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惠州传统客家民居为例,从文化的角度对我国传统民居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民居建筑形式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探讨传统民居的构筑语言及建筑文化对现代城市居住建筑发展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生态理念 文化 地域特色
Abstract:In this paper, Huizhou traditional Hakka, for example,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our traditional houses were analyzed to expla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history at the time the form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s reasonable.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language and building traditional houses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the modern c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Keywords:Ecological concept, Cultu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经济日益繁荣。在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下,城市面貌呈现西化、趋同的现象,建筑失去了地区的丰富性和传统的色彩。同时我们赖以生活居住的环境也不断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面对这些问题,建筑师们认识到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探索新的、更具前景的建筑形式。
我国传统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融通和合的智慧。传统民居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它崇尚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天人合一哲学观,注重宗族家庭团结共存,形态空间纯朴优美,将人文思想、情感、生活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对创造和谐美好的现代人居环境,开创建筑发展的科学道路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位于广东东南部的惠州,在历史上是客家人迁徙定居之地,现存惠州传统民居以客家民居为多,反映了客家人的居住文化,凝聚着他们的勤劳智慧。惠州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地方建筑形式,所蕴含的文化、自然生态观念对探索研究现代居住建筑的发展很有价值。
一、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主张人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惠州传统客家民居合理的布局很好地适应利用自然,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体现了这一观念。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道融入人道,人类应遵循自然法则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思想注重的是人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天人合一为儒家和道家所推崇,都认为人与万物同属一个生命场。我国传统民居的环境观反映了这一文化思想,民居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保护并且善用自然,使自然环境和建筑有机结合,在良性平衡循环系统中和谐共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从生态理念的角度看,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同态互生,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思想。现分析惠州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以说明。
惠州地处我国沿海亚热带地区,气候潮湿炎热。传统的客家民居多采用小尺度的院落式布局,建筑间距小,房屋密集,建筑之间形成相互遮挡、产生的阴影减少了太阳辐射,因此建筑内部阴凉。再则惠州民居采用高敞的大厅,门窗相对,通过合理组织厅堂、通廊,把院落作为气流的汇合点,产生良好的通风系统,达到夏季自然降温的作用。惠州因位于沿海地区,多台风侵袭。民居小尺度密集的院落布局能有效地减弱风速,降低了台风吹袭对建筑的破坏力。由此可见,在当时有限的的经济、技术背景下,惠州客家民居的院落式布局适应环境,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因素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创造出适宜居住的良好室内气候小环境。
惠州民居建筑的前部多设半圆形的池塘,又称月池。半圆形月池与方正严谨的建筑在形式相互呼应,形成自然山水间一道和谐秀美的建筑景观,体现了方圆兼济,阴阳互补的环境观。另一方面月池还具有多种重要的实用功能。第一,能增加夏季风的湿度、降低其温度,有效调节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第二,池塘可以用于排污、降解污染物。第三,在旱季保证室内井水水位的稳定。第四,池塘能用于养殖和洗涤。第五,在火灾时提供灭火用水。第六,开挖月池的泥土可用作建屋夯墙的材料。由此可见月池不仅能完善建筑的居住功能,而且对民居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惠州客家人根据自然气候特点及生产生活需要,创造出与之适应的民居建筑形式,对自然既合理利用, 又积极保护, 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处在一个良性平衡循环系统之中,两者动态的发展达到了和谐。惠州传统民居体现出的生态观是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符合的,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城市建设上是指创造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都能充分实现并且高度协调的人居环境。我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现代生态住宅包括的主要原则有:1、强调住宅有充足的阳光、空气、照明和良好的通风;适宜生活的温度、湿度;安全无害的结构和材料。2、无废物、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洁净。3、节约资源,即能源、水源、土地等合理利用。4、环境和谐 ,达到人和大自然的融洽。由此可得,惠州传统民居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与现代的生态住宅理念是相符的。
继承传统建筑中有价值的构筑理念是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意义之一,仅是对形式的简单模仿并不能延续传统的地域建筑特色。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应从建筑形态出发,科学、系统地分析其建筑经验,从现代生态和技术的角度总结传统民居的空间意义,使传统民居蕴含的科学的建筑设计语言在现代城市住宅建设中得到应用和发扬。
二、传统民居建筑形态体现了礼乐相济的文化特征。惠州传统民居以院落为中心,建筑空间庄重有序,虚实相生、分合有度,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睦,适应大家族聚居的居住模式。
关键词:生态理念 文化 地域特色
Abstract:In this paper, Huizhou traditional Hakka, for example,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our traditional houses were analyzed to expla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history at the time the form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s reasonable.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language and building traditional houses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the modern c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Keywords:Ecological concept, Cultu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经济日益繁荣。在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下,城市面貌呈现西化、趋同的现象,建筑失去了地区的丰富性和传统的色彩。同时我们赖以生活居住的环境也不断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面对这些问题,建筑师们认识到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探索新的、更具前景的建筑形式。
我国传统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融通和合的智慧。传统民居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它崇尚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天人合一哲学观,注重宗族家庭团结共存,形态空间纯朴优美,将人文思想、情感、生活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对创造和谐美好的现代人居环境,开创建筑发展的科学道路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位于广东东南部的惠州,在历史上是客家人迁徙定居之地,现存惠州传统民居以客家民居为多,反映了客家人的居住文化,凝聚着他们的勤劳智慧。惠州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地方建筑形式,所蕴含的文化、自然生态观念对探索研究现代居住建筑的发展很有价值。
一、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主张人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惠州传统客家民居合理的布局很好地适应利用自然,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体现了这一观念。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道融入人道,人类应遵循自然法则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思想注重的是人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天人合一为儒家和道家所推崇,都认为人与万物同属一个生命场。我国传统民居的环境观反映了这一文化思想,民居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保护并且善用自然,使自然环境和建筑有机结合,在良性平衡循环系统中和谐共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从生态理念的角度看,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同态互生,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思想。现分析惠州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以说明。
惠州地处我国沿海亚热带地区,气候潮湿炎热。传统的客家民居多采用小尺度的院落式布局,建筑间距小,房屋密集,建筑之间形成相互遮挡、产生的阴影减少了太阳辐射,因此建筑内部阴凉。再则惠州民居采用高敞的大厅,门窗相对,通过合理组织厅堂、通廊,把院落作为气流的汇合点,产生良好的通风系统,达到夏季自然降温的作用。惠州因位于沿海地区,多台风侵袭。民居小尺度密集的院落布局能有效地减弱风速,降低了台风吹袭对建筑的破坏力。由此可见,在当时有限的的经济、技术背景下,惠州客家民居的院落式布局适应环境,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因素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创造出适宜居住的良好室内气候小环境。
惠州民居建筑的前部多设半圆形的池塘,又称月池。半圆形月池与方正严谨的建筑在形式相互呼应,形成自然山水间一道和谐秀美的建筑景观,体现了方圆兼济,阴阳互补的环境观。另一方面月池还具有多种重要的实用功能。第一,能增加夏季风的湿度、降低其温度,有效调节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第二,池塘可以用于排污、降解污染物。第三,在旱季保证室内井水水位的稳定。第四,池塘能用于养殖和洗涤。第五,在火灾时提供灭火用水。第六,开挖月池的泥土可用作建屋夯墙的材料。由此可见月池不仅能完善建筑的居住功能,而且对民居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惠州客家人根据自然气候特点及生产生活需要,创造出与之适应的民居建筑形式,对自然既合理利用, 又积极保护, 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处在一个良性平衡循环系统之中,两者动态的发展达到了和谐。惠州传统民居体现出的生态观是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符合的,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城市建设上是指创造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都能充分实现并且高度协调的人居环境。我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现代生态住宅包括的主要原则有:1、强调住宅有充足的阳光、空气、照明和良好的通风;适宜生活的温度、湿度;安全无害的结构和材料。2、无废物、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洁净。3、节约资源,即能源、水源、土地等合理利用。4、环境和谐 ,达到人和大自然的融洽。由此可得,惠州传统民居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与现代的生态住宅理念是相符的。
继承传统建筑中有价值的构筑理念是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意义之一,仅是对形式的简单模仿并不能延续传统的地域建筑特色。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应从建筑形态出发,科学、系统地分析其建筑经验,从现代生态和技术的角度总结传统民居的空间意义,使传统民居蕴含的科学的建筑设计语言在现代城市住宅建设中得到应用和发扬。
二、传统民居建筑形态体现了礼乐相济的文化特征。惠州传统民居以院落为中心,建筑空间庄重有序,虚实相生、分合有度,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睦,适应大家族聚居的居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