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2001年走红网络的校园DV剧《清华夜话》到第一次完整讲叙爱情《我的黄金时代》,校园DV发展已成燎原之势,同时学生DV也遇到自身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从我国当今高校学生DV发展现状,包括外部动力和局限因素,及如何合理引导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当今高校学生DV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校;校园DV;品牌意识
学生DV往往又称为校园DV,它给崇尚个性的高校大学生用独特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事物,用影像书写自我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发展成校园DV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自2001年《清华夜话》之后,校园DV剧层出不穷,如《无效信》、《我的黄金时代》、《完美动物》、《逆行的地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从最初仅作为校园生活的记录,如拍摄校园风光、学校大型活动、课堂记述等,渐渐将自己的意识灌入DV拍摄中,由最原始的简单记录转向为表达某种内涵的影视制作。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自由人格,张扬的个性,甚至严肃的人文关怀。加上各种大学生DV节的举办,专业门户网站和视频共享网站的建立,主流媒体电视DV栏目的推出等,在受众中刮起一股猛烈的校园DV风。
一、促进校园DV剧发展的两大动力
(一)影视文化潮流与校园DV剧的互动影响,促进校园DV剧的迅猛发展
有人高呼:“我们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这是视觉文化迅猛崛起的标志。现在的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习惯通过电视、网络视频等影像画面接受知识,传递信息。早在1998年,英国就提出了在全民中开展进行视觉文化教育的问题。影视文化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纳入视觉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教育的共识。“在经济多样化、政治民主化、教育大众化、艺术通俗化的今天,影像艺术平民化发展也是历史的必然。”这将为新兴影像文化的校园DV进人大众做了铺垫。
反之,校园DV也促进了影视文化的平民化。主流媒体制作的影视作品因其属性缘故,必须符合社会主流声音,往往不能代表制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DV被称为数字时代的个性之笔。校园DV剧更是因其所处的特殊校园文化背景,眼光独特,手法鲜活,个性光辉引人注目。“它改变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人专业人员手中的局面,让一直站在局外的普通人也能制作影像,表达自我,反映社会和人生。DV是一种自由的抛开压力的纯粹个人的对社会和自身的关注,也是一种生存状态,是对生活原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DV让许多受众变成传播者,让个人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充分掌握主动权,吸引着更多普通人的参与。他们不需要专业的拍摄设备,不要求精湛的摄像技术,不一定符合主流声音,只要表达真实的自我。
(二)数字技术化让校园DV的成长突飞猛进
在高呼“读图时代”同时,也有人宣称“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打破了影像制作客观要求的高门槛,让充满想法的年轻学子,走进影像制作的艺术殿堂。随着科技的日飞月进,DV摄像机与非线性编辑软件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运用日益便捷。DV成本低廉,一台高档的专业摄像机的钱可以买十几甚至几十台DV设备,相比电影胶片,DV录像带价格便宜,画面质量也能满足电视台播出的基本标准,比较好的DV摄像机还超过了国内很多电视台的影像质量要求。
一些高校为提高影视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购入一定数量的教学器材,供学生使用,并聘请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如可使用DV摄像机,学习非线性编辑软件等。许多学生也能依靠学校或个人DV机。大胆创作,将理论联系实践,积极主动学习DV剧制作技能,没有样板的束缚,也不需迎合谁,完全自我表达。影像制作不再只是象牙塔外少数人才能胜任的工作,DV拍摄降低了影视拍摄的经济和技术门槛,给充满表达欲望的学子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
二、校园DV剧发展的“瓶颈”尴尬。
(一)资金与技术匮乏
这是校园DV剧发展初期就已显现出来的弊端。没有商家的资助,学校提供的资助也十分有限。买录像带、道具、场地费等,虽然只有几百元,但对于无什么收入的学生来讲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校园DV剧的演员和拍摄者、采编者都是业余的,难以把握或适应剧本的内涵。制作者自身接触DV的时间不长,还处在一种边学习边实践的状态。可能出现摄像平、准、稳、匀做得不够到位,编辑软件的熟悉度不高,又没有专门的录音设备,加大后期编辑难度。后期编辑上也可能素材编排顺序不当,内容讲述不清,思想情感表达模糊,画面和声音效果粗糙等缺陷。
用麦克卢汉的理论解释就是,这样制作出的校园DV剧会成为一种“冷媒介”,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且含糊,需要观众积极参与进来,进行更多的联想和思考,才能达到它的传播效果。
(二)内容缺乏创新
这是校园DV的发展最大的限制。放眼观看现在的校园DV剧,良莠不齐,虽有一部分优秀作品,但许多还是老套的校园青涩爱情、荒诞无意义的搞笑等,像《穷追不舍》、《冒牌淑女A计划》之类。就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来讲,停留于这一水平还远远不够。
为寻求校园DV剧的新突破,很多学子进行大胆的尝试,部分人却误入歧途。有人用“伪个性化、泛粗鄙化、去精神化”来形容这种精神迷失。“校园DV剧虽然还没有沦为文化产业流水线上的可复制文本,却也殊途同归,从类型上看,通俗言情片和无厘头搞笑剧成为校园DV剧的两大基本谱系。从谱系内部来看,几乎每部作品都有它的孪生版和雷同体,长着相似的面容,带着相似的神情,‘模仿’已经成为校园DV剧创作绕不开的路径。”
还有一部分人狭隘地认为,校园DV剧就是要体现与主流媒体官方大叙事主旋律不同的边缘题材。这类作品多表达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怀疑,虽然它直观朴实,也能体现人文关怀,但题材晦涩,内容消极。如果拍摄此类题材缺乏老师正确的引导或自身正确的认识,很容易走人误区,造成相反的效果。为获得受众眼球,一味走边缘化路线,最终也将被受众边缘化。
(三)全国而言,各地高校DV剧的发展不平衡
在大城市,通讯更为发达,信息流通快。重点高校对专业设备和师资的培养各方面投入相对一般高校而言多得多。而且发达地区的高校有更多的渠道将一些主流媒体引进来,与专业学生进行交流。在2002年1月,凤凰卫视推出《DV新时代》栏目后,在北京部分高校投入DV设备,为那些喜欢DV创作的群体提供硬件设备,并为其作品提供发表平台。相对于交通和信息传播不够畅通发达的西部高校,校园DV剧“走出去”的道路更漫长艰难。
三、在新形势下,校园DV剧做好关键期的转型
(一)加强“把关”
这种“把关”并不是设置门槛,而是加强疏导,防止校园DV剧的庸俗化、极端边缘化。美国传播学 家库尔特,卢因在其大众传媒理论中提出“把关人”、“守门人”这一概念,认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守门人”这样一个对信息检查、筛选、弃留的点。在校园DV传播中,老师与学生是主要的把关人。专业老师对于学生DV拍摄上,应仔细把关,同时积极加以指导修正,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调动学生积极性。校园DV在这种严格又宽松的文化环境能得到更理性的发展。
(二)贴近生活,关注时下热点
在已经出现的爱情题材的校园DV剧中,有真正价值的有几部?为什么大学DV剧的发展方向非要是无休止的搞怪、刻意模仿或走入极端边缘误区?友谊、师生情、自立自强、追梦……校园中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去用DV记录呢?2007年6月,吉首大学04级新闻专业学生历时数月拍摄的《转弯的夏天》,讲述了一群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对就业的危机感,大学四年中友情的难舍难分,和爱情观的转变,十分贴近毕业生那种矛盾彷徨的心理,及彷徨后的一种成长和心理蜕变。因其贴近生活,深受校园师生的喜爱。
关注社会热点的校园DV也深受观众喜爱。自2007年5月1日起,“我眼中的奥运”高校DV优秀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后,在大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让本来就对拍摄DV感兴趣的青年人更增添创作激情。
(三)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果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校园DV剧迅速走红,让越来越多的媒体认识到这块蛋糕的存在。许多门户网站为充分开拓校园DV剧资源,抢夺受众和点击率,建立了专门的DV频道,如新浪网。还有一些新兴DV门户网站的建立,如三杯水文化网。它们介绍各种最新DV或DV行业相关的新闻报道、DV拍摄制作过程,也为校园DV的上传、下载、传授者相互交流提供平台。而且网络因其互动特性,有利于校园DV在网上双向传播。观众不仅可以自由欣赏,还可通过Internet随时给予反馈。正反馈对校园DV给予肯定,提高了年轻学子的积极性;负反馈如果运用适当,也可促进传播者改正不足,提高传播水平。
在充分占有网络市场的同时,校园DV可积极向其他传媒辐射,近年来人们在电视台陆续看到校园DV剧的身影,如上海电视台的《DV365》、江西卫视的《多彩DV》、西安电视台《DV公社》等等。这些栏目的收视率常排各频道第一,这对校园DV资金会有很大的改善,同时也会大大刺激年轻人的创作欲望。
(四)打造品牌优势,走品牌发展道路
品牌效应决定了校园DV剧在媒介市场上的收视率。校园DV剧品牌的建立与前三点是密不可分的。做好适度的把关,狠抓内容,创新手法,扩展传播渠道,将校园DV剧一炮打响。
树立品牌,首先就是要创新内容。对比所谓专业的、制片厂制度下生产的作品,校园DV是业余的,这种业余是一种新鲜的血液,有新的对世界的看法。当下,校园DV所遇到的尴尬镜面,“模仿”、“庸俗”、“老套”……丢失的却正是这份“业余精神”。虽然有些校园DV正在努力探索,寻求突破,但一般还只限于单部DV的创新,没有形成系统的品牌规模。
做好内容创新同时,紧跟着将校园DV剧的制作水准提上来,才能进一步扩展传播渠道,在短时间内凸显自己的优势。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经营的理念,走品牌发展道路,是全国各地高校内学生DV剧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校;校园DV;品牌意识
学生DV往往又称为校园DV,它给崇尚个性的高校大学生用独特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事物,用影像书写自我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发展成校园DV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自2001年《清华夜话》之后,校园DV剧层出不穷,如《无效信》、《我的黄金时代》、《完美动物》、《逆行的地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从最初仅作为校园生活的记录,如拍摄校园风光、学校大型活动、课堂记述等,渐渐将自己的意识灌入DV拍摄中,由最原始的简单记录转向为表达某种内涵的影视制作。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自由人格,张扬的个性,甚至严肃的人文关怀。加上各种大学生DV节的举办,专业门户网站和视频共享网站的建立,主流媒体电视DV栏目的推出等,在受众中刮起一股猛烈的校园DV风。
一、促进校园DV剧发展的两大动力
(一)影视文化潮流与校园DV剧的互动影响,促进校园DV剧的迅猛发展
有人高呼:“我们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这是视觉文化迅猛崛起的标志。现在的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习惯通过电视、网络视频等影像画面接受知识,传递信息。早在1998年,英国就提出了在全民中开展进行视觉文化教育的问题。影视文化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纳入视觉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教育的共识。“在经济多样化、政治民主化、教育大众化、艺术通俗化的今天,影像艺术平民化发展也是历史的必然。”这将为新兴影像文化的校园DV进人大众做了铺垫。
反之,校园DV也促进了影视文化的平民化。主流媒体制作的影视作品因其属性缘故,必须符合社会主流声音,往往不能代表制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DV被称为数字时代的个性之笔。校园DV剧更是因其所处的特殊校园文化背景,眼光独特,手法鲜活,个性光辉引人注目。“它改变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人专业人员手中的局面,让一直站在局外的普通人也能制作影像,表达自我,反映社会和人生。DV是一种自由的抛开压力的纯粹个人的对社会和自身的关注,也是一种生存状态,是对生活原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DV让许多受众变成传播者,让个人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充分掌握主动权,吸引着更多普通人的参与。他们不需要专业的拍摄设备,不要求精湛的摄像技术,不一定符合主流声音,只要表达真实的自我。
(二)数字技术化让校园DV的成长突飞猛进
在高呼“读图时代”同时,也有人宣称“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打破了影像制作客观要求的高门槛,让充满想法的年轻学子,走进影像制作的艺术殿堂。随着科技的日飞月进,DV摄像机与非线性编辑软件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运用日益便捷。DV成本低廉,一台高档的专业摄像机的钱可以买十几甚至几十台DV设备,相比电影胶片,DV录像带价格便宜,画面质量也能满足电视台播出的基本标准,比较好的DV摄像机还超过了国内很多电视台的影像质量要求。
一些高校为提高影视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购入一定数量的教学器材,供学生使用,并聘请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如可使用DV摄像机,学习非线性编辑软件等。许多学生也能依靠学校或个人DV机。大胆创作,将理论联系实践,积极主动学习DV剧制作技能,没有样板的束缚,也不需迎合谁,完全自我表达。影像制作不再只是象牙塔外少数人才能胜任的工作,DV拍摄降低了影视拍摄的经济和技术门槛,给充满表达欲望的学子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
二、校园DV剧发展的“瓶颈”尴尬。
(一)资金与技术匮乏
这是校园DV剧发展初期就已显现出来的弊端。没有商家的资助,学校提供的资助也十分有限。买录像带、道具、场地费等,虽然只有几百元,但对于无什么收入的学生来讲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校园DV剧的演员和拍摄者、采编者都是业余的,难以把握或适应剧本的内涵。制作者自身接触DV的时间不长,还处在一种边学习边实践的状态。可能出现摄像平、准、稳、匀做得不够到位,编辑软件的熟悉度不高,又没有专门的录音设备,加大后期编辑难度。后期编辑上也可能素材编排顺序不当,内容讲述不清,思想情感表达模糊,画面和声音效果粗糙等缺陷。
用麦克卢汉的理论解释就是,这样制作出的校园DV剧会成为一种“冷媒介”,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且含糊,需要观众积极参与进来,进行更多的联想和思考,才能达到它的传播效果。
(二)内容缺乏创新
这是校园DV的发展最大的限制。放眼观看现在的校园DV剧,良莠不齐,虽有一部分优秀作品,但许多还是老套的校园青涩爱情、荒诞无意义的搞笑等,像《穷追不舍》、《冒牌淑女A计划》之类。就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来讲,停留于这一水平还远远不够。
为寻求校园DV剧的新突破,很多学子进行大胆的尝试,部分人却误入歧途。有人用“伪个性化、泛粗鄙化、去精神化”来形容这种精神迷失。“校园DV剧虽然还没有沦为文化产业流水线上的可复制文本,却也殊途同归,从类型上看,通俗言情片和无厘头搞笑剧成为校园DV剧的两大基本谱系。从谱系内部来看,几乎每部作品都有它的孪生版和雷同体,长着相似的面容,带着相似的神情,‘模仿’已经成为校园DV剧创作绕不开的路径。”
还有一部分人狭隘地认为,校园DV剧就是要体现与主流媒体官方大叙事主旋律不同的边缘题材。这类作品多表达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怀疑,虽然它直观朴实,也能体现人文关怀,但题材晦涩,内容消极。如果拍摄此类题材缺乏老师正确的引导或自身正确的认识,很容易走人误区,造成相反的效果。为获得受众眼球,一味走边缘化路线,最终也将被受众边缘化。
(三)全国而言,各地高校DV剧的发展不平衡
在大城市,通讯更为发达,信息流通快。重点高校对专业设备和师资的培养各方面投入相对一般高校而言多得多。而且发达地区的高校有更多的渠道将一些主流媒体引进来,与专业学生进行交流。在2002年1月,凤凰卫视推出《DV新时代》栏目后,在北京部分高校投入DV设备,为那些喜欢DV创作的群体提供硬件设备,并为其作品提供发表平台。相对于交通和信息传播不够畅通发达的西部高校,校园DV剧“走出去”的道路更漫长艰难。
三、在新形势下,校园DV剧做好关键期的转型
(一)加强“把关”
这种“把关”并不是设置门槛,而是加强疏导,防止校园DV剧的庸俗化、极端边缘化。美国传播学 家库尔特,卢因在其大众传媒理论中提出“把关人”、“守门人”这一概念,认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守门人”这样一个对信息检查、筛选、弃留的点。在校园DV传播中,老师与学生是主要的把关人。专业老师对于学生DV拍摄上,应仔细把关,同时积极加以指导修正,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调动学生积极性。校园DV在这种严格又宽松的文化环境能得到更理性的发展。
(二)贴近生活,关注时下热点
在已经出现的爱情题材的校园DV剧中,有真正价值的有几部?为什么大学DV剧的发展方向非要是无休止的搞怪、刻意模仿或走入极端边缘误区?友谊、师生情、自立自强、追梦……校园中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去用DV记录呢?2007年6月,吉首大学04级新闻专业学生历时数月拍摄的《转弯的夏天》,讲述了一群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对就业的危机感,大学四年中友情的难舍难分,和爱情观的转变,十分贴近毕业生那种矛盾彷徨的心理,及彷徨后的一种成长和心理蜕变。因其贴近生活,深受校园师生的喜爱。
关注社会热点的校园DV也深受观众喜爱。自2007年5月1日起,“我眼中的奥运”高校DV优秀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后,在大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让本来就对拍摄DV感兴趣的青年人更增添创作激情。
(三)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果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校园DV剧迅速走红,让越来越多的媒体认识到这块蛋糕的存在。许多门户网站为充分开拓校园DV剧资源,抢夺受众和点击率,建立了专门的DV频道,如新浪网。还有一些新兴DV门户网站的建立,如三杯水文化网。它们介绍各种最新DV或DV行业相关的新闻报道、DV拍摄制作过程,也为校园DV的上传、下载、传授者相互交流提供平台。而且网络因其互动特性,有利于校园DV在网上双向传播。观众不仅可以自由欣赏,还可通过Internet随时给予反馈。正反馈对校园DV给予肯定,提高了年轻学子的积极性;负反馈如果运用适当,也可促进传播者改正不足,提高传播水平。
在充分占有网络市场的同时,校园DV可积极向其他传媒辐射,近年来人们在电视台陆续看到校园DV剧的身影,如上海电视台的《DV365》、江西卫视的《多彩DV》、西安电视台《DV公社》等等。这些栏目的收视率常排各频道第一,这对校园DV资金会有很大的改善,同时也会大大刺激年轻人的创作欲望。
(四)打造品牌优势,走品牌发展道路
品牌效应决定了校园DV剧在媒介市场上的收视率。校园DV剧品牌的建立与前三点是密不可分的。做好适度的把关,狠抓内容,创新手法,扩展传播渠道,将校园DV剧一炮打响。
树立品牌,首先就是要创新内容。对比所谓专业的、制片厂制度下生产的作品,校园DV是业余的,这种业余是一种新鲜的血液,有新的对世界的看法。当下,校园DV所遇到的尴尬镜面,“模仿”、“庸俗”、“老套”……丢失的却正是这份“业余精神”。虽然有些校园DV正在努力探索,寻求突破,但一般还只限于单部DV的创新,没有形成系统的品牌规模。
做好内容创新同时,紧跟着将校园DV剧的制作水准提上来,才能进一步扩展传播渠道,在短时间内凸显自己的优势。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经营的理念,走品牌发展道路,是全国各地高校内学生DV剧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