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33”模式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教师制定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方案及任务,通过课堂内教师指导、课外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能力;素养
“333(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力参与)”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求知与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有效地发挥“333”模式在培养学生物理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立足“3全”,强化学生主体学习作用
所谓的“3全”主要是指要强化学生在课前环节、课中环节与课后环节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学习作用,同时还要促使师生全员参与课堂互动和沟通交流,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媒介下信息沟通的便捷性,打通师生沟通和交流的瓶颈,促使他们开展深入而有效的互动沟通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强化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基于“3全”教学原则,为了可以顺利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微课、合作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流程。具体而言,教师要精心备课,完善课前准备。除了让学生阅读教材,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根据学生水平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或者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这样更具有针对性。正式上课时,教师要适当“弱化”自己,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方式说一说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其他成员给出自己的意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分析和探索答案。而教师则要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动态,既要做一个“旁观者”,也要做一个“引导者”,对于小组中分歧较大,或整组都没有思路的情况,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让小组派出代表汇报问题,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课后,教师同样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尽可能不要布置重复性的书面作业,以免增加学业负担,导致学生厌学。教师最好布置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作业,如课堂反思,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思考如何改进;用简单的家庭物品做趣味物理实验;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用图片记录等。让学生不再排斥作业,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声现象”部分物理知识期间,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的时候采取微课件展示的方式,具体就是在课前将“声现象”部分物理知识中涉及的声音的形成、传播方式与特征等知识以微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自预学习,借助这种课前自主预习活动的开展逐步提升他们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先各自发表观点,然后就此展开讨论,最后大家得到答案: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中没有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二、优化“3案”,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学习
“3案”主要是指对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学习指南、教案以及教学课件三个指导性教学文件进行优化,确保可以使初中生更加深刻、全面地掌握自己的物理知识学习任务、计划与目标,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理,为了顺利地构建智慧课堂,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物理能力,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需要从优化“3案”出发,为学生科学地制定学习指南、教案与教学课件,确保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者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指导帮助,不断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实现这一点,教师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除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以“乐学”促进步。无论是课前的学习指南,还是课中的教案和教学课件,都不能是枯燥、死板的,教师不要命令学生必须学什么、怎么学,而要引导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学习,在节约时间、节省精力的同时提升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要分析学生的物理基础和学习能力,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并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针对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制定难度不同的学习指南,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把握学习节奏,在布置任务时也要给出不同梯度的任务,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这样可以增强学习动力,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教师在设计教案中的课堂提问环节时也要注意问题的梯度,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具体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例如,在制作物理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期间,可以从激发初中生参与物理课堂知识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地利用一些色彩丰富、视觉震撼感比较强的展示形式,确保学生充分沉浸在所创设的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氛围当中。比如,在《声音的产生》部分物理知识学习期间,教师在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课件时,可以插入一些旋律优美的背景音乐,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电教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见声音,如汽车鸣笛音、小提琴音、海浪声、电锯声以及吼叫声等等,借助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声音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下,整堂物理课中充斥着各种声音。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种声音,它们都是在什么之中传播的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让学困生作答,如小提琴音是在固体中传播,海浪声是在液体中传播,吼叫声是在空气中传播等。接着继续提问:“那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吗?”等,逐渐提高问题难度,并让中等生和优等生作答,用问题引导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顺利推进课堂教学。
三、建构“3环”,促进学生物理能力发展
在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期间,为了进一步促进初中生物理能力发展,还可以有效地利用“333”模式下的“3环”,创新性开展探究导疑、知识反馈迁移与知识问疑等基本教学活动,确保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开展深入沟通和交流,力求不断提升整体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与新课标的要求相符,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时,要尽量以探究式学习代替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根据变量确定实验物品、步骤等,教师给予适当指导。然后由学生亲自操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结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主题,针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出疑问、大胆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例如,在为学生构建全新的自主学习或探究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必须要灵活地借助物理习题设计、探究活动或者教学评价等多元化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比如,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走出教室,到课堂外去亲自感知和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如观察两个额定电压均为220V但是额定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的钨丝粗细情况,并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又或者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且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问题,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
總之,“333”模式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有效物理课堂的一个有效手段。基于“333”模式的应用,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物理能力发展,可以针对性依据“333”模式的基本应用思路,从立足“3全”入手,注重优化“3案”,建构“3环”,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学习,力求不断提升他们的物理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能力;素养
“333(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力参与)”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求知与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有效地发挥“333”模式在培养学生物理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立足“3全”,强化学生主体学习作用
所谓的“3全”主要是指要强化学生在课前环节、课中环节与课后环节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学习作用,同时还要促使师生全员参与课堂互动和沟通交流,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媒介下信息沟通的便捷性,打通师生沟通和交流的瓶颈,促使他们开展深入而有效的互动沟通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强化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基于“3全”教学原则,为了可以顺利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微课、合作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流程。具体而言,教师要精心备课,完善课前准备。除了让学生阅读教材,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根据学生水平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或者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这样更具有针对性。正式上课时,教师要适当“弱化”自己,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方式说一说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其他成员给出自己的意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分析和探索答案。而教师则要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动态,既要做一个“旁观者”,也要做一个“引导者”,对于小组中分歧较大,或整组都没有思路的情况,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让小组派出代表汇报问题,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课后,教师同样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尽可能不要布置重复性的书面作业,以免增加学业负担,导致学生厌学。教师最好布置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作业,如课堂反思,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思考如何改进;用简单的家庭物品做趣味物理实验;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用图片记录等。让学生不再排斥作业,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声现象”部分物理知识期间,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的时候采取微课件展示的方式,具体就是在课前将“声现象”部分物理知识中涉及的声音的形成、传播方式与特征等知识以微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自预学习,借助这种课前自主预习活动的开展逐步提升他们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先各自发表观点,然后就此展开讨论,最后大家得到答案: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中没有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二、优化“3案”,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学习
“3案”主要是指对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学习指南、教案以及教学课件三个指导性教学文件进行优化,确保可以使初中生更加深刻、全面地掌握自己的物理知识学习任务、计划与目标,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理,为了顺利地构建智慧课堂,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物理能力,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需要从优化“3案”出发,为学生科学地制定学习指南、教案与教学课件,确保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者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指导帮助,不断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实现这一点,教师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除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以“乐学”促进步。无论是课前的学习指南,还是课中的教案和教学课件,都不能是枯燥、死板的,教师不要命令学生必须学什么、怎么学,而要引导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学习,在节约时间、节省精力的同时提升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要分析学生的物理基础和学习能力,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并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针对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制定难度不同的学习指南,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把握学习节奏,在布置任务时也要给出不同梯度的任务,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这样可以增强学习动力,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教师在设计教案中的课堂提问环节时也要注意问题的梯度,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具体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例如,在制作物理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期间,可以从激发初中生参与物理课堂知识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地利用一些色彩丰富、视觉震撼感比较强的展示形式,确保学生充分沉浸在所创设的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氛围当中。比如,在《声音的产生》部分物理知识学习期间,教师在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课件时,可以插入一些旋律优美的背景音乐,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电教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见声音,如汽车鸣笛音、小提琴音、海浪声、电锯声以及吼叫声等等,借助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声音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下,整堂物理课中充斥着各种声音。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种声音,它们都是在什么之中传播的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让学困生作答,如小提琴音是在固体中传播,海浪声是在液体中传播,吼叫声是在空气中传播等。接着继续提问:“那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吗?”等,逐渐提高问题难度,并让中等生和优等生作答,用问题引导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顺利推进课堂教学。
三、建构“3环”,促进学生物理能力发展
在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期间,为了进一步促进初中生物理能力发展,还可以有效地利用“333”模式下的“3环”,创新性开展探究导疑、知识反馈迁移与知识问疑等基本教学活动,确保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开展深入沟通和交流,力求不断提升整体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与新课标的要求相符,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时,要尽量以探究式学习代替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根据变量确定实验物品、步骤等,教师给予适当指导。然后由学生亲自操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结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主题,针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出疑问、大胆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例如,在为学生构建全新的自主学习或探究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必须要灵活地借助物理习题设计、探究活动或者教学评价等多元化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比如,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走出教室,到课堂外去亲自感知和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如观察两个额定电压均为220V但是额定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的钨丝粗细情况,并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又或者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且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问题,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
總之,“333”模式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有效物理课堂的一个有效手段。基于“333”模式的应用,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物理能力发展,可以针对性依据“333”模式的基本应用思路,从立足“3全”入手,注重优化“3案”,建构“3环”,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学习,力求不断提升他们的物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