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在发展,教育在改革,新课程理念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活动的内容、形式、教法和学法也在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关注生活,注重学生主体,注重个体差异和行为习惯教育;关注学生的学法,强调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思想品德;教学;感悟
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至今,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从教师的“教法”到学生的“学法”都从较大程度上进行了改变。新课程中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转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对现实生活,对学生更注重体验性。所以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些体会。
1 思想品德课教学从思想着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理念指导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科学而先进的理念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前提。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尤为重要。长期以来,由于思想品德课远离学生实际,光从书本上去给学生谈理想,谈未来,使学生感到空洞,感到不切生活实际,从而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所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思想品德不一致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思想品德课成绩优异,而参加集体活动时也总是躲躲闪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常互相嫉妒,搞不好团结,显示出他们身上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诸如此类,就根本原因来说,都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一般来讲,现在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养成符合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总括起来讲,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思想品德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的倾向,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2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教师的教法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2.1 关注生活,注重学生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成员,社会上的每一种现象,都给予学生深深的感染。我在教学时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现实的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习,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把自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在课堂上设“模拟法庭”,引导学生扮演“心理咨询师”、“节目主持人”、“见习法官”、“法律顾问”……。许多同学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还真这么有趣,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
2.2 注重个体差异和行为习惯教育,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我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中我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
比如有的同学因学习成绩较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思想。我就反复为其讲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鼓励他们从点滴做起,最终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以外,更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把教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我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按以一个合格的中学生道德标准,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
3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学生的学法
在教学中我强调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发现,有所思、有所悟,从而有所感。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从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交往过程和审美过程。
我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认真研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躬于实践,所带班级思想品德学科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当然,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人改革者的行列,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思想品德;教学;感悟
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至今,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从教师的“教法”到学生的“学法”都从较大程度上进行了改变。新课程中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转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对现实生活,对学生更注重体验性。所以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些体会。
1 思想品德课教学从思想着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理念指导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科学而先进的理念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前提。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尤为重要。长期以来,由于思想品德课远离学生实际,光从书本上去给学生谈理想,谈未来,使学生感到空洞,感到不切生活实际,从而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所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思想品德不一致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思想品德课成绩优异,而参加集体活动时也总是躲躲闪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常互相嫉妒,搞不好团结,显示出他们身上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诸如此类,就根本原因来说,都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一般来讲,现在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养成符合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总括起来讲,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思想品德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的倾向,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2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教师的教法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2.1 关注生活,注重学生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成员,社会上的每一种现象,都给予学生深深的感染。我在教学时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现实的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习,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把自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在课堂上设“模拟法庭”,引导学生扮演“心理咨询师”、“节目主持人”、“见习法官”、“法律顾问”……。许多同学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还真这么有趣,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
2.2 注重个体差异和行为习惯教育,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我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中我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
比如有的同学因学习成绩较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思想。我就反复为其讲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鼓励他们从点滴做起,最终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以外,更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把教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我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按以一个合格的中学生道德标准,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
3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学生的学法
在教学中我强调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发现,有所思、有所悟,从而有所感。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从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交往过程和审美过程。
我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认真研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躬于实践,所带班级思想品德学科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当然,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人改革者的行列,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