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自主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合作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能自己主动的参与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自主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的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
1.引导学生大胆尝试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映.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如教学《麻雀》,我讲到:”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救小麻雀”从而体会了伟大的母爱,随即有一个学生胆怯的说:”课文里并没有说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微笑的表扬了这们同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时其他同学的思维也被激活,大家再次深入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交流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亲子之情.”
2.建立合作小组,提供自主探究的合作伙伴
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所以,在自主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竟争”的氛围.在自主探究中,各组进行有计划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纪民族之林.”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从小学教学开始抓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和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需要营造创新氛围,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树立自信心,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不怕说错.大胆放手,展开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
4.选择合适的问题,加强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发现的能力.如教《凡卡》这篇课文,我引导从”我没有指望了,我的生活连狗都不如”这句话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并自主提出问题:”凡卡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连狗都不如? '连狗都不如'表现在哪些方面?”有的学生提出:”文中几次提到狗,有哪些狗?”显然这些问题无法简简单单地回答,学生把文中联想部分和信的内容,”学徒生活”和”莫斯科见闻”串联起来自主探究,并进行讨论.他们发现:原来凡卡的遭遇不如爷爷身边的狗,狗可以得到主人的宠爱,无忧无虑;不如莫斯科城中的狗,它成为富人家的宠物,吃喝不愁.他们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凡卡确实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这封信是他绝望中的呻吟,是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这样的讨论与探究,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答案,使主体参与落实到实处.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初步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合作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能自己主动的参与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自主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的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
1.引导学生大胆尝试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映.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如教学《麻雀》,我讲到:”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救小麻雀”从而体会了伟大的母爱,随即有一个学生胆怯的说:”课文里并没有说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微笑的表扬了这们同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时其他同学的思维也被激活,大家再次深入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交流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亲子之情.”
2.建立合作小组,提供自主探究的合作伙伴
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所以,在自主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竟争”的氛围.在自主探究中,各组进行有计划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纪民族之林.”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从小学教学开始抓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和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需要营造创新氛围,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树立自信心,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不怕说错.大胆放手,展开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
4.选择合适的问题,加强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发现的能力.如教《凡卡》这篇课文,我引导从”我没有指望了,我的生活连狗都不如”这句话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并自主提出问题:”凡卡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连狗都不如? '连狗都不如'表现在哪些方面?”有的学生提出:”文中几次提到狗,有哪些狗?”显然这些问题无法简简单单地回答,学生把文中联想部分和信的内容,”学徒生活”和”莫斯科见闻”串联起来自主探究,并进行讨论.他们发现:原来凡卡的遭遇不如爷爷身边的狗,狗可以得到主人的宠爱,无忧无虑;不如莫斯科城中的狗,它成为富人家的宠物,吃喝不愁.他们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凡卡确实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这封信是他绝望中的呻吟,是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这样的讨论与探究,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答案,使主体参与落实到实处.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初步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