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心灵的多层面交响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i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新松传》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的一种。作者徐光荣自1983年起,先后两次写作与蒋新松有关的传记文学作品,这次是文坛老将第三次捉笔操刀,为我们更加丰满真实深厚地描绘勾勒一位科学技术骄子的命运轨迹、成长历程和精神世界,该书文笔顿挫有致,立意新颖独到,结构浑然一体,超越了传记文学的一般层次,无论从布局谋篇还是就思想艺术内涵而言,都已经抵达百炼成钢绕指柔的大化之境。
  一
  《蒋新松传》在体例上属于名人传记文学。按照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的说法:“名人有着丰厚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这些东西是营养整个民族的,是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看重名人传记文学在提升全民族精神素质和人格品位中的独特作用。”(仲呈祥:《“名人传记文学”感谈》)由此可知,写一个名人的生平功业,其意义和价值在于张扬和激发牵系他整个命运的民族历史和国家精神的闪光的部分。蒋新松作为我国机器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率领他的团队,披荆斩棘,奋发有为,筚路蓝缕之中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奉献,其闪光点如何聚焦,其存在价值如何赋予文学意义的定位和阐扬,那些对于外行读者有可能造成阅读阻碍的东西如何克服……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摆在作者徐光荣面前的拦路虎。好在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他,凭借着对于传主的多年研究和交往,已经深入到写作对象的精神深层次,已经进入到将科学的精神与艺术的揣摩钻探和升华相融会交织的新阶段、新境界,从而高屋建瓴别开生面地为我们带来一种陌生化的专业化的展现,同时又是心灵与精神层面的多方位聚焦和共鸣交响。
  二
  不避讳言,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首先要做到,让作者写的人活起来。
  在徐光荣传神而动人的笔触里,蒋新松既是一个大写的人,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汉子,一个对科研事业忘我投入的如同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献身者,一个将音乐炽爱到心灵究极状态的隔行知音,一个能领导众人不断往前走的科技帅才,一个从不循规蹈矩而永远充满抗争和挑战意识的具有传奇命运的梦想家和实践家。
  传记文学作家吴东峰在《中华传记文学中人物描写传统及其文学品质》一文中,曾经指出:“中华传记文学,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纪实性和文学性相融合的基本特性,是以描写人物为主体的史学内容和文学形式完美结合的一种优秀文体。”
  可不可以这样说,传记文学写人与小说、散文、戏剧等其他文学品类相比,最重要的特质是要真实。首先要保证史料的确凿、精准、严格,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千万不可凭空虚构。而在对史料的驾驭、取舍、使用上,一个好的作者会懂得那些东西能够跟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乃至他赖以成长强大起来的时代环境、社会潮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他创作中的闪光点就该聚焦这些东西。
  徐光荣的《蒋新松传》做到了如实叙述,如实描绘和勾勒,达到了传记文学最基本的要求——“记实传真”(胡适之语)。
  “记实传真”似乎是简单明确的宗旨,但要实现它,也还需要传记文学作家的一番苦心经营。
  徐光荣写蒋新松由来已久,到第三次进入传主的人生世界里遨游,他不仅要绘其形,更要传其神,而且是深入打捞和开掘,以其为写蒋新松的传记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若让人立起来,活起来,离不开将人物个性化,形象化。
  在蒋新松身上凝聚了一种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气质,“活着干,死了算”。这豪迈的话语并非头脑一热的临时宣言,而是延伸到蒋新松整个生命行程中的试金石。哲人说,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读《蒋新松传》我们能切身领会这些哲理的启迪和魅力所在。
  作者领着我们走进蒋新松那奇特丰富而生动精彩的生命岁月,用了不少笔墨写他的艰苦的童年还有青年时代在逆境里的挣扎。也许,表面上看,这离传主的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和基调远了点,但事实上,不如此就无法深入他的精神血脉深处,无从梳理他那坚韧不拔的人生激情和斗志,无以索解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祭给科学发明创造背后的动力和支点。
  作为民族危亡关头诞生的生命,蒋新松不大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和家人过着离乡背井去逃难的日子,饱经亡国的痛苦,却让他开始懂得祖国的含义。也许,科学救国的梦想就在颠簸的路上埋下了深深的根芽。“志当存高远”,蒋新松在自己小学毕业照的后面工工整整题写了一行小字:“一个伟人在成长”,这稚嫩而有些大胆的假设,不也正显露了蒋新松少年意气当拿云的那份豪情壮志?!
  直到解放了,祖国的春天来了,蒋新松也如愿以偿考进了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开始有机会驰骋和放飞自己远大的事业理想,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却剥夺了他向上攀登的意志力。他想到了死,打算用自己了结自己的方式告别葱郁的青春。
  记得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真正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摆在蒋新松面前的也同样是自杀这似乎最残酷的两个字眼。当然,加缪的语义是就终极的人生意义的无法实现而产生的虚脱感,有一种形而上的绝望在。蒋新松的无路可走不同于此,它根源于现实境遇的巨大失落本身。
  就在赴苏联留学进修的准备阶段,蒋新松被意外检查出患了浸润性肺结核,这不啻当头一棒,令这个本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青年一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作者抓住了传主人生旅途上最具有反差性的事件,表明后来蒋新松的浑然深厚坚不可摧的性格底座实在是由青春岁月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挫折所铸造升华而成。是的,当年他纵身投向上海市郊金塘乡的一条小河,幸亏被附近的农民发现,才得以和死神擦肩而过。选择死亡是需要勇气的,尽管蒋新松的选择从长久的人生大格局来看,仍然显得盲目冲动,但是从这里面也能看出这个人的敢作敢为。套用一句时髦的哲学术语来概括,就是“向死而生”或者“向死而在”,注定会把死而不得的轻生者引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全新估量和思索,让他从绝地里走出,从而枯木逢春,脱胎换骨。   写一个科学家,不能不写他的磨难、坎坷和心理蜕变,这才是人文主义的光芒所在。正如同我们在居里夫人失恋对她的致命打击里会由衷感受她后来献身科学研究的那种内在激情之所以勃发的诱因,就像我们研读霍金的命运时,也会感概那剥夺了他身体机能的疾病带给他的一切不便和痛苦,但与此同时,又不能不看到,战胜不了疾病,但可以战胜死神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毕竟还是赐予了霍金奇迹般的新生。
  同样在徐光荣笔下,我们也能发现蒋新松逐渐走出精神低谷的机遇和幸运。
  是善良的农民兄弟的救助给了蒋新松再生的机会,是上海交大的师生给了他无言的鼓励和温情,尤其是把他的母亲请到儿子身边,更让他体会到母爱的博大的包容性的能量——“当宿舍的门被拉开,风尘仆仆的母亲突然出现在蒋新松面前的时候,他惊愕地瞪大了双眼,母亲,这位拉扯他们姐弟五个吃尽辛苦的老人,此刻已是霜染两鬓了!蒋新松一头扑进母亲的怀抱痛哭失声……”母亲的语重心长的劝解是有效的,“留苏去,固然很好,在交大继续读书,也很好。听说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茅先生和许多有才气的学者都是交大培养的……”“母亲说话的声音很轻,但却如握金簪,拨动着蒋新松的心弦。”茅先生就是茅以升,这位资深的校友,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奉献过最杰出的智慧和艰苦卓绝的努力。他是一面镜子,给了蒋新松以极大的感召,“在科学事业上的贡献,是永恒的、不朽的,而个人的荣辱得失在此面前,则黯然失色。”至此,蒋新松重燃生命的希望之火,他决心坚强起来,以亢奋的精神状态重返人生的大学,就像他崇敬的高尔基在杰作《我的大学》里面展示的那样。人怎能面对困厄低下高贵的头!
  应该说,《蒋新松传》在写人方面取得了难得的成功。这体现在他给予传主的内心世界以充分的打量、审视和观照。尤其本着不为贤者讳的史家传统,大胆地为我们勾勒摄取了他早年在命运危机关头的匍匐和重新站起的动人镜头,刻画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人生状态的丰富性和个人历史行程的多变性。
  三
  传记文学作家在写作传记文学作品时,必须处理好个体和生活、个性和时代、心灵和社会境遇相交织碰撞扭结的错综复杂的现象和实质,从而把人放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里来把握历史的动态和人生的情态。作家不是传主的奴仆,不必一味歌功颂德。要以超然物外的姿态,揭示传主的真实性格,点染出那独特的自我,直观地展现出他的多层面的个性,使得文学不是僵化的备忘录,而是个体灵魂的活灵活现的写真,并且为读者精彩地勾画这个人物所负载的人生历史的文化信息。
  在一部写科技创新者的奋斗启示录里,如何使用文学的手段,怎样运用艺术的思维,而又不喧宾夺主,使科学精神和文艺媒介两相融汇交流,从而水涨船高地将传记的写作引向丰盈、饱满和深刻,的确是显示创作者能量和才华的根本所在。
  在这方面,徐光荣堪称行家里手能工巧匠,他以自己的本事和才具为我们生动地弹奏出了一部荟萃着传主情感底色、生命传奇和心灵意蕴的命运交响乐。
  围绕着蒋新松成长道路过程中那数不清的人生之坎儿,数不尽的技术攻坚战,作者善于捕捉住一系列传神的细节、动情的画面和精彩的瞬间,进而穿插、嵌入、整合出一种气势恢宏的交响乐般的生命大境界大气象。
  胡适曾主张传记文学要有“写生传神的大手笔”“绣花针的细密功夫”“大刀阔斧的远大识见”。也就是说,在作者与传主形神兼备的打破界限和藩篱的精神性对话中,对历史背景、时代氛围和社会动态要具备高屋建瓴的粗线条扫描本领,而对主人公的命运轨迹、心理层次、情感本色则须拥有在细微处见底蕴和以小见大的功底和才华。
  对作为名列国内十大传记文学作家之一的徐光荣来说,写蒋新松已经是他割舍不了的情结。当然他熟悉蒋新松,理解蒋新松,是他的知音和知己,更难能可贵的还在于,他不是一般化常规化地写蒋新松,而是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生命的制高点进而找到了破解传主个人命运奥秘的枢纽与关键。
  我以为围绕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蒋新松的内外困境及其对其所做的超越、突破和制衡,以此为创作的入口和通道,《蒋新松传》豁然打开了通往主人公人生价值、事业追求和灵魂风景的一道门。
  四
  有个智慧的人说过这样的话,人是历史的人质。这话不无道理。即便本事再大的人,也只能在某个时刻成为历史的弄潮儿,而绝大多数时间里要受到时代的制约、政治气候的调配和社会风雨的洗礼。
  蒋新松一辈子遇到了太多的逆境,当过右派,下乡劳动改造过,第一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论文却不能自己到会场亲自宣读,“文革”时被造反派批斗……但是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他的追求,他的志气,他的热情都还像野草一样连接着大地母亲的怀抱,每逢春风吹又生。用他本人的话来说:面对不幸,不能潦倒,要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奋进,历史将做出最后的结论。
  《蒋新松传》的重头戏是在科技创新上浓墨重彩地勾勒描绘传主那奇崛不凡的探索之道。一般来说,写高科技的文字容易晦涩艰深,写成隔行的隔语,让内行的人看了伤神,外行的人看了伤胃。可徐光荣的这本书,可以说几乎吃透了一位科学家的心血结晶的全部成果,尤其当他把传主的创造视为人的精神价值的延伸,当作生命的高峰体验,看成人与命运搏斗而带来的信仰的升华,视为一个儿子对祖国母亲献祭的一份份厚礼,于是他不仅仅把自己的作品写成科学工作者饱含着理性内涵的专业创造,更是人之子秉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体味而走向灵性自觉新生的赞美诗。
  《蒋新松传》可以说是蒋新松本人生命的大写意,而要写活这个人,离不开写好他的性格。先哲有云:性格决定命运。
  写活其人的性格,则他的命运交响乐就等于有了总谱,有了配器。
  在徐光荣笔下,蒋新松是干将,也是帅才,是绘制图纸的人,也是身体力行的建设者。
  他有超越性的目光,很早就涉猎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制领域;他有雄心气魄,敢于承当,敢为天下先,吃第一口螃蟹;他的韧性,百折不挠的毅力,配得上他本人的一句话:“在困难面前,我是个钻头!”于是我们看到蒋新松那一帧帧拼搏进取的生动剪影,走在自动化领域的科研前沿,在异国他乡深入考察机器人的研制细节,构想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蓬勃思绪,出席科技大会的不倦身姿,接待外国科学家时的任劳任怨的神态,寻觅和发现年轻业务骨干的信任目光……的确,传记文学的文学性,其实很大的成分就在于“挖掘”和“重描”关于传主最有感召力的“故事”和最能催人肺腑的“个性化细节”(俞建萌《新时期,传记呼唤文学》)。我觉得徐光荣的《蒋新松传》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可贵的努力,堪称典范之作。   在寻访蒋新松这位中国自动化领域的首席科学家的人生足迹时,有些故事和细节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它们构成了可传性和可读性浑然一体的艺术魂魄。
  也许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对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研究等精深的科学领地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匪夷所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走进蒋新松的世界,因为在作者徐光荣笔下,他首当其冲是个可爱的性情中人,他爱生活和世界,爱美好的一切。比如,他喜欢音乐,也钟情古典文学。书中用了一些篇幅写了他沉浸其中陶冶生命情怀的往事细节,读来令人血脉贲张,心驰神往。
  蒋新松曾说:“科学事业是一种永恒探索的事业,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成功的欢乐永远是一刹那。无穷的探索,无尽的苦恼,正是它本身的魅力所在。”而这某种程度上,恰好与德彪西的音乐境界默契无间不谋而合。
  蒋新松最欣赏德彪西的《大海》,在一次采访中,他有些感奋地对徐光荣说,“德彪西的这首曲子像贝多芬的《命运》和《英雄》一样,有一种巨大的冲击力,使你的心海像大海一样难以平静,起伏跌宕……”
  也许只有身临其境地感知,采访者才会与传主的心灵取得强烈的共鸣与激荡,就如同《大海》展示的情怀,而他后来在传记中呈现的描摹一下子淋漓尽致地把我们带往审美的艺术情境:“从乐曲开始,蒋新松坐在沙发椅上就随着音乐轻轻打着节拍,陶醉处,我看到他的头部也在微微地晃动,待到管弦乐曲进行到第三乐章时,他的身体竟随着音乐的转入高亢而自然地从沙发椅上弹了起来,习惯地挥动右臂也像指挥家一样打起节拍,他真的理解了音乐,融入了音乐……”
  蒋新松说:“从波涛和大海的律动,令你很容易想到人生的旅途,如果说青少年时代,像山间的小溪潺潺而下汇入江河,那么九曲十八弯的江河波涌浪卷流向大海,就像人到了而立不惑之年,逐渐成熟,进入不惑知天命的时期了,要向大地、母亲做出回报,做出贡献了。特别是汇入大海后狂涛奔腾,大潮汹涌,那气势,那喊声,会激励你跃身于潮涌之中,做个果敢的弄潮儿,奔向理想的目标,成就一番大事业。德彪西的《大海》的旋律正是给人这种冲撞,这种激荡……”
  在这里,蒋新松的神情,蒋新松的话语,共同构成了他壮哉奇哉的人格焦点和魅力。他雷厉风行波澜壮阔的一生,不就像雄浑的《大海》乐章那样,苍苍莽莽,浩浩荡荡,那每一朵随着生命交响起伏的浪花,都印证着这位自动化研制领域佼佼者的自信、豪迈和慷慨。他的投入,他的攻坚,他的燃烧,他的献祭般的牺牲热忱,无不激励启迪着来者,给人以壮志豪情,希望和赤诚,此等精神值得弘扬,此种风范高尚可鉴!
  五
  在《蒋新松传》中,传记文学作者显示了驾驭历史人物题材与素材的不一般的架构能力,这是就全书的布局整体而言的。全书以卷首为引领,导出后面的紧锣密鼓的十六章节的浑然组合,形成了黄钟大吕般的生命交响。
  卷首《从科学家雕像引发的遐思》,应该说是诗意的触动、浪漫的书写与精神溢彩流光的深度聚焦和定格。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地进入到对传主本人生平命运的大体线性勾勒,这是一般传记体文学在开篇常常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徐光荣有意识地采取了离题式地迂回战术,不直接扣题,而是采取了红杏出墙引来春意无限的渲染法。从2014年春末夏初的一次美国之行写起,从在华盛顿漫游期间蓦然遇到的爱因斯坦塑像找到了灵感的渊源,进而触景生情,睹物思亲,“我的思绪在那一刻忽然插上一双翅膀,飞越北美洲大陆与浩渺无际重洋,飞向了太平洋西岸的故乡辽宁,飞到了被祖国称为共和国工业骄子的沈阳……”于是我们紧随着作者摇曳生姿的笔调,将阅读的视线落到劳动广场的蒋新松青铜塑像上,“宽阔厚实的身姿,睿智藏锋的面庞,高高的前额下深邃的目光,仿佛又在审视着前方一个新的目标。微微弯曲着的手臂握着一本书,那是一部科学交响乐的总谱,他的手臂似乎随时准备扬起,像交响乐团指挥家那样挥舞臂膀。这是他作为自动化科研队伍统帅的习惯动作,意在下达一个新的指令,或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
  随物赋形,情景相生,思与境偕,意态交接,注定会在一瞬间让我们走进蒋新松那五彩斑斓的炫目人生,去静静聆听一曲荡气回肠的精神交响乐。
  是的,用李泽厚先生的说法,美学等于科学加诗。那么,我们此刻读《蒋新松传》,其实也在回味着一种人生的诗,一种大美之境,它是将科学创造精神和艺术的神奇搏动亲密地交织在一起的灵魂回音壁。在这块结晶着作者徐光荣三十余年采访、追踪、交往、探求的心血文字构成的回音壁上,你能发现岁月的留痕,历史的打磨,命运的斑驳纹理,人格的沉淀与凝聚。实际上,他写蒋新松,是缔结了一份同声相求相濡以沫的君子相交而感发于言的不解之缘。
  好文字,其实都是好心愿的塑造与达成。韩石山在《徐志摩传》的序言里,曾经指出,好的传记文学,应该具有“光芒”和“境界”两种属性,他认为,如果没有,“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串一串的字,一页一页印了字的纸”。以此我们认同徐光荣写的《蒋新松传》是在写科技天才人物的历史中留下了一缕缕文学的温度和品位。
  实话实说,阅读《蒋新松传》,从一开始,我有点担心,这部写高科技工作者的著作,是否会让人感到过于艰深而味同嚼蜡读不进去?读完全书,我可以肯定,自己的担心多余了。
  徐光荣的写法从开篇卷首起,就充满了人文气息、情感气息和生命气息。是的,他不是在解剖标本,而是要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为了达到那个至高无上的神圣目的,他在创作过程中调动了一切能够把蒋新松从历史岁月深处唤醒的媒介和手段。
  譬如,他从全局着眼,他从细部出发,他从结构上开掘传记文学的花岗岩般的可塑性,又在形式上探寻将科学理性与艺术感觉相融会交接的可读性。
  《蒋新松传》的写作视点很高,并不局限于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技术创新维度,同时它还有历史的维度、精神创造的维度、人性的维度。所谓全局的眼光,说的是作者徐光荣能够把蒋新松这样一个科技历史人物放在大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他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知难而上统筹兼顾的大智大慧。传记里写了反右、“文革”等不同历史阶段中传主那默默承受忍耐蓄势待发的人生挫折感和笑对命运的慷慨豪情,也写了他在拨乱反正以后迎来时代的科学春天而产生的如同精神核裂变一样的突围创造意识及其实践的辉煌篇章。应该说,为了捕捉住蒋新松自强韧性、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命况味,作者调动了各式各样的艺术手段,来渲染强化勾勒传主那精彩纷呈的身心世界,那独特别致的个性魅力,还有那不拘一格的命运轨迹。   写人,要写人的历史,写人和人的交往、沟通和协作,尤其对于像蒋新松这样的科技大才而言,他的立足点其实是整个时代和世界的广阔背景和学术空间。徐光荣在不少章节和篇幅里写到蒋新松与异国科学家们的联系、求助、合作关系,不仅仅是事业上的协作,同时也是心灵上精神上的默契交流、沟通和共鸣。
  譬如,徐光荣在传记的第十三章中,用了不少笔墨传神而精到地写了蒋新松与他的合作者、原苏联科学家阿格耶夫院士之间的一段动人的交往。
  那是在潜深1000米水下机器人列入国家科技“863”计划重大项目,并组成课题组启动设计与研制工作不久,蒋新松邀请了阿格耶夫院士及随从人员来中国进行技术交流。没想到他们竟然在音乐的切磋中找到了心灵的互动,蒋新松“轻轻哼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阿格耶夫也用俄语随声哼唱起来。蒋新松说他还会唱《三套车》《小路》《红莓花儿开》《共青团员之歌》,只是歌词记不太清了。阿格耶夫说,这也是他年轻时常唱的歌曲,便一支又一支地哼唱起来。”接着两个人又聊到柴可夫斯基,谈起《悲怆交响曲》的悲哀、痛苦、幻想和斗争,他们终于握紧两手,知己般地品尝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动和幸福,开始了梦幻一样的科技合作。
  也许,科技合作的实质首先是人与人精神之间的默契拥抱,其次才是互惠互利的功利性协作关系。正因为徐光荣站在了相当高的理解人性、理解历史的基点上,他才把他的《蒋新松传》写得灵性贯注、生气盎然。
  六
  作为一个持之以恒的传记文学写作旅途上的跋涉者,徐光荣在这一领域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奋斗了大半辈子,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烹饪大师》《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两获中国传记文学奖,《科技帅才蒋新松》《一代宗师——化学家张大煜传》等三获辽宁文学奖,2006年他还荣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2015年荣获中国传记文学杰出贡献奖。
  知名学者吴玉杰教授曾以“传记喧嚣时代的经典型追求”来概括光荣先生的探索之路。说他“打破了长篇传记文学的单一叙事性,在富有传论色彩的历史理性和情不自禁的‘尽抒己见’中,张扬一种特有的创作激情”。
  换言之,在徐光荣的传记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历史理性与文化审美、文人情结和主体张扬、沉潜涵咏和谋篇布局和谐一体的经典性追求,这构成了徐光荣文本的特别意义。
  我认同吴玉杰教授的看法。当我将全部身心沉浸在《蒋新松传》的绵密而饱满的阅读之中,我会体味到写作者那字里行间涌动的生命情怀、文化意蕴与审美格调的错落交响和浑然勃发。
  是的,应该说《蒋新松传》是承载了科技界、文学界还有广大热爱蒋新松的人们的共同心愿、寄托和祝福而走进我们的欣赏视野的。这同时也是徐光荣在蒋新松辞世19年之后,再次在文字中与老友会心交流动情倾吐的一次极富探索和感召意味的精神穿越与见证。
  平心而论,《蒋新松传》亦史亦诗,将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见识融为一炉,将原始的素材提升为信史的内核构成,是对客观的事件描绘和创造主体的个人读解。阐释和议论恰到好处地穿插衔接起来,进而走出了科学实证和人文思辨相结合默契的一条新路。我以为这是徐光荣本人对科技人物传记历史的特殊贡献。
  举例而言。作者写蒋新松,不仅就事论事,而且还时常引证古今中外许多先贤的格言警句,以此照亮了传主丰沛饱满的心灵世界。譬如,“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引述歌德的话,穿插在蒋新松一篇动情的论文结尾处,以之为蒋新松式的奋斗再描画龙点睛之笔。
  作者还常常引证蒋新松本人信奉的座右铭来烘托反衬传主的矢志不渝的生命追求,尤其在勾勒展开他的披荆斩棘力闯难关的复杂心境,那些话就是鼓声,就是雷霆,催促着主人公披挂上阵,不屈奋进。“当年他身处逆境时,就曾抄录发现宇宙无限学说的著名科学家布鲁诺的两句诗——科学是我心中的温暖与愉快,你使我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确实,蒋新松化历史人物的精神座右铭为自己事业追求的征帆和号角,一路上写下太多扣人心弦的科技创造的篇章。
  毋庸置疑,蒋新松已经成为昨天的历史,而如何激活他在人们记忆中留驻的生动观感与不灭印象,徐光荣在全书的写作过程中是煞费苦心的。他采访了无以数计的相关者和当事人,包括蒋新松的亲人、朋友和同事,他认真翻阅甄别最新公开的传主档案材料,直至以相当大的勇气写了青年时代蒋新松的一次自毁人生的盲目冲动。本着不为贤者讳的史德和史知,徐光荣的大胆突破,反倒给传主坎坷崎岖的传奇般的命运点染了最亮丽的精神光泽。那是心灵的挣扎,理智的搏斗,信念的决堤,盲目的激情,然而,这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构建蒋新松生命交响曲的宏大结构时,徐光荣几乎动用了他数十年积累的传记文学写作的所有优势和储备,比如,他喜欢粗线条写历史,而以个性化的细节无微不至地刻画人物,包括他们的动机、意愿、心理、情怀、情绪,等等。这样他写出来的人,既有时代社会的真实烙印,又有个体的独特的性格和人生底蕴。
  在徐光荣那饱蘸着生命激情和理性思考的笔下,蒋新松和他身边的人群,就如同流淌的音符,传递着生活的颤音,命运的协奏和奋斗的律动。这些平素很少出现在历史聚光灯下的科技创造者,如今拥有了他们呼之欲出的体态、音容和面貌,岁月借助传记文学作家的动人写真,而留下了一系列珍贵的属于科技工作者自身的传真和剪影。这同样也是这本《蒋新松传》的魅力所在。
  再有,《蒋新松传》也用了不少篇幅写了传主本人的音乐情结和文学情结,而且每一次描绘和勾勒,都写得那么细腻朴实,优雅别致。蒋新松那么热爱德彪西贝多芬的音乐,那么喜欢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一次,他孩子般天真地握起作者的手,像摇着童年少年时的伙伴,为他朗朗诵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种情景构成了异常动人的画卷。
  也就是说,科技和文学艺术在一定的高度和层面是息息相通的,徐光荣抓住了蒋新松这个生命中的特质,再将其还原、渲染和放大,就一下子找到了传主身心里那迸发和潜藏的内在激情的源头和方向。亦因此,这本传记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刻板生硬的资料拼贴,而给予读者以蓬勃的诗情,缤纷的光影和火辣辣的人生和人性的读解。
  《蒋新松传》的确称得上徐光荣晚近创作中的一个亮点。如果说《辽宁文学史》的写作,显示了他作为文化学者的厚积薄发的韧性和实力所在——其厚重通达开阔的视角和论述已经引起了相当多的关注,那么《蒋新松传》的问世,则代表了他作为传记文学大家朝着精神纵深领地开拔进取的不竭的信念和热忱的近于圆满的呈现。
其他文献
街 花  厂里数杨燕最漂亮,但他们不叫她“厂花”,而叫“街花”。  为啥呢?因为她爱逛街。走在街上,整条街都是春天。  “街花”是很闲,在家很少做事,只是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据说,都十来岁了,衣服都是父亲洗的,外衣也罢了,内衣也是。“街花”的母亲呢?嗯,也是一位“街花”。  家务活都由父亲承包了,娘儿俩没啥事,就一起去逛街,买衣服,逛累了,大包小包的,就近找一个利净的小饭店,吃。兴致来了,还喝上两
期刊
母 子  时间,展开的花瓣  我和母亲一直向前走  一个像农民,安守故土  一个像商人,东奔西走  我们的身体里  都有叮当作响的空瓶  今年,母亲五十九,我三十五  我们相差二十四年光景  母亲从出生就开始孕育新生命  我像种子躺在母亲的深处  让她幸福,而又无法安宁  衰退的身躯,一面轻薄的镜子  光阴细小的乳房上有赤裸咬噬的白蚂蚁  人一生一次年龄,两次疼痛  母亲六十岁  我想为她做一件挂
期刊
李小洛,20世纪70年代初生于陕西安康,学医,绘画。2004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曾参加第二十二届青春诗会、第六次全国青创会,就读于第七届鲁迅文学院高研班,获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第四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郭沫若诗歌奖、柳青文学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度驻校诗人。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安康市文联副主席,安康市作协副主席。
期刊
行 吟  武汉东湖西岸,有一片屈原文化区。从南向北行,有一个四面通透的亭子,砖柱,灰瓦,很沧浪的神态,其亭叫沧浪亭,取之于《楚辞·渔父》,与屈原有关,与渔父有关,与沧浪歌也有关。  早在春秋时期,沧浪歌就已流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战国时期的屈原对这段文字当然烂熟于心,只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他一心向党,推行“美政”,却没想到仕途险恶,会被迫害。事实是,郢都城里早就
期刊
1  那天,学校里的礼堂正在上演一出哑剧,是学校自编自演的,主办方非常重视,要求所有班级不得无故缺席,但就是没有赵小传的座位。其实那天赵小传已经知道了他不会有座位的,因为,他就在那天被校方勒令退学了。  赵小传的老子赵大路当时还不知情,正开着拆了后大座的面包车,要往华联超市送酒,半路上接了赵小传的电话,让他去市教育学院门口,说是放假了,有些东西拿不了。赵大路只好拐了车头,径自往市教育学院,华联超市
期刊
在1980年代中期,随着文学风向的变异,在“马原热”与“寻根文学热”的现实启示下,在传统小说创作成就的影响下,一些辽宁作家们重新审视、考察历史与民间文化,剖析传统文化心理,展现浓郁的关东风情,这便形成了富有辽宁风格和气质特色的地域乡土文化小说创作。90年代后辽宁作家在地域乡土小说写作方面进一步精耕细作,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学版图。有人认为,辽宁的文学创作实际上已形成了有明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创作
期刊
另一面  我和树桩坐在了一起  这个下午,就有了生长的欲望  树桩努力着,生出新的枝条  而我,努力生出另一个我  一个和我作对的我  一个黑夜的我  一个失意的我  一个背着我,一心想做坏事的我  ......  事实上是,树桩已经腐朽  而我还可以独享下午悠闲的时光  小脚奶奶  在一蔓丝瓜前,欠了欠身子  她没有听见一朵丝瓜花坠落时的轻叹  它的萎黄  似有一种冤屈  而落日,却在一枝丝瓜秧
期刊
一般来说,所谓的海市蜃楼是一种难得一见的云空奇观。简括地说,它是由于密度不同的大气层对于光线的折射作用,把远处景物反映在天空或地面而形成的幻景,在沿海或沙漠地带有时能看到,通常叫“海市蜃楼”。  这是在辞典和其他正式场合对海市蜃楼的简明表述。我非常理解,它只能说是“有时”,至于这“有时”是多大的概率,它不能说,因为很难统计。反正是很少,甚至是“偶尔”。其实说“偶尔”也不完全精确,同样也表达不出它的
期刊
忧郁病  雨一直下,像一根根刺  扎在发声器里  一群蜘蛛在结它们的网  酒杯摔在墙角  冷,仿佛一大团流沙  压向他  膝盖倾斜,额头布满灰尘  黑暗的白昼,火已死亡  只有四壁,是他的同谋  清晨慢慢来临  从地板上铲起余温  身体里,总有一部分  无法醒过来  桃花源记  我已经做好准备  为身体寻找一条护城河  河边种肥大的芭蕉,凤凰竹探身到彼岸  一丛水草在风里细微地颤动。若有若无的香气
期刊
一  如果要对现实生活中的王本道先生加以准确介绍,其官员身份自然无法省略。作为“40后”和“老三届”中的一员,本道虽然经历过上山下乡,当过记者、教师,但更长的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却是在党政机关度过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王本道又不是一种官员身份、一个领导职务就可以完全概括和确切定位的。事实上,无论从生命实践看,抑或就社会影响讲,他身上都还有另一种角色和质地,这就是作家和文人。长期以来,本道一直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