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孤独地方》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hu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地方》
  作者:吕晓娟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12分钟
  制作设备:SONY 10P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吧主说话:
  很多女性作者在拍摄影像的时候可能观众也只能面对女性,因为对于其中大量的细节只有女性观众才会被关注。
  
  吧主:影片名字很有深意,倒也是和内容环环相扣。
  吕晓娟:其实这还不是我最终要完成的,同一个题材我选择了几个角度制作成了不同的纪录片。在你看到的这部短片中,我主要表现我和这些孩子们的一种感觉和共鸣。当时我在福利院担任志愿者,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我是他们的家长,他们的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时候,我会带有一种社会性的东西。这却又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也是后面要再说的。
  吧主:里面你主要记录了4个孩子。
  吕晓娟:是的,那些孩子都是患有孤独症。有时候你站在他们身边也会产生和他们一样的共鸣——他们是那么自我地沉浸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天地里,通常会做一些在平常人眼中毫无意义的举动,比如我记录片中的几个孩子:一个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地把杯子到处磕,一个总是来回开门,一个总是在自言自语。他们看上去和一般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脸上的表情自然生动,只是他们的世界只有一个人,就是他们自己,他们看不到周遭人而已。
  当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时候,我们那么想把握住自我,但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牵绊以至于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的投入。我甚至觉得他们不是病人。
  吧主:那你拍他们的时候会不会把自己陷进去?
  吕晓娟:不会,因为我同时还能比较客观地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他们。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一些比较自我的小孩子。
  


  庄宇新:这部片子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所体现的关注点。“看者”的身份和头脑。今天可能关注孤独症,明天关注“9.11”,后天又对松毛虫感兴趣,这都是可能的,经验都是这样来的。
  目前要是从高标准来要求他们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部片子有很多好的看点,比如孤独症的孩子和里面的燕子,比如天空,包括旁白的配合等等。比如有一个孩子坐在桌子后面磕杯子。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孤独症孩子的某些症状,而是一种关注的态度和眼神。我们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感受到这些孩子们的感觉。这个镜头就是吕晓娟的目光。我们现场每个人拍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现在的作品中可能还没有我们所说的风格,但是风格最终一定要形成,现在可能还没找到,但不一定不是好事。通过一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或者事件的态度。我们的作品现在都是以感受出发的创作,而不是概念化的。这是一个目标。
  
  内容简介:
  在北京东郊有个叫苏家屯的地方,那里有一片草场和一片住宅区,“星星雨孤独症教研所”就坐落于此。虽然环境简陋,却依然承担着全国各地数以百万孤独症患者家庭的希望和梦想。在每期为期十一周针对家长的教学过程中,每周五下午都会召开统一的家长会进行学习座谈,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社会的志愿者来此帮忙,这些志愿者以京城各大高校组成的志愿服务小组为主,他们的任务是照看孩子和促进孩子与外界的交流。本片即以一个志愿者的视点,饱有情感地观察这个特殊的群落。
  
  作者阐述:
  第一是我想做可是却没有做出来的。在最初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接触到这群孤独症孩子的时候,那种对于自己内在世界的沉浸,不想被打扰,渴望被尊重的强烈共鸣感,让我很想做一个东西,可以表达一下这两年在电影学院读书生活的情感历程。为此我拍摄了大量的街景,马路,以及一些熟悉空间,并且还对一些同学,朋友进行访问,我的问题是: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最孤独?回答各式各样:人群中,地铁,圆明园废墟,床上……可是等最后有人回答我是“电影学院”的时候,我一下觉得这个东西我不想做了,那该是一种多么无力,多么贩卖捆绑式的情感表达,会很恶心。所以这个就停在了这里。后来我想是不是这样一种东西不适合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出现,或者说我还没有想到一种适合于这种情感的形式,那么还是等时间吧。
  


  第二就是这个已经做出来的《孤独地方》。6月份这个纪录片实践课要结课,结课了就要交作业,所以我必需剪一个20分钟以内的东西交上去。于是就把已拍摄的12盘素材看了一遍,决定剪一个简单的东西交作业,于是就有了这12分钟编织在一起的小片子。它的形式是模仿文德斯的《寻找小津》,甚至连开场字幕的句式也是从那上面学来,只不过还要偷懒一点,没有把字幕念出来。而它的主题依然是上面所说的我想表达的共鸣,内容以四个小孩为主展现他们的状态,以一种观看者的角度进行记叙联想。我希望它是诗意的。
  第三是现在还在拍的,叫做《哪里有月亮》。这个名字是我第一期来做志愿者时,一个云南小孩的自问答句:“哪里有月亮?白天没有月亮。”现在他已经回到家乡,接受半天学校教育半天由母亲教育的学习模式,不久前他母亲还打来电话,依然很担忧他的学业。这个片子将会是另外一个迥异于上面两个的片子,因为这一次我走得很近,几乎就是贴着我所拍摄的这对母子,和他们一起品尝悲喜。我突然发现,当我作为一个志愿者的时候,我想孤独症孩子们的那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和不应该被侵犯;然而,当我换作是一个他的教育者甚或是一个对他负有责任的人的角度时,那么我又觉得他的那个世界是必需被打破,一定要打破,毕竟他要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当中活着。这两者之间是多么的艰难啊。这个“两难”也就是这第三个的主题了。
  
  作者存档:吕晓娟
  看名字大家会知道这是位女生,但是尊作者保持神秘感的意愿,介绍到此为止。
其他文献
吉克曲布(彝族歌手)    这几天我是在一种时而茫然时而痛苦中度过的!说实在话,这几年以来我们无论在梦里或是在现实中都高唱着这样的歌走来:  大凉山,小凉山,你是我唯一不变的依靠,  我想找到最初的爱,我想回到古老的地方,  常常闻到野花香,  它香透了每个记忆里……  我们热爱自己母族的心,从前不变将来也不会变!也想用现在这点微不足道的名声和实际行动来感染身边的同胞和年轻人,让我们一起在大同世界
期刊
夜半多伦多    对于加拿大和加拿大人,我一直没有感觉,我指的是那种触摸到民族性格和灵魂的感觉。  多伦多的街道非常干净,干净到看不见一点尘土,在沙尘暴的亲密包围中,突然空降到这样一尘不染的城市,心里觉得异常的不真实,城市里的垃圾有时候仿佛是城市巨人在不断的包裹中一不小心露出的马脚,让我们知道这个城市还有烟尘气,每每一到这样一些新文明的国家,我就开始异常留恋北京种种的陋习了,尽管那陋习在北京时被我
期刊
吧主说话:  一直觉得文学系的学生个个都是写字好手,上学的时候总会有文学系的师兄师姐揉着黑眼圈诉苦:“老师这周要我们赶完两个剧本!”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同情。  本次看吧介绍的四部影片出自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学生之手,学校尽可能让同学们在校期间体验各种影像制作方法,从过程中体验更多剧作之外的生活。除了戏剧化的编剧之外,学校还让学生们尝试着拿起DV拍摄纪录片。这些也是DV所带来的便捷。  然而,便
期刊
共同的命运引发了思考      我是在国外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回到中国的。  回国之后,面对着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事过境迁的现实与以往的记忆之间隐隐约约出现了裂痕,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载体来表达这种情绪。  在深圳,30岁的我第一次见到了父亲,他带我去了明斯克公园。明斯克原本是一艘俄罗斯的航空母舰,后经韩国转卖到我国后被开发为游乐场所。它的历史和现状给了我非常
期刊
看完美国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英文片名: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决定写点什么,一不留神就想到这首KTV里的永恒旋律。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典型失意者的自省自问。缺失造成的存在感,痛彻心扉,经历过此劫的朋友,深有体会。如果在这么一个寻死觅活的当口,给你提供一种选择,通过一种程序删去你所爱的人的全部记忆来回避痛苦,不知道有多少人会
期刊
作品:《黑口袋》  作者:董爽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22分钟  制作设备:sony miniDV  出品: 北京电影学院 文学系    吧主说话:  黑口袋是一种象征,或者是一种符号。  某些时候也是禁忌。    吧主:下面的这部片子题材有点禁忌。你是怎么想到拍摄这些有关销售电影光碟的人的生活呢?   董爽:其实就是觉得他们的生活挺有意思,自己甚至也有点向往那样的生活。  吧主:向往?
期刊
姓名:杨紫烨  职业:纪录片导演  工作室名称:艺东鸿广告  主要业务:公益广告和纪录片    杨紫烨女士,资深电影工作者。在与王颖和陈冲合作了多部电影,独立制作了几部纪录片之后,成立了预防艾滋病宣传制作项目(CAMP),其作品包括我们熟悉的姚明与约翰逊主演的公益广告。杨导演在2004年把工作室搬到了北京,近期成立了艺东鸿广告公司。    主要业务:  工作室目前与Star Foundation合
期刊
吧主: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纪念性的作品,这部纪录片还不错,至少把所要表达的“纪念”或“缅怀”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而同时在这些纪念的影像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肖睿这个人的个性:敏感,略带羞涩。但外部看上去略带张狂。  肖睿:确实如此,影片给你的直观感觉很对,我想杨苗纪录片所表现的确实比较真实。  可能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宿舍里面,彼此之间太熟悉了,所以杨苗在纪录片中对我状态的把握比较到位,甚至在镜头中有许多我自
期刊
曾经无数次捧起《西线无战事》,在一战的枪林弹雨中体味着雷马克对那一代人的残酷叙述,“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面对面听吴苏琳讲述着遥远的喀喇昆仑,讲述着离太阳最近的哨所、距蓝天最近的哨兵,我忽然意识到,在和平年代,“西线无战事”不再是一份以无数牺牲换来的可悲战报,而是军人用忠诚筑就的无声承诺。    ——编者手记    2006年6月,吴苏琳又一次踏上平均海拔4500米的新藏线,这
期刊
司徒兆敦(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近年来,“人类自然遗产”,“人类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个词也越来越多地为世人关注和重视,各种保护措施也纷纷出台。但我注意到,这些遗产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地对它们加以保护,毕竟它是处于变化和衰亡过程中,绝非我们的主观意愿所能左右的。但是另有一种方式,即活动影像的纪录方式,是可以将上述三类人类遗产作永久性的保存,非虚构的纪录片正承担着这样一种任务。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