一叶扁舟,唱着动听的山歌,从远处而来。此时,站在岸边的姑娘正急切地盼望小船快快靠岸……
武鸣,壮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歌圩文化之乡。
武鸣区位于南宁市北部,东与上林、宾阳交界,西邻隆安、平果,北连马山,南靠兴宁区和西乡塘区。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1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7公里,总面积3366平方公里。
武鸣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可谓壮乡武鸣处处皆景,处处流淌着民族文化元素。人在景中,景在人们的生活中流动着文化,文化在生活中闪光,著名的有山水文化、龙母文化、饮食文化、师公文化和歌圩文化。在众多的文化事象中,最具民族性、群众性、广泛性、地域性、传承性的是歌圩文化。
歌圩源于氏族时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动,后来祭祀性活动逐步演变成以民众间的交流为主,淡化舞的成分而多了歌的内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体性的歌圩活动。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说,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到了明代,歌圩又有新的发展,并定期在固定的地点举行。
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万余人。歌圩主要有节日性歌圩、临时性歌圩、竞赛性歌圩、庙会赛歌等形式。节日性歌圩一般在农历正月至五月举行,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而秋季则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临时性歌圩是在劳动场所、圩市、婚娶之时歌唱。
武鸣的壮族是古骆越民族的后裔,骆越民族是“百越”中的一支。根据史料分析,骆越民族最早形成出现在商代,式微于秦汉。在这段时期内,骆越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包括稻作文化、棉纺文化、铜鼓文化、崖壁文化、巫文化、龙母文化、航运文化等,这些文化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武鸣是骆越方国的中心所在地和政治中心,境内的大明山被称为骆越民族的祖山,发源于大明山的河流被称为骆越水。所以武鸣的歌圩文化与骆越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鸣“三月三”歌圩就是起源于古骆越民族的祭祀始祖王大典,歌圩常吃的五色糯米饭就是纪念龙神(特掘)对于龙母的孝顺感恩。
武鸣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很近,40公里,只要翻过高峰坳便是。那里汉文化鼎盛,可高峰坳的北边却是壮族人居多,于是“春风不度乡野”便成一种奇观,县城、州府、省会(首府)讲白话、普通话。在民间,全是壮话的天下,对外交际语言几乎都是壮话。于是乎,“三月三”保留了下来,歌圩保留了下来,山歌传承了下来。出现了动辄数万人参加歌圩的盛况:岭连岭,坡连坡,坛别雷王坡,人流汇此地,十五闹山歌;坛别连雷王,闻名传四方,播山歌种子,情歌汇海洋。
壮家生来爱唱歌,三岁娃娃开始学;
不论田间或地头,一人开口万人和。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山歌无处不在。
出门用歌来走路,睡觉用歌当床铺;
结婚用歌当彩礼,过年用歌来?猪。
虽曾遭官府禁歌,如清道光五年思恩知府李彦章便以伤风化为名下令禁歌。可依然是你下你的令,我唱我的歌,而且越唱越多。山歌不用钱来买,舌头一拐歌就来。它是人们的心声,是人们的情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又如何禁得了呢。
武鸣壮族山歌有别具一格的勒脚歌。如锣圩“四柱八脚”歌和武鸣七字山歌与“欢喃”。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武鸣只有四句五字和四句七字山歌,其中四句五字为壮话,四句七字为汉话。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武鸣山歌除了这两种外,还有欢喃、排歌、嵌句歌、断脚歌等。
武鸣歌圩主要内容有:
1.歌圩祭祀仪式。传统的大型歌圩举行之前先行祭拜仪式,由师公依次恭迎土地神,恭请东南西北中五方兵马到场维护歌场平安顺利,请东方青帝龙神、南方赤地龙神、西方白帝龙神、北方黑帝龙神、中央黄帝龙神、清音童子、刘三姐、花婆。
2.歌场交情,即倚歌择配。一般经过下列对唱阶段:
(1)游歌(沿路歌)——为引起对方注意而即兴唱的一些与赶歌圩有关的山歌。
(2)见面歌(初会歌)——一般是相互问候,互通姓名、住地,并相互谦恭赞许。如壮语初见互问歌。
男:拿伞去孚沙,去圩还是板(村);去圩就快讲,去板(村)就回来。穿条衣黑蓝,人问到不看;转身去逍遥,像只鹰过山。
女:哪里的燕子,来河边搭亭?哪里的司令,放兵来攻城?哪里的乌鸦,来和鸟打斗?哪里的猎手,来河边转悠?
男:妹在一边哥一边,见妹面生难开言;剪刀落地难开口,人熟我生难迎前。
女:妹在一边哥一边,见哥生得乖又甜;落地剪刀拿在手,随哥开口随哥剪。
(3)求歌——请求与对方正式对歌。
(4)和歌(接歌)——被邀请的一方,对唱“求歌”者开始唱答。
(5)盘歌——一般的对歌,双方相互盘问唱答,考察对方的聪明才智,以增进了解和初结情谊。
(6)相交歌(甜歌)——这是男女之间彼此倾心、相互爱慕,为抒发情怀、披露心声而唱的“甜蜜之歌”,是双方交结情谊的一种标志,有初交歌、深交歌之分。
(7)信歌(定情歌、赠物歌)——是男女互赠信物,表示确定关系、缔结姻缘所唱的歌。 (8)思歌(念情歌、相思歌)——恋人在“定情”之后或“会情”之时,常以各种“思歌”抒发思恋的情怀,诉说相思的衷肠。
(9)离别歌(别歌、相送歌)——对歌将结束时,男女双方难分难舍时对唱的山歌。
(10)约歌(约定歌、约会歌)——约定下次歌圩再见面的歌。
3.赛歌赏歌。主要有盘歌,即出题盘问唱答;猜歌,即谜语猜测对唱;对子歌,按楹联格式,出上联对下联;连故事歌,双方把一个历史传说或故事,按情节连接唱述。还有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即发歌把正在酬唱中的一方“抢”过来和自己对唱,并与之斗智斗艺的唱答。
4.歌圩上的文体娱乐活动。歌圩会期,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斗蛋、博扇(古俗)活动,还有师公戏、采茶、壮剧等文艺演出。
武鸣壮族群众至今一直沿袭着在春秋时节举行歌圩的习俗,尤以农历三月初三和中秋节的歌圩最为壮观。歌圩历经千年传承,已在武鸣群众的心中烙上深刻的文化印记,成为抒发民族情感、凝聚民族心理的文化纽带。无论是早期的歌圩还是发展演变至今的,歌圩都产生于民间、存活于民间,是当地群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是活在民间的古老传统文化。自产生以来,尽管时间流逝、时代变迁,但其主要表现形式基本不变。歌圩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每个社会成员、每个家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能够世代相传,薪火不绝。
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壮族民间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子几公里的范围内,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道德、宗教艺术、民俗文化等。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贸易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歌圩,既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也是商贸活动的盛会。
壮族歌圩文化绵延千年,传续至今,其内容涵盖了壮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壮族文化的活化石,提供了让人们以直观的、形象生动的活态形式认识历史的条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歌圩从“春祈秋报”向“歌唱为乐”发展,既是人们以歌传史、以歌叙事、以歌会友、以歌择偶的重要场所,亦是赛歌赏歌、求知教育、传承文化的主要形式,集祭祀、歌唱、文艺、传统体育、商贸活动于一体,与壮族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生活习俗密切相连,其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与稻作农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歌圩所传唱的山歌以及相关习俗中有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伦理道德知识及国家政策法规、民族美德,对维系民族历史,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伦理道德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青少年具有较好的教化作用。武鸣歌圩是壮民族群众为主体,其他民族群众共同参与的盛事。各族群众在歌圩活动中增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团结与融合,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壮族歌圩除了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每年的“三月三”歌圩已成为市场经济的纽带,也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零售业、服务业等发展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节日。歌圩期间,大量游客的到来,促进了当地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繁荣,拉动了当地内需与消费。歌圩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武鸣,越来越多的外商纷纷前来武鸣投资置业。歌圩极大地带动当地经贸、宾馆、交通、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推动武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同时,中央、地方各类媒体的报道,使歌圩声名远扬,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1979年以前,歌圩只盛行于民间。1980年开始,武鸣县人民政府逐渐介入“三月三”这一民族节日。1985年,武鸣县委县政府举办“三月三”歌节文化活动。2003年,武鸣“三月三”歌节更名为歌圩。2007年,“三月三”歌圩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三月三”歌圩入选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武鸣被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中心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2011年,武鸣“三月三”歌圩名称更改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2014年武鸣申报的“壮族三月三”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突出申报非遗成果,歌圩活动名称正式更名为“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发展到今天,武鸣 “三月三”歌圩已成为集文化、体育、旅游及经贸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文体活动。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即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旅游活动及经贸活动。文化活动是歌圩节的核心内容,民俗体育活动扩展了民族文化的表现空间,旅游活动深度展现了民族优秀文化,经贸活动增加了歌圩节的经济附加值。这四大部分活动内容贯穿整个节庆始终。
多年的“三月三”歌圩之发展,已经具备了越来越高的文化品牌价值,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特别是在融进骆越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基因后,歌圩的文化内涵更丰富。2013年12月5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做出了关于命名广西武鸣为“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的决定。命名书写道:“歌圩是壮族民俗文化典范。武鸣壮乡具有悠久的歌圩文化传统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武鸣县素有民众汇集唱山歌、听山歌的习俗。‘三月三歌圩’是武鸣壮乡的传统节日,因以唱歌为其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得名。武鸣县注重保护传承民歌文化,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着力营造浓厚歌圩文化氛围,悉心培育歌圩文化品牌。经考察论证,决定命名武鸣县为‘中国歌圩文化之乡’。”
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依托其良好的地理位置、暢达的交通条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的武鸣“三月三”歌圩已经融合当地的骆越文化,活动内容多样且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游客,旅游业获得快速的发展,且通过节庆期间的招商引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走出一条歌圩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韦苏文,壮族,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人。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93年至今已陆续出版《壮族女性与文化》《壮族悲文化》《广西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心理学》《红水河文化与移民》《千年流韵中国壮族歌圩》《千年流音 中国铜鼓文化》等专著。其中,《壮族悲文化》获第二届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优秀奖;《民间故事心理学》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
船从远处来啰,随水流来到咧。
船到半中河啰,看我船多好哎。
儂噢!侬噢!
侬噢!侬噢!
船在河中漂咧,妹在岸上叫咧。
只有船靠岸啰,哪有岸靠船哎。
侬噢!侬噢!
侬噢!侬噢!
这首《船从远处来》流传于南宁市武鸣区罗圩、邓柳、仙湖一带。由作曲家韦苇记谱,刊载于196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民间歌曲集》中。听着它婉转的旋律,仿佛看见一位英俊的小伙子正划着一叶扁舟,唱着动听的山歌,从远处而来。此时,站在岸边的姑娘正急切地盼望小船快快靠岸……
武鸣,壮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歌圩文化之乡。
武鸣区位于南宁市北部,东与上林、宾阳交界,西邻隆安、平果,北连马山,南靠兴宁区和西乡塘区。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1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7公里,总面积3366平方公里。
武鸣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可谓壮乡武鸣处处皆景,处处流淌着民族文化元素。人在景中,景在人们的生活中流动着文化,文化在生活中闪光,著名的有山水文化、龙母文化、饮食文化、师公文化和歌圩文化。在众多的文化事象中,最具民族性、群众性、广泛性、地域性、传承性的是歌圩文化。
歌圩源于氏族时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动,后来祭祀性活动逐步演变成以民众间的交流为主,淡化舞的成分而多了歌的内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体性的歌圩活动。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说,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到了明代,歌圩又有新的发展,并定期在固定的地点举行。
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万余人。歌圩主要有节日性歌圩、临时性歌圩、竞赛性歌圩、庙会赛歌等形式。节日性歌圩一般在农历正月至五月举行,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而秋季则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临时性歌圩是在劳动场所、圩市、婚娶之时歌唱。
武鸣的壮族是古骆越民族的后裔,骆越民族是“百越”中的一支。根据史料分析,骆越民族最早形成出现在商代,式微于秦汉。在这段时期内,骆越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包括稻作文化、棉纺文化、铜鼓文化、崖壁文化、巫文化、龙母文化、航运文化等,这些文化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武鸣是骆越方国的中心所在地和政治中心,境内的大明山被称为骆越民族的祖山,发源于大明山的河流被称为骆越水。所以武鸣的歌圩文化与骆越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鸣“三月三”歌圩就是起源于古骆越民族的祭祀始祖王大典,歌圩常吃的五色糯米饭就是纪念龙神(特掘)对于龙母的孝顺感恩。
武鸣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很近,40公里,只要翻过高峰坳便是。那里汉文化鼎盛,可高峰坳的北边却是壮族人居多,于是“春风不度乡野”便成一种奇观,县城、州府、省会(首府)讲白话、普通话。在民间,全是壮话的天下,对外交际语言几乎都是壮话。于是乎,“三月三”保留了下来,歌圩保留了下来,山歌传承了下来。出现了动辄数万人参加歌圩的盛况:岭连岭,坡连坡,坛别雷王坡,人流汇此地,十五闹山歌;坛别连雷王,闻名传四方,播山歌种子,情歌汇海洋。
壮家生来爱唱歌,三岁娃娃开始学;
不论田间或地头,一人开口万人和。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山歌无处不在。
出门用歌来走路,睡觉用歌当床铺;
结婚用歌当彩礼,过年用歌来?猪。
虽曾遭官府禁歌,如清道光五年思恩知府李彦章便以伤风化为名下令禁歌。可依然是你下你的令,我唱我的歌,而且越唱越多。山歌不用钱来买,舌头一拐歌就来。它是人们的心声,是人们的情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又如何禁得了呢。
武鸣壮族山歌有别具一格的勒脚歌。如锣圩“四柱八脚”歌和武鸣七字山歌与“欢喃”。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武鸣只有四句五字和四句七字山歌,其中四句五字为壮话,四句七字为汉话。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武鸣山歌除了这两种外,还有欢喃、排歌、嵌句歌、断脚歌等。
武鸣歌圩主要内容有:
1.歌圩祭祀仪式。传统的大型歌圩举行之前先行祭拜仪式,由师公依次恭迎土地神,恭请东南西北中五方兵马到场维护歌场平安顺利,请东方青帝龙神、南方赤地龙神、西方白帝龙神、北方黑帝龙神、中央黄帝龙神、清音童子、刘三姐、花婆。
2.歌场交情,即倚歌择配。一般经过下列对唱阶段:
(1)游歌(沿路歌)——为引起对方注意而即兴唱的一些与赶歌圩有关的山歌。
(2)见面歌(初会歌)——一般是相互问候,互通姓名、住地,并相互谦恭赞许。如壮语初见互问歌。
男:拿伞去孚沙,去圩还是板(村);去圩就快讲,去板(村)就回来。穿条衣黑蓝,人问到不看;转身去逍遥,像只鹰过山。
女:哪里的燕子,来河边搭亭?哪里的司令,放兵来攻城?哪里的乌鸦,来和鸟打斗?哪里的猎手,来河边转悠?
男:妹在一边哥一边,见妹面生难开言;剪刀落地难开口,人熟我生难迎前。
女:妹在一边哥一边,见哥生得乖又甜;落地剪刀拿在手,随哥开口随哥剪。
(3)求歌——请求与对方正式对歌。
(4)和歌(接歌)——被邀请的一方,对唱“求歌”者开始唱答。
(5)盘歌——一般的对歌,双方相互盘问唱答,考察对方的聪明才智,以增进了解和初结情谊。
(6)相交歌(甜歌)——这是男女之间彼此倾心、相互爱慕,为抒发情怀、披露心声而唱的“甜蜜之歌”,是双方交结情谊的一种标志,有初交歌、深交歌之分。
(7)信歌(定情歌、赠物歌)——是男女互赠信物,表示确定关系、缔结姻缘所唱的歌。 (8)思歌(念情歌、相思歌)——恋人在“定情”之后或“会情”之时,常以各种“思歌”抒发思恋的情怀,诉说相思的衷肠。
(9)离别歌(别歌、相送歌)——对歌将结束时,男女双方难分难舍时对唱的山歌。
(10)约歌(约定歌、约会歌)——约定下次歌圩再见面的歌。
3.赛歌赏歌。主要有盘歌,即出题盘问唱答;猜歌,即谜语猜测对唱;对子歌,按楹联格式,出上联对下联;连故事歌,双方把一个历史传说或故事,按情节连接唱述。还有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即发歌把正在酬唱中的一方“抢”过来和自己对唱,并与之斗智斗艺的唱答。
4.歌圩上的文体娱乐活动。歌圩会期,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斗蛋、博扇(古俗)活动,还有师公戏、采茶、壮剧等文艺演出。
武鸣壮族群众至今一直沿袭着在春秋时节举行歌圩的习俗,尤以农历三月初三和中秋节的歌圩最为壮观。歌圩历经千年传承,已在武鸣群众的心中烙上深刻的文化印记,成为抒发民族情感、凝聚民族心理的文化纽带。无论是早期的歌圩还是发展演变至今的,歌圩都产生于民间、存活于民间,是当地群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是活在民间的古老传统文化。自产生以来,尽管时间流逝、时代变迁,但其主要表现形式基本不变。歌圩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每个社会成员、每个家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能够世代相传,薪火不绝。
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壮族民间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子几公里的范围内,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道德、宗教艺术、民俗文化等。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贸易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歌圩,既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也是商贸活动的盛会。
壮族歌圩文化绵延千年,传续至今,其内容涵盖了壮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壮族文化的活化石,提供了让人们以直观的、形象生动的活态形式认识历史的条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歌圩从“春祈秋报”向“歌唱为乐”发展,既是人们以歌传史、以歌叙事、以歌会友、以歌择偶的重要场所,亦是赛歌赏歌、求知教育、传承文化的主要形式,集祭祀、歌唱、文艺、传统体育、商贸活动于一体,与壮族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生活习俗密切相连,其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与稻作农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歌圩所传唱的山歌以及相关习俗中有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伦理道德知识及国家政策法规、民族美德,对维系民族历史,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伦理道德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青少年具有较好的教化作用。武鸣歌圩是壮民族群众为主体,其他民族群众共同参与的盛事。各族群众在歌圩活动中增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团结与融合,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壮族歌圩除了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每年的“三月三”歌圩已成为市场经济的纽带,也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零售业、服务业等发展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节日。歌圩期间,大量游客的到来,促进了当地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繁荣,拉动了当地内需与消费。歌圩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武鸣,越来越多的外商纷纷前来武鸣投资置业。歌圩极大地带动当地经贸、宾馆、交通、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推动武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同时,中央、地方各类媒体的报道,使歌圩声名远扬,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1979年以前,歌圩只盛行于民间。1980年开始,武鸣县人民政府逐渐介入“三月三”这一民族节日。1985年,武鸣县委县政府举办“三月三”歌节文化活动。2003年,武鸣“三月三”歌节更名为歌圩。2007年,“三月三”歌圩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三月三”歌圩入选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武鸣被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中心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2011年,武鸣“三月三”歌圩名称更改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2014年武鸣申报的“壮族三月三”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突出申报非遗成果,歌圩活动名称正式更名为“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发展到今天,武鸣 “三月三”歌圩已成为集文化、体育、旅游及经贸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文体活动。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即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旅游活动及经贸活动。文化活动是歌圩节的核心内容,民俗体育活动扩展了民族文化的表现空间,旅游活动深度展现了民族优秀文化,经贸活动增加了歌圩节的经济附加值。这四大部分活动内容贯穿整个节庆始终。
多年的“三月三”歌圩之发展,已经具备了越来越高的文化品牌价值,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特别是在融进骆越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基因后,歌圩的文化内涵更丰富。2013年12月5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做出了关于命名广西武鸣为“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的决定。命名书写道:“歌圩是壮族民俗文化典范。武鸣壮乡具有悠久的歌圩文化传统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武鸣县素有民众汇集唱山歌、听山歌的习俗。‘三月三歌圩’是武鸣壮乡的传统节日,因以唱歌为其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得名。武鸣县注重保护传承民歌文化,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着力营造浓厚歌圩文化氛围,悉心培育歌圩文化品牌。经考察论证,决定命名武鸣县为‘中国歌圩文化之乡’。”
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依托其良好的地理位置、暢达的交通条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的武鸣“三月三”歌圩已经融合当地的骆越文化,活动内容多样且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游客,旅游业获得快速的发展,且通过节庆期间的招商引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走出一条歌圩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韦苏文,壮族,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人。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93年至今已陆续出版《壮族女性与文化》《壮族悲文化》《广西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心理学》《红水河文化与移民》《千年流韵中国壮族歌圩》《千年流音 中国铜鼓文化》等专著。其中,《壮族悲文化》获第二届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优秀奖;《民间故事心理学》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