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辽宁朝阳122000)
【摘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则是其实施的主战场,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我们教师不懈地、永恒地追求,也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那么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下面几点:一、认真备课,为和谐教育创设最佳条件。二、优化教学方法,是“教”与“学”达到最佳和谐。三、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优化创造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则是其实施的主战场,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我们教师不懈地、永恒地追求,也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那么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认真备课,为和谐教育创设最佳条件。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备课的重点应该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使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一节课都有全新的感觉,让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
1、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学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情感投入。例如,准备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总结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些问题:这些国家革命的基础是什么?我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又如何?我们又面临什么不利因素?他们的革命持续了多长时间,我们国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持续了多长时间?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与现实结合紧密,学生在讨论之后也会很自然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是正常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这里就不是单纯的世界历史某一章节的教学,而是与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讨论,并且渗透了最基本的思想教育,学生在上课时必然会积极投入。
教学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广泛参与。准备工业革命一节时,我提前把工业革命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学生在找寻答案的时候,要翻阅几节内容,还要相互交流,参与度很广。如果上课顺利解决这一问题,以后我们再讲美德迅速发展,英法衰落也就会很顺利,如果在联系到我国近代发展缓慢的原因和现在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会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全面参与,积极讨论,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单纯地讲授已经不适应学生的要求,但是教师不讲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深度与难度必然会受到制约。教师在课前要对课堂的发展有较充分的预料,要对问题的推进有精心的准备,在准备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计了下面的过程:(1)学生阅读提炼基础知识。(2)讨论问题: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为什么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为什么共产党上台、林肯当选会成为内战的导火线?(3)教师讲授:西进运动与英国圈地运动比较得出结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牺牲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的。”
教学问题和教学过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针对那些需要通过反复推敲才能把握的内容,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并努力使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且让学生从阅读、思考、讨论、解答的多种过程中获得答案,从中获得快乐的感受。只有在上课之前进行精心的准备,才有可能有和谐的课题教学过程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优化教学方法,使“教”与“学”达到最佳和谐。
激励学生质疑,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可以引发最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去整理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把类似的事件进行比较,并得出一些结论。当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给予适度的点拨,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发言,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讲解一部分教材或替教师做一些课堂的指导。我们还要多给学生一些评价他人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争论中得到共同提高。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讲授和回答予以点评,这样老师“少教”到“不教”,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形成了一种充分发扬学生自主精神的、生动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参与探索的教学策略,始终使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和谐互动的过程。
三、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同时也是感情的交流。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情感化,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不敢回答,过易的问题又使学生无所用心懒于回答,惟有那些精心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肯定他们的判断,使他们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产生自信,在自信的推动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平等待生共享和谐。课堂气氛的沉闷与活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师生的情感交流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启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真正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环境,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学习,才能愉快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
总之,和谐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面对大大小小使学生头痛的中外历史事件,我们应该努力尝试和谐教育,转变观念,变教师尊严为“尊重学生个性”,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变教师“包办”为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使“教”与“学”达到最佳和谐,从而真正提高我们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则是其实施的主战场,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我们教师不懈地、永恒地追求,也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那么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下面几点:一、认真备课,为和谐教育创设最佳条件。二、优化教学方法,是“教”与“学”达到最佳和谐。三、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优化创造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则是其实施的主战场,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是我们教师不懈地、永恒地追求,也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那么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认真备课,为和谐教育创设最佳条件。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备课的重点应该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使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一节课都有全新的感觉,让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
1、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学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情感投入。例如,准备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总结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些问题:这些国家革命的基础是什么?我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又如何?我们又面临什么不利因素?他们的革命持续了多长时间,我们国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持续了多长时间?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与现实结合紧密,学生在讨论之后也会很自然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是正常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这里就不是单纯的世界历史某一章节的教学,而是与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讨论,并且渗透了最基本的思想教育,学生在上课时必然会积极投入。
教学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广泛参与。准备工业革命一节时,我提前把工业革命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学生在找寻答案的时候,要翻阅几节内容,还要相互交流,参与度很广。如果上课顺利解决这一问题,以后我们再讲美德迅速发展,英法衰落也就会很顺利,如果在联系到我国近代发展缓慢的原因和现在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会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全面参与,积极讨论,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单纯地讲授已经不适应学生的要求,但是教师不讲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深度与难度必然会受到制约。教师在课前要对课堂的发展有较充分的预料,要对问题的推进有精心的准备,在准备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计了下面的过程:(1)学生阅读提炼基础知识。(2)讨论问题: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为什么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为什么共产党上台、林肯当选会成为内战的导火线?(3)教师讲授:西进运动与英国圈地运动比较得出结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牺牲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的。”
教学问题和教学过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针对那些需要通过反复推敲才能把握的内容,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并努力使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且让学生从阅读、思考、讨论、解答的多种过程中获得答案,从中获得快乐的感受。只有在上课之前进行精心的准备,才有可能有和谐的课题教学过程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优化教学方法,使“教”与“学”达到最佳和谐。
激励学生质疑,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可以引发最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去整理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把类似的事件进行比较,并得出一些结论。当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给予适度的点拨,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发言,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讲解一部分教材或替教师做一些课堂的指导。我们还要多给学生一些评价他人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争论中得到共同提高。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讲授和回答予以点评,这样老师“少教”到“不教”,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形成了一种充分发扬学生自主精神的、生动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参与探索的教学策略,始终使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和谐互动的过程。
三、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同时也是感情的交流。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情感化,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不敢回答,过易的问题又使学生无所用心懒于回答,惟有那些精心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肯定他们的判断,使他们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产生自信,在自信的推动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平等待生共享和谐。课堂气氛的沉闷与活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师生的情感交流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启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真正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环境,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学习,才能愉快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
总之,和谐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面对大大小小使学生头痛的中外历史事件,我们应该努力尝试和谐教育,转变观念,变教师尊严为“尊重学生个性”,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变教师“包办”为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使“教”与“学”达到最佳和谐,从而真正提高我们历史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