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新教学模式使用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19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各个学校都在实施新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学科也相应开始使用新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的使用,激发了教师备课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教研活动的进行。学校因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经常搞一些赛课活动,给大多数教师提供了施展空间的机会,教师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业务素质也因公开课的磨练,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在新的课堂模式里,对学习及学习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了解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做学习的主人。
  新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教师日常备课的工作量。对于教师来说,辛苦不算什么,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辛苦准备的每节课不被学生接受,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新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课前准备的内容空前增加,为了解决备课量大,减少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的问题,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备课的任务由各学科教师共同负担,教师每人负责备一节课。虽然任务分配了,但是不同教师的工作态度却差距很大。备课的认真程度不一样。有的老师备课很详细,很认真;有的教师却不认真准备,马马虎虎对付一下就完事了。作为信息技术课,需要提前把准备好的课上传到群里,再由其他老师下载使用。由于个别老师准备的不充分,又不及时上传,有些老师已经讲到这节课,导学案和相关检测题还没有及时上传,或刚刚上传。讲课教师在课前才能下载到备课资料,没有时间去熟悉或添加自己的内容。仓促地使用教学资源很容易出问题,上课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备课准备上,应该有人监督、检查,避免有些教师的工作滞后、备课质量不过关现象。
  其次,由于教师每人负责一节课的导学案和检测题,没有具体的要求,大家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备课,助长了教师的惰性和依赖性。教师不再动脑去思考如何设计好一节课,而是直接下载教学网站的的教学资料使用。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走机械的流程,课堂进行的枯燥乏味。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听,不愿意学,玩游戏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堂教学进行的很困难。有时候个别教师的导学案准备的很好,但是学生已经麻木了这种课堂模式,依旧不学不问。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教学设计只依照新教学模式的基础,内容充实,接近考试,在兴趣、激励方面还是匮乏。
  第三,教师对新教学模式还没有正确的理解,不能灵活的使用,一味的照搬,也是导致课堂教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我们部门任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师的课我都听过了,大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堂模式的核心,只是简单地打出教学目标和重点,就让学生自己看学习资料。“先学后教”变成了学生先看书或看学习资料,教师总结和考察检测题。少了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或者带着任务去学习,才是真正的先学。没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只是让学生自己看书或资料,学生会很茫然,课堂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第四,不是所有的新知识学习都适合新教学模式。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网络技术教材有关新知识点的介绍不是很系统,更谈不上详细。有很多知识点很抽象,难懂。教师讲学生都很难听懂,学生去自学自然很吃力,学明白就更困难了。这部分知识点就不适宜学生自学。教师应该就难点适当地点拨,讲解。然后再让学生自学,效果会好些。
  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多知识是用操作软件实际操作才能达到。软件的使用,教师演示引导效率是最高的。这部分内容改成学生自学,教师做导学案需要抓很多操作图片,再加上文字介绍,学生看导学案学习效率很低。本来教师几句话和几个简单操作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自学,反而变复杂了。有关实践操作比较多的知识部分也不适宜学生自学。
  第五,新教学模式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不适合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计算机教室学习“理论比较多的知识”就不适合“先学后教”的模式。我们本学期的教学安排就是把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拿到计算机教室进行,课堂效果很不理想。因为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用来实践操作的工具,学生见了计算机就有动手操作的欲望。但是由于是理论知识,没有操作内容,学生只能通过屏幕看知识点,无法操作,这种感觉相当的不好。与其通过屏幕看文字还不如让学生看书舒服些。面对一个可以实践操作的机器却不能去操作,对学生是一种折磨。教师累,学生更累。我个人认为理论知识还是应该拿到班级去上比较合适。
  第六,新教学模式的使用让很多教师茫然。我也一样,由于这种新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使用的不理想,为了解新课堂模式的使用情况,我不仅听了本学科的所有老师的课,也听了其他学科的课,结果不尽然。学生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突然自主学习不适应。学生自小学到初中都是在老师教、学生学的情况下进行的。到了高中突然变成自学,学生的观念一时转变不过来,学习的主动性更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诸如以上原因,新课堂教学模式有待改变,有待各项制度的支持,我期待着新教学模式春天的到来!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我们可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一标准的提出,必然带动教学理念的更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抛开传统的教学思路,避免过度的关注文本主题却淡化了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  而换之以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
期刊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并保持“这
期刊
摘 要:作文指导是一个线性系统,包括作前收集、积累、整理资料的指导,作中分析材料、处理材料、语言表达的指导,作后修改、评讲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作文 作后指导 技巧  现有的作文教学往往仅重视作中指导,忽视作前、作后的指导,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改过程中,在注重作中指导的基础上,既注重作前的指导,又重视作后指导,努力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在此本人就作文教学的“作后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基本理念是:探究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依赖教师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但是,数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和实施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怎样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呢?现在,就如何在
期刊
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首先,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地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其次,美育也是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最关键的因素。语文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期刊
摘 要: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 创造性 思维  我作为数学教师,要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  例如:在比较15和9两个数
期刊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由此出发,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承担语文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到。  一、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方法  第一,依托网络资源。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教师要善于研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好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方法 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自己二十七年来的数学教学经验,就初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