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根深枝茂,其中词语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第一学段中的字词教学备受瞩目。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教学的重点逐渐向句、段、篇转移,字词教学也从师生的视野中淡出。但其实第二学段词语教学的任务还是挺重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基于这一精神,在第二学段的教学中,我们应立足文本这片沃土,在词语的教与学上多下功夫,助力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从而为高段进行高阶阅读搭好坚实的阶梯。
一、细推敲,感悟词语表情达意的力度
词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发现文字在表情达意、塑造形象、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引導学生对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进行推敲,感悟词语的生命活力。而“文眼”则是一篇课文里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主题的关键词句。在教学中,应紧扣文眼进行突破。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老舍的《猫》,文章语言平实风趣,其中“古怪”一词明贬实褒,体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可以说,“古怪”是全文的“文眼”。笔者对此作了精心的设计,紧扣“古怪”一词展开了深入的教学。
1. 扩课题,析词中习得解词方法。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在“?摇 ?摇?摇?摇的猫”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学生填入的词语有可爱、调皮、贪玩、淘气等,一一比较之后,敲定“古怪”一词。笔者追问:古怪是什么意思?相机引入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比如近义词替换法、查词典法、联系上下文法、想象法等。学生结合身边资源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尝试解词。
2. 抓文眼,练习概括全文。引导学生用心默读全文,找找猫的“古怪”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学生读文,依次找出文中的重点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可亲、一声不出;胆小、勇猛。教师巧妙设计了一个关联词串联的练习,将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进行组合。至此,以“古怪”一词辐射全文,学生自主通读全文,在批注圈画中逐渐把握住了全文的脉络,一只立体的具有多样性格的猫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3. 做比较,领悟写法妙处。引导学生对比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一课,找出两篇写法上的异同点,让学生感悟到老舍先生写猫仅仅抓特点“古怪”,用完全相反的几个具体事实来表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只古怪的猫,但我们并不会因为“古怪”二字觉得老舍先生讨厌它,那是因为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猫的喜爱,这里运用了明贬实褒的写法。再者,文中还有多处词语,如“蹭”“屏息凝视”“丰富多腔”等,教学时不应仅停留在字面解释上,还应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去想象、去表演,以获得切身体验。
二、挖情意,体悟词语表达人文情感的温度
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语词与所要表达的感情就犹如数和形。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经过作者的精心选词,方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这样的文章,教者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本身,更应该以此为轴心,引导学生体验词语在表达人文精神情感方面的温度,进而提升其感悟能力。
笔者多年前曾执教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围绕着“中华不振”一词展开了剥洋葱式的层层深入的教学,引领学生进入那段令人愤恨的岁月。
1. 默读第8自然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场的人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进行交流。
2. 交流以下问题:(1)中国妇女——“衣衫褴褛”说明了什么?(找出具体描写衣着的句子理解该词)想象她在哭诉什么。(2)洋人——“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理解该词)说说让你看到了一张什么样的嘴脸。(3)中国巡警——“耀武扬威”是怎样一种姿态?(动作模仿理解该词)你认为中国巡警应该怎样做?而他又是怎样做的?(4)围观的中国人——假如我们目睹现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做?
3. 入情:“可怜”的中国妇女,“可恨”的洋人,“可恶”的中国巡警,“可悲”的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般景象?原因只有一个——中华不振!
4. 拓展背景:像文中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的中国时有发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5. 升华:为什么中国人受到如此歧视?究其原因——中华不振!周恩来同志亲眼所见,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剖析文本语言,洞察内心世界,紧扣重点语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有效地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合二为一,语词将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有温度、有情感的。
三、巧运用,提升词语表达在语境中的张力
处于第二学段的学生,他们对词语的感知感悟都在逐步形成自己感知感悟词语的能力、方法,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言语表达。在词语教学中,语境是最好的“训练场”,依托文本创生出多样的语境,反复涵泳、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搭石》一课中,关于“理所当然”一词的教学可窥见一斑。
1. 联系:生活中,你们觉得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生:帮父母做家务活……)
2. 入文:为亲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计回报,这是理所当然。本文“理所当然”指的是什么事呢?(学生读文,圈圈画画)
3. 拓展:此时此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画面的美,更是心灵之美。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你能试着写一写吗?(出示句式:假如__________,人们把这当成理所当然的事。)
我们关注到,一个文本的特质、文本的关键处,往往就是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的地方。解开这一难点的钥匙之一,便是那点睛之“语”。精耕细耘,以语词教学为抓手,构筑创造性阅读实践,这样的学习经历对学生来说肯定记忆深刻,也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语词上“大”做文章,精心设计,搭设台阶,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走向创造性阅读,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
一、细推敲,感悟词语表情达意的力度
词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发现文字在表情达意、塑造形象、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引導学生对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进行推敲,感悟词语的生命活力。而“文眼”则是一篇课文里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主题的关键词句。在教学中,应紧扣文眼进行突破。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老舍的《猫》,文章语言平实风趣,其中“古怪”一词明贬实褒,体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可以说,“古怪”是全文的“文眼”。笔者对此作了精心的设计,紧扣“古怪”一词展开了深入的教学。
1. 扩课题,析词中习得解词方法。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在“?摇 ?摇?摇?摇的猫”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学生填入的词语有可爱、调皮、贪玩、淘气等,一一比较之后,敲定“古怪”一词。笔者追问:古怪是什么意思?相机引入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比如近义词替换法、查词典法、联系上下文法、想象法等。学生结合身边资源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尝试解词。
2. 抓文眼,练习概括全文。引导学生用心默读全文,找找猫的“古怪”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学生读文,依次找出文中的重点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可亲、一声不出;胆小、勇猛。教师巧妙设计了一个关联词串联的练习,将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进行组合。至此,以“古怪”一词辐射全文,学生自主通读全文,在批注圈画中逐渐把握住了全文的脉络,一只立体的具有多样性格的猫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3. 做比较,领悟写法妙处。引导学生对比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一课,找出两篇写法上的异同点,让学生感悟到老舍先生写猫仅仅抓特点“古怪”,用完全相反的几个具体事实来表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只古怪的猫,但我们并不会因为“古怪”二字觉得老舍先生讨厌它,那是因为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猫的喜爱,这里运用了明贬实褒的写法。再者,文中还有多处词语,如“蹭”“屏息凝视”“丰富多腔”等,教学时不应仅停留在字面解释上,还应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去想象、去表演,以获得切身体验。
二、挖情意,体悟词语表达人文情感的温度
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语词与所要表达的感情就犹如数和形。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经过作者的精心选词,方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这样的文章,教者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本身,更应该以此为轴心,引导学生体验词语在表达人文精神情感方面的温度,进而提升其感悟能力。
笔者多年前曾执教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围绕着“中华不振”一词展开了剥洋葱式的层层深入的教学,引领学生进入那段令人愤恨的岁月。
1. 默读第8自然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场的人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进行交流。
2. 交流以下问题:(1)中国妇女——“衣衫褴褛”说明了什么?(找出具体描写衣着的句子理解该词)想象她在哭诉什么。(2)洋人——“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理解该词)说说让你看到了一张什么样的嘴脸。(3)中国巡警——“耀武扬威”是怎样一种姿态?(动作模仿理解该词)你认为中国巡警应该怎样做?而他又是怎样做的?(4)围观的中国人——假如我们目睹现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做?
3. 入情:“可怜”的中国妇女,“可恨”的洋人,“可恶”的中国巡警,“可悲”的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般景象?原因只有一个——中华不振!
4. 拓展背景:像文中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的中国时有发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5. 升华:为什么中国人受到如此歧视?究其原因——中华不振!周恩来同志亲眼所见,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剖析文本语言,洞察内心世界,紧扣重点语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有效地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合二为一,语词将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有温度、有情感的。
三、巧运用,提升词语表达在语境中的张力
处于第二学段的学生,他们对词语的感知感悟都在逐步形成自己感知感悟词语的能力、方法,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言语表达。在词语教学中,语境是最好的“训练场”,依托文本创生出多样的语境,反复涵泳、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搭石》一课中,关于“理所当然”一词的教学可窥见一斑。
1. 联系:生活中,你们觉得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生:帮父母做家务活……)
2. 入文:为亲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计回报,这是理所当然。本文“理所当然”指的是什么事呢?(学生读文,圈圈画画)
3. 拓展:此时此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画面的美,更是心灵之美。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你能试着写一写吗?(出示句式:假如__________,人们把这当成理所当然的事。)
我们关注到,一个文本的特质、文本的关键处,往往就是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的地方。解开这一难点的钥匙之一,便是那点睛之“语”。精耕细耘,以语词教学为抓手,构筑创造性阅读实践,这样的学习经历对学生来说肯定记忆深刻,也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语词上“大”做文章,精心设计,搭设台阶,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走向创造性阅读,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