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想之名,一步一步争出个未来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073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梦想,我有着如此强烈的执着,以至于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想过放弃。——题记
  从上学开始,家长亲戚们都会用半调侃半语重心长的语气告诫我:“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直到我上了高中,那個考大学的愿景才总算变得真切起来。
  我的家乡属于平原地区的一个小县城,有着属于四五线城市的安逸和懒散,外面的繁华世界,我都是从网上或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对大世界的向往,让我从高一开始,就很期待。我一定要考出县城,进入那所自己梦寐以求的学府。
  当我收到县重点高中的通知书时,我们家都欢呼雀跃。父母对我的期待开始变得强烈起来,看待我也不再像是看一个小孩子,更像是一个可以实现愿望的存在,尽管我进的只是普通班。就这样,我带着大家对我的期待,进入了高中。
  像所有的学生一样,我对考全班第一名,甚至全校第一名都跃跃欲试,但我深谙自己和学霸之间的差距。为了填补这样的差距,我必须比他们更加努力和勤奋才行。
  一到学校,我便进入真正的奋斗模式。教科书的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一点点地进入我的思维。我是多么渴望大展身手,和那些来自各个中学的精英们来一次较量。我的求胜欲让我脑海中的弦时刻紧绷着。
  我从一开始就瞄准班上的第一名,任何事情都以他为榜样,我努力汲取那些优秀的人身上的光环。在我深入的研究下,我发现那个第一名的男生的学习效率很高,却仍将全部时间用来学习。不仅如此,他总是习惯在前一天认真地预习。
  论语中讲过:对于别人的优点要学习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要注意避免。我开始见贤思齐,为了让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我从一开始就铆足了劲儿,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学习上。
  我像是一个追星绝缘体,当大家的偶像是李易峰、杨洋、吴亦凡时,我的偶像是语数外理化生中写诗的苏轼、陶渊明,对物理有巨大贡献的牛顿、爱因斯坦。那些花里胡哨的网上时光,更是被我摒弃,我的手机里安稳地放着百词斩、小猿搜题学习软件。
  我知道自己的家庭一般,父母用血汗钱供养我并不容易,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的目光一直锁定在全班第一名的身上,我把他当作是学习的榜样和战斗中的假想敌,梦想就是战胜一个个强劲的对手,而他就是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对手。
  我开始将所有的目光落向实际,哪个地方薄弱,我就向哪个地方进军,渐渐地,当新生的头衔开始摘除后,很多同学开始露出了贪玩的本性,学习的激情没有之前高涨,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次求之不得的超越机会。
  我心想,自己的机会来了。还没有分科,所有的知识都很碎,要兼顾的科目也比较多。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还要复习新学的知识点。在同学看来,我是一个木讷的女生,可我知道我的内心很充盈,知识就是我的力量。
  很快迎来第一次期末考试,我考到了全班第5名,这个成绩很可喜,比刚入校的名次提高了很多。虽然全班第一名的男生的成绩依旧是让人望尘莫及,但至少我距离他已经很近了。
  我仔细观察了我和他的差距,他那外语和数学近乎满分的优秀成绩,让我一下子就不淡定了。我看到自己和他相差几十分,就更加感叹这种差距。
  别人能做到的,我就一定也能做到。我看着自己做错的试卷,反思自己是因为不会还是因为粗心,粗心也是不会的一种,在看到自己很多不应该错的题目,反倒做错了,我便将错题集中在错题集上,将同一类型的题目重新做了一遍。
  我必须更加努力才可以,更何况全校20多个班级,还有两个火箭班,想要在光荣榜上有一席之地,我要做的还有很多。
  厘清思路后,剩下的时间,就是全力以赴,能跻身全班前5名,就已经是对我的努力的认可。我的下一步目标,就是把和第一名的差距缩小。这个计划并没有耗费我太久的努力,当一个人决定全力以赴的时候,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我清楚自己的实力和优势,将自己的学习重点有所偏重,每天将自己泡在数学和外语的坛子里,张口闭口都是英语单词,手心抄写的都是数学公式。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高一分班前的一次考试中,我总算以最小的差距和第一名有了交集,我竟然和他只差了几分,这是我最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我总算不是望其项背,而是可以和学霸并驾齐驱了。
  当学霸向我投来肯定的目光时,我内心深处的那种自信油然而生。紧接着的分科,我不出意料地进入了火箭班。我依旧像以前一样,将目光锁定全班第一名,这一次的我,是真正地向第一名看齐了。
  就这样一步步地把梦想具象成分数,衡量自己和大学之间的距离,我也开始以梦想之名,规划自己的人生。到了高三,学习更加紧张,我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一步步跟紧老师的步伐,拼尽全力去闯去争。
  我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失败,失败是必然存在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时刻都想着放下一切,轻轻松松地放纵自己,但那种对未知生活的向往,对未来大学的幻想,让我的内心燃起了一个小火苗,就这样以梦想之名,一步步地朝着未来奔去。
其他文献
我深知留给我高考复习的时间只剩下半个学期了,我再也不能靠白日做梦、转发锦鲤来考上心仪的大学了,唯有勤恳地努力才是正途。在老師的帮助以及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的整体考量后,我为每天的固定时间段规划了特定的学习内容,让复习达到最高效。  早上是一天中最清新的时光,我每天五点半起床,利用上学前的清晨或是听一段英语听力,或是背一背作文素材,用新鲜的英语听力以及有深度的作文素材敲开一天的复习之门;上午、下午
期刊
每节下课的时间,我疯狂地做着两本提高类的物理试题,每一道都不会,每一道都要花上十几分钟的时间摸清楚它的原理与解题思路。我在每一道題的后面注上详细的方法,认为自己确实完全掌握了,才开始看下一道题。  我借到了物理学霸们的每次测验试卷,不是为了对答案,是为了从他们的做题痕迹中窥探他们的思维曲线。我边看边自我提问,我们为什么会想得不一样?他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的好处是什么?我将他们废弃的试卷装订成册,不
期刊
年少轻狂,总想去证明自己,于是放手一搏,在高三那一年我们变得不一样,似乎学会了成长,懂得对自己的未来负责。18岁的我们,在大人所说的人生岔路口,学会了选择和负责。就在那时,好像理解了父母当初的选择,明白了一些道理。  还能记着,老师在台上拿着粉笔和教案一点一点地把知识掰碎了讲,粉笔灰在空气中飘荡,同学们在卷子上刷刷地写,还有同学在走廊上背书,或是请教问题。早上的教室永远有包子和鸡蛋的味道,同桌之间
期刊
1  升入高三的第二个月,班主任进行了学风大整顿。他要将学习好的、有潜力的、待挖掘的、学习吃力的同学分类,又将班里的座次表画了出来,那些天,我们所有人都为此提心吊胆。  一个星期后,调位行动拉开帷幕,令我诧异的是我居然和C成了同桌。几天后,班主任找我俩谈话,他半开玩笑半严肃地说:“你以后要多向他学习,彻底改掉偏科的毛病。”  好在C成了我的同桌,我日后的学习也有了一点希望。C是我初中时的老同学,在
期刊
我多么庆幸当时的他没有产生过丝毫放弃的念头,也没有怨天尤人抱怨不公,而是在每个旭日东升的清早,在每个寒月高悬的夜晚,握紧拳头坚定不移地告诉自己:即便此刻置身于荒野,我也能够活得像个冠军。  高一入学的时候,我是全年级成绩排名倒数的同学之一。两个月之前,我以超过录取分数线0.5分的中考成绩“险上”了本市最好的重点高中。我记得当录取消息传来时,我和父母相互拥抱喜极而泣。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街坊邻居间流
期刊
每当回首高三的时光,我总会嘴角上扬,那无数个陷入沼泽般的日夜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但踏着泥泞、逆风而行的情节常常似电影般一帧帧地在我脑海上演。  在那间记忆中依旧清晰的教室里,有为一道数学应用题抓耳挠腮的你,有为一篇文言文愁眉苦脸的他,还有为一句英语听力如坐针毡的我。一般来说,偏科的女生都是英语好,数学差,而我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恰恰相反。我能轻而易举地拿下让女生头疼的数学题,却对着一篇完形
期刊
你见过凌晨5点钟的校园吗?  万籁俱静,那是你从未感受过的心平气和,远处天边破晓的黎明还有清晨固有的清冷,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从未有过的舒畅。如果你没见过凌晨5点的校园,那你一定见过6:20的日出,一轮圆日从东方缓缓升起,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那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是的,每当见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时,是我一天里心情最好的时候。因为在晨光曦微中,我仿佛看得到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在一点点地散去。好比今天,
期刊
此时晴空万里,一扫昔日头顶上缠绕已久的阴霾,一切都变得轻松敞亮。我瞬间意识到,即便身处逆境,也要做自己的太阳,给自己向上的力量。相反,自暴自弃和一味埋怨,除了让自己负能量爆棚,什么也改变不了,更别提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试图仰仗谁的光。  现在想来,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身体上的疲惫与乏力是真的,然而經历得更多的却是精神上的压力与挣扎。时光漫长得像过了一个世纪,好像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又好像一切都无能
期刊
又是一年盛夏,高考如约而至。我以为我再次面对高考时会很躁动不安,或是很紧张焦虑。可当我真正坐在考场,我却是那么平静,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提笔挥毫写下的试卷里的字字句句,是我在考场里交上的一份关于青春、关于岁月、关于选择、关于美好、关于梦想的答卷。  12年寒窗苦读,经过了严寒,走过了酷暑。然而,高考成绩一出,有得意者的欢心,又有受挫者的苦恼。  在高考前,我曾信誓旦旦地和爸妈说,我会毫无疑问地考上
期刊
人生是一杯苦茶,苦尽也总会尝到一丝甘甜。而我从张开梦想翅膀的那一刻,便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高四”最后一次联考,我成了全校的第一名。高考拼的不单单是实力,还有心态,运气,但我一直知道,自己不差这些。  1  高中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又回到了高三的教室,伏在课桌上,翻阅枯燥的试卷……这一切是如此的熟悉,熟悉到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试卷,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