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实践促学生创新素养提升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2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化科学实践,培养创新人才”是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办学主张,提出这个办学主张是基于创新实践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这个办学主张,学校主要从加大硬件投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创设科普氛围、开发“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等方面做好落实工作。
  一、科学统筹规划,用活设备设施
  1. 加大投入,提供保障。自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资金数百万元,用于配备科学实验室和综合实践专用教室,目前已实现班班通一体化教学,各专用室的仪器设备设施均达到Ⅰ类标准。
  2. 规范管理,盘活资源。为保证学校基础设施、教学仪器设备等校产的保管和有效地使用,学校制订各项管理制度,由校总务主任全面管理,各室均有专人具体管理,确保设备设施有效使用。
  二、实施科学管理,激活教师队伍
  1. 建章立制,修正师德。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范性文件,立足于我校实际,制订了《安溪第三实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校行政、教育教学、后勤管理、校园环境卫生、安全保卫、教师职称评聘方案、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各个行政岗位的职责,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有相应系统的措施予以配合。
  2. 加强培训,提高师能。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学习—理解—运用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学校把提高教师素质纳入日常工作,并作为重点基础工程来抓,制订严格的教师培训计划和方案,通过多种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展三笔字、片段教学、教坛新秀等业务技能比赛,以赛代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3. 组建团队,促进发展。一是共定目标,把准发展方向。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为教师的发展把准方向。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共同打造“精品课堂”;共同铸造“名优教师”;共同启动“实验课题”。二是共享资源,拧成发展合力。学校成立“教科研团队”,做到优势互补,人力资源、网络资源共享,最终达到整体提高,共同进步。
  三、落实科学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1. 加强宣传,营造科普氛围。一是注重创设科普教育环境。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挂着特制的名牌,标明各类植物相应的名称、属类和功用等详细信息,以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予以了解;教学楼的楼梯口贴着一幅幅介绍科普小知识的画报,引领学生漫步于科学的殿堂中寻觅新知。二是注重宣传科普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和引领“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风尚,从多方面、多形式向学生介绍和宣传科学知识,聘请优秀科技辅导员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专家进行现场演示指导。三是注重征订科普读物。学校有意识地为学生征订《我爱科学》《动手做》《青少年科普报》等科普读物,充实到“无障碍阅读书吧”和学生阅览室,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科普读物,以提高学生对科普读物的阅读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
  2. 开发课程,普及科技教育。学校为更好地宣传科学知识,借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着手开发“创新与实践”课程,并编写成校本教材。2011年暑期,编制校本教材项目正式启动,由行政班子牵头,组织骨干教师组成教材编写组。2011年秋季,校本教材《创新与实践》开始试用。2012年春季,学校着手对校本教材在试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在修订时,一是结合地区实际,采用了安溪本地的信息资料,如六年级上册第2课《闽南文化调查》,在教材中我们明确要求学生阅读《安溪县志》《安溪民间文学集成》等书籍。二是教材的编写贴近学生,如三年级上册的第9课《未来的中国》是科幻画,我们把陈娇娇同学的作品《现在的茶园》编入教材中。
  同时探索教学模式。如何以教材为纲教授好这门课程,是大部分教师所困惑的。在没有教参、教案和过往经验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时常遇到困难。为此,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予以攻克:一是定期组织授课教师开展研讨活动,对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反馈,讨论解决,集众人之“智”,解决这门课程的教学难题;二是学校邀请科学专职教师分工对本课程的各个模块编写相应的教案,为各位授课教师提供相应的参考;三是定期举行教学研讨活动,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和教学的科学实施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对教材予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讲究评价方式。只有科学的评价方式才能真正反映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真正科学创造能力,并根据评价结果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针对“创新与实践”这门课程的评价方式不应只采用简单的笔试,我校采取了笔试、实践和报告考核三者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对一些科学理论和基础知识采用笔试测试;其次針对一些实验设计的要求,让学生现场动手操作,教师进行评分;再次针对一些调查和发明过程中所开展的实践活动,采取撰写调查报告予以考核的方式。在实际考试评价过程中,采取“三选二”,或“三选一”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开展活动,挖掘创新潜能。一是科技种植活动。为了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植物,学校在综合楼天台上开辟了一片人工种植园,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松土、种植、除草、施肥、除虫等农田间的动手实践活动。同时在学校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教师还会带领学生走上种植园观察与记录不同植物的形态特点。二是提供科技超市。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提供科技活动超市,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学校还经常举行全校范围内的科普活动,如举办读科技书写书评大赛、举行科普征文比赛、开展科普专题讲座和科普夏令营等活动,同时与社区组织进行合作,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社区,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普及。三是参加各级比赛。学校针对一些科技赛事,挑选一些素质较好且对发明兴趣浓厚的学生,创立科学兴趣小组,由专门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与培训,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通过活动,科技创新的精神牢牢地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扎根。
  我校秉持“强化科学实践,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主张,全校师生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地学习与践行,终获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示范校、省教育改革示范项目学校、市科学基地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大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成长为省、市、县名校长或名师,学科带头人或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我校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科技类大赛,多次荣获团体冠军。
  今后,我们将在前期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教育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以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立项课题“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实验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办学主张。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从2017年秋季起在全国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所强调的,此次国家组织专门力量统一编写义务教育三科教材,不是对原来教材编写出版方式的简单调整。如何理解和把握统编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内容框架及教材特点,对于我们一线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显得尤其重要。在此,笔者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为例,结合参加市里培训的一些体会,以及
期刊
教学实践中,我们从关注数学课堂中自身角色转换,研究如何做好一个引导者,转而开始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反思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作用如何体现,与教学内容契合的问题如何提出,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如何实现。反思之后,我们开始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寻求教与学的共振点,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生本课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开展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  要使课堂教学行之有效,教师
期刊
方程,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运用“新旧知识迁移”上好方程一类课展开探讨。  一、小学方程的雏形  “方程”这个词语在人教版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是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抽象地说起“方程”,学生不容易接受。其实仔细阅读一、二年级的教材就会发现形如4+(?摇?摇?摇)=8,5×☆=15的题目。这些用括号或一个图形符号代表一个数字的式子可以看作方程的雏形,而它们早就
期刊
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认为,本真是语文教学永恒的旋律。那么,什么是本?什么是真?吉春亚在长期的教学与研究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不断实践,提出了她的“本真”说。  关于“本”,吉春亚认为:第一,教育之“本”为培养厚德载物之人。教师应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情怀。第二,语文学科之本体。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课程本质属性应当是“言语”,即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言语生成,提升学生的口
期刊
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建模者,他们的角色定位在建模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在模型准备、建构、应用和拓展时,他们的对应角色分别是发现者、猜测者、验证者、表达者、应用者和拓展者。  一、发现者角色  所谓发现者角色,就是学生在建模准备时根据建模目的,了解问题实际背景,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关信息,并根据信息发现问题、初步感知模型的角色。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在观察、思考、交流中发现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
应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的邀请,福建教育出版社《新教师》杂志于2018年6月23~29日组织第三届福建省基础教育名校长名师暨《新教师》编委会交流团赴台交流。交流团一行10人从北到南、自东向西一路风尘,感受了台湾高温、高湿天气的威力,也领略了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旖旎的风光,尤其东岸太平洋那一望无际的湛蓝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我们参访了花莲县铸强小学、台东大学附设实验小学、彰化县中正小学(
期刊
【编者按】加强写话教学,是打好学生书面表达的基础,也是顺利进入三年级习作必须做好的准备,部编教材对写话教学做了精心、细致的安排。编者认为,创新写话指导的形式、方法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研究部编教材写话安排的特点,根据编者意图上好写话指导课;二是广开写话渠道,多途径、多策略指导学生进行写话。本专辑刊登的三篇文章,正是从上述两种角度展开的,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前些天,收到一家长发来的微信,微信中
期刊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内容。什么是语文要素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在教学中,要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地,就必须准确把握这“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分布的层级序列,以及实施的具体要求。本文试以“想象”能力培养为例
期刊
【编者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去了,自己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教育孩子则都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很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最需要家长们理解的是:影响孩子成绩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很多事情老师教不了,需要家长们来配合。教师、学生、家长这三方,究竟是种什么关系才是最健康的?如何处理好家校之间的矛盾?家校之间如何开展合作?希望本期专题所刊登的这几篇文章对读者有所帮助。  家校教育共同体的有效
期刊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德育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追求的重要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灌输式的课程落实方式仍是当前日常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品德知识,学习没有真实发生,更别谈将品德知识付诸于生活实践之中,以致学生参与社会、干预生活、学会做人的品德行为素养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笔者尝试开展活动体验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