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发生率增高的特点,笔者通过对288名在校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不良、人际关系敏感、饮食和睡眠障碍、原有心理问题加重几方面,中医情志理论可指导情志疗法,如安神定志法、音乐胜情法、情志生克法等,帮助学生增强“正气”,有效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疫情;中医情志;高校学生;心理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对学生群体思想、生活、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校园常态化防控生活中,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延续到了校园生活,加之长时间未返校,对学校的适应性明显降低,也新增了很多心理问题。笔者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开展了相关心理课题研究。
一、方法和结果
1. 方法:2020年8月15日——10月10日。通过微信网络平台——问卷星,选用“SCL-90”量表对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大一至大五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
2. 结果。288份有效问卷中,显示13%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见表1,其中2项以上的因子分数高于2分(2分表示症状轻度,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提示阳性症状,通过对比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绪不良。疫情发生后,部分同学过度关注疫情的发展与变化,随着疫情的进展,担心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反应过度,产生不良情绪。
第二,人际关系敏感。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原有的聚会、交友、出行等娱乐活动被严格地限制,疫情期间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宿舍同学,虽然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网络沟通,但沟通效果不如面对面,部分大学同学情侣在疫情期间也出现了情感和沟通问题,甚至出现了情感危机。
第三,其他(睡眠障碍和饮食不良)。受不良情绪的影响,部分学生夜间出现失眠,因疫情期间网络授课形成的不良饮食、睡眠习惯延续至校园生活,部分学生凌晨2、3点才能入睡,因此也影响了白天正常的学习、生活,饮食时间也与食堂供餐时间不相符;部分学生时常感觉肚子胀满不舒,食欲不振。
第四,原有心理问题加重。部分学生原来即有心理问题,情绪无法有效疏导,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交流与户外活动大量减少,大量疫情信息不断地干扰,长期处于抑郁和焦虑状态,诱发和加重了原有的心理问题,疫情期间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寻找心理机构咨询的难度增加,都影响了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通过比对各个年级在各因子项目的平均数(见表1)进行T检验比对,各个年級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各个年级学生在心理问题发生上是同质的,意味着情绪不良、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发生差异不显著,因此本项目随机选择了大二和大三的一些心理问题学生,运用中医情志疗法进行辅导,改善其心理状况。经过28天的心理辅导,再次对这部分心理问题学生使用“SCL-90”量表检查心理状态,结果(见表2)发现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分数有明显变化(P<0.05),在这几方面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而对其他(饮食不良和睡眠障碍)因子上,两次分数差别不显著(P>0.05),心理问题改善不明显。
三、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心理防控长效机制
1.1强化疫情防控心理安全意识:针对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安全问题,增加心理咨询师在职人数和网络平台服务人数,对疫情期间学生出现的焦虑等情绪进行及时疏导[1]。强化心理咨询队伍培训,提升心理咨询水平和素质。
1.2健全网络心理咨询体系:日常心理安全防控工作机制下,建立宿舍同学—班长—辅导员—二级学院—学工部—心理咨询师等六级安全防控网络,充分发挥学生的朋辈互助作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学校充分发挥班干部、党员、寝室长的监督职责,每日上报学生的体温和心理状态,做到反馈及时、提前预防、尽早干预。
1.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针对特殊群体重点开展心理教育工作:针对重点关注心理学生,建立一人一档,给予正确的心理安全知识和心理关怀,对其不良心理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其采取中医调节情志措施来释放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构筑心理防疫阻击战的战斗堡垒。
2.中医情志疗法
中医情志理论对于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调治方法较多,对中医心理问题的发生需要追根溯源,因人制宜、因地制、因时制宜,把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同自身的生理与地域环境因素紧密结合起来,循因辨证,达到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效果。现将用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情志调节方
法总结如下:
2.1安神定志法。《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通过书法写“正”、读乾卦卦辞,子午静坐,卯酉干沐浴等方法,内观正坐,笔落思清,达到心无旁骛,宁静致远,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平和[2]。一切情志问题均自人们内心的放逸、正念不足、不自信,不顺应自然而受伤产生的。中国汉字在发明,当初本是一种符号。它符合了天地自然本身的规矩,因此代表的是一种能量。故当心理问题学生练习书法时,会在内心得到书法字体内涵的能量。
2.2音乐胜情法。五音,实乃对应人体之五脏,人与天地相应,五脏六腑应五音六律,以应天道。《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根据以上中医五行理论,以五行同气相求之方法,根据音乐的种属特点,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调理情志。因疫情影响,当人体出现焦虑、抑郁,忧愁难安的不良情绪时,病位主要在脾,脾属土,同气相求,应当选取宫式音乐,如《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塞上曲》等。如人体出现惊恐不安,恐惧心理严重时,病位主要在肾,肾属水,同气相求,可选取羽式音乐,如《平沙落雁》、《二泉映月》、《江河水》等曲目。如人体出现愤怒,冲动难安等不良情绪时,病位在肝,肝属木,同气相求,可选取角式音乐,如《江南好》《鹧鸪飞》。情绪悲观,消极难过时,病位在肺,同气相求,可选取商式音乐,如《黄河》、《潇乡水云》。情绪过于激动,甚至于喜极而泣,泣不能收,不能平复时,病位在心,可选取徵式音乐,如《文王操》、《樵歌》、《渔歌》等[3-5]。多种情绪夹杂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多重音乐疗法。 2.3情志生克法:中医五行生克规律为:恐克喜、悲克怒、怒克思、思克恐、喜克悲。通过激发一种情志来治疗和调整另一种过激情志,使人体过激的情志趋向于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情绪愤怒的学生,悲克怒,可告之以新冠肺炎疫情之悲伤感人故事,激发其同理心,引导愤怒情绪的消除;对于情绪过于恐慌的学生,情绪过度紧张、恐惧,根据思克恐的原则,可促之以思,导之以理,引其理性思考,加强对疫情客观的认知,渐渐消除其恐惧心理。对于过度喜乐伤心,心气涣散不收的学生,恐克喜,可把新冠疫情的严重性、破坏性等与其分说道明,让其对现实有充分的认识,从过度的喜乐中回复平静。对于过度悲伤的学生,喜克悲,可结合学生家庭状况、个人专业、新冠疫情的国家防控巨大成就等,不断传递好消息,“报喜不报忧”,使其悲伤情绪渐渐转为喜悦快乐之情。对于过度忧愁、抑郁、焦虑,不思饮食,消瘦乏力的学生,怒克思,可结合学生日常表现、性格行为等,选择适宜角度,令其愤怒1-2次,促进其对思愁情绪的消除。
四、总结
高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不仅要组织学生完成相关学习,同時可以根据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传统中医中药的特色优势,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调畅情志,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力求“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提升学生在特殊环境下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学会自我调整和管理,坚决筑牢心理防线,不仅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社会的平稳,维护校园秩序。
参考文献:
[1]李婷婷.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疏导[A].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20:4.
[2]程志立,赵明宇,曹向阳,刘剑锋,秦培洁,柳青,程志强.中医养生与导引行气[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1):49-52.
[3]徐蕊,李淳,彭锦,侯雪艳.中医音乐疗法干预偏颇情志的方案构建思路[J].中医杂志,2017,58(13):1113-1116.
[4]马越,刘明明,高思华,蒋雯.基于《黄帝内经》五音理论的中医音乐疗法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5): 1294- 1297.
[5]刘秀英,潘孟侠,夏立伟.应用中医音乐疗法治疗肺癌患者术后不良情绪的效果及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01): 216-217.
作者简介:王方维(1992年1月) 民族:汉, 籍贯:福建泉州,当前职称:助理政工师, 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
关键词:疫情;中医情志;高校学生;心理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对学生群体思想、生活、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校园常态化防控生活中,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延续到了校园生活,加之长时间未返校,对学校的适应性明显降低,也新增了很多心理问题。笔者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开展了相关心理课题研究。
一、方法和结果
1. 方法:2020年8月15日——10月10日。通过微信网络平台——问卷星,选用“SCL-90”量表对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大一至大五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
2. 结果。288份有效问卷中,显示13%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见表1,其中2项以上的因子分数高于2分(2分表示症状轻度,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提示阳性症状,通过对比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绪不良。疫情发生后,部分同学过度关注疫情的发展与变化,随着疫情的进展,担心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反应过度,产生不良情绪。
第二,人际关系敏感。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原有的聚会、交友、出行等娱乐活动被严格地限制,疫情期间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宿舍同学,虽然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网络沟通,但沟通效果不如面对面,部分大学同学情侣在疫情期间也出现了情感和沟通问题,甚至出现了情感危机。
第三,其他(睡眠障碍和饮食不良)。受不良情绪的影响,部分学生夜间出现失眠,因疫情期间网络授课形成的不良饮食、睡眠习惯延续至校园生活,部分学生凌晨2、3点才能入睡,因此也影响了白天正常的学习、生活,饮食时间也与食堂供餐时间不相符;部分学生时常感觉肚子胀满不舒,食欲不振。
第四,原有心理问题加重。部分学生原来即有心理问题,情绪无法有效疏导,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交流与户外活动大量减少,大量疫情信息不断地干扰,长期处于抑郁和焦虑状态,诱发和加重了原有的心理问题,疫情期间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寻找心理机构咨询的难度增加,都影响了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通过比对各个年级在各因子项目的平均数(见表1)进行T检验比对,各个年級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各个年级学生在心理问题发生上是同质的,意味着情绪不良、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发生差异不显著,因此本项目随机选择了大二和大三的一些心理问题学生,运用中医情志疗法进行辅导,改善其心理状况。经过28天的心理辅导,再次对这部分心理问题学生使用“SCL-90”量表检查心理状态,结果(见表2)发现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分数有明显变化(P<0.05),在这几方面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而对其他(饮食不良和睡眠障碍)因子上,两次分数差别不显著(P>0.05),心理问题改善不明显。
三、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心理防控长效机制
1.1强化疫情防控心理安全意识:针对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安全问题,增加心理咨询师在职人数和网络平台服务人数,对疫情期间学生出现的焦虑等情绪进行及时疏导[1]。强化心理咨询队伍培训,提升心理咨询水平和素质。
1.2健全网络心理咨询体系:日常心理安全防控工作机制下,建立宿舍同学—班长—辅导员—二级学院—学工部—心理咨询师等六级安全防控网络,充分发挥学生的朋辈互助作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学校充分发挥班干部、党员、寝室长的监督职责,每日上报学生的体温和心理状态,做到反馈及时、提前预防、尽早干预。
1.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针对特殊群体重点开展心理教育工作:针对重点关注心理学生,建立一人一档,给予正确的心理安全知识和心理关怀,对其不良心理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其采取中医调节情志措施来释放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构筑心理防疫阻击战的战斗堡垒。
2.中医情志疗法
中医情志理论对于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调治方法较多,对中医心理问题的发生需要追根溯源,因人制宜、因地制、因时制宜,把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同自身的生理与地域环境因素紧密结合起来,循因辨证,达到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效果。现将用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情志调节方
法总结如下:
2.1安神定志法。《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通过书法写“正”、读乾卦卦辞,子午静坐,卯酉干沐浴等方法,内观正坐,笔落思清,达到心无旁骛,宁静致远,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平和[2]。一切情志问题均自人们内心的放逸、正念不足、不自信,不顺应自然而受伤产生的。中国汉字在发明,当初本是一种符号。它符合了天地自然本身的规矩,因此代表的是一种能量。故当心理问题学生练习书法时,会在内心得到书法字体内涵的能量。
2.2音乐胜情法。五音,实乃对应人体之五脏,人与天地相应,五脏六腑应五音六律,以应天道。《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根据以上中医五行理论,以五行同气相求之方法,根据音乐的种属特点,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调理情志。因疫情影响,当人体出现焦虑、抑郁,忧愁难安的不良情绪时,病位主要在脾,脾属土,同气相求,应当选取宫式音乐,如《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塞上曲》等。如人体出现惊恐不安,恐惧心理严重时,病位主要在肾,肾属水,同气相求,可选取羽式音乐,如《平沙落雁》、《二泉映月》、《江河水》等曲目。如人体出现愤怒,冲动难安等不良情绪时,病位在肝,肝属木,同气相求,可选取角式音乐,如《江南好》《鹧鸪飞》。情绪悲观,消极难过时,病位在肺,同气相求,可选取商式音乐,如《黄河》、《潇乡水云》。情绪过于激动,甚至于喜极而泣,泣不能收,不能平复时,病位在心,可选取徵式音乐,如《文王操》、《樵歌》、《渔歌》等[3-5]。多种情绪夹杂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多重音乐疗法。 2.3情志生克法:中医五行生克规律为:恐克喜、悲克怒、怒克思、思克恐、喜克悲。通过激发一种情志来治疗和调整另一种过激情志,使人体过激的情志趋向于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情绪愤怒的学生,悲克怒,可告之以新冠肺炎疫情之悲伤感人故事,激发其同理心,引导愤怒情绪的消除;对于情绪过于恐慌的学生,情绪过度紧张、恐惧,根据思克恐的原则,可促之以思,导之以理,引其理性思考,加强对疫情客观的认知,渐渐消除其恐惧心理。对于过度喜乐伤心,心气涣散不收的学生,恐克喜,可把新冠疫情的严重性、破坏性等与其分说道明,让其对现实有充分的认识,从过度的喜乐中回复平静。对于过度悲伤的学生,喜克悲,可结合学生家庭状况、个人专业、新冠疫情的国家防控巨大成就等,不断传递好消息,“报喜不报忧”,使其悲伤情绪渐渐转为喜悦快乐之情。对于过度忧愁、抑郁、焦虑,不思饮食,消瘦乏力的学生,怒克思,可结合学生日常表现、性格行为等,选择适宜角度,令其愤怒1-2次,促进其对思愁情绪的消除。
四、总结
高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不仅要组织学生完成相关学习,同時可以根据疫情防控下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传统中医中药的特色优势,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调畅情志,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力求“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提升学生在特殊环境下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学会自我调整和管理,坚决筑牢心理防线,不仅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社会的平稳,维护校园秩序。
参考文献:
[1]李婷婷.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疏导[A].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20:4.
[2]程志立,赵明宇,曹向阳,刘剑锋,秦培洁,柳青,程志强.中医养生与导引行气[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1):49-52.
[3]徐蕊,李淳,彭锦,侯雪艳.中医音乐疗法干预偏颇情志的方案构建思路[J].中医杂志,2017,58(13):1113-1116.
[4]马越,刘明明,高思华,蒋雯.基于《黄帝内经》五音理论的中医音乐疗法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5): 1294- 1297.
[5]刘秀英,潘孟侠,夏立伟.应用中医音乐疗法治疗肺癌患者术后不良情绪的效果及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01): 216-217.
作者简介:王方维(1992年1月) 民族:汉, 籍贯:福建泉州,当前职称:助理政工师, 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