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30:姚仁喜 | 大元建筑工场』建筑特展
时间:6月28日 - 8月9日
地点:北京,中华圣公会教堂
时至今日,我才知道佟麟阁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这位河北保定满族人曾经追随冯玉祥参加护国讨袁运动,是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1937年抗战伊始即殉国,当年7月被南京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正因如此,抗战胜利后,北京原来的南沟沿路被改名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7月初的某天,晴朗,无霾,我从长椿街地铁站出来,折入佟麟阁路,找寻始建于1907年的中华圣公会教堂。教堂的历史其实比佟麟阁路的路名历史来得更悠久一些。它是圣公会在北京兴建的第一座教堂,也是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总堂和主教座堂,1949年,随着圣公会逐渐退出中国大陆,教堂成为北京电视技术研究所的库房,1990年代又为某港资企业所购得,成为该企业的办公场所。至于那天我敲门而不得应,遂冒昧地推门进去的时候,才发现它又成为了一位台湾建筑师—“30×30:姚仁喜 | 大元建筑工场”的建筑作品展。
话说那么多,其实无非是想点出展览所处的那一点“混杂”的味道:它连接着晚清(教堂所在地,原是晚清刑部官员殷柯庭的私宅)、民国、抗战、新中国成立以及此后的一系列动荡和改革开放,直到今天大体恢复原貌;它也连接着西方和东方,前者尝试将主的旨意带入这个古老的国度,最后却不得不折翼而返,空余一座灰砖教堂,厕身于快捷酒店、研究所和建筑师事务所之间,留予后来人寻觅而来。就是在这样的“混杂”中,姚仁喜的建筑模型们因此具有了奇妙的味道。
不过,姚仁喜是谁?建筑行外的读者也许不会熟悉这个名字,但如果提及《正见:佛陀的证悟》一书,许多人应该不会陌生—该书的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风靡全球的上师,而姚正是这位仁波切的弟子和本书中文版的译者。当年该书风行全国,至今洛阳纸贵,但也是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姚仁喜的佛弟子的身份。而这一身份,其实与他的建筑有着莫大的关联。
喜欢建筑的人也许听说过台湾有一座“水月道场”,是已逝的禅宗大德圣严法师委托建造的法鼓山农禅寺,而建筑师就是姚仁喜。建造的缘起和过程,其实都值得大书一笔:姚仁喜曾经多次在讲座的场合回忆,圣严法师发愿重建农禅寺,并在入定中“看到”过禅寺的样子。姚请师详示,法师遂赠六字:“水中月,空中花”。姚仁喜就是在这六字箴言的启示下,开始了农禅寺的设计。一个月后,姚将草图和方案模型呈之于师,圣严法师沉默片刻,只说了三个字:“有点像。”获法师首肯之后,姚仁喜于是一步步深入方案,最后定型修建成今日的模样。
清华大学的两位博士王南和袁牧就此案例写过一本袖珍本的《农禅寺水月》,在书中作者感叹:二人对于该建筑的“策划”,完全不同于寻常业主与建筑师(即所谓“甲方乙方”)之间的例行公事,倒更像是一则禅宗公案。
就像油画的鉴赏一样,单凭图片或转述,很难真正理解感受建筑的美。如果你看水月道场的“标准照”,美固然美矣,但无法有身临其境之感。王、袁二位出于研究之故,曾多次造访农禅寺,在他们的笔下,我们多少可以感受到那座布局简单的现代佛寺的奥妙:
清晨无风之时,如镜般的水池倒映着农禅寺深灰色的剪影和背后远山深灰色的轮廓;
旭日东升,寮房二层遮阳板上镂刻的《金刚经》被投射于内墙的墙壁,并随着太阳缓缓游动;
正午强光直射,农禅寺大殿柱廊里巨大的黄色布幔随微风飘动,而被微风拂动的水面也让大殿倒影逐渐模糊;
下午若有暴雨,水面波涛浮泛,雨过天晴,寮房二层上的《金刚经》又倒映在了东广场未干的水渍中;
黄昏时分是农禅寺光影戏剧的高潮:随着日头西偏,农禅寺大殿西侧木墙上镂刻的《心经》被夕阳照亮,经文随之在地上、墙上、廊柱上游走,灵动庄严,殊胜之极,即便不是宗教徒,也会为之震撼;
到了晚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金刚经》和《心经》又为室内灯光所照亮,如有皓月当空,在大殿的东南角可见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至此,圣严法师所说的“水中月”的意境终于完整呈现。
姚仁喜曾说农禅寺是自己所有作品中最没有“形”的一个,而《农禅寺水月》一书则将此杰作誉为“大象无形”:“在姚仁喜大多数的作品中,对空间戏剧性的追求一直是其重要主题,然而在农禅寺中,空间的戏剧性却不再表现为一种精心的设计,而是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或者说,建筑师已经将戏剧性交给大自然去表现了。”在中华圣公会教堂,农禅寺的模型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寺庙水池的部分反射着教堂东窗的光,驻足静观,不禁让人想象和神往,如果在实地,天空、云彩、日月星辰、风雨山水,一日的晨昏变化,一年的四季更迭,会给居者和观者制造什么样的禅机。
姚仁喜于1975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1978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出道以来,作品屡获嘉奖,姚本人更于2014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Hon. FAIA),为台湾首位获此殊荣的建筑师。
他曾在老六的《读库》组织的讲座上谈自己的建筑理念:用“堂奥”二字来描述自己对建筑设计和意境的追求:“从字面上,‘堂’即厅堂、正室,亦即敞开大门时,即刻可见之景象。‘奥’则指内室、深院,或隐藏于大门之后、无法当下见到之处。以建筑语汇进一步说,‘堂’所代表的是明白彰显,具体的面向,诸如造型、色彩、质感、构造、功能等;而‘奥’则是隐晦暧昧,抽象的面向,例如非实质的光影、气流或空间等。更深一层探究,建筑与社会、历史、文化甚至人性的联系,都属于‘奥’的范畴。因此,‘堂奥’两个字代表了建筑的整体。”
因此,即便只是建筑模型,你也可以从那精巧严谨中看到一位建筑师脑中理想的建筑,他如何因地制宜,构建空间,引导风水,营造光影,并最终在人与物的尺度上达到平衡和谐。“30×30:姚仁喜 | 大元建筑工场”一展所陈列的,基本上囊括了姚仁喜在过去三十年的建筑实践中建成或未建成的作品,类型则包括大学、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私人住宅、酒店和现代佛寺,比如他早期的代表作—台中现代佛寺养慧学院、清水混凝土杰作元智大学建筑群和汉德民生大楼,还例如他在中国大陆所涉及的乌镇剧院、黄山城市展示馆、南京佛手湖轩、函谷山庄等等。
参观的当时将近正午,因此访客稀少,教堂里天光自八角亭式的钟楼和东西两侧排窗射入,令人顿生宁静。我无法一一赘述姚仁喜先生建筑作品的详情,只是深感其展览的奇妙—那是微缩建筑与历史建筑的碰撞,图纸、照片、模型乃至实际的构件散落不同的展览箱上,彼此勾连,又彼此生发意义。它们勾引观者进一步“一窥堂奥”的兴趣,也让人产生恍如隔世之感:圣坛上,天主早已逃遁,倒是那些散落教堂四处,时而泾渭分明、时而幽隐不见的光影,仿佛承接了某个更高的存在者的灵性。
时间:6月28日 - 8月9日
地点:北京,中华圣公会教堂
时至今日,我才知道佟麟阁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这位河北保定满族人曾经追随冯玉祥参加护国讨袁运动,是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1937年抗战伊始即殉国,当年7月被南京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正因如此,抗战胜利后,北京原来的南沟沿路被改名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7月初的某天,晴朗,无霾,我从长椿街地铁站出来,折入佟麟阁路,找寻始建于1907年的中华圣公会教堂。教堂的历史其实比佟麟阁路的路名历史来得更悠久一些。它是圣公会在北京兴建的第一座教堂,也是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总堂和主教座堂,1949年,随着圣公会逐渐退出中国大陆,教堂成为北京电视技术研究所的库房,1990年代又为某港资企业所购得,成为该企业的办公场所。至于那天我敲门而不得应,遂冒昧地推门进去的时候,才发现它又成为了一位台湾建筑师—“30×30:姚仁喜 | 大元建筑工场”的建筑作品展。
话说那么多,其实无非是想点出展览所处的那一点“混杂”的味道:它连接着晚清(教堂所在地,原是晚清刑部官员殷柯庭的私宅)、民国、抗战、新中国成立以及此后的一系列动荡和改革开放,直到今天大体恢复原貌;它也连接着西方和东方,前者尝试将主的旨意带入这个古老的国度,最后却不得不折翼而返,空余一座灰砖教堂,厕身于快捷酒店、研究所和建筑师事务所之间,留予后来人寻觅而来。就是在这样的“混杂”中,姚仁喜的建筑模型们因此具有了奇妙的味道。
不过,姚仁喜是谁?建筑行外的读者也许不会熟悉这个名字,但如果提及《正见:佛陀的证悟》一书,许多人应该不会陌生—该书的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风靡全球的上师,而姚正是这位仁波切的弟子和本书中文版的译者。当年该书风行全国,至今洛阳纸贵,但也是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姚仁喜的佛弟子的身份。而这一身份,其实与他的建筑有着莫大的关联。
喜欢建筑的人也许听说过台湾有一座“水月道场”,是已逝的禅宗大德圣严法师委托建造的法鼓山农禅寺,而建筑师就是姚仁喜。建造的缘起和过程,其实都值得大书一笔:姚仁喜曾经多次在讲座的场合回忆,圣严法师发愿重建农禅寺,并在入定中“看到”过禅寺的样子。姚请师详示,法师遂赠六字:“水中月,空中花”。姚仁喜就是在这六字箴言的启示下,开始了农禅寺的设计。一个月后,姚将草图和方案模型呈之于师,圣严法师沉默片刻,只说了三个字:“有点像。”获法师首肯之后,姚仁喜于是一步步深入方案,最后定型修建成今日的模样。
清华大学的两位博士王南和袁牧就此案例写过一本袖珍本的《农禅寺水月》,在书中作者感叹:二人对于该建筑的“策划”,完全不同于寻常业主与建筑师(即所谓“甲方乙方”)之间的例行公事,倒更像是一则禅宗公案。
就像油画的鉴赏一样,单凭图片或转述,很难真正理解感受建筑的美。如果你看水月道场的“标准照”,美固然美矣,但无法有身临其境之感。王、袁二位出于研究之故,曾多次造访农禅寺,在他们的笔下,我们多少可以感受到那座布局简单的现代佛寺的奥妙:
清晨无风之时,如镜般的水池倒映着农禅寺深灰色的剪影和背后远山深灰色的轮廓;
旭日东升,寮房二层遮阳板上镂刻的《金刚经》被投射于内墙的墙壁,并随着太阳缓缓游动;
正午强光直射,农禅寺大殿柱廊里巨大的黄色布幔随微风飘动,而被微风拂动的水面也让大殿倒影逐渐模糊;
下午若有暴雨,水面波涛浮泛,雨过天晴,寮房二层上的《金刚经》又倒映在了东广场未干的水渍中;
黄昏时分是农禅寺光影戏剧的高潮:随着日头西偏,农禅寺大殿西侧木墙上镂刻的《心经》被夕阳照亮,经文随之在地上、墙上、廊柱上游走,灵动庄严,殊胜之极,即便不是宗教徒,也会为之震撼;
到了晚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金刚经》和《心经》又为室内灯光所照亮,如有皓月当空,在大殿的东南角可见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至此,圣严法师所说的“水中月”的意境终于完整呈现。
姚仁喜曾说农禅寺是自己所有作品中最没有“形”的一个,而《农禅寺水月》一书则将此杰作誉为“大象无形”:“在姚仁喜大多数的作品中,对空间戏剧性的追求一直是其重要主题,然而在农禅寺中,空间的戏剧性却不再表现为一种精心的设计,而是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或者说,建筑师已经将戏剧性交给大自然去表现了。”在中华圣公会教堂,农禅寺的模型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寺庙水池的部分反射着教堂东窗的光,驻足静观,不禁让人想象和神往,如果在实地,天空、云彩、日月星辰、风雨山水,一日的晨昏变化,一年的四季更迭,会给居者和观者制造什么样的禅机。
姚仁喜于1975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1978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出道以来,作品屡获嘉奖,姚本人更于2014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Hon. FAIA),为台湾首位获此殊荣的建筑师。
他曾在老六的《读库》组织的讲座上谈自己的建筑理念:用“堂奥”二字来描述自己对建筑设计和意境的追求:“从字面上,‘堂’即厅堂、正室,亦即敞开大门时,即刻可见之景象。‘奥’则指内室、深院,或隐藏于大门之后、无法当下见到之处。以建筑语汇进一步说,‘堂’所代表的是明白彰显,具体的面向,诸如造型、色彩、质感、构造、功能等;而‘奥’则是隐晦暧昧,抽象的面向,例如非实质的光影、气流或空间等。更深一层探究,建筑与社会、历史、文化甚至人性的联系,都属于‘奥’的范畴。因此,‘堂奥’两个字代表了建筑的整体。”
因此,即便只是建筑模型,你也可以从那精巧严谨中看到一位建筑师脑中理想的建筑,他如何因地制宜,构建空间,引导风水,营造光影,并最终在人与物的尺度上达到平衡和谐。“30×30:姚仁喜 | 大元建筑工场”一展所陈列的,基本上囊括了姚仁喜在过去三十年的建筑实践中建成或未建成的作品,类型则包括大学、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私人住宅、酒店和现代佛寺,比如他早期的代表作—台中现代佛寺养慧学院、清水混凝土杰作元智大学建筑群和汉德民生大楼,还例如他在中国大陆所涉及的乌镇剧院、黄山城市展示馆、南京佛手湖轩、函谷山庄等等。
参观的当时将近正午,因此访客稀少,教堂里天光自八角亭式的钟楼和东西两侧排窗射入,令人顿生宁静。我无法一一赘述姚仁喜先生建筑作品的详情,只是深感其展览的奇妙—那是微缩建筑与历史建筑的碰撞,图纸、照片、模型乃至实际的构件散落不同的展览箱上,彼此勾连,又彼此生发意义。它们勾引观者进一步“一窥堂奥”的兴趣,也让人产生恍如隔世之感:圣坛上,天主早已逃遁,倒是那些散落教堂四处,时而泾渭分明、时而幽隐不见的光影,仿佛承接了某个更高的存在者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