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和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旨在对制造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制造比较优势路径依赖
近年来,“中国制造”蜚声海外。中国制造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已经可以称为制造大国、“世界工厂”,但是绝对还称不上制造强国。抛开政治因素,无论是质量“信任危机”还是“反倾销”案件,都反映了中国制造“低价低端”的一个基本事实。廉价策略在中国经济起飞初期是参与到世界市场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也导致了“中国制造”的“三低”形象。尽管这是由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决定的,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这样的“大制造业”将会越来越不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中国制造这种发展现状的形成,具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是由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的。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会导致各国生产在国际水平上进行分工。每个国家都会专业于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一国的比较优势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该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决定的。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的资本价格会相对比较低,同时劳动力的价格会相对比较高,因此其比较优势即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反之,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会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专业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采取更加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我国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资本要素的价格相对较高。这种要素价格结构决定了企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此外,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地区具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使得劳动力价格进一步被压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其中大部分都进入了制造业,形成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供应来源。因此制造业部门的许多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技术性不强的产业,利用这种廉价劳动力开始发展起来。凭借着这种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成本优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尤其在技术壁垒不强的行业,低成本的优势更是使得“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中国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
但是,由于制造业中这些廉价劳动力很大部分是缺乏高等教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企业中技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比较缺乏,导致企业生产只能集中在一些低附加值的环节,而不能进入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和生产环节进行。产品创新能力差,品牌经营能力也不高。而依靠低价策略竞争在国际上也常常遭遇“反倾销”的困扰,国际品牌美誉度比较差。
其次,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来看,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观念比较淡薄。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条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是一样,即使企业管理制度改变了,原来的管理制度的一些影响还会存在。
我国许多制造业企业都脱胎于过去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实质上仅仅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生产车间,按照上级的指令进行生产。企业的任务是努力完成上级制定的生产计划。企业这种缺乏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使得这些企业在管理观念上相对比较落后。虽然现在我国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经济中的企业也已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但是这种经营观念上的落后使得企业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品牌的经营上相对不足。其次,这些企业在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着许多社会服务保障功能,企业的这些社会负担如今也并没有完全解脱。比如企业可能为了就业方面的考虑,允许部分冗员情况的发生,这就使得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再次,从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地位决定的。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会经历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而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对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的要求不同,产品生产的相对比较优势也会不同,因此产业生产会在不同国家之间发生转移。在行业初创阶段,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许多新产品会首先在发达国家中被发明创造出来。这些新产品首先在发达国家市场销售到一定程度后,才逐渐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在行业的成长阶段,产品在发达国家国内市场上销售急剧增长的同时大量出口。外国厂商,主要是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模仿这些产品的生产。它们开始为本国消费者生产,而后出口,并且成为该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成熟阶段,由于技术水平相互之间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该产品慢慢开始在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生产和出口。同时,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的扩散,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引进该产品的技术进行生产和出口。在衰退阶段,由于该产品的技术已经陈旧,相对比较便宜,生产过程简单化,同时可能生产中对环境有负效应。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
假设美国是某产品的初创国,则第一个阶段,美国是出口国,而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进口国。第二阶段,美国的出口下降,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开始上升,发展中国家仍然是进口国。第三阶段,美国已成为净进口国,发达国家的出口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上升。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处于比较低的地位。由于我国廉价劳动力的吸引,许多在发达国家中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都转移到中国。这些产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中的企业所使用的技术来说一般都是相对落后的。而中国企业在国际生产中的这种角色也决定了其生产的附加价值不高,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不强,而依靠低端市场和成本优势生存的现状。
最后,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条件来看,我国制造业目前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方式也有现实原因。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是我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则容易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加上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中存在许多隐性失业人口;因此,从解决隐性失业,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角度,我国也需要适当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使用能够扩大就业的生产技术。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和就业方面的国情,也使得当前制造业中偏向低端低价,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现状成为当前发展的必需。
虽然目前中国制造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不必过于夸大这些困难,历史告诉我们这是工业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些困难都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目前中国制造正处于一个由大变强的临界点上,在这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中,前述问题都会随着发展的进程逐步化解和消除,甚至成为中国制造业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契机。此外,通过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分析,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有上升的趋势,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企业数量多,产业发展不均衡,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我国的比较优势,盲目的演进只会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中国制造业的强国之路可能将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绝不能一蹴而就。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Samuelson P.A.)等.经济学(第16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1
[3]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
[4]Henry G. Grabowski; Dennis C. Mueller, 1978,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angible Capital Stocks, and Firm Profit Rates”,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utumn, pp. 328-343
作者简介:高锦云,男,(1980.12-)福建长乐人 ,研究生学历(MBA) ,中级经济师,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单位: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中国制造比较优势路径依赖
近年来,“中国制造”蜚声海外。中国制造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已经可以称为制造大国、“世界工厂”,但是绝对还称不上制造强国。抛开政治因素,无论是质量“信任危机”还是“反倾销”案件,都反映了中国制造“低价低端”的一个基本事实。廉价策略在中国经济起飞初期是参与到世界市场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也导致了“中国制造”的“三低”形象。尽管这是由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决定的,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这样的“大制造业”将会越来越不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中国制造这种发展现状的形成,具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是由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的。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会导致各国生产在国际水平上进行分工。每个国家都会专业于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一国的比较优势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该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决定的。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的资本价格会相对比较低,同时劳动力的价格会相对比较高,因此其比较优势即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反之,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会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专业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采取更加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我国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资本要素的价格相对较高。这种要素价格结构决定了企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此外,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地区具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使得劳动力价格进一步被压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其中大部分都进入了制造业,形成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供应来源。因此制造业部门的许多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技术性不强的产业,利用这种廉价劳动力开始发展起来。凭借着这种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成本优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尤其在技术壁垒不强的行业,低成本的优势更是使得“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中国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
但是,由于制造业中这些廉价劳动力很大部分是缺乏高等教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企业中技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比较缺乏,导致企业生产只能集中在一些低附加值的环节,而不能进入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和生产环节进行。产品创新能力差,品牌经营能力也不高。而依靠低价策略竞争在国际上也常常遭遇“反倾销”的困扰,国际品牌美誉度比较差。
其次,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来看,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观念比较淡薄。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条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是一样,即使企业管理制度改变了,原来的管理制度的一些影响还会存在。
我国许多制造业企业都脱胎于过去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实质上仅仅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生产车间,按照上级的指令进行生产。企业的任务是努力完成上级制定的生产计划。企业这种缺乏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使得这些企业在管理观念上相对比较落后。虽然现在我国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经济中的企业也已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但是这种经营观念上的落后使得企业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品牌的经营上相对不足。其次,这些企业在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着许多社会服务保障功能,企业的这些社会负担如今也并没有完全解脱。比如企业可能为了就业方面的考虑,允许部分冗员情况的发生,这就使得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再次,从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地位决定的。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会经历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而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对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的要求不同,产品生产的相对比较优势也会不同,因此产业生产会在不同国家之间发生转移。在行业初创阶段,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许多新产品会首先在发达国家中被发明创造出来。这些新产品首先在发达国家市场销售到一定程度后,才逐渐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在行业的成长阶段,产品在发达国家国内市场上销售急剧增长的同时大量出口。外国厂商,主要是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模仿这些产品的生产。它们开始为本国消费者生产,而后出口,并且成为该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成熟阶段,由于技术水平相互之间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该产品慢慢开始在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生产和出口。同时,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的扩散,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引进该产品的技术进行生产和出口。在衰退阶段,由于该产品的技术已经陈旧,相对比较便宜,生产过程简单化,同时可能生产中对环境有负效应。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
假设美国是某产品的初创国,则第一个阶段,美国是出口国,而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进口国。第二阶段,美国的出口下降,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开始上升,发展中国家仍然是进口国。第三阶段,美国已成为净进口国,发达国家的出口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上升。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处于比较低的地位。由于我国廉价劳动力的吸引,许多在发达国家中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都转移到中国。这些产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中的企业所使用的技术来说一般都是相对落后的。而中国企业在国际生产中的这种角色也决定了其生产的附加价值不高,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不强,而依靠低端市场和成本优势生存的现状。
最后,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条件来看,我国制造业目前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方式也有现实原因。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是我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则容易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加上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中存在许多隐性失业人口;因此,从解决隐性失业,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角度,我国也需要适当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使用能够扩大就业的生产技术。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和就业方面的国情,也使得当前制造业中偏向低端低价,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现状成为当前发展的必需。
虽然目前中国制造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不必过于夸大这些困难,历史告诉我们这是工业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些困难都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目前中国制造正处于一个由大变强的临界点上,在这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中,前述问题都会随着发展的进程逐步化解和消除,甚至成为中国制造业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契机。此外,通过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分析,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有上升的趋势,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企业数量多,产业发展不均衡,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我国的比较优势,盲目的演进只会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中国制造业的强国之路可能将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绝不能一蹴而就。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Samuelson P.A.)等.经济学(第16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1
[3]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
[4]Henry G. Grabowski; Dennis C. Mueller, 1978,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angible Capital Stocks, and Firm Profit Rates”,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utumn, pp. 328-343
作者简介:高锦云,男,(1980.12-)福建长乐人 ,研究生学历(MBA) ,中级经济师,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单位: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