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将更加强劲,培养能力本位,面向工作岗位能力的人才已是必然趋势。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培养企业需求人才为目标,将学习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技能进行有效结合,确保学生能力与工作岗位的精准接轨。本文基于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工作导向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步骤及应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模式
近年来,中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但教育质量依旧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短板”,高职课程依旧以学科系统为主体,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的联系,市场对接人才缺口大,让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需求有机接轨是现阶段高职教育专业发展与改革的重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源于德国,是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理论之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企业和软件产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方法,建立最接近企业要求的专业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一、高职软件专业课程教学背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化应用的加速拓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领域技术和产品创新不断活跃。据统计,软件行业每年大约有300万市场需求,加上退休和离职率,预计国内每年市场人才缺口约100万人。我国经济产业接口的不断升级,社会需求的软件专业人才是专业力强,创新力强,可塑性强,兼容性强的人才,因此,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与市场需求有效接轨,是当今高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以德国劳耐尔教授为主的观点认为,课程的“工作过程导向”是传授过程性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统称职业能力,使学生能从容接轨社会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在不脱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让专业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工作要求,帮助学生在透过企业需求而紧凑安排的一系列专业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直接迁移运用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软件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是,依托学校和软件行业企业两个平台,将培养企业需求人才为目标,创设教室与企业工作岗位一体化的学习情境,按照具体岗位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组织教学,以行动导向为原则实施教学,将学习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技能进行有效结合,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完成。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软件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步骤是,第一,通过市场需求定位专业面向的岗位,制定职业能力标准;第二,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岗位分析,定义岗位的职业能力并制定出课程目标;第三,根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设置课程内容;第四,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主导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方法;最后,设计考核方案,强调技能操作,体现综合应用能力,加强过程性考核。下面将以高职软件专业核心课程《C#程序设计》为例,应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提炼行业需求。
根据软件行业的现状、发展现状和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对职业和岗位工作流程进行调研,建立高职软件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根据企业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获取对应的任职条件、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等信息。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关键技术,调整课程教学方案,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课程动态调整机制。
经过调查分析,《C#程序设计》课程所对应的职业技能主要有:软件需求分析能力、软件编程能力、软件维护能力以及测试能力、团队沟通能力。
2.以岗位能力为基准,制定课程目标
工作导向的课程与传统学科不同,课程的内容不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源自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包括有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学习内容。经过岗位调研后得出的岗位能力,提炼出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以《C#程序设计》为例,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主流开发平台(.NET平台)进行B/S应用系统开发与设计和C/S应用系统开发与设计或基于Windows组件开发熟悉软件开发规范,熟悉国际软件开发流程,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融合知识点的讲解与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能力,能胜任.NET开发的工作。
3以工作岗位为背景,提倡情境化学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以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场景工作任务为依托,使学生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及已经获取的实践经验,通过“做中学”的办法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分解工作模块任务,按照项目任务的编排方式对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序化,设计与模块对应的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C#程序设计》为例,针对能力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分解成若干模块,使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并且结合相关的课程分解模块。在类和对象这一模块教学中,将使学生置身项目组工作情况,完成项目ATM取款机系统的设计,同时分角色以项目组长,组员进行。
4.以行动导向为原则,强化实践操作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来研究高职软件技术课程建设,是以职业活动为主线,针对实际工作需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原则,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重组和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会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C#程序设计》为例,在课程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模块化教学为主,在解说.net相关基础理论后,主要以上机操作为主。这样学生不仅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能强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以开放性为指引,注重考核多元化
基于工作過程的课程教学,应更多的注重学生综合素数和业务能力的培养,考核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能单以卷面分数定高低,一方面应将考核方式多元化设定,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实了解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可请企业专家、相关部门等参与评价,使结果更公正,准确,更能满足社会好企业需求。《C#程序设计》课程现行改革的考核方式是以技能操作为主,辅以平时考核、团队合作考核、岗位技能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减少了人为误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个性发展。同时,在期末项目展示中,请学院专家,企业专家一起来鉴定,更使学生能力考核贴近企业考核方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企业需求。
四、总结
高职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必然要求。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能真正贴切企业人才实际需求,并解决现阶段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输送量,不仅能促进物联网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模式
近年来,中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但教育质量依旧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短板”,高职课程依旧以学科系统为主体,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的联系,市场对接人才缺口大,让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需求有机接轨是现阶段高职教育专业发展与改革的重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源于德国,是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理论之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企业和软件产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方法,建立最接近企业要求的专业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一、高职软件专业课程教学背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化应用的加速拓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领域技术和产品创新不断活跃。据统计,软件行业每年大约有300万市场需求,加上退休和离职率,预计国内每年市场人才缺口约100万人。我国经济产业接口的不断升级,社会需求的软件专业人才是专业力强,创新力强,可塑性强,兼容性强的人才,因此,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与市场需求有效接轨,是当今高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以德国劳耐尔教授为主的观点认为,课程的“工作过程导向”是传授过程性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统称职业能力,使学生能从容接轨社会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在不脱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让专业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工作要求,帮助学生在透过企业需求而紧凑安排的一系列专业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直接迁移运用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软件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是,依托学校和软件行业企业两个平台,将培养企业需求人才为目标,创设教室与企业工作岗位一体化的学习情境,按照具体岗位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组织教学,以行动导向为原则实施教学,将学习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技能进行有效结合,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完成。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软件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步骤是,第一,通过市场需求定位专业面向的岗位,制定职业能力标准;第二,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岗位分析,定义岗位的职业能力并制定出课程目标;第三,根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设置课程内容;第四,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主导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方法;最后,设计考核方案,强调技能操作,体现综合应用能力,加强过程性考核。下面将以高职软件专业核心课程《C#程序设计》为例,应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提炼行业需求。
根据软件行业的现状、发展现状和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对职业和岗位工作流程进行调研,建立高职软件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根据企业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获取对应的任职条件、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等信息。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关键技术,调整课程教学方案,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课程动态调整机制。
经过调查分析,《C#程序设计》课程所对应的职业技能主要有:软件需求分析能力、软件编程能力、软件维护能力以及测试能力、团队沟通能力。
2.以岗位能力为基准,制定课程目标
工作导向的课程与传统学科不同,课程的内容不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源自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包括有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学习内容。经过岗位调研后得出的岗位能力,提炼出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以《C#程序设计》为例,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主流开发平台(.NET平台)进行B/S应用系统开发与设计和C/S应用系统开发与设计或基于Windows组件开发熟悉软件开发规范,熟悉国际软件开发流程,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融合知识点的讲解与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能力,能胜任.NET开发的工作。
3以工作岗位为背景,提倡情境化学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以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场景工作任务为依托,使学生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及已经获取的实践经验,通过“做中学”的办法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分解工作模块任务,按照项目任务的编排方式对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序化,设计与模块对应的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C#程序设计》为例,针对能力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分解成若干模块,使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并且结合相关的课程分解模块。在类和对象这一模块教学中,将使学生置身项目组工作情况,完成项目ATM取款机系统的设计,同时分角色以项目组长,组员进行。
4.以行动导向为原则,强化实践操作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来研究高职软件技术课程建设,是以职业活动为主线,针对实际工作需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原则,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重组和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会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C#程序设计》为例,在课程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模块化教学为主,在解说.net相关基础理论后,主要以上机操作为主。这样学生不仅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能强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以开放性为指引,注重考核多元化
基于工作過程的课程教学,应更多的注重学生综合素数和业务能力的培养,考核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能单以卷面分数定高低,一方面应将考核方式多元化设定,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实了解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可请企业专家、相关部门等参与评价,使结果更公正,准确,更能满足社会好企业需求。《C#程序设计》课程现行改革的考核方式是以技能操作为主,辅以平时考核、团队合作考核、岗位技能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减少了人为误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个性发展。同时,在期末项目展示中,请学院专家,企业专家一起来鉴定,更使学生能力考核贴近企业考核方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企业需求。
四、总结
高职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必然要求。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能真正贴切企业人才实际需求,并解决现阶段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输送量,不仅能促进物联网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