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天, 家家都吃荠菜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明皇的宦官高力士被流放到贵州时,看到贵州的荠菜很多,却没有人采来吃,便作诗云:
  “京师论斤卖,此地无人采,贵贱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这首荠菜诗我凭记忆引用,个别字可能有出入,但基本上不会错。荠菜是野菜,分甜荠菜和苦荠菜两种。甜荠菜有一股清香,苦荠菜略带苦味,都是春天很好的野菜,南北各地都有,在北京不少人喜欢吃。清初柴桑《燕京杂记》云:
  荠菜遍生野外,穷民采之,清晨載以小筐,鬻于市上,味甚甘脆,诗云“其甘如荠”,信然。
  作者引用《诗经》的句子,说明我国吃荠菜的历史是极为悠久的。它最普通的吃法是用肉丝炒了吃,或是在开水锅中焯熟之后,切碎了和豆腐干拌着吃,再有用荠菜和肉做馅,包饺子吃,都是很可口的。在北京春天里吃荠菜馅饺子,和江南吃荠菜大馄饨、荠菜汤团、荠菜春卷一样,不只是清香可口,还是充满了春的喜悦的时鲜食物。寄寓在北京的江南人特别喜欢吃荠菜,还另有原因,看到荠菜,便有春回人间之感,也会油然想到江南,想到故乡的风土。江南的春天,家家都吃荠菜,荠菜炒笋丝、荠菜拌冬笋,那是属于春天特有的家常名菜啊!许多年前,知堂老人在西单菜市看到卖荠菜的,特地写了一篇散文,谈荠菜之美,文中引用了一首江南民谣:
  “荠菜、马兰头,阿姐住在后门头。”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现在不少也都两鬓华发,甚至有的人已白发盈颠了吧。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艺术魅力的天籁体的儿歌啊!也有人唱道:“荠菜、马兰头,娶了娘子生丫头。”这则是以嘲弄的口吻,反映了旧时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不足为训了。
  说到野菜,北京在历史上还讲究吃天坛龙须菜,清初周筼《析津日记》上记载:
  “天坛龙须菜,清明后,都人以鬻于市,其茎食之甚脆。”
  《日下旧闻》引《帝京岁时纪胜》也说:
  “三月采食天坛龙须菜,味极清美。”
  但这些只是书上的记载,在我的记忆中,在几十年前,再没有听说什么天坛的龙须菜了。大概人事沧桑,也波及到京华草木,天坛龙须菜早已泯灭绝种了。再有,在榆树飘榆钱的时候,把榆钱和面蒸熟,上锅稍放精盐、葱花,用油炒食之,北京俗说叫作榆钱“块垒”,(可能不是这两个字,因为口语,一时写不出。只有请读者原谅了)极为香美。这是查慎行在《人海记》中记载过的,还是宫中官厨赐给翰林学士吃的珍品呢!
  (选自江苏文艺出版社《旧京散记》一书)
其他文献
白先勇(1937- ),回族,生于广西桂林。白崇禧之子,毕业于台湾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著有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纽约客》等,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等,以及舞台剧《游园惊梦》等。其中《台北人》入选由《亚洲周刊》与全球各地学者评选出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18年,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和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
期刊
我生于1997年,如果你要问我90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代人,我想我的回答会是——“最孤独但也是最幸运的一代”。  1  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写入宪法,这一政策使得90后一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毫无疑问,我也是家里的独苗。  “得益于”小学就在家门口的便利,刚上学没多久我就开始了独自上下学的艰难任务,每天早上乖巧地把钥匙放在书包里,放学了一个人回家。  但因为父亲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从小听多了各种
期刊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他用自己的全心付出,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师德的内涵,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先后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8年3月2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
期刊
斯特芬·施密茨(Stephan Schmitz)是一位居于瑞士苏黎世屡获大奖的概念性插画师。他擅长用单幅作品给人惊喜,也善于用敏锐的观念来诠释故事。本期与大家分享一组斯蒂芬的插画作品,这一系列作品用諷刺的手法,表现出现实生活背后的一面。
期刊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让人从无知到博学,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具有启智、推动社会进步的功效。  下面三个普通人与书结缘的故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张晓理:从拾荒者到诗人的蜕变  “只有过时的商品,没有过时的文学。只有人不看的书,没有看不懂的书。要说看不懂,那是没下工夫。”阿克苏市
期刊
畅销天王东野圭吾,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水瓶座男人。喜欢创新,甚至还有点自恋。从他的作品中体验精彩推理的同时,还多少会被他清奇的脑洞征服。东野圭吾回忆起每一部作品时,似乎都透着那么一点点自嘲与骄傲。哪些作品对东野圭吾来说意义非凡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位思想自由的大作家是怎么说自己笔下那些故事的吧!  《放学后》:东野奎吾成名之作  【推荐理由】东野圭吾的一切都从这本书开始,这是他梦开始的地方。虽是推理
期刊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李渔有着坎坷的人生境遇。刚一出生时享受着富足生活,“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后来由于时局突变、科举失利,原本饶有资产的家庭也因屡遭变故,一贫如洗,于是,李渔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写畅销书,做公益,组织家庭戏班流动演戏,标新立异的思想让他突破了自己,成了时代的弄潮儿。如今再回望他的所思所想,更令我们感慨:他在创新的路上,竟与现代人的观念有着惊人相似之处。  设妙计维护
期刊
阿拉伯世界的声音愈发变得微弱,并不是因为阿拉伯文化落后于时代。这种衰落更多地可能是因为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遏制了阿拉伯语在当代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卡尔·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当代阿拉伯语的危机  自2011年以来的阿拉伯地区的政治动乱掩盖了这个地区以更加不为人注意的方式出现的危机——如果以书面文化进行衡量,阿拉伯语世界正处在低谷。
期刊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这个迟到的画家,没按约定时间来,见过礼后也没有恭敬地原地待命,还悠闲地转到其他房间内,甚至甩掉衣服,旁若无人地作起画来,怎么最后还被称赞是“真画者”呢?  宋画史的这种“解衣般礴”的作画状态以及“草圣”张旭脱帽露顶
期刊
作为一种持续已久的文化现象,关羽崇拜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关羽崇拜离不开关羽形象的塑造。关羽形象的塑造有文学、戏剧、曲艺、图像等多种形式,其中图像最方便易得、最流行普及,因而对关羽形象的建构也最复杂多元。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各种创作,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切合了群众的需求,使关羽形象深入人心。  真实人物本身并非完美无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