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的关键,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使命和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写到“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和包罗万象的内容,证明其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从教学内容而言, 中学历史涉及远古人类的文明、古代灿烂的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世界的大动荡与大变革、数不清的文人志士、数不尽的英雄先烈、数不尽的文明成果、甚至也有数不清的反面人物和事例……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修养教育的有利素材。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教师,我时分珍惜这些宝贵的财富,时刻注意利用这些有利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作为自己工作重点和中心,在日常历史学科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空间,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学生关爱人类的情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和辨证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以史为鉴、以史促发展的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然后在课堂上渗透给学生,争取在我每日的点滴渗透中,由量变到质变,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积极的心态,绝大多数时候,教学过程能按照我预先设计好的计划,有步骤轻松愉快地进行,师生之间能够配合默契,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在前几天,我讲到《难忘“九一八”》一课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难忘九一八》一课共分两大块内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日军侵占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这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极好机会。“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为了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而发动的。正可利用这一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内容涉及东北,涉及学生的家乡,对学生来讲有亲切感,而且“兵谏”诸如此类造反的事,也是学生,尤其是男生所喜爱的内容,因而我事先认为这堂课一定很精彩,会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顺利完成对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于是新课开始后,我按预先设计好的步骤,先讲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带兵撤入关内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东北人民从此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生活极其悲惨。“同学们面对东北的沦丧,作为东北人,我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原以为学生会义愤填膺,痛恨日本侵略者,痛恨蒋介石,可是没想到,学生对我的问题态度漠然,我又进一步问“日本可恨不可恨?”只有寥寥数人无精打采的说“可恨”“既然可恨,做为中国人,做为东北人,我们应该怎么办?”还是寥寥几人,无精打采的说“抵抗”,与我预想的火爆场面相去甚远,我感到很失落,但不能灰心,于是我重整旗鼓,调换角度接着讲解。可我开始讲解不到十分钟,有些同学就已经昏昏欲睡,就连以往对战争感兴趣的同学,也变得表情漠然,更有甚者,同桌之间已经开始小声聊天了,我预先想到的那种热烈场面根本没有出现。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故意提高了声调,增加了感情,希望用自己的激情感染他们。看到不行,我又放慢节奏,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甚至我亲自走到学生中间,指导他们看书,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思考。可是,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我和学生中间,仿佛有一张无形的隔膜,任凭我怎么努力也撞不开,眼见着学生离我越来越远。可是我却无能为力,我的希望在一点点落空,心情也变得极其沮丧,心想快点把剩下的内容讲完,然后让学生做练习算了。
正当我自顾自讲到“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而采取的兵谏,是伟大的爱国将领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问到“老师,张学良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是卖国贼,发动西安事变只能是功过相抵,怎么就能评为爱国将领了呢?”我刚想训斥他,可突然看到许多昏昏欲睡的学生突然睁开了眼睛,闲聊的学生也把眼睛盯着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意识到,这也许是个机会,是打破目前课堂尴尬状态的有利契机。于是我一面口中慢慢表扬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见解,一面在心中快速思考,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认为做了错事就没有受敬仰和爱戴的资格,是不是他的功抵不了他的过?”他点了点头,其他同学也表现出了热情,“那好,我们现在就来讲一讲张学良”,于是我为同学们介绍了张学良从出身到少帅,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从送蒋返南京到被囚半个多世纪,同学们经过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张学良能够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扭转时局,虽有过失,但的确担得起“爱国将领”的荣誉。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人无完人,再光鲜的人背后也可能有小过,我们要看到一个人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贡献,同时通过对张学良一生的讨论,同学们也懂得了用辩证的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道理。还使同学们明白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就是一分力二的正反两方面评价。
虽然这样一来,打乱了我最初的教学计划,但却出其不意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也达到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标。
案例反思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预先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给学生预设了德育内容,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仅仅给学生泛泛的进行德育渗透,以至学生产生了抵抗情绪。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过程中,所运用的史实或人物,离学生较远,因而难以达到预设的效果,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对于感知、判断和推理对象,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从各方面进行考察,找出其中相互矛盾的特征,形成全新的概括,这些概括常常离开了思考对象,而把人引入到另一个境界中去。
在本案例中,教师后来敢于放弃原定计划抓住有利契,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历史人物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切实的完成了德育渗透的目标,成功的在历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教师,我时分珍惜这些宝贵的财富,时刻注意利用这些有利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作为自己工作重点和中心,在日常历史学科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空间,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学生关爱人类的情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和辨证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以史为鉴、以史促发展的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然后在课堂上渗透给学生,争取在我每日的点滴渗透中,由量变到质变,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积极的心态,绝大多数时候,教学过程能按照我预先设计好的计划,有步骤轻松愉快地进行,师生之间能够配合默契,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在前几天,我讲到《难忘“九一八”》一课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难忘九一八》一课共分两大块内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日军侵占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这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极好机会。“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为了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而发动的。正可利用这一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内容涉及东北,涉及学生的家乡,对学生来讲有亲切感,而且“兵谏”诸如此类造反的事,也是学生,尤其是男生所喜爱的内容,因而我事先认为这堂课一定很精彩,会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顺利完成对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于是新课开始后,我按预先设计好的步骤,先讲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带兵撤入关内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东北人民从此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生活极其悲惨。“同学们面对东北的沦丧,作为东北人,我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原以为学生会义愤填膺,痛恨日本侵略者,痛恨蒋介石,可是没想到,学生对我的问题态度漠然,我又进一步问“日本可恨不可恨?”只有寥寥数人无精打采的说“可恨”“既然可恨,做为中国人,做为东北人,我们应该怎么办?”还是寥寥几人,无精打采的说“抵抗”,与我预想的火爆场面相去甚远,我感到很失落,但不能灰心,于是我重整旗鼓,调换角度接着讲解。可我开始讲解不到十分钟,有些同学就已经昏昏欲睡,就连以往对战争感兴趣的同学,也变得表情漠然,更有甚者,同桌之间已经开始小声聊天了,我预先想到的那种热烈场面根本没有出现。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故意提高了声调,增加了感情,希望用自己的激情感染他们。看到不行,我又放慢节奏,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甚至我亲自走到学生中间,指导他们看书,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思考。可是,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我和学生中间,仿佛有一张无形的隔膜,任凭我怎么努力也撞不开,眼见着学生离我越来越远。可是我却无能为力,我的希望在一点点落空,心情也变得极其沮丧,心想快点把剩下的内容讲完,然后让学生做练习算了。
正当我自顾自讲到“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而采取的兵谏,是伟大的爱国将领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问到“老师,张学良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是卖国贼,发动西安事变只能是功过相抵,怎么就能评为爱国将领了呢?”我刚想训斥他,可突然看到许多昏昏欲睡的学生突然睁开了眼睛,闲聊的学生也把眼睛盯着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意识到,这也许是个机会,是打破目前课堂尴尬状态的有利契机。于是我一面口中慢慢表扬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见解,一面在心中快速思考,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认为做了错事就没有受敬仰和爱戴的资格,是不是他的功抵不了他的过?”他点了点头,其他同学也表现出了热情,“那好,我们现在就来讲一讲张学良”,于是我为同学们介绍了张学良从出身到少帅,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从送蒋返南京到被囚半个多世纪,同学们经过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张学良能够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扭转时局,虽有过失,但的确担得起“爱国将领”的荣誉。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人无完人,再光鲜的人背后也可能有小过,我们要看到一个人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贡献,同时通过对张学良一生的讨论,同学们也懂得了用辩证的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道理。还使同学们明白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就是一分力二的正反两方面评价。
虽然这样一来,打乱了我最初的教学计划,但却出其不意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也达到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标。
案例反思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预先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给学生预设了德育内容,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仅仅给学生泛泛的进行德育渗透,以至学生产生了抵抗情绪。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过程中,所运用的史实或人物,离学生较远,因而难以达到预设的效果,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对于感知、判断和推理对象,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从各方面进行考察,找出其中相互矛盾的特征,形成全新的概括,这些概括常常离开了思考对象,而把人引入到另一个境界中去。
在本案例中,教师后来敢于放弃原定计划抓住有利契,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历史人物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切实的完成了德育渗透的目标,成功的在历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