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历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有效阅读策略,对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培养语文素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阅读 方法 策略
阅读教学历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最大的改革之一就是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且提出教语文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课文。因此,为了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美转身,探讨初中语文有效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培养语文素养非常重要。
一、明确阅读教学教什么
我们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掌握工具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个工具,而不在“理解”这个工具。所以,对于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广大教师在认识与理论上是一致的——“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仍是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来设计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分段、解读、讨论课文内容上;课文讲完,学生的收获主要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作为教师就要明白阅读教学“教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課程标准》在其“课程性质与地位”和“课程理念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作为阅读教学,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考虑:一个维度是体现语文工具性方面的课程内容,另一个维度是体现语文人文性方面的课程内容。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故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其工具性”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其具体的范畴就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就是“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即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二、树立阅读教学怎么教
部编教材在总结以往课改经验时指出: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三少一多”,即课堂上学生读的时间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书更少;课堂上思考问题少,教师讲得多,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将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过多的用于讲解分析课文,而忽视了应让学生充分阅读。由于学生读不到位,对课文的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难以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1、围绕阅读目标,做到“五到”,让学生读到位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上做到“五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眼到”就是阅读时做到不增字、减字,不错字、漏字;“口到”就是要开口阅读,有琅琅的读书声;“耳到”就是要会听别人读,会听自己读,要有语感;“手到”就是要在读的过程中要有勾勾画画;“心到”就是要边读边思考,不要有口无心。
2、指导朗读技巧,方式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
根据文本特点和文章内容,指导好学生阅读时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合理采用齐读、轮读、领读、范读、以及分角色朗读与朗读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读中求知、读中求智、读中悟道,深入理解文本思想和感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研究阅读方法,中西合璧,推动阅读上台阶
初中语文是基础性学科,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是母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阅读教学上,我们要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围绕阅读目的、课程与教学需要、学生需求,综合近几年兴起的基于阅读心理学探究的“眼动”与“经验”的阅读方法和以生理学研究“眼动”与“经验”的阅读方法的比较、开发,和从西方和日本介绍过来的“阅读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国莫提默· 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日本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斋藤孝的《深阅读》等等,搭建的阅读方法六个层级:第一,基础性阅读;第二,理解性阅读;第三,检视性阅读;第四,鉴赏性阅读;第五,研究性阅读;第六,批判性阅读,抱着扬长避短,它山之石可攻玉之思想,研究、实践、改进、实践、总结,炼制适合教情、学情的阅读方法,推动阅读更上台阶。
综上所述,在构建“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过程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关键在于教学要明白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在“读”上下功夫,融合贯通中西阅读研究,找出适合教情、学情的阅读方法,才是更好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于文正《如何理解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3.
2.白学军、闫国利.《阅读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7:16
关键词:阅读 方法 策略
阅读教学历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最大的改革之一就是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且提出教语文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课文。因此,为了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美转身,探讨初中语文有效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培养语文素养非常重要。
一、明确阅读教学教什么
我们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掌握工具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个工具,而不在“理解”这个工具。所以,对于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广大教师在认识与理论上是一致的——“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仍是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来设计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分段、解读、讨论课文内容上;课文讲完,学生的收获主要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作为教师就要明白阅读教学“教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課程标准》在其“课程性质与地位”和“课程理念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作为阅读教学,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考虑:一个维度是体现语文工具性方面的课程内容,另一个维度是体现语文人文性方面的课程内容。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故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其工具性”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其具体的范畴就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就是“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即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二、树立阅读教学怎么教
部编教材在总结以往课改经验时指出: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三少一多”,即课堂上学生读的时间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书更少;课堂上思考问题少,教师讲得多,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将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过多的用于讲解分析课文,而忽视了应让学生充分阅读。由于学生读不到位,对课文的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难以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1、围绕阅读目标,做到“五到”,让学生读到位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上做到“五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眼到”就是阅读时做到不增字、减字,不错字、漏字;“口到”就是要开口阅读,有琅琅的读书声;“耳到”就是要会听别人读,会听自己读,要有语感;“手到”就是要在读的过程中要有勾勾画画;“心到”就是要边读边思考,不要有口无心。
2、指导朗读技巧,方式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
根据文本特点和文章内容,指导好学生阅读时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合理采用齐读、轮读、领读、范读、以及分角色朗读与朗读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读中求知、读中求智、读中悟道,深入理解文本思想和感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研究阅读方法,中西合璧,推动阅读上台阶
初中语文是基础性学科,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是母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阅读教学上,我们要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围绕阅读目的、课程与教学需要、学生需求,综合近几年兴起的基于阅读心理学探究的“眼动”与“经验”的阅读方法和以生理学研究“眼动”与“经验”的阅读方法的比较、开发,和从西方和日本介绍过来的“阅读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国莫提默· 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日本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斋藤孝的《深阅读》等等,搭建的阅读方法六个层级:第一,基础性阅读;第二,理解性阅读;第三,检视性阅读;第四,鉴赏性阅读;第五,研究性阅读;第六,批判性阅读,抱着扬长避短,它山之石可攻玉之思想,研究、实践、改进、实践、总结,炼制适合教情、学情的阅读方法,推动阅读更上台阶。
综上所述,在构建“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过程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关键在于教学要明白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在“读”上下功夫,融合贯通中西阅读研究,找出适合教情、学情的阅读方法,才是更好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于文正《如何理解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3.
2.白学军、闫国利.《阅读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