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和世界文化,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和知识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及创新能力。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为农村中学在资源配置上与城市中学差距很大。城市学校设施齐全、资料丰富、师资强,而农村学校各种条件正好相反,并且农村小学普遍没有条件开设英语课,有的也是流于形式。教材也有城市化倾向,总体上讲是起点高、难度大、内容多,农村中学师生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目标要求学生能读懂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由于农村学生使用英语的环境面狭小、利用率低、资源缺乏、课外补充阅读少且难以控制等诸多原因,学生的阅读能力远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我们应该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改变观念,注重方法
课堂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主渠道,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挖教材包含的阅读内涵,时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应该是最有效也最实用的训练方式。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方法如下:
(一)速读通览全文,搞清中心大意。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及如何解决问题等。
(二)掌握内容主线,首尾加以串联。要先从宏观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并注意说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实和细节,抓住关键性词语。
(三)了解全文大意,细心推理分析。要细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确切含义。
(四)吃透作者意图,归纳中心大意。
(五)培养良好习惯。排除口腔发音动作,通过视觉直接接受文字信号,一目十行,以意群或词组为单位,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词、主题句等。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适时地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加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培养的又一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目前随着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有关英文的课外读物相当多,但在农村,学生接触不多且不对口,对教师来说,首先是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阅读材料必须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次序渐进,学生初次脱离课文,阅读课外材料时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他们既渴望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去发展新“大陆”,猎取新知识,又发现新材料中有不少他不熟悉的句型、单词和词组,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查词典则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选的材料太长、太难都有可能使学生兴趣索然,最后将材料弃之高阁,不了了之。所以取材应该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另外,指导学生查字典,极力表扬那些勤用字典的学生。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从选材来看,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多,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的精心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
三、跳读和略读
克服逐词阅读,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常见有人阅读时总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摆头等,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尽可能少地停顿。其次,读的时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个词上,而应停在第二个词上;用两眼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词。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这些映入眼帘的便是词组而不是单个的词。第三,读的时候要少眨眼、不摆头,只要眼球来回转动就可以了。保持坐姿端正,书本应放到眼睛正前方,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同一视角内尽可能多地摄入文字信息。第四,成组视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心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外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外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非经过大量阅读训练的妙手岂能偶而得之?
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阅读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涵的信息的方法。阅读方法不同,每个人读文章所花的时间也会各不相同。我认为文章的第一段很重要,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理解段落和全文,反过来通读段落或全文,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不应过分在意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与否。即使遇到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不必着急,要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等读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前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就阅读理解四个字而言,重点在理解上,为了保证阅读质量,对文章出现的重点句或难句,要适当讲解,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善于抓住重点句,力求理解,掌握主要意思。
总之,想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还得多读多练。在多读多练的同时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改变观念,注重方法
课堂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主渠道,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挖教材包含的阅读内涵,时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应该是最有效也最实用的训练方式。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方法如下:
(一)速读通览全文,搞清中心大意。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及如何解决问题等。
(二)掌握内容主线,首尾加以串联。要先从宏观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并注意说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实和细节,抓住关键性词语。
(三)了解全文大意,细心推理分析。要细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确切含义。
(四)吃透作者意图,归纳中心大意。
(五)培养良好习惯。排除口腔发音动作,通过视觉直接接受文字信号,一目十行,以意群或词组为单位,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词、主题句等。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适时地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加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培养的又一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目前随着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有关英文的课外读物相当多,但在农村,学生接触不多且不对口,对教师来说,首先是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阅读材料必须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次序渐进,学生初次脱离课文,阅读课外材料时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他们既渴望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去发展新“大陆”,猎取新知识,又发现新材料中有不少他不熟悉的句型、单词和词组,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查词典则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选的材料太长、太难都有可能使学生兴趣索然,最后将材料弃之高阁,不了了之。所以取材应该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另外,指导学生查字典,极力表扬那些勤用字典的学生。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从选材来看,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多,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的精心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
三、跳读和略读
克服逐词阅读,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常见有人阅读时总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摆头等,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尽可能少地停顿。其次,读的时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个词上,而应停在第二个词上;用两眼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词。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这些映入眼帘的便是词组而不是单个的词。第三,读的时候要少眨眼、不摆头,只要眼球来回转动就可以了。保持坐姿端正,书本应放到眼睛正前方,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同一视角内尽可能多地摄入文字信息。第四,成组视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心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外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外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非经过大量阅读训练的妙手岂能偶而得之?
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阅读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涵的信息的方法。阅读方法不同,每个人读文章所花的时间也会各不相同。我认为文章的第一段很重要,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理解段落和全文,反过来通读段落或全文,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不应过分在意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与否。即使遇到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不必着急,要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等读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前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就阅读理解四个字而言,重点在理解上,为了保证阅读质量,对文章出现的重点句或难句,要适当讲解,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善于抓住重点句,力求理解,掌握主要意思。
总之,想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还得多读多练。在多读多练的同时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