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时期是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相对较为敏感的时期。本文主要在如下两方面作了些积极地探索和实践。①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这种自尊心、积极地引导这种荣誉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激情?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对他们进行竞争意识方面的渗透,使孩子们在早期能为日后的社会合作习得一些竞争技能?
【关键词】 课堂竞赛;竞歌;竞读;竞答;竞猜;竞书;敢于竞赛;善于竞赛;享受竞赛
从事中学英语教学15年来,我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学得快乐一点,让他们能尽情的享受中学这一段美好时光呢?
问题的解决源于一次偶得。几年前的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坐在桌前开始午餐,我顺口溜了一句:“今天午餐咱比比谁是No.1”,不到10分钟,“我是No.1”,四岁的儿子一声炸呼。“你的饭呢?”,我简直不敢相信。“吃-完-了”,儿子英雄似的回答。往常少说也得三四十分钟还要磨破嘴皮才能处理完的工作今天却在顷刻之间得以搞定--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原来竞赛有如此魔力。由此我想,如果教学也能如此,效果会怎么样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了一点一滴的课堂实践。事实证明,“课堂竞赛”的效果是出人意料的好。不但课堂一扫阴霾,而且掀起了激情空前的学习热潮。那么,什么是课堂竞赛?课堂竞赛又该怎么做呢?
通俗的说,课堂竞赛就是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将竞赛以不同的形式适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在活动中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充分锻炼自己的才干,尽可能多的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无限的激发出奋发向上的潜能。
首先,从课前准备开始。为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每节课前(尤其是下午第一节课前)必须集体唱歌。为了确保整体投入,全班三个大组,文娱委员可以根据每支歌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或轮唱,或分段竞歌,看看那一组唱的最投入,声音最响亮,情绪最激昂,选出最佳的一组,该组全体成员各加一分计入小组考核。这样,每次唱起歌来总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说来也挺有意思,有时一首婉约的曲子竟也能被唱的“铿锵有力”……当然,歌唱的质量好坏不是目的,能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就算目标实现。
竞歌结束后,全班11个合作小组由班委和小组长监督和引领,随即转入课前准备。这时,我们要看看谁的行动最迟缓,由11个小组长迅速记录下来(记录对象当然包括组长),被重复记录次数最多者随即“当选”,晚自习结束时班委及时将当天的扣分情况登记上墙,予以公示,学月累计。
上课开始,首先是课前英语汇报,内容主要涉及当日或近日的所见所悟,时事新闻,班级建议等。三五句可以,七八句也行。需要强调的是,每次必须是来自不同的小组的至少两个成员分别汇报,由全班同学充当评委, 根据两人的表现,选出优秀者予以当众表扬。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日常作文,关注时事和班务;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有效地参与竞争,激发表现欲,使课堂汇报更有时效,具有色彩。
对于词汇课,竞赛的方式就更多了。如果是词汇新授课,可以先竞读--给出一定的时间,看谁读的最准、最快(为了照顾其参与的积极性,每次在点派代表时,最好考虑每组都要有人参加,以增强其竞争的激烈性)。随后是竞答--对于与该词相关的其他词汇(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加上前缀、后缀等引起的词性或词义变化)、相关短语、主要用法等都可作为竞赛抢答的内容。当词汇的识记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便可实施竞猜--每组派出两名选手走上前台参与角逐,如一人表演一人猜,一人解释一人猜。如果是有形物体,还可用摸物猜词或卡片遮挡猜词等,各组参赛选手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猜对词汇数最多者获胜。最后是竞书--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呈现,如给出50词的考卷,率先完成的较为优秀的那一半学生可获得教师面批的机会,剩下的那一半则由小组长代劳。
对于阅读课,则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以6人为例),全班完成最快者,便可获得“今日小先生”的荣誉称号,待会儿可上台代老师替学生讲解某些疑难。当然,小组内部成员也按完成速度的先后顺序自己排出1、2、3、4、5、6号。其中,1号即为“小组先生”,负责为组内解忧,如1号有不能清楚解释的问题,2、3、4、5、6号才能依次获得说话的机会。如碰到各组皆有异议的问题,则优先由“今日小先生”代为释疑,最后由老师裁定。
写作课上,先由教师确定主题,开启第一句,剩下的问题则基本上由学习小组来完成,形式上主要是以句子接龙为主。第一小组各成员依然按照1-6号的顺序先由1号接出第一句后书写在黑板上。如有问题,则由该小组的其他成员随即进行修改。依次是第二组1号,第三组1号……比比看哪组行动最迅速,错误最少且更改最少,每次评出两个合作小组加分奖励。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培养了积极思维习惯,而且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日常生活中,我也力求本着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原则,在学习方面,活动方面,各类竞赛方面,包括常规纪律、清洁卫生方面不断变换着竞赛的原则和方式,尽量让他们懂得:任何事一旦参与就必须全力以赴。当然,各类竞赛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的潜在力量。
“疾风知劲草”,在长期渗透着竞赛的生活中,孩子们逐渐形成了利索、果敢的做事风格,养成了任何事要做就做最好的生活习惯,适应了比、学、赶、超的育人环境,人活得自信而有精神--感谢竞赛。
参考文献: 王 鲭: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教苑新声 2010年第8期
【关键词】 课堂竞赛;竞歌;竞读;竞答;竞猜;竞书;敢于竞赛;善于竞赛;享受竞赛
从事中学英语教学15年来,我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学得快乐一点,让他们能尽情的享受中学这一段美好时光呢?
问题的解决源于一次偶得。几年前的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坐在桌前开始午餐,我顺口溜了一句:“今天午餐咱比比谁是No.1”,不到10分钟,“我是No.1”,四岁的儿子一声炸呼。“你的饭呢?”,我简直不敢相信。“吃-完-了”,儿子英雄似的回答。往常少说也得三四十分钟还要磨破嘴皮才能处理完的工作今天却在顷刻之间得以搞定--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原来竞赛有如此魔力。由此我想,如果教学也能如此,效果会怎么样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了一点一滴的课堂实践。事实证明,“课堂竞赛”的效果是出人意料的好。不但课堂一扫阴霾,而且掀起了激情空前的学习热潮。那么,什么是课堂竞赛?课堂竞赛又该怎么做呢?
通俗的说,课堂竞赛就是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将竞赛以不同的形式适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在活动中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充分锻炼自己的才干,尽可能多的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无限的激发出奋发向上的潜能。
首先,从课前准备开始。为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每节课前(尤其是下午第一节课前)必须集体唱歌。为了确保整体投入,全班三个大组,文娱委员可以根据每支歌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或轮唱,或分段竞歌,看看那一组唱的最投入,声音最响亮,情绪最激昂,选出最佳的一组,该组全体成员各加一分计入小组考核。这样,每次唱起歌来总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说来也挺有意思,有时一首婉约的曲子竟也能被唱的“铿锵有力”……当然,歌唱的质量好坏不是目的,能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就算目标实现。
竞歌结束后,全班11个合作小组由班委和小组长监督和引领,随即转入课前准备。这时,我们要看看谁的行动最迟缓,由11个小组长迅速记录下来(记录对象当然包括组长),被重复记录次数最多者随即“当选”,晚自习结束时班委及时将当天的扣分情况登记上墙,予以公示,学月累计。
上课开始,首先是课前英语汇报,内容主要涉及当日或近日的所见所悟,时事新闻,班级建议等。三五句可以,七八句也行。需要强调的是,每次必须是来自不同的小组的至少两个成员分别汇报,由全班同学充当评委, 根据两人的表现,选出优秀者予以当众表扬。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日常作文,关注时事和班务;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有效地参与竞争,激发表现欲,使课堂汇报更有时效,具有色彩。
对于词汇课,竞赛的方式就更多了。如果是词汇新授课,可以先竞读--给出一定的时间,看谁读的最准、最快(为了照顾其参与的积极性,每次在点派代表时,最好考虑每组都要有人参加,以增强其竞争的激烈性)。随后是竞答--对于与该词相关的其他词汇(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加上前缀、后缀等引起的词性或词义变化)、相关短语、主要用法等都可作为竞赛抢答的内容。当词汇的识记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便可实施竞猜--每组派出两名选手走上前台参与角逐,如一人表演一人猜,一人解释一人猜。如果是有形物体,还可用摸物猜词或卡片遮挡猜词等,各组参赛选手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猜对词汇数最多者获胜。最后是竞书--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呈现,如给出50词的考卷,率先完成的较为优秀的那一半学生可获得教师面批的机会,剩下的那一半则由小组长代劳。
对于阅读课,则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以6人为例),全班完成最快者,便可获得“今日小先生”的荣誉称号,待会儿可上台代老师替学生讲解某些疑难。当然,小组内部成员也按完成速度的先后顺序自己排出1、2、3、4、5、6号。其中,1号即为“小组先生”,负责为组内解忧,如1号有不能清楚解释的问题,2、3、4、5、6号才能依次获得说话的机会。如碰到各组皆有异议的问题,则优先由“今日小先生”代为释疑,最后由老师裁定。
写作课上,先由教师确定主题,开启第一句,剩下的问题则基本上由学习小组来完成,形式上主要是以句子接龙为主。第一小组各成员依然按照1-6号的顺序先由1号接出第一句后书写在黑板上。如有问题,则由该小组的其他成员随即进行修改。依次是第二组1号,第三组1号……比比看哪组行动最迅速,错误最少且更改最少,每次评出两个合作小组加分奖励。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培养了积极思维习惯,而且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日常生活中,我也力求本着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原则,在学习方面,活动方面,各类竞赛方面,包括常规纪律、清洁卫生方面不断变换着竞赛的原则和方式,尽量让他们懂得:任何事一旦参与就必须全力以赴。当然,各类竞赛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的潜在力量。
“疾风知劲草”,在长期渗透着竞赛的生活中,孩子们逐渐形成了利索、果敢的做事风格,养成了任何事要做就做最好的生活习惯,适应了比、学、赶、超的育人环境,人活得自信而有精神--感谢竞赛。
参考文献: 王 鲭: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教苑新声 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