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报告经痰、血、胸水培养确诊的8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经痰、血、胸水培养确诊的8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其他文献
我院内科1972年至1979年4月所收治的10,145人次中之13例为成人变应性亚败血症(简称亚败),连同国内文献已报告过的2例[中华内科杂志,13∶922;1965;新医学5∶447,1970]共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
本文根据68例的资料就这一血象异常的病因进行了分析,并就鉴别诊断提出了某些供参考的指标。作者强调指出,虽然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是再生障碍性贫血(57.4%),但全血细胞减少决不等于再障。其他血液病以至内科病都可导致类似的血象改变,它们包括急性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斑性狼疮、脾功能亢进等9种疾病,其累计出现频率可达全血细胞减少的42.6%,必须在临床工作中注意鉴别。作者提出,除了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已较广泛地开展了消化道纤维内窥镜的检查技术,积累了大量的病例资料与经验,使胃、十二指肠、结肠、胰、胆疾病的诊断有了较快的发展。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结肠癌、胰腺、胆道肿瘤、结石等疾病的发现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消化道纤维内窥镜诊疗技术,总的来看,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内窥镜用于治疗方面,需要大力加强。
我们于1978年用转移因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17例,治愈16例,死亡1例。在治疗前及治疗中均测定免疫功能,探讨出血热的发病过程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的病情多因急变而急剧恶化,急变可视为终末期表现。本文分析我院近五年来收治30例慢粒急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标准、慢粒急变类型与预后的关系和预防急变的措施加以讨论。
近来对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或称交替性文氏周期国内外有不少报道。这种心脏传导阻滞与习见的文氏型传导阻滞,在发生机理和心电图表现上均不相同。其发生部位可见于心房内、房室传导系统、心室异位起搏点与心室交界处、室性期前收缩的折返途径或房室肯氏束旁路等,但最常发生于房室传导系统。房室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即当2∶1房室传导时,下传心搏的传导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连续2个或3个心房激动下传受阻。其最常解释的机理是房室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曾在1978年8月联合邀请北京地区的内外科医生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问题进行座谈,并已发表纪要[中华内科杂志18∶301,391,1979;中华外科杂志17∶298,396,1979]。1980年6月又联合邀请北京地区的内外科医生就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问题进行了两次座谈,纪要如下。
阵发性心房纤维颤动(下称房颤)是临床心律失常常见病之一,但关于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报道颇少。鉴于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的发病情况和处理方法与年轻人的有相当大区别,加上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人房颤的处理仍很混乱,特将我部自1972年至1979年9月期间住院的、经心电图证实的45例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就其发病情况、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作一临床小结,并将我们现行的治疗方法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大部分肺科疾病,多发、常见,严重影响人民健康。仅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而言,患病人数就达6千万人以上,占全国人口8%,由此造成的缺勤和所耗费的资金可想而知。
我们在外科手术患者自身输血的临床实践中,按机体大量失血和血液稀释后生理、生化变化的特点,设计了新型血浆代用品——电解质平衡代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