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的一位政协会员被邀请到了央视网站,与网友们聊起来。他就是大连韩伟企业集团董事长韩伟。
韩伟头上有很多职衔,也有很多荣誉,他不但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而且,2000年还被美国《福布斯》杂志排在中国大陆50名富豪榜第43位,估算他的企业总资产为9亿元,个人净资产为3.5亿元。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韩伟原是辽宁省大连市三涧堡镇东泥河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的起冢,是从50只种蛋开始的……
1955年,韩伟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三涧堡镇东泥河村。因为家里生活非常艰苦,1977年初中毕业以后,韩伟就回乡务农了。那时候,因为买不起化肥,韩伟就经常跟着哥哥姐姐们,走三十几里远的路,到大连市的南山别墅区里的厕所中去掏大粪,然后,再走三十几里路,用桶挑回来,做肥料,进农田里。
1980年,改革开放开始了,百业待兴,人才奇缺。三涧堡镇政府成立了畜牧办,但是,选来选去,偌大的一个镇里,却挑不出一个既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又强的畜牧助理来,很让镇里的领导们伤脑筋。后来,有人向镇领导们推荐了韩伟,一试之下,果然不错,韩伟便堂而皇之地转了正,成了一名正式国家干部,端上了铁饭碗。
一时间,全村人都沸腾了,韩伟终于有出息了!
当时,韩伟的工作除了统计各村屯的农民养鸡养鸭养马养牛养猪的数量以及做好疾病预防和医治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下到各村屯去,挨家挨户地动员和收缴国家下达给全镇农民的每年12000斤鸡蛋收购指标。韩伟本来就是一个能够吃苦耐劳的人,风里来雨里去,苦点累点他都不怕,可是,任务总也完不成,韩伟实在是苦恼极了。
12000斤,这个数目,看起来不大,可是,想要达到,实在是太难了。当时,农民们养鸡还没有形成规模,一个家庭一般也就五六只鸡,顶多十几只鸡,而且,因为饲养方法不得当,产蛋率极低。鸡下了蛋之后,被农民们自己吃掉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还没等韩伟来收,就被农民们私自卖掉,去换取柴米油盐了。 见韩伟整天愁眉苦脸的,妻子许淑芬顺口说道:“早知道鸡蛋这么难收,还不如咱们自己养鸡呢。”没想到,妻子无意的一句话,一下子点拨了韩伟,韩伟茅塞顿开,豁然见了天日:“是啊,既然鸡下了蛋有地方销售,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养鸡呢?”
许淑芬对丈夫的想法,非常赞成。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于是,两个人趴在小桌上,一分钱一分钱地盘算了起来。两个人算着算着,都不禁兴奋起来,养鸡这个行当,肯定能大赚特赚。
1982年3月的一天,韩伟和许淑芬乘上了火车,带着从哥哥家里“借”出来的3000元钱,到了沈阳市,买回来50只当时很流行的美国罗斯鸡种蛋,回家孵了起来。哥哥姐姐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马上便找到韩伟兴师问罪。姐姐说:“韩伟,你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去养什么鸡,好不容易才跳出了农门,如今还要回来当农民,这不是不务正业吗?”哥哥也说:“韩伟,你把铁饭碗扔了,专门去养鸡,万一养鸡赔了,你不但工作没了,鸡也没养成,以后可怎么办呢?”
本来,韩伟对自己非常有信心,打算辞掉公职,一心一意养鸡,可是,在哥哥姐姐们的轮番轰炸下,他和妻子许淑芬只好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妻子许淑芬专门在家养鸡,韩伟仍坚持上班工作,只在业余时间帮着妻子养鸡,并做技术指导。
很快地,小鸡孵了出来,长大了,生蛋了。第一个月,卖鸡蛋赚的钱,和韩伟的工资收入差不多;第二个月,卖鸡蛋赚的钱,是韩伟工资的三倍;第三个月,卖鸡蛋赚的钱,竟然是韩伟工资的五倍。韩伟的信心更加足了,他毅然辞掉了工作,专职养起了鸡。那个时候,由于资金有限,设备落后,夫妻两个无论做什么都必须亲力亲为。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夫妻两个就起了床。许淑芬穿上雨靴,踩着满地的鸡粪,打扫鸡舍,给鸡添加饲料,总是累得满头大汗。韩伟也穿上雨靴,顶着朦胧的晨光,像一头老黄牛一样,拉上装满水桶的胶轮车,走四五里的山路,上山去取水喂鸡。就这样,一直忙碌到深夜12点才能休息。
星期天到了,镇上的集市比平时热闹,韩伟和许淑芬又一起用水桶挑着鸡蛋,一趟又一趟地去集市上叫卖。
由于夫妻两个不怕艰难,吃苦耐劳,到了1985年,韩伟当上了拥有3000只蛋鸡的“鸡司令”,成了三涧堡镇的养鸡第一大户,也成了当地的首富。作为一名农民,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可是,韩伟却没有满足,他的理想,远远不止如此。就在那一年,他又向银行申请,为自己的养鸡场贷款15万元。
15万元,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款项!当时,一个五六口人的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一千多元,如果赔了,就是三辈子也还不上呀。一时间,人们对此指手画脚,议论纷纷。有的说,韩伟有眼光,有魄力,能干成一番大事业;更多的人则说,韩伟是挣了几个钱就头昏脑胀,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早晚会赔个精光。
事实证明,韩伟当时的眼光是长远的,决策也是正确的。靠15万元贷款,韩伟扩大了养鸡扬的规模,雇了人手,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又接着大干起来。
很快地,韩伟的养鸡场就飞快地发展起来,成了国内第一大养鸡场,巨额钞票也滚滚而来,使韩伟成了一个全世界瞩目的亿万富豪。韩伟养鸡场的鸡蛋,不但热销大连、沈阳,就连周围的县市,吃的也都是韩伟养鸡场的鸡蛋。没过多久,整个辽宁省,甚至吉林、黑龙江、河北的部分地区,也吃上了韩伟养鸡场的鸡蛋。
然而,此时的韩伟,却异常的冷静。个体经济在飞速发展,各地的养鸡场也纷纷成立,竞争异常激烈起来。求生存,谋发展,只有在鸡蛋质量上胜人一等,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当时,中国人养鸡生蛋,都是粗放式的,因为鸡粪就地掩埋,污染了地下水,为了防止鸡吃了被污染的地下水而生病,大家只好在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因此,鸡倒是没病没灾了,可是,鸡蛋中因为有药物和激素残留,鸡蛋的营养价值遭到了破坏,味道也有些腥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伟偕同妻子许淑芬考察了二十几个国家,归来后,买下了一道三面环海的3000余亩的山岭,因为交通方便,鸡粪能及时运走,再加上海风通畅,有效地防止了鸡病的流行和发生。
此外,韩伟还亲自到黑龙江的三江平原与当地的农民签下了绿色饲料合同,并聘请了二十几名畜牧专家做顾问,生产起了绿色鸡蛋。很快地,韩伟公司的‘略略哒’牌绿色鸡蛋便热销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好产品,出国门,亿万富豪永不知足
1996年,在日本和“三菱重工”齐名的“三井物产”的一个考察团来到了大连市,到韩伟的公司考察来了。他们在一家日文画报上看到了对韩伟和他的公司的介绍,非常感兴趣,马上便来了。这个考察团一行十七八人,韩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可是,这群自称是畜牧专家的日本人,虽然口口声声地说要和韩伟做大生意,行为却非常古怪和诡秘。
这一大帮人到了韩伟的公司以后,不用工作人员带领,就四处乱闯,东摸摸,西看看,动作都很蹊跷。他们有的对鸡粪非常喜欢,左撬一块嗅嗅,右撬一块闻闻,乘人不注意,就掖一块包起来,装进了口袋里。还有的对生鸡蛋非常喜欢,也不征求工作人员的同意,当场拿起鸡蛋砸了一个洞,插进吸管就吸,吸完还嬉皮笑脸地掖几只回去,说什么回宾馆和大家分享分享……
鸡场的工作人员们被弄得哭笑不得,却也无计可施。就这样,这些笑容可掬的先生们连续三年,年年来韩伟的公司和养鸡场考察,却年年不谈生意。“三井物产”是日本的食品十强企业航母,世界500强排名第五,这些人的行为,却一点也没有航母的风范。每一次这个考察团的人一来,鸡场的工作人员们便说:“鬼子又进村了!”
1999年,这个考察团又来了。一直非常谦和忍让的韩伟,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决定,这一次,要和他们彻底摊牌。日本人总是这样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实在太令韩伟寒心了,生意可以做,但是,人格和国格不能受到污辱……可是,这一次,日本人刚和韩伟一见面,便掏出了一张写满日文并盖有几个大红印章的证书,交给了韩伟。
紧接着,考察团的一位负责人说:“尊敬的韩伟先生,您的企业及产品‘咯咯哒’牌鸡蛋经过我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历时三年的极其严格的跟踪考察,最终获得了《日本国冷冻食品检查协会检验合格证书》(相当于中国技监局的权威资格),我们特此表示钦佩!并希望您的产品能考虑从现在起,就进入日本国市场。”
顿时,韩伟明白了,这群日本人生吃鸡蛋,带走鸡的粪便和鸡蛋,原来,都是在暗中对韩伟公司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考察。日本人对进口食品的检验之苛刻几乎世界闻名,由于有生食的习惯和洁癖,他们进口鸡蛋要绝对新鲜,所有蛋品都要无菌、无药残、无腥味、无激素、低胆固醇、高活力钙、蛋黄红和自然香。
能通过日本专家如此考察的公司,全世界寥寥无几,韩伟终于胜利了。经过了日本公司的检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就很容易通过了。紧接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开始进口韩伟的“咯略哒”牌鸡蛋,并且供不应求,一路畅销。韩伟和他的公司,终于享誉全世界。
对此,韩伟仍没有满足,他又成立了大连韩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和大连韩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成立了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从一个普通农民到进入《福布斯》排名的亿万富豪,韩伟仍在继续努力,永不知足……
韩伟头上有很多职衔,也有很多荣誉,他不但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而且,2000年还被美国《福布斯》杂志排在中国大陆50名富豪榜第43位,估算他的企业总资产为9亿元,个人净资产为3.5亿元。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韩伟原是辽宁省大连市三涧堡镇东泥河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的起冢,是从50只种蛋开始的……
1955年,韩伟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三涧堡镇东泥河村。因为家里生活非常艰苦,1977年初中毕业以后,韩伟就回乡务农了。那时候,因为买不起化肥,韩伟就经常跟着哥哥姐姐们,走三十几里远的路,到大连市的南山别墅区里的厕所中去掏大粪,然后,再走三十几里路,用桶挑回来,做肥料,进农田里。
1980年,改革开放开始了,百业待兴,人才奇缺。三涧堡镇政府成立了畜牧办,但是,选来选去,偌大的一个镇里,却挑不出一个既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又强的畜牧助理来,很让镇里的领导们伤脑筋。后来,有人向镇领导们推荐了韩伟,一试之下,果然不错,韩伟便堂而皇之地转了正,成了一名正式国家干部,端上了铁饭碗。
一时间,全村人都沸腾了,韩伟终于有出息了!
当时,韩伟的工作除了统计各村屯的农民养鸡养鸭养马养牛养猪的数量以及做好疾病预防和医治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下到各村屯去,挨家挨户地动员和收缴国家下达给全镇农民的每年12000斤鸡蛋收购指标。韩伟本来就是一个能够吃苦耐劳的人,风里来雨里去,苦点累点他都不怕,可是,任务总也完不成,韩伟实在是苦恼极了。
12000斤,这个数目,看起来不大,可是,想要达到,实在是太难了。当时,农民们养鸡还没有形成规模,一个家庭一般也就五六只鸡,顶多十几只鸡,而且,因为饲养方法不得当,产蛋率极低。鸡下了蛋之后,被农民们自己吃掉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还没等韩伟来收,就被农民们私自卖掉,去换取柴米油盐了。 见韩伟整天愁眉苦脸的,妻子许淑芬顺口说道:“早知道鸡蛋这么难收,还不如咱们自己养鸡呢。”没想到,妻子无意的一句话,一下子点拨了韩伟,韩伟茅塞顿开,豁然见了天日:“是啊,既然鸡下了蛋有地方销售,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养鸡呢?”
许淑芬对丈夫的想法,非常赞成。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于是,两个人趴在小桌上,一分钱一分钱地盘算了起来。两个人算着算着,都不禁兴奋起来,养鸡这个行当,肯定能大赚特赚。
1982年3月的一天,韩伟和许淑芬乘上了火车,带着从哥哥家里“借”出来的3000元钱,到了沈阳市,买回来50只当时很流行的美国罗斯鸡种蛋,回家孵了起来。哥哥姐姐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马上便找到韩伟兴师问罪。姐姐说:“韩伟,你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去养什么鸡,好不容易才跳出了农门,如今还要回来当农民,这不是不务正业吗?”哥哥也说:“韩伟,你把铁饭碗扔了,专门去养鸡,万一养鸡赔了,你不但工作没了,鸡也没养成,以后可怎么办呢?”
本来,韩伟对自己非常有信心,打算辞掉公职,一心一意养鸡,可是,在哥哥姐姐们的轮番轰炸下,他和妻子许淑芬只好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妻子许淑芬专门在家养鸡,韩伟仍坚持上班工作,只在业余时间帮着妻子养鸡,并做技术指导。
很快地,小鸡孵了出来,长大了,生蛋了。第一个月,卖鸡蛋赚的钱,和韩伟的工资收入差不多;第二个月,卖鸡蛋赚的钱,是韩伟工资的三倍;第三个月,卖鸡蛋赚的钱,竟然是韩伟工资的五倍。韩伟的信心更加足了,他毅然辞掉了工作,专职养起了鸡。那个时候,由于资金有限,设备落后,夫妻两个无论做什么都必须亲力亲为。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夫妻两个就起了床。许淑芬穿上雨靴,踩着满地的鸡粪,打扫鸡舍,给鸡添加饲料,总是累得满头大汗。韩伟也穿上雨靴,顶着朦胧的晨光,像一头老黄牛一样,拉上装满水桶的胶轮车,走四五里的山路,上山去取水喂鸡。就这样,一直忙碌到深夜12点才能休息。
星期天到了,镇上的集市比平时热闹,韩伟和许淑芬又一起用水桶挑着鸡蛋,一趟又一趟地去集市上叫卖。
由于夫妻两个不怕艰难,吃苦耐劳,到了1985年,韩伟当上了拥有3000只蛋鸡的“鸡司令”,成了三涧堡镇的养鸡第一大户,也成了当地的首富。作为一名农民,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可是,韩伟却没有满足,他的理想,远远不止如此。就在那一年,他又向银行申请,为自己的养鸡场贷款15万元。
15万元,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款项!当时,一个五六口人的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一千多元,如果赔了,就是三辈子也还不上呀。一时间,人们对此指手画脚,议论纷纷。有的说,韩伟有眼光,有魄力,能干成一番大事业;更多的人则说,韩伟是挣了几个钱就头昏脑胀,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早晚会赔个精光。
事实证明,韩伟当时的眼光是长远的,决策也是正确的。靠15万元贷款,韩伟扩大了养鸡扬的规模,雇了人手,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又接着大干起来。
很快地,韩伟的养鸡场就飞快地发展起来,成了国内第一大养鸡场,巨额钞票也滚滚而来,使韩伟成了一个全世界瞩目的亿万富豪。韩伟养鸡场的鸡蛋,不但热销大连、沈阳,就连周围的县市,吃的也都是韩伟养鸡场的鸡蛋。没过多久,整个辽宁省,甚至吉林、黑龙江、河北的部分地区,也吃上了韩伟养鸡场的鸡蛋。
然而,此时的韩伟,却异常的冷静。个体经济在飞速发展,各地的养鸡场也纷纷成立,竞争异常激烈起来。求生存,谋发展,只有在鸡蛋质量上胜人一等,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当时,中国人养鸡生蛋,都是粗放式的,因为鸡粪就地掩埋,污染了地下水,为了防止鸡吃了被污染的地下水而生病,大家只好在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因此,鸡倒是没病没灾了,可是,鸡蛋中因为有药物和激素残留,鸡蛋的营养价值遭到了破坏,味道也有些腥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伟偕同妻子许淑芬考察了二十几个国家,归来后,买下了一道三面环海的3000余亩的山岭,因为交通方便,鸡粪能及时运走,再加上海风通畅,有效地防止了鸡病的流行和发生。
此外,韩伟还亲自到黑龙江的三江平原与当地的农民签下了绿色饲料合同,并聘请了二十几名畜牧专家做顾问,生产起了绿色鸡蛋。很快地,韩伟公司的‘略略哒’牌绿色鸡蛋便热销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好产品,出国门,亿万富豪永不知足
1996年,在日本和“三菱重工”齐名的“三井物产”的一个考察团来到了大连市,到韩伟的公司考察来了。他们在一家日文画报上看到了对韩伟和他的公司的介绍,非常感兴趣,马上便来了。这个考察团一行十七八人,韩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可是,这群自称是畜牧专家的日本人,虽然口口声声地说要和韩伟做大生意,行为却非常古怪和诡秘。
这一大帮人到了韩伟的公司以后,不用工作人员带领,就四处乱闯,东摸摸,西看看,动作都很蹊跷。他们有的对鸡粪非常喜欢,左撬一块嗅嗅,右撬一块闻闻,乘人不注意,就掖一块包起来,装进了口袋里。还有的对生鸡蛋非常喜欢,也不征求工作人员的同意,当场拿起鸡蛋砸了一个洞,插进吸管就吸,吸完还嬉皮笑脸地掖几只回去,说什么回宾馆和大家分享分享……
鸡场的工作人员们被弄得哭笑不得,却也无计可施。就这样,这些笑容可掬的先生们连续三年,年年来韩伟的公司和养鸡场考察,却年年不谈生意。“三井物产”是日本的食品十强企业航母,世界500强排名第五,这些人的行为,却一点也没有航母的风范。每一次这个考察团的人一来,鸡场的工作人员们便说:“鬼子又进村了!”
1999年,这个考察团又来了。一直非常谦和忍让的韩伟,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决定,这一次,要和他们彻底摊牌。日本人总是这样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实在太令韩伟寒心了,生意可以做,但是,人格和国格不能受到污辱……可是,这一次,日本人刚和韩伟一见面,便掏出了一张写满日文并盖有几个大红印章的证书,交给了韩伟。
紧接着,考察团的一位负责人说:“尊敬的韩伟先生,您的企业及产品‘咯咯哒’牌鸡蛋经过我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历时三年的极其严格的跟踪考察,最终获得了《日本国冷冻食品检查协会检验合格证书》(相当于中国技监局的权威资格),我们特此表示钦佩!并希望您的产品能考虑从现在起,就进入日本国市场。”
顿时,韩伟明白了,这群日本人生吃鸡蛋,带走鸡的粪便和鸡蛋,原来,都是在暗中对韩伟公司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考察。日本人对进口食品的检验之苛刻几乎世界闻名,由于有生食的习惯和洁癖,他们进口鸡蛋要绝对新鲜,所有蛋品都要无菌、无药残、无腥味、无激素、低胆固醇、高活力钙、蛋黄红和自然香。
能通过日本专家如此考察的公司,全世界寥寥无几,韩伟终于胜利了。经过了日本公司的检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就很容易通过了。紧接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开始进口韩伟的“咯略哒”牌鸡蛋,并且供不应求,一路畅销。韩伟和他的公司,终于享誉全世界。
对此,韩伟仍没有满足,他又成立了大连韩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和大连韩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成立了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从一个普通农民到进入《福布斯》排名的亿万富豪,韩伟仍在继续努力,永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