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志”。其实,从广义的角度讲,课堂归根结底是生成的——教学过程就是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或者从前面到后面的“过往”,这当中,伴随着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生成”。如果这个理解无误,那么,生成是普遍的,教师的生成意识和生成行为也是自觉的。但是,从有效性层面上看,正是这种“普遍”的性质和教师的过于“自觉”,课堂的“‘生’而无‘成’”便显得见多不多了。
[案例回放]
这是《窃读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的教学。在教授生字词、初读课文之后,教师便让学生围绕“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深入学习课文。这当中,教师采用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就问题展开学习”的方法。学生提了较多的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教师做了如下生成:
生1:“我”为什么不在一家书店里把一本书读完?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但是,我们先放着,等学完课文你就知道了。
生2:下雨一般都会让人讨厌,可书中的“我”为什么不但喜欢下雨,还希望雨下得大些?
师:谁来帮助他(她)回答这个问题?
于是,教师让别的同学回答了生2的问题。
[案例分析]
这里的“生成”明显不妥:前者没必要“存疑”,后者没必要请别人回答。因为这两个都不是有难度的问题(不但难度不大,而且都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对于前者,书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对于后者,书上也有类似的话:“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书中已经有这样一些可以直接用来回答问题的“语言”,有必要把问题“存”起来,有必要让别的同学来代替回答吗?
那么,是什么驱使教师要这么做呢?我想,大概有以下的“蹊跷”。
第一,教师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学生有疑问,不马上解决,先“存”起来,让学生学到后面“自释其疑”,以求水到渠成之效,这是课堂上常见的惯用“技法”;至于“谁来帮助他(她)一下”更是课堂上一些教师的“法宝”,似乎觉得这样做便是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便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第二,教师“教学机智”的匮乏。也许教师原本不会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情急”之下,便采取把问题“先放着”和让别的学生来帮助回答的处理方法。
第三,教师对“文本细读”的粗糙。有可能教师自己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浅尝辄止,没能很好地对文本作梳理,搞清内容上的来龙去脉,还没有达到对文本的成竹在胸和了如指掌。
第四,教师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对如何有效把握课堂、如何再现课堂魅力、如何成就课堂亮点、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机性”等方面,在认识上还有些模糊。因为真正的课堂实践是通过认识的飞跃来实现行为的超越。
[反思与建议]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把上述的课堂生成改成这样:
生1:“我”为什么不在一家书店里把一本书读完?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可是,对呀,她为什么不在一家书店里把一本书读完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相关的段落,看看谁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接下去就让学生阅读有关段落,即时解决这个问题)
生2:下雨一般都会让人讨厌,可书中的“我”为什么不但喜欢下雨,还希望雨下得大些?
师:这个问题其实比较简单,书中就有答案。你可能在前面阅读的时候读得比较快,给忽略了。现在你再把问题所在的段落读一读,我相信,你肯定一读就知道了。(让学生自己再读段落,自己解决问题)
这样的生成跟原先的生成,到底孰优孰劣?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但是,这样的生成只在“张口”之间,我们的教师为什么却全然“无知”呢?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教师常常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譬如,举手投足可为的硬要兴师动众,直截了当可做的硬要拐弯抹角,三言两语可行的硬要滔滔不绝……由此,笔者想到了一句话: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是大师,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是专家。虽然“大师”难成,但在课堂的生成上,我们还是不要去做那样的“专家”。
课堂生成是重要的,但也是有难度的。为了更有效地把握它、驾驭它,使生成真正“‘生’而有‘成’”,提几点建议:
1.课堂生成要关注“细节”。课堂是由细节构成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生成的“资源”。生成从细节中生发,生成从细节中生效。课堂上,学生的一个反应、教师的一个反馈、理解上的一个偏差、合作中的一个意外、师生的一次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次配合等,都应该细加体察、玩味,择其要者,凭借睿智,把它生成为课堂的“亮点”,以求教学的精彩。
2.课堂生成要保驾“当事人”。当事人就是直接参与课堂活动的某一“个体”,如读者、问者、答者、演者等。我觉得,在课堂生成中,如果涉及到的是“某一个”,我们决不能舍此求彼,像案例中那样“让别的同学来帮助”。对于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请别人来帮助,是帮的同学得到了一次展示甚至发展提高的机会,被帮的同学仍旧没有得到锻炼和进步。那么,保驾“当事人”的做法,实际上就是给“被帮的同学”(即学习者自己)以学习锻炼的机会,如练读的机会、练问的机会、练答的机会、练演的机会等。这实际上也是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理论的践行。
3.课堂生成要光顾“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指的就是后进生或者学困生。这个群体常常是课堂生成中被遗忘的“角落”,但又是直接关系到课堂生成效果的“重要角色”。我看到一些名师在课堂生成过程中,经常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叫请那些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让他们读、说、写,充分展示自我。这便是对“弱势群体”的“光顾”。这种光顾,是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高效益的。
4.课堂生成要忌“快”求“慢”。这个“慢”,不是指课堂生成的“节拍”,慢条斯理,慢慢悠悠,而是指课堂生成的“过程”。课堂生成要杜绝“一次性”“一个回合”的做法。俗话说,课堂教学不能“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我认为,“脚踏西瓜皮”是应当摒弃的,但“滑到哪里算哪里”似乎还可以给我们以“借鉴”,因为它不是把课堂当做“走教案”那样只是一味地“滑”,而是在“滑”的过程中有“算”,并且是“滑”到哪里“算”到哪里,这便有了“生成”的意味。课堂生成不求“行”,求“止”,即止于算到的“那个地方”。所以,我们应该用“慢”艺术求课堂有生成,求生成得有效。
5.课堂生成要因“势”利“导”。生成是不可预设的,也不存在有序性。它是一种课堂“形势”、课堂“态势”和课堂“趋势”。因此,课堂生成要的是教师“导”,因“势”利“导”。教师要用多变的方法,去获得生成的“点”、生成的“路”和生成的“缘”,并求得生成的“圆满”。这里,要强调的是,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但生成的“主人”是教师。所以说,“导”对于课堂生成来说,不但有意义,而且十分必要。
6.课堂生成要循“规”蹈“矩”。这里指的是课堂生成的“控制”策略。课堂生成是不能放任的,一放任,就真的要变成“脚踏西瓜皮”了;也不能“随心”,随心了,课堂就会变得指向不明。有效的生成应该考虑三个因素:①文本的价值取向,即生成不能游离文本固有的“特征”;②课堂的存在意义,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展开生成活动,并保证生成的“有效性”;③学生的情趣欲望,即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和兴趣等)上确定生成的“是”与“否”,以求教学活动的“和谐”。总之,“轨”也好,“矩”也好,都反映了教育是有原则的,课堂生成应该自觉地遵守一些原则。
(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324200)
[案例回放]
这是《窃读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的教学。在教授生字词、初读课文之后,教师便让学生围绕“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深入学习课文。这当中,教师采用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就问题展开学习”的方法。学生提了较多的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教师做了如下生成:
生1:“我”为什么不在一家书店里把一本书读完?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但是,我们先放着,等学完课文你就知道了。
生2:下雨一般都会让人讨厌,可书中的“我”为什么不但喜欢下雨,还希望雨下得大些?
师:谁来帮助他(她)回答这个问题?
于是,教师让别的同学回答了生2的问题。
[案例分析]
这里的“生成”明显不妥:前者没必要“存疑”,后者没必要请别人回答。因为这两个都不是有难度的问题(不但难度不大,而且都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对于前者,书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对于后者,书上也有类似的话:“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书中已经有这样一些可以直接用来回答问题的“语言”,有必要把问题“存”起来,有必要让别的同学来代替回答吗?
那么,是什么驱使教师要这么做呢?我想,大概有以下的“蹊跷”。
第一,教师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学生有疑问,不马上解决,先“存”起来,让学生学到后面“自释其疑”,以求水到渠成之效,这是课堂上常见的惯用“技法”;至于“谁来帮助他(她)一下”更是课堂上一些教师的“法宝”,似乎觉得这样做便是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便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第二,教师“教学机智”的匮乏。也许教师原本不会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情急”之下,便采取把问题“先放着”和让别的学生来帮助回答的处理方法。
第三,教师对“文本细读”的粗糙。有可能教师自己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浅尝辄止,没能很好地对文本作梳理,搞清内容上的来龙去脉,还没有达到对文本的成竹在胸和了如指掌。
第四,教师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对如何有效把握课堂、如何再现课堂魅力、如何成就课堂亮点、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机性”等方面,在认识上还有些模糊。因为真正的课堂实践是通过认识的飞跃来实现行为的超越。
[反思与建议]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把上述的课堂生成改成这样:
生1:“我”为什么不在一家书店里把一本书读完?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可是,对呀,她为什么不在一家书店里把一本书读完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相关的段落,看看谁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接下去就让学生阅读有关段落,即时解决这个问题)
生2:下雨一般都会让人讨厌,可书中的“我”为什么不但喜欢下雨,还希望雨下得大些?
师:这个问题其实比较简单,书中就有答案。你可能在前面阅读的时候读得比较快,给忽略了。现在你再把问题所在的段落读一读,我相信,你肯定一读就知道了。(让学生自己再读段落,自己解决问题)
这样的生成跟原先的生成,到底孰优孰劣?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但是,这样的生成只在“张口”之间,我们的教师为什么却全然“无知”呢?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教师常常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譬如,举手投足可为的硬要兴师动众,直截了当可做的硬要拐弯抹角,三言两语可行的硬要滔滔不绝……由此,笔者想到了一句话: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是大师,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是专家。虽然“大师”难成,但在课堂的生成上,我们还是不要去做那样的“专家”。
课堂生成是重要的,但也是有难度的。为了更有效地把握它、驾驭它,使生成真正“‘生’而有‘成’”,提几点建议:
1.课堂生成要关注“细节”。课堂是由细节构成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生成的“资源”。生成从细节中生发,生成从细节中生效。课堂上,学生的一个反应、教师的一个反馈、理解上的一个偏差、合作中的一个意外、师生的一次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次配合等,都应该细加体察、玩味,择其要者,凭借睿智,把它生成为课堂的“亮点”,以求教学的精彩。
2.课堂生成要保驾“当事人”。当事人就是直接参与课堂活动的某一“个体”,如读者、问者、答者、演者等。我觉得,在课堂生成中,如果涉及到的是“某一个”,我们决不能舍此求彼,像案例中那样“让别的同学来帮助”。对于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请别人来帮助,是帮的同学得到了一次展示甚至发展提高的机会,被帮的同学仍旧没有得到锻炼和进步。那么,保驾“当事人”的做法,实际上就是给“被帮的同学”(即学习者自己)以学习锻炼的机会,如练读的机会、练问的机会、练答的机会、练演的机会等。这实际上也是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理论的践行。
3.课堂生成要光顾“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指的就是后进生或者学困生。这个群体常常是课堂生成中被遗忘的“角落”,但又是直接关系到课堂生成效果的“重要角色”。我看到一些名师在课堂生成过程中,经常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叫请那些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让他们读、说、写,充分展示自我。这便是对“弱势群体”的“光顾”。这种光顾,是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高效益的。
4.课堂生成要忌“快”求“慢”。这个“慢”,不是指课堂生成的“节拍”,慢条斯理,慢慢悠悠,而是指课堂生成的“过程”。课堂生成要杜绝“一次性”“一个回合”的做法。俗话说,课堂教学不能“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我认为,“脚踏西瓜皮”是应当摒弃的,但“滑到哪里算哪里”似乎还可以给我们以“借鉴”,因为它不是把课堂当做“走教案”那样只是一味地“滑”,而是在“滑”的过程中有“算”,并且是“滑”到哪里“算”到哪里,这便有了“生成”的意味。课堂生成不求“行”,求“止”,即止于算到的“那个地方”。所以,我们应该用“慢”艺术求课堂有生成,求生成得有效。
5.课堂生成要因“势”利“导”。生成是不可预设的,也不存在有序性。它是一种课堂“形势”、课堂“态势”和课堂“趋势”。因此,课堂生成要的是教师“导”,因“势”利“导”。教师要用多变的方法,去获得生成的“点”、生成的“路”和生成的“缘”,并求得生成的“圆满”。这里,要强调的是,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但生成的“主人”是教师。所以说,“导”对于课堂生成来说,不但有意义,而且十分必要。
6.课堂生成要循“规”蹈“矩”。这里指的是课堂生成的“控制”策略。课堂生成是不能放任的,一放任,就真的要变成“脚踏西瓜皮”了;也不能“随心”,随心了,课堂就会变得指向不明。有效的生成应该考虑三个因素:①文本的价值取向,即生成不能游离文本固有的“特征”;②课堂的存在意义,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展开生成活动,并保证生成的“有效性”;③学生的情趣欲望,即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和兴趣等)上确定生成的“是”与“否”,以求教学活动的“和谐”。总之,“轨”也好,“矩”也好,都反映了教育是有原则的,课堂生成应该自觉地遵守一些原则。
(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3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