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教育视角下的声乐艺术魅力研究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站在音乐审美的角度看,开展音乐教育的重点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也可称之为美感教育。主要是培养被教育者拥有创建美、欣赏美、分析美的音乐感官能力,可以提升被教育者审美的眼界、情操,并且在此基础上是对声乐艺术研究的重要依据,可以说音乐教育的关键在于审美教育。声乐艺术主要体现在旋律、节奏、歌词等相关环节中,只要把这些很好的结合起来,用科学合理的审美教育对被教育者进行指导学习,才能将声乐艺术魅力本身带有的特征体现出来,本文将重点研究音乐审美教育视角下的声乐艺术魅力,使声乐艺术更有活力。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声乐艺术魅力;研究
  引言
  音乐本身就是一项艺术,随着自带的魅力被大多人所喜爱。对专业人士而言声乐艺术的魅力建立在音乐审美教育之上,欣赏音乐美实际上就是对音乐审美的一种提高。声乐艺术的本质就是音乐审美的提升,不论是站在哪个角度出发,都离不开艺术气息与审美观念。因此声乐艺术的教学需要从审美教育出发,让被教育者学会在音乐审美中提升自身素养,对声乐艺术有着充分的认识与掌控,从综合角度出发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1 提高音乐审美教育的特征
  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被教育者建立美的体系,根据审美特点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以音乐审美角度欣赏美、鉴别美同时创造美。使被教育者对音乐这门艺术接受直观性、形象性及情感性的认知。审美教育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注重情感特征
  音乐审美教育的来源是情感,是将音乐美体现在人的情感教育中,属于本质教育,是其他教育难以代替的。审美教育中如果离开情感,就不能对人的精神层面及大脑发挥着全面性的教育,也难以保证个人道德及信仰的追求,难以反映人内心的真实感受[1]。可以说情感造就音乐,音乐的载体是情感,是艺术魅力的形成。它能将人内心深处无法宣泄的感情在音乐的渲染下进行情感释放,情感是音乐审美教育开展的动力来源,只有被教育者在感知美时对情感有着深刻的体验才能更好的将声乐艺术魅力挖掘出来。由此可见,音乐审美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需重视情感的培养,让被教育者在音乐审美教育下享受声乐艺术的魅力。
  1.2体验中获得感知特征
  音乐艺术特征多样化,想要使被教育者有着更好的体验,必须亲自去体验参与对音乐的欣赏、创作等活动,将内心感受与情感抒发出来,从而从音乐审美中获得幸福与快乐。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将声乐艺术的魅力美感与艺术本身体现出来,同时将自身情感与之联系在一起。审美体验实际就是在感受音乐美的过程中感受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官并不是被迫形成而是内心油然而生所形成的。真实的体验感知将审美的对象与审美自带的主体合为一体。审美自带主体主要是指在审美实践中具有审美能力的欣赏者[2]。审美对象则指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能让欣赏者产生心情愉快的物体,是实现体验与感知的对象。音乐审美教育的主心骨就是让被教育者在实际体验中获得感知,所以在引导被教育者时要多鼓励支持他们参加不同类型的音乐会,并在音乐会中获得感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释放,使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能够提高。
  1.3较强的创作性教育
  音乐本就是来源于生活创作,它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旋律、节奏、和声等,且都是根据人在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中创作而来。音乐本身不像舞蹈或戏剧一样具有鲜明的表达色彩,它是不能用言语去定义的,只能靠审美去感知它自带的灵魂美。因此,音乐本身就有创作性的教育,主要在于人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维性及结合生活实际创造出属于音乐的艺术美。音乐具有神秘性与模糊性,留给审美者的是无限的遐想空间与无尽的回忆,间接性的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他们可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想象力与感知力呈现不同的创作能力。因为年龄阶段不同,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创作的理解也会不同。审美教育与创造教育紧密相连,在自由创作中使被教育者从不同的角度学会欣赏美,同时音乐的创作能够使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激发他们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渴望与追求[3]。音乐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激发人类无穷的思维与想象,于是在不断的想象思维中出现创作。因此,想要提高审美教育,必须在不断的创作中促使自己进步,引发被教育者主动探索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在不断的学习中通过体会音乐审美激发自己的想象空间,提升创作能力,体现创作美。
  1.4在娱乐中体会愉悦性特征
  音乐审美教育可以让被教育者感受到来自音乐的舒适与愉悦,主要是针对美的认知与感受,实现审美教育,这种教育不会对被教育者强制性的实施,是让被教育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感知与欣赏,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审美教育中来。音乐本就属于一种使人轻松愉悦的娱乐活动,它们自带的独特旋律及节奏感能从无形中感染着人的感知,摆脱烦恼,使身心得到解放。欣赏音乐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能表达出人内心的情感,聪明的人总能在音乐审美中得到解脱。在娱乐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审美教育带来的快感。这种娱乐性的教育方式更好的实现了音乐审美教育,使得被教育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对音乐的审美有着更好的完善与了解。因此,在实现音乐审美教育时需要制造轻松愉悦的教育环境,让被教育者在精神享受中体会声乐艺术的美,同时在欢乐的状态下使被教育者审美得到提升。
  2 声乐艺术魅力在音乐审美教育下的体现要素
  2.1歌词美
  声乐艺术来源于语言的美,主要体现在歌词上面。优美的語言造就了歌词美,通过人声将这些美体现出来。歌词的定义与声乐艺术形成了整体美,语言是人类起源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的重要连接工具,通过声乐艺术体现出来更使语言生动且富有形象性,这种直接性的表达形式通过声音将语言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声乐艺术的创作体现上,不管是歌词的创作还是歌词通过人声演唱出来都离不开音乐审美教育的影响[4]。歌词不但可以将人的情感及对事物的认知体现出来,而且通俗易懂的歌词还能迅速提高审美能力。   2.2曲作美
  声乐艺术由各种因素组成,其中曲作的创作就是一种体现形式,曲作建立在歌词之上,曲作人员通过语言这个基本途径对声乐曲作进行创作,让歌词从可读逐渐上升到唱、听、感觉,使语言具有生命特征。音乐的整体美建立在曲作的基本创设上。主要体现在旋律的优美让音乐更加富有灵魂,是音乐的总体支柱与基础。音调美才能使欣赏者具有探究心理及享受情感,音调可以使声乐艺术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体现,优美的音调使欣赏者在听觉上加深了印象,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声乐艺术魅力在于音乐的展现,只有把握重点要素才能将声乐艺术的美展现在世人面前[5]。
  2.3歌唱美
  通过歌唱环节使音乐成为了一种表演模式,经过歌唱之后将声乐作品的优美及创作的真实性更好的呈现出来,将声乐艺术魅力展现出来。其中声音美能使歌唱魅力体现出来,进行歌唱时通过声音的音质、行腔、吐字等将声音美更好的呈现在世人面前。音质是评判声音美的重要前提,只有拥有完美的声线才能将歌唱完美的进行下去。行腔就是传统唱功中所追求的唱腔圆滑有劲,需掌握各个相关技术。吐字就是将歌词与曲作进行清楚地表达,即使曲作优美、歌词动人,若吐字不清也很难打动人心。
  3 音乐审美教育视角下对声乐艺术魅力研究的建议
  音乐审美教育主要体现在音乐上,通过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实现美的展现,提高审美能力并不是指为了表面的技能提升而进行表面性的教育,技能只是实现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声乐艺术主要建立在综合性的表演之上,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美感创作表现出来,声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唱”的形式达到最终的审美教育。因此在实现音乐审美教育视角下对声乐艺术魅力研究时需要重视听,引导被教育者主动的去听,从不断的听感中获得体验声乐艺术的魅力。其次就是重视声乐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提升。最重要的是需要对声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及相关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与培训,为被教育者提供更好的一手资料與指导。最后就是在进行审美教育与声乐艺术研究时必须要明确技术与艺术的含义与定位,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6]。
  4 结束语
  想要提高声乐艺术魅力,必须对音乐审美教育有着充分的了解与把控,学习各个审美技能,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育本身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这就需要教育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与实施中向被教育者传授专业的审美技巧,让被教育者不仅具有声乐艺术魅力还具有表演能力及创作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本就是一种积累性的漫长过程,需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配合完成,坚持以音乐审美教育为重点,多开展实施音乐课程,才能使被教育者更好的对声乐艺术有所了解与掌控。
  参考文献
  [1] 张爱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探析[J].科技资讯,2016,14(9):108-109.
  [2] 冯倩昀.新时期声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5):81-81.
  [3] 卢秀杰.浅谈音乐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9):153-153.
  [4] 王亚娟.浅谈音乐审美教育[J].音乐天地,2016(12):12-15.
  [5] 廖幸瑶.音乐美学教育实践之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48):233-234.
  [6] 杨昊.对音乐艺术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J].探求,2016(4):116-120.
其他文献
摘 要:文中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教师的能力与素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供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师资培养  引言  党在十九大上重点强调了“强化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家园”以及“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意识与创业决心的群体,具有个人能力以及把握机会的意识。
期刊
摘 要:民国要员吴忠信曾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长期处理边政问题,拥有丰富的治边经验,对边政建设多有亲身经历的他,更能反映其时国民政府治理边疆的实际情况。由此,他的边政理念中也多含“实用主义”色彩,治边方略多因地制宜以安边疆,而非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生搬硬套。在其主政新疆期间,虽无明显政绩,却能在及其艰难的条件下维持新疆省运作并有所好转,确保边疆的统一与安定,从而保证内地少受西北边事侵扰,其边政理
期刊
易安词缀满春怨春愁,酒樽装不了,轻舟载不动。她总写卧冰立雪的春红,只一阵和煦的风,就把冷面笑成了花颜。从极幸福到极不幸,她把直线下坠似的一世,活的通透且勇敢。她的种种情愫从不遮掩,我们或许不懂她,却能看透她。  易安的才情,在初春时节萌芽,绚烂了整个花季。  开明的家庭和宦官门第的浸泡,使少女易安气质高贵,才华横溢,她一出场就展现过人的才情。易安的娇俏和美好,绽放在自然山水间,藏匿于青梅心事里。 
期刊
摘 要:把篮球游戏适当的融入在青少年篮球教学和训练中,可以使队员对枯燥的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效的参与训练活动,同时篮球游戏是一个综合性项目,由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组成进攻与防守的对抗,是集体力、技术、战术、智慧等为一体的运动项目,但青少年篮球教学和训练中常常采取传统的单项式练习,过于注重体能和技术战术的培养,往往容易忽略队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采取结合篮球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和训练,能够充分
期刊
摘 要:语言作为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工具,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交流存在一定的差异。口语能力在汉语表达中的应用相对薄弱,在当前少数民族国家发展和加强国民经济建设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强与少数民族汉族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学生小学中文表达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简单的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汉语教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少数民族
期刊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给企业党建工作帶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当下企业党建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开展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企业;党建;创新  1 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党建面临的机遇  党的建设离不开具体的时代环境,互联网的发展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1.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为了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索了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职英语;思想政治教育  1.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是家里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思想还处于不稳定期。这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人
期刊
摘 要:近30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出现严重的教学思想断裂现象,许多教师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教书上课。本文将反思这种不良的断裂现象。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思想;断裂;反思  1949年建国后,我国语文教学全盘照搬了苏联模式,直至1966年语文教学遭到文革浩劫的全面冲击,出现第一次严重断裂[1]。1978年后语文教学重新走上正常轨道,着重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发展语
期刊
摘 要:在“大思政”教育視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建构以大思政为核心的联动式“大党建”工作格局,是提升整体教育活动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政治站位;党建联动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不断改革,形成了以“大思政”为特色的教育模式,该模式立足“人文思想”,倡导“德育为先”,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为实践导向,推动大学生全面可持续性发展。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但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在一个班中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后进生。一个教师面对最多的就是学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责任;爱  后进生是和尖子生相比较而言的,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或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一个班里虽然为数不多,但因经常犯错误或学习落后,经常给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