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第二故乡 奉献无悔人生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284636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上海市委派遣首批10名援黔干部来到遵义,进行为期三年的挂职锻炼。一年来,上海首批援黔干部紧紧围绕“中央要求、遵义需求、上海所能”的方针,坚持“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原则,自觉肩负使命,主动融入贵州,视遵义为故乡,视群众为亲人,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经济的新理念新思维,投身到贫困县经济建设中,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树立了上海干部的良好形象。
  贵州省委和遵义市委对援黔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援黔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3年10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率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在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等党政领导陪同下,来到遵义考察调研对口帮扶工作,对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对上海市有关部门和杨浦、普陀、奉贤三个区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遵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批援黔干部联络组组长黄庆伟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新蒲新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其他9名干部分别担任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市扶贫办副主任及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等职。
  遵义市委对援黔工作寄予厚望,始终对援黔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管理上严格。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和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组织部相关领导经常听取援黔干部情况汇报,了解援黔干部工作生活情况。市委根据援黔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给他们任实职、授实权、明实责,支持他们大胆放手开展工作。同时,完善援黔干部工作、学习、考核、述职、廉政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他们与遵义干部一同培训、一同述职、一同评比、一同考核,从而全身心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
  思想解放排头兵——为遵义发展带来全新理念


  上海援黔干部一踏上遵义这片红色的土地,就被当地奔涌的思发展、求发展、谋发展的热浪所吸引,纷纷融入实现遵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大潮之中。他们积极开展“入黔为什么、在黔干什么、离黔留什么”大讨论,真正使立志在黔北大地建功立业成为上海市首批援黔干部的共同心声。
  一是善于结合实际抓创新。找准扎实推进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攻坚和对口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努力形成输血机制与造血机制良性互补,努力促进两地比较优势的对接与合作。
  二是善于破解难题抓创新。援黔干部经过调研认为,遵义在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方面的基础相对较弱,主要体现在产业规划不明晰,各地域、各开发区的产业规划或有或无,发展处于先来先开发、有啥发展啥的状态;产业发展不平衡,十大支柱产业中,白酒、能源、材料等均占工业总产值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只占0.7%;产业发展政策缺乏,且专项发展资金较少(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2000万元左右);产业同质化竞争明显,各行政区域、工业区、经开区的主导产业大同小异,差异化不强;各类工业区、经开区多且管理体制不顺,遵义有1家国家级开发区,15家省级工业区、经开区,且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基础设施落后等等。
  为此,援黔干部专门成立遵义市政府对接上海产业合作发展办公室,由黄庆伟任主任,援黔干部、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韩大东任常务副主任,负责对接推进遵义(上海)产业园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及服务机制、筹建专业招商团队、包装储备项目库、完善招商产业政策体系,沪遵双方签订投入10亿元共建遵义(上海)产业园的合作意向,以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外高桥工业园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坪工业园区“一园三区”为总框架,确保建成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综合开发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绿色低碳产业的承载区。
  三是善于突破重点抓创新。黄庆伟任新蒲新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后,既抓班子队伍建设,又抓园区产业规划,提出坚持“物以类聚、多规合一、同步推进”的方案,既要深度做精做细核心区,又要统筹兼顾外围的其他区域,遵循产业集聚和梯度发展的规律,放大规划视野,将贵州新蒲经开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经济开发区。韩大东挂任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后,牵头完成《关于抢抓上海帮扶遵义机遇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情况报告》、《沪遵对口帮扶与产业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遵义市产业发展规划》等课题。
  主动有为实干者——为遵义发展引入造血机制
  援黔干部积极参与制定区域或行业规划,认真探寻上海与遵义的结合点,积极服务基层群众,为促进上海市与遵义市交流合作,加快遵义发展做出了较好的成绩,广大干部群众给予了较高评价。
  一是积极参与帮扶项目建设。援黔干部联络组参与制定了《上海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遵义市2013—2015年工作计划》,积极协助沪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遵义市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协助遵义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对口县援黔项目的申报,参与援黔项目的实地监督检查,主动做好项目立项、资金拨付、质量监管、审计验收等工作,确保把援黔项目真正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
  援黔干部主动跟踪服务于项目建设,在实践中锻炼工作力、增强服务力、提升执行力。2013年,上海市对口帮扶50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涉及项目投资8000万元,已完成投资5200万元,2014年对口帮扶5400万元资金项目安排已报上海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大批示范项目和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投用,大大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发展信心。   二是推动招商引资取得实效。援黔干部充分发挥联络客商、推介项目的作用,致力推动沪遵装备制造、汽车、IT产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孕育了一批“造血干细胞”项目,成为建设美丽遵义的一支新生力军。
  2013年以来,遵义与上海共实施合作项目29个,总投资304.42亿元,到位资金75.3亿元,项目涵盖工业、农业、商贸、旅游、文卫等诸多领域,有效推动了遵义的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援黔干部、汇川区委常委、副区长朱江平牵线搭桥,促成沪遵双方签订10亿元投资共建“遵义(上海)产业园”的协议,双方将致力打造 1000亿元级园区。


  三是着力加快推进减贫摘帽。援黔干部通过引进扶贫项目、开拓农产品市场、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举办公益活动等形式,建立扶贫工作机制,既抓招商引资,又抓产业发展;既抓减贫摘帽,又抓对口帮扶,提出了立足当地的旅游、茶叶、生态、药材等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加快脱贫的思路。2013年实现正安县和全市20个乡镇减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23万人。
  援黔干部毕晗挂任市扶贫办副主任后,深度参与遵义贫困地区减贫摘帽工作,协助举办2014年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暨西部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促成遵义企业2亿元农副产品直接进入上海超市。援黔干部、正安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孙为民牵头制定措施和政策,明确发改、环保、国土、建设等部门职责,确保援建项目的立项审批3天内完成、环评审批1天内完成、用地和建设审批7天内完成,实现了对口帮扶工作规范化、长效化。援黔干部、习水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施民协调开展“上海习水慈善光明行”大型义诊活动,接诊眼病患者近4000人,免费为37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30名胬肉和倒睫患者解除眼疾痛苦。
  四是促进沪遵交流合作。援黔干部先后组织1460多名遵义干部赴沪培训,选派20名后备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上海市组织43批次政府、企业考察团赴遵开展合作交流。遵义各级组团64批次赴上海举办旅游推介会、各种招商对接等活动,遵义市委、市政府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上海优强企业助推遵义发展投资座谈会、遵义(上海)投资推介会、2014年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暨西部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签约项目总投资116亿元。贵州省政府在沪举办贵州省长三角医药产业发展投资对接会,遵义与上海景峰制药等6家医药企业进行对接,搭建了企业合作平台,效果更加明显。
  作风优良树标杆——展示援黔干部优秀风采


  入黔一年多来,上海市援黔干部情系遵义,团结协作,在作风上扎实深入,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建议,为有效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信任,树立了上海援黔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是始终加强理论修养。援黔干部联络组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感情上真情融入,建立了内部沟通、外部交流机制,形成了队伍团结、共事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局面。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始终把抓牢廉政建设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原则,认真执行八项规定,没有发生任何影响党的形象的行为。
  二是迅速融入遵义实践。援黔干部在思想、感情乃至生活习惯上全方位融入遵义,注重调研和主动开展工作,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在具体工作中,始终把基层调研作为开展工作的“助推器”,坚持将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人民群众心中,将更多的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提高贫困区域生产生活方面的幸福指数。
  三是规范管理严明纪律。第一批援黔干部来到遵义后,注重学习和借鉴上海市支援其他地区的好做法、新经验,制定了《项目调度制度》、《联络会议制度》、《项目核准制度》、《组织建设》、《学习制度》、《经费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联络组下设联络小组,具体落实帮扶工作。他们以优良的作风和突出的业绩,集中展示了援黔干部的优秀风采。
其他文献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这是曹操著名诗篇《苦寒行》里的句子,形象地描述了太行山高路险,读之,不免使人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太行之难,难于上青天。  军旅画家肖文斌的《太行云高》正表现了太行山的精髓之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奇峰耸峙,险峻巍峨。高大的主峰傲然屹立,似乎要顶破苍穹,周围,数座刀劈斧削的险峰环抱,更加衬托出主峰的博大雄强。山顶上林木蔚然,险峻中不乏神秀华润,视线到了
期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连片特困地区妇联干部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内生活力,提升基层妇联干部带领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能力与信心,进一步发挥妇女和妇联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独特作用,全国妇联第二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六盘山片区妇女骨干培训班于2014年6月11日至13日在甘肃省平凉市举办。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会长、全国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沈淑
期刊
为总结东部发达省份扶贫经验,了解扶贫改革试验区进展,4月20-2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范小建主任一行4人,赴浙江省绍兴市参加了4天全国中青年扶贫骨干培训班,并赴丽水市进行了4天的实地调研。  调研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  此次调研选取了丽水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松阳县、龙泉市和云和县,考察了部分乡镇,走访了一些低收入农户、扶贫重点村、资金互助会联合会、扶贫易地搬迁社区、企业,并与相关部
期刊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扶贫开发的基本做法是给钱给物,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吃、穿、住等基本需求。而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在此基础上,又进了一大步,变“输血”为“造血”,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让贫困者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而“雨露计划”在这当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地方贫穷,固然有许许多多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人的素质问题。农民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外出务工,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没有人力资源支撑,产业发展不会开花结
期刊
钓峰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钓峰乡北部,是宁都县的省级贫困村。该村距离县城43.6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347户1284人,耕地面积2044亩。  2011年以前,该村路窄弯多,路面坑洼,通行不便;水渠渗漏严重,引水灌溉困难;河堤防洪薄弱,基本靠天吃饭。农户观念陈旧,种植单一的水稻产业,养殖业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模式。人居环境差,危旧土坯房占农房的70%,步入村中随处可见布局分散
期刊
近几年,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倾力帮扶广西天峨县三堡乡顶茂村,通过“四位一体”的方式,把该村打造成了广西边远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由于顶茂村地处广西、贵州两省区天峨、南丹、罗甸三县的交界处,该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极大地吸引和影响了周边村,经过协商和沟通,顶茂村与南丹县中堡乡九立村、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里落村建立联建体制,并开展多种联建活动,使三村的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
期刊
桂林、柳州、梧州,广西省东北部的三个历史文化名城,彼此相隔约300公里,如果用直线相连,近似一个斜放着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地带附近的不少农村地区,由于山地较多,经济结构单一,很多家庭生活窘迫,孩子们不得不过早离开学校开始分担家庭负担。  海军驻在该地的三个军代表室,平均人数不到10人,多年来却坚持用爱心帮助山区孩子点亮希望、成就梦想,接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先后捐资近10万元,受助学生达40余人,受到
期刊
扶贫开发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蕴藏着扶贫济困的巨大潜力,是推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雄厚力量和宝贵资源。四川省通江县自2013年10月开始,扎实开展 “企业结对认亲、爱心帮扶贫困户”活动,走出了一条由政府搭台、企业及爱心人士奉献爱心的路子。  背景与概况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域,幅员4116平方公里,辖49个乡镇、524个行政村、8
期刊
青海省海北州牧区农事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牧区集体经济体制下组建的农业生产集体经济组织,也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随着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事队在政策上处于“两难境地”,既不靠农又不靠牧,很多农牧民的普惠政策落实困难,加之农牧业资源少且禀赋差,造成了群众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滞后、人居环境差的现状,是海北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据统计,青海省有26个牧区农事队,共有1206户4460人,分布在海北
期刊
云南昭通市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是乌蒙山片区一个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全村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380米,最低海拔1400米,耕地仅4244亩,年平均降雨量920毫米,无霜期240天,立体气候明显,地貌复杂、山高坡陡、高山低温潮湿、河谷干燥风大,春冬干旱、夏秋多雨,洪涝灾害频繁,无灾不成年。  中沟村辖20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村共有773户3078人,全部为农业人口,生产总值1060万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