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是新课改进行了十多年,强调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科学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时候,我们误解了科学探究,把简单的动手实验、单纯的科学观察冠之以“科学探究”,使科学探究的内涵大打折扣。
请看两位科学教师执教《空气占据空间吗?》的教学片段:
教师甲:
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编排进行教学,在通过多媒体呈现“乌鸦喝水”的场景后问学生:为什么乌鸦可以喝到水?学生解释说是因为小石子使水面升高了,教师随即板书“占据空间”,然后问: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吗?有的学生说可以,有的学生说不可以,教师没有正面评判,紧接着进行了以下环节的教学:
师:(出示了一个盛有半瓶水的塑料瓶、两根吸管、一块橡皮泥)同学们,聪明的乌鸦想办法使自己喝到了水。现在给你这几种材料,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能想办法让瓶子里的水流出来吗?
生:把橡皮泥放进瓶子里的水中。
生:不行,橡皮泥太小了,放进去水也流不出来。
生:把一根吸管放入水中,用嘴对着吸管把水吸出来。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可似乎都没说到点子上,说的似乎与今天的教学内容不相关。教师的头上开始冒汗了,于是进行下面的教学:
师:看来我们要通过实验来找方法了,请你们先看大屏幕(大屏幕演示实验操作方法),然后我们来做这个实验,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实验要求。
生读实验要求。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不知道学生明白了什么)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对实验的过程进行了演示:先把两根吸管穿过橡皮泥,然后再把橡皮泥固定在瓶口,最后往其中一根吸管吹气,水就从另外一根吸管流出来了)。
师: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做一做,小组长动手做,其他同学观察就行了……
纵观以上教学片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把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实验。如果说,刚开始教师提出“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吗”这个问题时,学生还兴趣盎然、充满了好奇心和动手欲望的话,那么后来学生已经慢慢失去了兴趣,加之只是少部分学生动手,其他学生冷眼观看,在后面的汇报讨论“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流出来”时,学生说不上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师乙:
这是一位年轻的科学教师,她对实验材料进行了小调整。上课伊始,她先出示了两只塑料瓶,一只装满了水,一只装满了沙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占据空间”,紧接着出示一只空的塑料瓶,然后问学生“谁占据了这只瓶子的空间”?学生说是空气,教师说看不见空气占据空间,希望大家能够想办法,让老师“看”到空气也可以占据空间。
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气球嘴套在瓶口上),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气球吹大。然后把瓶子放在实验桌中间。
学生兴致盎然地吹气球,可是小脸憋得通红,也没能把气球吹起来。学生一个个很着急的样子。
师:能够把气球吹大吗?
生:不能。
师:想把气球吹大吗?
生:想。
师:那我们应该找一找气球吹不大的原因吧,只有找到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啊。
(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够把气球吹大的原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认为气球为什么吹不起来?
生:我们认为瓶子里有空气,所以无法把空气吹进气球里。要把瓶子里的空气赶出来才可以。
师:怎么赶呢?
生:在瓶子上扎个洞。
生:把瓶子下面剪掉。(手比划)
师:这个方法可以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生:……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瓶子里的空间太小了,我们组认为找一个大一些的大瓶子,然后把气球放进去,可以吹起来。
……
(大部分的学生都赞成在瓶子上扎洞,教师为每组提供了锥子并强调了安全,认为用大瓶子可以把气球吹起来的小组,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大瓶子。)
由于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教师没有任何讲解,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我们不难看出,两位教师是否真正把科学探究落到了实处。笔者认为,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充分放手,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科学探究不应该以下课铃声作为探究的终结,而应该把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思考,然后在思考的基础上再做实验,这样的过程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螺旋式的提升。
2.全员参与,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
合作,不是少数人做多数人看,而是所有人都主动、积极参与的一种状态。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该强调小组内成员既要独立又要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智,不让小组的一个学生掉队。
3.关注交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活动前后的交流、研讨给予高度关注,对于部分小组汇报过程中出现的和其他小组不一样的结论或错误结论等,教师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而应该引导出错小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还可以通过再做一次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不光用耳听、用大脑思考,还“眼见为实”,在错误中发现真理,才是实现真正的科学探究。
请看两位科学教师执教《空气占据空间吗?》的教学片段:
教师甲:
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编排进行教学,在通过多媒体呈现“乌鸦喝水”的场景后问学生:为什么乌鸦可以喝到水?学生解释说是因为小石子使水面升高了,教师随即板书“占据空间”,然后问: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吗?有的学生说可以,有的学生说不可以,教师没有正面评判,紧接着进行了以下环节的教学:
师:(出示了一个盛有半瓶水的塑料瓶、两根吸管、一块橡皮泥)同学们,聪明的乌鸦想办法使自己喝到了水。现在给你这几种材料,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能想办法让瓶子里的水流出来吗?
生:把橡皮泥放进瓶子里的水中。
生:不行,橡皮泥太小了,放进去水也流不出来。
生:把一根吸管放入水中,用嘴对着吸管把水吸出来。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可似乎都没说到点子上,说的似乎与今天的教学内容不相关。教师的头上开始冒汗了,于是进行下面的教学:
师:看来我们要通过实验来找方法了,请你们先看大屏幕(大屏幕演示实验操作方法),然后我们来做这个实验,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实验要求。
生读实验要求。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不知道学生明白了什么)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对实验的过程进行了演示:先把两根吸管穿过橡皮泥,然后再把橡皮泥固定在瓶口,最后往其中一根吸管吹气,水就从另外一根吸管流出来了)。
师: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做一做,小组长动手做,其他同学观察就行了……
纵观以上教学片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把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实验。如果说,刚开始教师提出“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吗”这个问题时,学生还兴趣盎然、充满了好奇心和动手欲望的话,那么后来学生已经慢慢失去了兴趣,加之只是少部分学生动手,其他学生冷眼观看,在后面的汇报讨论“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流出来”时,学生说不上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师乙:
这是一位年轻的科学教师,她对实验材料进行了小调整。上课伊始,她先出示了两只塑料瓶,一只装满了水,一只装满了沙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占据空间”,紧接着出示一只空的塑料瓶,然后问学生“谁占据了这只瓶子的空间”?学生说是空气,教师说看不见空气占据空间,希望大家能够想办法,让老师“看”到空气也可以占据空间。
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气球嘴套在瓶口上),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气球吹大。然后把瓶子放在实验桌中间。
学生兴致盎然地吹气球,可是小脸憋得通红,也没能把气球吹起来。学生一个个很着急的样子。
师:能够把气球吹大吗?
生:不能。
师:想把气球吹大吗?
生:想。
师:那我们应该找一找气球吹不大的原因吧,只有找到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啊。
(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够把气球吹大的原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认为气球为什么吹不起来?
生:我们认为瓶子里有空气,所以无法把空气吹进气球里。要把瓶子里的空气赶出来才可以。
师:怎么赶呢?
生:在瓶子上扎个洞。
生:把瓶子下面剪掉。(手比划)
师:这个方法可以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生:……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瓶子里的空间太小了,我们组认为找一个大一些的大瓶子,然后把气球放进去,可以吹起来。
……
(大部分的学生都赞成在瓶子上扎洞,教师为每组提供了锥子并强调了安全,认为用大瓶子可以把气球吹起来的小组,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大瓶子。)
由于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教师没有任何讲解,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我们不难看出,两位教师是否真正把科学探究落到了实处。笔者认为,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充分放手,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科学探究不应该以下课铃声作为探究的终结,而应该把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思考,然后在思考的基础上再做实验,这样的过程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螺旋式的提升。
2.全员参与,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
合作,不是少数人做多数人看,而是所有人都主动、积极参与的一种状态。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该强调小组内成员既要独立又要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智,不让小组的一个学生掉队。
3.关注交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活动前后的交流、研讨给予高度关注,对于部分小组汇报过程中出现的和其他小组不一样的结论或错误结论等,教师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而应该引导出错小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还可以通过再做一次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不光用耳听、用大脑思考,还“眼见为实”,在错误中发现真理,才是实现真正的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