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经典语录

来源 :车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将仇和这类官员调到西部。也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吴忠民教授举例说。2003年上半年。原深圳市长于幼军“空降”湖南任常务副省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孟建柱调任江西省委书记。“这样的塌动不仅能给中西部地区带去新的理念和新的发展方式。而且还能带去现实的招商引资便利。”
  ——摘自《个性官员:仇和登上新舞台》,刊载于2006年1月26日的《新京报》。
  一位接近仇和的人士称。仇和当副手会是一个很好的副手。但他的定位应该更多的是帅才。担任昆明市委书记会给他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仇和在东部沿海所积累的经验,将给位于西南的昆明带去新的发展思路。对昆明,对仇和。这都是一个机遇。
  ——摘自《最富争议官员仇和履新解读》,刊载于2008年1月7日的《新京报》。
  仇和在外界眼里仍然极富争议:他改革、他民主、他博学、他自负、他倔强、他孤独。这或许正是一个在中西方文化的融通与冲突、在现行体制的格局、在人性复杂动机的驱动下的官量的现实生存状态。
  ——2004年12月31日,南方周末记者张立在《争议仇和》中写到。
  江苏省宿迁市一名熟悉仇和的干部之前表示。“仇和墨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有时生活在自己的理想里。如果能看到理想变成现实。也许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摘自《昆明,仇和的新一站》,刊载于2008年第3期的《南风窗》。
  我们无法用一把尺子评述这些争议的对和错。我们只是想强调。人们在议论仇和的时候忽略了他在制度建设上的探索,忽略了他在党内民主层面的实验,对转型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的价值。
  ——摘自《我们为何推举仇和》,刊载于2006年12月31日《经济观察报》。
  一位非常了解仇和的沭阳籍将军曾经对我们说过。“战略家的思路和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在这方面,仇和是个战略家。”这位将军的家就在沭阳。当时也是被拆掉了。很多人把状告到他这里。他却说:“你们要理解仇和,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不远的将来能享福。”
  在现在的沭阳人民眼里。“仇书记”这三个字则带有一点神话的色彩,很多沭阳的百姓在其它地区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时总是说:“要是换了我们仇书记,治理好了。”
  ——摘自《迷雾过后的宿迁市委书记仇和》,载于2004年第十一期的《人物》杂志。
  “宿迁。确切地说,是仇和领导下的宿迁,使得蔓个苏北地区的沉闷局面被打破、被激活。彼此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之势。挑起区域内部竞争和区域与区域之间竞争,这可能是仇和施政的最大贡献。”江苏省政府研究室的一位专家说。
  ——摘自《仇和开场白:一股新解放思想冲击波》,刊载于2007年12月31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
  仇和的个性。是一种赤子之心。而不是造作和作秀,其蕴含的应该是一种敢于负责和改正错误的政治勇气、大公无私的政治正气和疾恶如仇的政治良心。一个不敢负责的人,一个眼中只有“政绩”的人。一个对丑恶失去敏感的人,是不会轻易表达自己个性的。
  ——摘自《仇和升任江苏副省长彰显个性风采》,刊载于2006年1月25日的《中国青年报》。
  作为官员的仇和。其行为风格的背后。制度的刚性驱动极其少,个性与经历的本能驱动极其多。昆明市民的幸运,正是建立在与一个人的相遇,而不是与一个官员的相遇之上。
  ——摘自2008年2月19日的《南方都市报》社论。
  只有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认同,才是真正的宽容、积极的宽容。仇和的升取。恰恰体现了这种宽容。提升勇于展现自己个性的官员。既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示范。……人民不仅容忍个性官员,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政治舞台。这是致治文明进步的一个表现。
  ——摘自《仇和升任江苏省副省长彰显个性风采》,刊载于2006年1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从《南方周末》的统计来看,外界对宿迁的重磅舆论监督。几乎一年一个。但奇怪的是,屡屡被曝光的仇和。却不仅不倒,反而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得到上级领导的信任。足可称为“危机公关”的典范。
  ——摘自《为什么是宿迁,为什么是仇和》,刊载于2004年2月5日《南方周末》。
  仇和此次入滇推行的改革。从民间反应看。已经与当年在沭阳、宿迁改革时大有不同。当时几乎是仇和一个人在奋力拖着沭阳、宿迁往前走。他孤独且自负。而今天的昆明,对于仇和新政的推行。竟然是出乎意料地上下齐心,老百姓更是叫好加油,仇和显然已不孤独。对于这位曾是全国“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期待昆明腾飞的人们更多的是寄予厚望。
  其实,推行一线工作法、公布领导干部电话等做法。在仇和的从政经历中,并不新鲜。相比过去在江苏的“轰轰烈烈”,他今天在昆明的举动。只是五得更成熟稳重罢了。
  ——摘自《入滇两月仇和掀起“昆明风暴”》,载于2008年2月23日的《华商报》。
  没有人否认仇和带给昆明的变化,但有人提出。昆明新政很多都带有仇和在宿迁改革的印记……不同的是,在宿迁,仇和遇到了来自利益主体的强大阻力;在昆明,新政一经推出即有强烈的积极的呼应。
  ——《仇和新政调查:昆明将成立35个招商分局奔赴沿海》,载于2008年2月23目的《成都商报》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仇旋风”的强劲势头丝毫不减当年。昆明的官员们很快明白。仇和还是那个仇和。履新60天的仇和用行动警醒下属,如果一个官员不能尽到民众公仆的职责,他的仕途就到了终点。
  仇和雪厉风行的办事作风给沮吞已久的昆明官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官员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官不是美差。而是苦活儿、累活儿。
  ——摘自《“仇和对老百姓好,对官员苛刻”》,载于2008年2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
  仇和新政面临的阻力不可谓不大,而能不能推动昆明人的思想转变将是成败的关键。“就像一辆车。换了个驾驶员以后。不是睬一脚油门就能提遮的。要好好检修一下,哪些部件要换一换。哪里要加点油。”
  ——摘自《昆明:打算撤资的投资商看到了希望》,载于2008年2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
  在现行体制下。仇和这样的领导者是稀缺资源。但只有一个仇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期盼有更多的仇和以理性的改革意识和勇敢的实践精神,推进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什么时候单打独斗的“仇和”不再是新闻。才说明我们已进入了真正的法治而非人治的境界。
  ——摘自《仇和新政》,载于2008年2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
  作为市委书记,仇和在昆明所做的,与在宿迁所做的。也许并无不同,只是在宿迁的仇和被作了选择性的报道。而在昆明的仇和还未及充分全面展现而已。而舆论的反应也因之大变,上次他遭到了很多批评。这次他收获了不少掌声。
  类似仇和这样显示出个性的官员近年不断出现。并非偶然。他们既是由改革以来不断松动的社会所催生,也预示着改革向政治纵深发展的趋势。这些个性官员的复杂性。是强同的体制开始松动的阶段所决定的。他们既给人惊喜,也使人忧虑,既带来了铁腕。也撞击了铁桶。
  ——摘自《仇和不代表未来,却撞击了铁桶》,载于2008年2月28日(《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给昆明这潭温水添把火    岁未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在昆明市开始骚动。  此时,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宏伟蓝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正在积极推进中。西部大开发与云南面向东盟、南亚的区位优势,正一天天凸显着云南省、昆明市在中国改革开放大局中的地位。  大发展呼唤大改革。  仇和——曾经的“中国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到昆明履新。
期刊
本月起昆明一本病历全市通用  从3月1日起,昆明市各级各类医院开始试用通用病历。患者首次就诊时购买的通用病历,今后在昆明市各医院就诊时可以通用,不需要再购买新病历。患者持有的旧门诊病历还留有空页的,可在原医院中继续使用至3月31日。    3月份昆明出港机票3折起售  春运刚过,昆明出港的国内机票价格开始大幅回落,3月份昆明出港的国内机票大多是3到4折起售,这为准备出行的旅客节省了不少开销。热身新
期刊
2月27日下午,昆明市官渡区关培路。平日很矜持,走路总是急匆匆的朱先生足足在街头站了10分钟,用昆明话说,就是“呆脸”。朱先生一直认为,大男人在街头呆脸是很没面子的事。  “那场面确实让人激动,吊车轰隆隆响,碗口粗的树一棵接一棵被吊起来。扶正,再被栽到早就挖好的坑里,多少年了,看着自己家门前总算有树了,谁不激动啊?”朱先生说,参加栽树的有好多机械,从车牌看,还有外省牌照的吊车参与: “动静很大,
期刊
昆明迎来了不同寻常的两月。  2007年12月28日,新任市委书记到任。  2008年1月28日市委九皆四次全体(扩大)会议、2月16日昆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2月18日昆明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分别召开。  围绕改革、发展这一主题,昆明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在现代新昆明建设中,推出了众多新举措,由此也引发了媒体对这个省会城市的高度关注。  昆明做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效果?《车与人》将
期刊
一本关于仇和的书(书名待定)将于5月正式出版。  书的作者。是两位资深记者。一位是新华社江苏分社副总编辑包永辉,另一位是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徐寿涛。  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自仇和1996年底任江苏宿迁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兼沭阳县委书记以后,包永辉曾与仇和有过多次接触采访,并开始关注和研究其执政思路。他告诉《车与人》:“十年中,仇和为谷底中的宿迁崛起所作的种种努力,引发了太多的争论,使他成为具有特
期刊
施政理念    形成一个新的冲击波,扫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清除一切影响发展的制度瓶颈。  我们身在西部,但要瞄准东部。  机遇听之无声,望之无形,但却是最宝贵的发展资源和实现跨越的跳板。  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  老板不在大小,能来昆明就行;投资不在多少,钱花在昆明就行。  民不富,无县市之强。  要多换思想少换人,但不换思想就换人。  阻力不是来自百姓,而是来自领导干部中。  城市是一尊雕
期刊
“个性”仇和    据《南方周末》:他是一个有留美经历的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他又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农家孩子,他还是一个性格倔强面孔复杂的官场中人。  在他的下属眼里,他有时心细如发,有时一意孤行,有时温情,有时铁血。  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这个圆脸大耳、眼袋很大的市委书记,伸出双掌握住你的手,手心温暖,笑容亲切。  但他第二天往主席台上一坐时,面沉如铁,目光如鹰隼,台下噤若寒蝉
期刊
力倡官员的百姓意识、回应意识、践诺意识    车与人:你如何看待最近社会舆论对昆明新政的关注?  赵杰:仇和到昆明市任市委书记短短两个月以来,其所刮起的新政风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在我看来,社会治理包含了三个方面,即决策、执行和监督,仇和抓政风建设的突破口就选择在执行和监督这两个方面。而后者恰恰是最容易引起舆论关注的。  过去我们一些好的措施总得不到落实,一个真正原因就是监督和执行不力以及行
期刊
沭阳《焦点访谈》三度聚焦    在仇和的任期中,宿迁因特殊的改革方式和改革带来的反弹,成为“盛产”负面新闻的地方,《焦点访谈》曾三度聚焦此地。  1998年,宿迁市下属的沭阳县,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此事被央视《焦点访谈》披露:  1999年10月15日,《南方周末》对沭阳电视台的《自我亮相》栏目作了报道。  2D02年,宿迁推行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政府
期刊
“五办”作风  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要以提高办事效率为核心,在全市大力推行“五办”作风,对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条件暂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    三不干预  凡老百姓自己能够解决的,政府决不干预:凡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政府决不干预;凡社会组织能够自我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