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来,不仅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更应该是我们教育要创造的地方。站在今天,我们设想未来教师的模样,是一种畅想,憧憬,更是一份挑战。我们这一代人将亲历多个时代,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如何拥有符合新时代的核心素养,具备跨时代迁移的能力与品格,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重大挑战。面对新的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未来教师”,需要拥有哪些“核心素养?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做出了不同分类,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此我主要谈一下未来教师的共情素养和信息素养。
【关键词】新时代、教师共情、信息素养、教育
2016年第46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度报告《工作的未来》(The Future of Jobs)指出,今天65%的小学生将在未来从事全新的职业。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孩子们为未来做好准备。何时为未来?广义来说,从当前至今后的十到二十年内,都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当前,我们正处在互联网时代,未来我们将步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越来越受到挑战。人工智能可以扮演着教师的很多角色,教师能够带给学生的,人工智能也可以,因此学科基础型的教授教师的需求数量将会逐渐减少。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师角色,将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听、读、写、算的辅导,教师原有的工作经验,知识储备已经无法满足當代教学的需要。
面对强大的人工智能,教师,学生以及人工智能出现了新的关系圈,怎样才能使教育利益最大化,教育效果最优化是对未来教师的挑战。教师若想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能成为学生所需要的、不被“淘汰”的教师,势必具备人工智能所不能所取代的素养。未来已来,机遇和挑战并存,以变应变,我们一起来。
一、以共情入心,培根铸魂育人
为未来社会培养适合的人才,是教育的最基本目的。当前,有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教育观:教育学首先是“人”。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原点,教育的全部意义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因而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特别是了解现在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今后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上海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陈默老师最近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关于“当今城市孩子的七大心理特征”的文章。指出当前我国城市青少年具有“情感负担重、对话语权要求高、知识面广、现实感弱、对个性化生活要求高”等特点,教育对象的时代特点是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何有效与之沟通,如何了解其本质需要,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挑战。对学生认识的难点在于如何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个人经历、生活背景、价值观念、情绪情感等复杂问题。根据经验,了解学生的最大难点在于,教师难以以自己的经验世界为参照系,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因此,需要教师以共情或同情为基本视角,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进而有效指导学生的发展。
共情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Vicher(1873)提出,起初在心理学中被使用,后来逐渐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其涵义是指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体验其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人格特质。在人际交往中,既能理解和接纳他人,又能将这种对他人的感受以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基于学生的立场认为共情“是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至于有如亲身体验的了解,要感受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感受自己的一样”。
教育与其他职业的重要区别在于工作对象的不同,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因此,教育的过程不可能不关涉学生的情感,没有触动学生情感的教育也绝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对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共情就是善解人意,就是能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教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察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状态,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分析教师“习以为常”的学生行为和现象入手,从学生的视角描述、阐释和理解特定群体的学生情感、态度以及情感、态度背后的价值观念等信息,体察具有个性化需要的学生的独特内心世界,这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吐露给教师、家长,也加深了对教师的信任,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教师的共情就是不以成人的视角和思维习惯去评判学生行为的对错,能够及时关注学生,感受并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善于基于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做到以学定教,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而改变学生“被学习”“被教育”的现实状态,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教育服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提供有效参考和助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不断探寻教育的本真,从学生的角度来完善和超越自我。
教师的共情能力是一种有意识的人格特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不断提升。教师的共情能力如何培养呢?共情的培养过程可以分以下四个步骤。
(1)述情 指教师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并且能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培养共情的第一步。
(2)接纳 指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学生各种情绪,允许学生有困惑、有问题,允许学生犯错、有缺点等,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包容,感受到教师对他整体的接纳,才会和教师共情。
(3)分享 让学生将自己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为什么难过,为什么困惑,为什么犯错。让学生分享内在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做一个静静的倾听者,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不做评价,不去评价事情本身的对错,让学生感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感到一种释放,感到一种被接受和关注。教师从共情的角度,要肯定学生,不是肯定学生做的事情,而是肯定学生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表明此时此刻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是正常的。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理解,是自己的“知心人”。前两步是教师对学生心理感受的一种理解和把握,或者是说猜测。学生实际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学生自己表达出来,会清楚。 (4)启发 通过以上三步,教师与学生基本上做到共情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共情的最终目的。共情不仅仅是能理解学生、接纳学生,还要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共情在以上基础上还要更进一步,就是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多用苏格拉底“诘问”的方式,来追问學生问题发生的原因,为什么疑惑,为什么不懂,为什么伤心,待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以后,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为什么你要这样想,别人为什么这样对你,是否还有别的解答方式,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有多种角度和思考方式。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关注未来、关注解决方案。“你打算怎么办?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如何解决?还有别的办法吗?”启发并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促使学生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在未来,学生将更加快速更加便捷地找到各种问题的答案。不用说简单的知识概念题,就连大量的程序性知识也能够快速找到答案。但是,这个时候如何引导学生多维度地探索问题,如何让学生们真正深入地理解问题。当一个学生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越来越容易,提问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未来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解决问题。有些问题来自于周遭的真实生活情境,有些问题来自于学科探索的典型抽象情境,无论面对哪类问题,学生要真正构建起自己的认知,阐述自己的理解。未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像艺术家一样做艺术。
教育的本质:让每个人找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学习的原动能,最终找到幸福。研究表明:被教师理解的这种感觉会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他们在学业成绩上的成功,有助于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共情能力,不仅对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影响学生在言行举止、生活态度、价值观等社交与生涯各方面的表现。
未来教育就是要为人生事业奠基,为他的幸福人生助力,形成一个胸怀天下、永创未来的格局。共情素养是教师的专业智慧之一,也是未来教师的必备素养。因此,未来教师要将自己的共情融入到与学生长期的交往中,学生一起享受共情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二.乘信息列车,紧握时代脉搏
世界是时刻变化的,教师素养也需要与时俱进,各种各样新兴技术都在为我们营造一个真实与虚拟相互交融的世界。未来教师需要和学生们一起在虚实之间,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创造世界。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至少表现为以下内容: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
把握各种媒体的特性,正确解读各种信息并恰当运用,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些是其核心要素;有着追求当代教育新鲜信息的强烈愿望是关键要素。
未来教师在真实的世界中,可以通过增强现实、叠加虚拟的信息,让虚拟的信息与现实紧密关联,让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而沉浸于虚拟现实中,学习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迁移到现实的世界中。未来教师要把握学生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新身份的融合与分离,帮助学生在虚实之间探索世界,找到自我。
三.未来已来,我们一起来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完善的事业,而且,只有当教师自觉地完善自己的时候,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只有当教师清楚地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才能更早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早地给予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正确指引。
我想,以上素养虽然冠以未来,却也是部分教师的现在——未来已来,只不过尚未普及。今日之论坛,如冲锋号角,让我们以执著于教育科研的“不变”情怀,应对时代和教育的万千“变化”。让我们一起努力,成就自己想要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文军庆,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教师”需要怎样的必备素养? 》
【2】汪勇《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33期《浅谈未来教师应具备的五大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时代、教师共情、信息素养、教育
2016年第46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度报告《工作的未来》(The Future of Jobs)指出,今天65%的小学生将在未来从事全新的职业。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孩子们为未来做好准备。何时为未来?广义来说,从当前至今后的十到二十年内,都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当前,我们正处在互联网时代,未来我们将步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越来越受到挑战。人工智能可以扮演着教师的很多角色,教师能够带给学生的,人工智能也可以,因此学科基础型的教授教师的需求数量将会逐渐减少。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师角色,将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听、读、写、算的辅导,教师原有的工作经验,知识储备已经无法满足當代教学的需要。
面对强大的人工智能,教师,学生以及人工智能出现了新的关系圈,怎样才能使教育利益最大化,教育效果最优化是对未来教师的挑战。教师若想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能成为学生所需要的、不被“淘汰”的教师,势必具备人工智能所不能所取代的素养。未来已来,机遇和挑战并存,以变应变,我们一起来。
一、以共情入心,培根铸魂育人
为未来社会培养适合的人才,是教育的最基本目的。当前,有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教育观:教育学首先是“人”。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原点,教育的全部意义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因而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特别是了解现在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今后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上海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陈默老师最近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关于“当今城市孩子的七大心理特征”的文章。指出当前我国城市青少年具有“情感负担重、对话语权要求高、知识面广、现实感弱、对个性化生活要求高”等特点,教育对象的时代特点是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何有效与之沟通,如何了解其本质需要,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挑战。对学生认识的难点在于如何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个人经历、生活背景、价值观念、情绪情感等复杂问题。根据经验,了解学生的最大难点在于,教师难以以自己的经验世界为参照系,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因此,需要教师以共情或同情为基本视角,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进而有效指导学生的发展。
共情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Vicher(1873)提出,起初在心理学中被使用,后来逐渐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其涵义是指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体验其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人格特质。在人际交往中,既能理解和接纳他人,又能将这种对他人的感受以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基于学生的立场认为共情“是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至于有如亲身体验的了解,要感受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感受自己的一样”。
教育与其他职业的重要区别在于工作对象的不同,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因此,教育的过程不可能不关涉学生的情感,没有触动学生情感的教育也绝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对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共情就是善解人意,就是能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教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察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状态,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分析教师“习以为常”的学生行为和现象入手,从学生的视角描述、阐释和理解特定群体的学生情感、态度以及情感、态度背后的价值观念等信息,体察具有个性化需要的学生的独特内心世界,这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吐露给教师、家长,也加深了对教师的信任,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教师的共情就是不以成人的视角和思维习惯去评判学生行为的对错,能够及时关注学生,感受并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善于基于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做到以学定教,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而改变学生“被学习”“被教育”的现实状态,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教育服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提供有效参考和助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不断探寻教育的本真,从学生的角度来完善和超越自我。
教师的共情能力是一种有意识的人格特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不断提升。教师的共情能力如何培养呢?共情的培养过程可以分以下四个步骤。
(1)述情 指教师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并且能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培养共情的第一步。
(2)接纳 指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学生各种情绪,允许学生有困惑、有问题,允许学生犯错、有缺点等,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包容,感受到教师对他整体的接纳,才会和教师共情。
(3)分享 让学生将自己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为什么难过,为什么困惑,为什么犯错。让学生分享内在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做一个静静的倾听者,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不做评价,不去评价事情本身的对错,让学生感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感到一种释放,感到一种被接受和关注。教师从共情的角度,要肯定学生,不是肯定学生做的事情,而是肯定学生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表明此时此刻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是正常的。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理解,是自己的“知心人”。前两步是教师对学生心理感受的一种理解和把握,或者是说猜测。学生实际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学生自己表达出来,会清楚。 (4)启发 通过以上三步,教师与学生基本上做到共情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共情的最终目的。共情不仅仅是能理解学生、接纳学生,还要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共情在以上基础上还要更进一步,就是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多用苏格拉底“诘问”的方式,来追问學生问题发生的原因,为什么疑惑,为什么不懂,为什么伤心,待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以后,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为什么你要这样想,别人为什么这样对你,是否还有别的解答方式,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有多种角度和思考方式。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关注未来、关注解决方案。“你打算怎么办?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如何解决?还有别的办法吗?”启发并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促使学生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在未来,学生将更加快速更加便捷地找到各种问题的答案。不用说简单的知识概念题,就连大量的程序性知识也能够快速找到答案。但是,这个时候如何引导学生多维度地探索问题,如何让学生们真正深入地理解问题。当一个学生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越来越容易,提问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未来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解决问题。有些问题来自于周遭的真实生活情境,有些问题来自于学科探索的典型抽象情境,无论面对哪类问题,学生要真正构建起自己的认知,阐述自己的理解。未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像艺术家一样做艺术。
教育的本质:让每个人找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学习的原动能,最终找到幸福。研究表明:被教师理解的这种感觉会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他们在学业成绩上的成功,有助于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共情能力,不仅对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影响学生在言行举止、生活态度、价值观等社交与生涯各方面的表现。
未来教育就是要为人生事业奠基,为他的幸福人生助力,形成一个胸怀天下、永创未来的格局。共情素养是教师的专业智慧之一,也是未来教师的必备素养。因此,未来教师要将自己的共情融入到与学生长期的交往中,学生一起享受共情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二.乘信息列车,紧握时代脉搏
世界是时刻变化的,教师素养也需要与时俱进,各种各样新兴技术都在为我们营造一个真实与虚拟相互交融的世界。未来教师需要和学生们一起在虚实之间,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创造世界。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至少表现为以下内容: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
把握各种媒体的特性,正确解读各种信息并恰当运用,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些是其核心要素;有着追求当代教育新鲜信息的强烈愿望是关键要素。
未来教师在真实的世界中,可以通过增强现实、叠加虚拟的信息,让虚拟的信息与现实紧密关联,让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而沉浸于虚拟现实中,学习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迁移到现实的世界中。未来教师要把握学生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新身份的融合与分离,帮助学生在虚实之间探索世界,找到自我。
三.未来已来,我们一起来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完善的事业,而且,只有当教师自觉地完善自己的时候,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只有当教师清楚地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才能更早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早地给予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正确指引。
我想,以上素养虽然冠以未来,却也是部分教师的现在——未来已来,只不过尚未普及。今日之论坛,如冲锋号角,让我们以执著于教育科研的“不变”情怀,应对时代和教育的万千“变化”。让我们一起努力,成就自己想要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文军庆,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教师”需要怎样的必备素养? 》
【2】汪勇《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33期《浅谈未来教师应具备的五大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