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地方》
作者:吕晓娟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12分钟
制作设备:SONY 10P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吧主说话:
很多女性作者在拍摄影像的时候可能观众也只能面对女性,因为对于其中大量的细节只有女性观众才会被关注。
吧主:影片名字很有深意,倒也是和内容环环相扣。
吕晓娟:其实这还不是我最终要完成的,同一个题材我选择了几个角度制作成了不同的纪录片。在你看到的这部短片中,我主要表现我和这些孩子们的一种感觉和共鸣。当时我在福利院担任志愿者,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我是他们的家长,他们的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时候,我会带有一种社会性的东西。这却又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也是后面要再说的。
吧主:里面你主要记录了4个孩子。
吕晓娟:是的,那些孩子都是患有孤独症。有时候你站在他们身边也会产生和他们一样的共鸣——他们是那么自我地沉浸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天地里,通常会做一些在平常人眼中毫无意义的举动,比如我记录片中的几个孩子:一个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地把杯子到处磕,一个总是来回开门,一个总是在自言自语。他们看上去和一般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脸上的表情自然生动,只是他们的世界只有一个人,就是他们自己,他们看不到周遭人而已。
当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时候,我们那么想把握住自我,但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牵绊以至于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的投入。我甚至觉得他们不是病人。
吧主:那你拍他们的时候会不会把自己陷进去?
吕晓娟:不会,因为我同时还能比较客观地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他们。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一些比较自我的小孩子。
庄宇新:这部片子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所体现的关注点。“看者”的身份和头脑。今天可能关注孤独症,明天关注“9.11”,后天又对松毛虫感兴趣,这都是可能的,经验都是这样来的。
目前要是从高标准来要求他们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部片子有很多好的看点,比如孤独症的孩子和里面的燕子,比如天空,包括旁白的配合等等。比如有一个孩子坐在桌子后面磕杯子。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孤独症孩子的某些症状,而是一种关注的态度和眼神。我们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感受到这些孩子们的感觉。这个镜头就是吕晓娟的目光。我们现场每个人拍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现在的作品中可能还没有我们所说的风格,但是风格最终一定要形成,现在可能还没找到,但不一定不是好事。通过一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或者事件的态度。我们的作品现在都是以感受出发的创作,而不是概念化的。这是一个目标。
内容简介:
在北京东郊有个叫苏家屯的地方,那里有一片草场和一片住宅区,“星星雨孤独症教研所”就坐落于此。虽然环境简陋,却依然承担着全国各地数以百万孤独症患者家庭的希望和梦想。在每期为期十一周针对家长的教学过程中,每周五下午都会召开统一的家长会进行学习座谈,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社会的志愿者来此帮忙,这些志愿者以京城各大高校组成的志愿服务小组为主,他们的任务是照看孩子和促进孩子与外界的交流。本片即以一个志愿者的视点,饱有情感地观察这个特殊的群落。
作者阐述:
第一是我想做可是却没有做出来的。在最初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接触到这群孤独症孩子的时候,那种对于自己内在世界的沉浸,不想被打扰,渴望被尊重的强烈共鸣感,让我很想做一个东西,可以表达一下这两年在电影学院读书生活的情感历程。为此我拍摄了大量的街景,马路,以及一些熟悉空间,并且还对一些同学,朋友进行访问,我的问题是: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最孤独?回答各式各样:人群中,地铁,圆明园废墟,床上……可是等最后有人回答我是“电影学院”的时候,我一下觉得这个东西我不想做了,那该是一种多么无力,多么贩卖捆绑式的情感表达,会很恶心。所以这个就停在了这里。后来我想是不是这样一种东西不适合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出现,或者说我还没有想到一种适合于这种情感的形式,那么还是等时间吧。
第二就是这个已经做出来的《孤独地方》。6月份这个纪录片实践课要结课,结课了就要交作业,所以我必需剪一个20分钟以内的东西交上去。于是就把已拍摄的12盘素材看了一遍,决定剪一个简单的东西交作业,于是就有了这12分钟编织在一起的小片子。它的形式是模仿文德斯的《寻找小津》,甚至连开场字幕的句式也是从那上面学来,只不过还要偷懒一点,没有把字幕念出来。而它的主题依然是上面所说的我想表达的共鸣,内容以四个小孩为主展现他们的状态,以一种观看者的角度进行记叙联想。我希望它是诗意的。
第三是现在还在拍的,叫做《哪里有月亮》。这个名字是我第一期来做志愿者时,一个云南小孩的自问答句:“哪里有月亮?白天没有月亮。”现在他已经回到家乡,接受半天学校教育半天由母亲教育的学习模式,不久前他母亲还打来电话,依然很担忧他的学业。这个片子将会是另外一个迥异于上面两个的片子,因为这一次我走得很近,几乎就是贴着我所拍摄的这对母子,和他们一起品尝悲喜。我突然发现,当我作为一个志愿者的时候,我想孤独症孩子们的那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和不应该被侵犯;然而,当我换作是一个他的教育者甚或是一个对他负有责任的人的角度时,那么我又觉得他的那个世界是必需被打破,一定要打破,毕竟他要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当中活着。这两者之间是多么的艰难啊。这个“两难”也就是这第三个的主题了。
作者存档:吕晓娟
看名字大家会知道这是位女生,但是尊作者保持神秘感的意愿,介绍到此为止。
作者:吕晓娟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12分钟
制作设备:SONY 10P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吧主说话:
很多女性作者在拍摄影像的时候可能观众也只能面对女性,因为对于其中大量的细节只有女性观众才会被关注。
吧主:影片名字很有深意,倒也是和内容环环相扣。
吕晓娟:其实这还不是我最终要完成的,同一个题材我选择了几个角度制作成了不同的纪录片。在你看到的这部短片中,我主要表现我和这些孩子们的一种感觉和共鸣。当时我在福利院担任志愿者,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我是他们的家长,他们的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时候,我会带有一种社会性的东西。这却又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也是后面要再说的。
吧主:里面你主要记录了4个孩子。
吕晓娟:是的,那些孩子都是患有孤独症。有时候你站在他们身边也会产生和他们一样的共鸣——他们是那么自我地沉浸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天地里,通常会做一些在平常人眼中毫无意义的举动,比如我记录片中的几个孩子:一个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地把杯子到处磕,一个总是来回开门,一个总是在自言自语。他们看上去和一般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脸上的表情自然生动,只是他们的世界只有一个人,就是他们自己,他们看不到周遭人而已。
当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时候,我们那么想把握住自我,但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牵绊以至于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的投入。我甚至觉得他们不是病人。
吧主:那你拍他们的时候会不会把自己陷进去?
吕晓娟:不会,因为我同时还能比较客观地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他们。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一些比较自我的小孩子。
庄宇新:这部片子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所体现的关注点。“看者”的身份和头脑。今天可能关注孤独症,明天关注“9.11”,后天又对松毛虫感兴趣,这都是可能的,经验都是这样来的。
目前要是从高标准来要求他们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部片子有很多好的看点,比如孤独症的孩子和里面的燕子,比如天空,包括旁白的配合等等。比如有一个孩子坐在桌子后面磕杯子。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孤独症孩子的某些症状,而是一种关注的态度和眼神。我们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感受到这些孩子们的感觉。这个镜头就是吕晓娟的目光。我们现场每个人拍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现在的作品中可能还没有我们所说的风格,但是风格最终一定要形成,现在可能还没找到,但不一定不是好事。通过一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或者事件的态度。我们的作品现在都是以感受出发的创作,而不是概念化的。这是一个目标。
内容简介:
在北京东郊有个叫苏家屯的地方,那里有一片草场和一片住宅区,“星星雨孤独症教研所”就坐落于此。虽然环境简陋,却依然承担着全国各地数以百万孤独症患者家庭的希望和梦想。在每期为期十一周针对家长的教学过程中,每周五下午都会召开统一的家长会进行学习座谈,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社会的志愿者来此帮忙,这些志愿者以京城各大高校组成的志愿服务小组为主,他们的任务是照看孩子和促进孩子与外界的交流。本片即以一个志愿者的视点,饱有情感地观察这个特殊的群落。
作者阐述:
第一是我想做可是却没有做出来的。在最初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接触到这群孤独症孩子的时候,那种对于自己内在世界的沉浸,不想被打扰,渴望被尊重的强烈共鸣感,让我很想做一个东西,可以表达一下这两年在电影学院读书生活的情感历程。为此我拍摄了大量的街景,马路,以及一些熟悉空间,并且还对一些同学,朋友进行访问,我的问题是: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最孤独?回答各式各样:人群中,地铁,圆明园废墟,床上……可是等最后有人回答我是“电影学院”的时候,我一下觉得这个东西我不想做了,那该是一种多么无力,多么贩卖捆绑式的情感表达,会很恶心。所以这个就停在了这里。后来我想是不是这样一种东西不适合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出现,或者说我还没有想到一种适合于这种情感的形式,那么还是等时间吧。
第二就是这个已经做出来的《孤独地方》。6月份这个纪录片实践课要结课,结课了就要交作业,所以我必需剪一个20分钟以内的东西交上去。于是就把已拍摄的12盘素材看了一遍,决定剪一个简单的东西交作业,于是就有了这12分钟编织在一起的小片子。它的形式是模仿文德斯的《寻找小津》,甚至连开场字幕的句式也是从那上面学来,只不过还要偷懒一点,没有把字幕念出来。而它的主题依然是上面所说的我想表达的共鸣,内容以四个小孩为主展现他们的状态,以一种观看者的角度进行记叙联想。我希望它是诗意的。
第三是现在还在拍的,叫做《哪里有月亮》。这个名字是我第一期来做志愿者时,一个云南小孩的自问答句:“哪里有月亮?白天没有月亮。”现在他已经回到家乡,接受半天学校教育半天由母亲教育的学习模式,不久前他母亲还打来电话,依然很担忧他的学业。这个片子将会是另外一个迥异于上面两个的片子,因为这一次我走得很近,几乎就是贴着我所拍摄的这对母子,和他们一起品尝悲喜。我突然发现,当我作为一个志愿者的时候,我想孤独症孩子们的那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和不应该被侵犯;然而,当我换作是一个他的教育者甚或是一个对他负有责任的人的角度时,那么我又觉得他的那个世界是必需被打破,一定要打破,毕竟他要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当中活着。这两者之间是多么的艰难啊。这个“两难”也就是这第三个的主题了。
作者存档:吕晓娟
看名字大家会知道这是位女生,但是尊作者保持神秘感的意愿,介绍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