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探究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m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音乐,养成优秀音乐欣赏能力。自我国高速发展,大力倡导教育改革以来,更加注重学生终生的学习素质能力发展。由此作为契机,本文浅述了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为教师们在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供方法策略,以确保国家政策的落实以及学生们核心素养提高。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不断培养学生们全方面发展,在校园内不仅有优异的成绩,在未来社会实践中也能充分适应时代变化的浪潮,以及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习成绩才是排在第一位,而音乐教学不作为提升学生成绩的主要学科,并没有受到重视。但在如今的教学中,此类教学观点得到彻底转变,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们通过对于音乐的全面理解,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这完全符合当下政策以及学校教学目标,故教师们应该加强学生们音乐教学的重视,传道受业解惑,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一、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欣赏教学意义
  (一)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为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较音乐表演教学不同,音乐欣赏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们聆听欣赏优秀音乐作品,并在其中学习到知识、技能的能力。教师们通过培养学生们音乐欣赏的能力,为学生们提供正确欣赏音乐的观念,培养学生们聆听好音乐的习惯,这不仅仅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新课改革强调全面提升学生们综合素质能力的今天更好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质。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们学习的入门阶段,同样也是学习中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我国不断倡导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教师们应该以学生们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学科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1]。音乐中一般由多种乐器共同演奏,其中饱含着多种音乐知识及要义,音乐欣赏教学在于让学生们聆听音乐,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借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的欣赏需要将心静下来仔细聆听才能听出其中的音乐特点及要义,但是这对于才步入学习大门的小学生来说是枯燥复杂的。故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单纯让学生们聆听音乐,可以试着将情景融入音乐,让学生们下情景中学习,由此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大海摇篮》一课时,教师们就可以带领学生们进入大海大情景中,让学生们更有兴趣的进行学习。教师们可以向学生们提问相关的问题,例如是大海的样子,大海的声音等或者给学生们展示大海的图片以及大海的涛声等,让学生们充分融入大海的环境中,在此后播放教学音乐,让学生从中听出大海相关的音乐要素,引导学生们学习思考,在日后听到和海相关的音乐时脑海中自动会将音乐转化成形象,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二)借助形象,唤醒学生们欣赏潜能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形象的艺术化呈现[2]。从人类学习角度来谈,人们往往会对具象事物产生深刻记忆印象以及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可以用学生们熟悉的具象事物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学习分析,唤醒学生们对音乐欣赏的潜能。
  例如在一年级《小鸟》音乐片段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小鸟的形象作为课程的带入点,提问学生们是否会模仿鸟类的叫声,是否能模仿不同鸟类的叫声,由此来丰富教师和学生们的交流。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们展示鸟类的图片,播放鸟类叫声的音频,由此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在音乐欣赏时,更能引导学生们进入情境,学习在音乐中如何展现具象事物,以及音乐的起源以及灵感。
  (三)深刻剖析讲解,引导音乐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复杂音乐的理解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当困难的。故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更加应该注重对复杂音乐的剖析解释,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丰富学生音乐欣赏的体验。
  例如在《讓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课程中,教师们应该首先向学生们解析音乐产生的背景,这是在北京北海公园少先队员们在湖上游船的故事,同时,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北海公园的图片,让学生们融入情景。由此,在歌词中“水里倒映着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便能更加朗朗上口,深刻的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同时也能建立起学生们欣赏音乐情景交融的能力,在未来听到歌曲时,能自主向音乐深入具体的方向延展,以此掌握音乐要素。
  (四)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音乐审美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更加强调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音乐学科虽然作为辅助类学科教学,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身思维发展。例如在《保卫黄河》一课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和旋律中的慷慨激昂,以及祖辈们抗击外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情绪。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在接触事物时主动进行深入学习的能力,在这不仅能养成良好的音乐审美习惯,在未来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能运用此能力,以保证国家教育改革、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政策落实。
  三、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更加受到重视。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作为学生们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媒介,同时也为学生们在小学阶段思维的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帮助。故在小学音乐教学鉴赏中,教师们应该要更加提高关注度,同时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确保国家核心素养教学的政策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晓婧. 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落地转化[J]. 艺术教育,2018,(17):56-57.
  [2] 蔡辉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探究[J].新教师,2018,(7):69-70.
其他文献
摘 要:跳绳这一种体育活动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而且这一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多辅助作用,帮助提升教学效果,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对于小学生跳绳的意义以及提升方法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跳绳;意义;提升方法  引言:  跳绳这一项运动灵活性比较强,不会受到场地等的限制,而且开展起来比较简单,是小学体育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跳绳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各项机能,进而有效提升学生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要将微课应用贯彻到课堂之中,通过以下几大方面,来不断提高师生对于新时代下微课的认知,加强学生在写作技巧,作文内容和文章强化领域的能力水平,有效提高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充实他们的课堂学习,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用探究  一、微课在写作技巧教学之中的应用。  由于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初步阶段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教育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走进物理课堂,成为切实有效的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融合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转化具象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在交互式情境中积累物理知识、调动物理思维、实现物理创新。但是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也要适时、适度,不能因有效而滥用。作为物理教师,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物理课堂融合运用的积极意义,探寻具体实施策略
期刊
摘 要:初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教师要明确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问题,探索改进课程教学模式的促使方法,加强创新实践探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将生活化的思维应用于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实践与政治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政治课程内容内化学习的有效措施方法,对自身的长远发展进步都有着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思维;教学指导  引言:  围绕新课改的目标要求,
期刊
摘 要: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老师的培养,还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理念教育。学习是一种过程,很多人对此有误区,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而和家长无关,学校教育重于家庭教育,但是在教学思路上而言,家庭理念教育应该和学校教育并重,理念培养和系统化知识学习并重,从而让家长和教师的学习目标达到一致。班主任不仅肩负着学生的学习任务同时更注重的是学生全方面的身心发展,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合作,为学校和家长构建起一道沟通桥梁,
期刊
摘 要: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免要接触一些史料,这些史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与读懂历史,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史料与教学内容结合,一方面可以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的理解与体会,并帮助学生养成历史思维。本文就简单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细节的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细节;运用  引言: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基本都是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学生的智力启迪与素养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效提高了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简要探究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引言:  如今,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中,情感教育越来越凸显出了重要性,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也能提升教学效率。对于语文这一富含充沛情感因素的学科来说,实施情感教育势在必行,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希望能为语文教学活动的
期刊
摘 要:经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幼年阶段,就已经存在对逻辑等抽象能力的感知,并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感知在不断的增强。而数学这一教学活动则能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大班幼儿这一教学阶段,儿童还是处在一个不受约束,相抵较自由的环境中,所以,在结合儿童这一特征以及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的情况下,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对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中对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关注和督促,提高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听与说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想听、会听、想说、敢说、会说,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情景,改变教学方式,树立会说与会听的榜样,激发学生说与听的欲望,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为学生提供说与听的机会,营造轻松自主的课堂氛围,以培养学生听与说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听与说的能力;培养措施  前言  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和会说的能力同样重要。会倾听的学生往往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