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王》是杨绛的经典之作,针对这个文本,课如何上?如何上好?我想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至关重要。“真正的閱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能力高低,决定了课堂达成的效果的好坏。一、解读需要有深度
《老王》篇幅不长,表面读过去一望而知,老王穷苦卑微却又心地善良,“我”对老王的关心和同情,学生也能够很快读出,课堂上需要教师引导解决的是如何理解作者杨绛在文末戛然而止的愧怍之情。作者一再说明,既不是因为吃了老王的在那个年代难能可贵的香油和鸡蛋,也不是因为我拿钱侮辱了老王对我们的感谢,那究竟是什么呢?作者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想,在解读文本时,需要抓住“幸运的人”和“不幸者”这两个具有对比意味的词语。文中作者字里行间有很多的暗示和交代,比如,文中开篇写到“他蹬,我坐”,这里体现的就是“我”和老王身份的不平等,但是这种不平等老王自己浑然不知,他一直把我当作亲人,因而当老王死后,当“我”觉察到这个不幸的人在精神上比自己更加高贵时,“我”才会“总觉得心上不安”;再比如,当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你还有钱吗”,“我”的回答是“我笑着说有钱”,这里一个“笑”字,包含了杨绛当时怎样的心态呢?有感谢,是否也隐含对老王“过分顾虑”的不置可否呢?老王关心他人,是无条件的,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而“我”却自以为经济上的无忧来回馈老王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们的教学设计,需要带领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体味“幸”与“不幸”的碰撞与交融,从而挖掘出“愧怍”的缘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愧怍什么”这样的浅层追问。
二、解读需要有个性
《老王》这篇课文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苏教版高中教材中也有,那么,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我们怎样设计出新的教学内容呢?清华附中特级教师王君的课例中,她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在引导学生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时,她抓住了文本中的几个“只”: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只有一只眼;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王君老师通过这几个“只”,带领学生看到老王的“活命”状态,从而揭示出老王从物质到精神的贫困状态。这样的解读,是有个性的,更是有生命的。
那么,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我们又该通过怎样的个性化解读来设计出适合学生思考的课堂问题呢?好的课堂,需要看到真实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无须追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回应,更不需要“森林般”地举手。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被启发。比如有的课堂上,有学生提到老王是否有家这个问题, 这就是个很好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契机。文章写到老王每天进进出出的塌败的小屋,老王面对“我”的询问,只是说“住那儿多年了”,老师在这里可以追问学生:小屋是不是老王的家?不是,住了多年,俨然是家但并不是家,就好像土谷祠不是阿Q的家一样。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才具有鲁迅先生所期待的生命之光。
黄厚江老师说过,我们要以文本方式、用语文的方式来教语文,我认为,在这样的方式下上出来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比如,在文末倒数第二段,作者写道:“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这里似乎是作者不经意的描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带领学生在这里思考:没多问,是没敢多问,还是没想多问;是没时间多问,还是不屑多问?对于我们的学生,这个问题既可以让他们思考杨绛听闻老王死讯后的内心波澜,更可以带领他们去感受杨绛隽永的抒情方式——即使是在灾难和痛苦中,她的叙述也是从容不迫的。苦难虽已过去,杨绛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她不再抚慰创伤,也不再消费苦难,而是在苦难中彰显人性的光芒。
尼采说:成为你自己。我想,我们的语文课,也应该上成你自己的课。课堂不是把知识灌满,而是把火炬点燃,当我们对文本有了自己个性的解读,当我们提出的问题契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的精彩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三、解读需要挖掘语言的生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做到挖掘语言的生命力呢?我想,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学会从文本学习。比如,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时候,作者写到“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里的“镶嵌”非常值得玩味,镶嵌的本意是把物放进去做装饰,但此处作者却用在人身上,可以见得老王当时的身体状况;后面再次具体写到他“挺着身子”“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作者这里用了一系列描写来表现他对老王情感的复杂,有惊讶,有害怕,或许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而当这样的老王给她家送香油和鸡蛋,她能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希望老王赶快走,可是当老王真正离开之后,作者又“感到抱歉”,反省自己“可能是害怕得糊涂了”,我们的学生能理解杨绛的“害怕”,可是“糊涂”一词,却是需要我们细细琢磨,作者写这句话时的开脱和掩饰、心虚和言不由衷是多么明显,而这也正是《老王》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不是矫情,而是谦卑,是一个知识分子对自己良知的触摸,也是无责任者对责任者良心的拷问。
洪子诚评论杨绛时说道:“不停留在一己之欢的咀嚼上,也不以‘文化英雄’的姿态大声抨击。”这就是杨绛,冷静地展示,淡淡地道来,言浅而意深情浓,这就是语言带来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最后,我还想说说我们的课堂语言。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像追求自己的生命一样追求自己的语言。我们的课堂语言,要力求干净、简洁,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情,要追求如于漪老师所期待的“用语言弹出美妙动人的乐曲”,这样的课堂才能在学生的头脑里回响激荡。
《老王》篇幅不长,表面读过去一望而知,老王穷苦卑微却又心地善良,“我”对老王的关心和同情,学生也能够很快读出,课堂上需要教师引导解决的是如何理解作者杨绛在文末戛然而止的愧怍之情。作者一再说明,既不是因为吃了老王的在那个年代难能可贵的香油和鸡蛋,也不是因为我拿钱侮辱了老王对我们的感谢,那究竟是什么呢?作者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想,在解读文本时,需要抓住“幸运的人”和“不幸者”这两个具有对比意味的词语。文中作者字里行间有很多的暗示和交代,比如,文中开篇写到“他蹬,我坐”,这里体现的就是“我”和老王身份的不平等,但是这种不平等老王自己浑然不知,他一直把我当作亲人,因而当老王死后,当“我”觉察到这个不幸的人在精神上比自己更加高贵时,“我”才会“总觉得心上不安”;再比如,当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你还有钱吗”,“我”的回答是“我笑着说有钱”,这里一个“笑”字,包含了杨绛当时怎样的心态呢?有感谢,是否也隐含对老王“过分顾虑”的不置可否呢?老王关心他人,是无条件的,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而“我”却自以为经济上的无忧来回馈老王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们的教学设计,需要带领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体味“幸”与“不幸”的碰撞与交融,从而挖掘出“愧怍”的缘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愧怍什么”这样的浅层追问。
二、解读需要有个性
《老王》这篇课文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苏教版高中教材中也有,那么,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我们怎样设计出新的教学内容呢?清华附中特级教师王君的课例中,她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在引导学生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时,她抓住了文本中的几个“只”: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只有一只眼;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王君老师通过这几个“只”,带领学生看到老王的“活命”状态,从而揭示出老王从物质到精神的贫困状态。这样的解读,是有个性的,更是有生命的。
那么,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我们又该通过怎样的个性化解读来设计出适合学生思考的课堂问题呢?好的课堂,需要看到真实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无须追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回应,更不需要“森林般”地举手。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被启发。比如有的课堂上,有学生提到老王是否有家这个问题, 这就是个很好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契机。文章写到老王每天进进出出的塌败的小屋,老王面对“我”的询问,只是说“住那儿多年了”,老师在这里可以追问学生:小屋是不是老王的家?不是,住了多年,俨然是家但并不是家,就好像土谷祠不是阿Q的家一样。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才具有鲁迅先生所期待的生命之光。
黄厚江老师说过,我们要以文本方式、用语文的方式来教语文,我认为,在这样的方式下上出来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比如,在文末倒数第二段,作者写道:“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这里似乎是作者不经意的描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带领学生在这里思考:没多问,是没敢多问,还是没想多问;是没时间多问,还是不屑多问?对于我们的学生,这个问题既可以让他们思考杨绛听闻老王死讯后的内心波澜,更可以带领他们去感受杨绛隽永的抒情方式——即使是在灾难和痛苦中,她的叙述也是从容不迫的。苦难虽已过去,杨绛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她不再抚慰创伤,也不再消费苦难,而是在苦难中彰显人性的光芒。
尼采说:成为你自己。我想,我们的语文课,也应该上成你自己的课。课堂不是把知识灌满,而是把火炬点燃,当我们对文本有了自己个性的解读,当我们提出的问题契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的精彩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三、解读需要挖掘语言的生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做到挖掘语言的生命力呢?我想,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学会从文本学习。比如,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时候,作者写到“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里的“镶嵌”非常值得玩味,镶嵌的本意是把物放进去做装饰,但此处作者却用在人身上,可以见得老王当时的身体状况;后面再次具体写到他“挺着身子”“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作者这里用了一系列描写来表现他对老王情感的复杂,有惊讶,有害怕,或许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而当这样的老王给她家送香油和鸡蛋,她能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希望老王赶快走,可是当老王真正离开之后,作者又“感到抱歉”,反省自己“可能是害怕得糊涂了”,我们的学生能理解杨绛的“害怕”,可是“糊涂”一词,却是需要我们细细琢磨,作者写这句话时的开脱和掩饰、心虚和言不由衷是多么明显,而这也正是《老王》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不是矫情,而是谦卑,是一个知识分子对自己良知的触摸,也是无责任者对责任者良心的拷问。
洪子诚评论杨绛时说道:“不停留在一己之欢的咀嚼上,也不以‘文化英雄’的姿态大声抨击。”这就是杨绛,冷静地展示,淡淡地道来,言浅而意深情浓,这就是语言带来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最后,我还想说说我们的课堂语言。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像追求自己的生命一样追求自己的语言。我们的课堂语言,要力求干净、简洁,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情,要追求如于漪老师所期待的“用语言弹出美妙动人的乐曲”,这样的课堂才能在学生的头脑里回响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