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中民族心理的探胜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谓审美心理,主要是指“审美者的美感产生和体验”①。“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的”②任何一种音乐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说,任何音乐都是民族的。
   关于音乐文化中的民族审美心理问题,已经受到中外音乐学者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关注,如音乐美学对审美对象、美的本体、审美价值批评等进行宏观思辨与把握;音乐心理学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沿着“刺激-反应”的思路,研究人类在音乐活动中的生理、心理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然而以上研究都疏于对民族审美心理的根源及审美心理的外化形式的挖掘和阐释。音乐人类学在半个世纪的研究中,探讨不同民族文化中所呈现的各异的音乐风格、形态的功能等问题;音乐社会学以社会学的眼光来观察研究音乐文化现象的社会特质以及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而这类学科的研究较少论及心理问题,并且与音乐本体特征也较有脱离。
  林华教授的著作《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以下简称林著),以多学科的视角对各种音乐生态在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作了深刻论述;对各民族不同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及外化形式进行全面表述;对不同民族何以形成这些独特的音乐审美心理追溯探源;对音乐审美心理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关系,以及音乐审美心理如何影响各民族的音乐历史的发展予以独到分析;并对未来音乐的发展前景亦有宏观展望。从这部60万字的著作中,我们可以领略林华先生对上述问题研究之感性的情感经历、知性的心灵表述和理性的深刻思辨。
  
  一、基于文化价值相对的观念
  
  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乘着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强势向世界各地推行自己的文化,各种思想观念、宗教艺术,伦理道德,几乎是无孔不入地侵略着弱势民族,以至于长期以来,西方艺术音乐具有了无可争辩的中心地位。19世纪下半叶,一批理论家致力于从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从心理学视角揭示主体音乐活动的状况,其中也包括了对聆听音乐的心理活动关注。出现了很多派别,也有过种种系统理论。这些学者在研究了本族的心理活动,以及研究了本族的音乐发展历史之后,很自然的就认为这是人类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且以此为衡量他族发展的标准,评定他族文化的落后程度。
  林著直言不讳地批判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价值观,秉承文化价值相对的观念,把音乐研究集中在不同种族人群的听觉生理与音响感受心理方面的差异上,由此扩展到对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生存条件作比较研究,对音乐审美的民族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刻独到的分析。
  
  二、提出音乐审美的民族性心理研究的学理框架
  
  林著研究的重大学科意义,不仅在于开辟了音乐审美的民族心理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在于构建了该领域研究的内容和学理框架。即研究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各民族,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心理生发、结构和内在规律;通过它的外化形态——诸如从各族对音调、音色、节奏等,探讨人类音乐审美心理以及包括音乐听感知觉在内的审美能力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通过各族文化音乐和艺术音乐,研究人类在音乐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方面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等。主要涵盖如下几方面的内容:“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形成”,“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以及“民族社会的音乐生态”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亦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音乐文化如何大繁荣、大推广,乃至国际化,实现与当今全球多元文化的互通、共融?在这一过程中,怎样对待他族对本族的影响?怎样看待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等等,细想这些问题,都会归结到对民族心理的探讨。林著对音乐审美的民族心理的全面分析,对我们重新审视中、外音乐的现代性进程、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三、多学科视角的聚焦
  
  林华先生自幼学习演奏,就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后又多年担任上海歌剧院等专业院团作曲,有着创作实践的亲历。调任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后,教授的课程以及所著的教材均获得国家级和文化部大奖;在创作和教学活动中,对美学、审美心理学、建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研究,并撰写多种论述。由此可见,本书作者不仅是一位颇有建树的音乐家,而且更是一位具有多元文化思想和素养的文化学者。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具有作曲家对音乐要素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理论家详实的论述,思想家周密的逻辑,文化学者多学科、多维度的视角。
  1.民族学、种族学视角——深挖民族审美心理形成根源之“原始地层”特质
  法国社会学派文艺理论家丹纳曾提出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民族心理历史形成结构中的“原始地层”,世界各民族所固有的“本能和才具”都属于这一层,它们一直潜藏在民族的血统之中,非革命、衰落、文明所能影响:“在最初的祖先身上显露的心情与精神本质,在最后的子孙身上照样出现”③。
  该著作的续篇“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中,从原始民族的形成、种族的起源,到古代各民族文明的创建开始,论及民族审美心理的根源,并将各原始民族的产生环境、种族特征等进行横向对比阐述,将民族审美心理的最深“原始地层”予以展现;又从人类心理结构的发生、人类意识结构的构成以及人类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方式等方面,陈述了民族心理结构的发生;进而总结了民族心理定势的结构内容和特征。然而在音乐审美论著中,能作出相似梳理和论述上述问题者实为鲜见。林著使我们对音乐活动中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根源有了较为深刻全面的认识:不仅受地理区域划分的限定,而且受到各民族的血脉渊源、本族的性格以及文明进程中所经遇到的历史变革、他族渗透等因素的左右。
  2.心理学视角——音乐感知觉的民族性探讨
  对民族心理的分析研究,也曾是一些心理学学派倡导和追求的,但是这类研究多受到原子论的影响而偏于一隅,不能从宏观角度对民族心理的差异进行比较。
  林华教授在“民族的音乐审美感知觉”一篇中从审美心理学“表象”理论和心理学感知觉角度全面地论述了这一问题。在“审美心理结构及其萌生”一章中,层层深入地分析论述了审美心理活动和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和特征,进而深入阐释了民族审美心理的开端——原始文化的心理、形式及意义;在此基础上,从原始文化的分流而引起的民族审美观念的分化,阐述“东西方民族审美的心理差异”。从音乐感知觉角度来审视不同民族音乐的音高、节奏和音色问题,更可谓深刻独到,开辟了不同于音乐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对音乐文化研究的新视角。特别是,林华先生以作曲家特殊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对一些音乐本体要素形成根源的独到分析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3.音乐分析学视角——审美心理的外化形式(音乐要素)的细致阐述
  民族音乐的音响形式(音高、节奏、旋律、织体等)是民族审美情感的直接载体,它把情感纳入到一定的声音关系里,是审美形态的对应物。著作中对民族音乐形态的分析论述,显示出作者对音乐本体性质原理谙熟的基本功。如第十一章第二节“东方音乐感性表述及其民族审美心理”之“音响展开心理”的描述中,把“线的绵延”分类为单线性、支声性和延展性(又可分为无终式、展衍式、墨迹式和框架式),例举分析了印尼加美兰音乐、朝鲜民歌、阿拉伯的马卡姆、中国的戏曲板腔等;在对“音乐节奏的民族特征”论述时,通过对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的剖析,欧洲各时期节奏形态的总述,中国民歌、苏格兰叙事歌、祖鲁人的赞美歌、加纳埃维人的舞曲、印第安人舞蹈、西班牙舞蹈、甚至爵士格列泰姆等等富有特色的节奏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总结论述西方、东方、黑非洲、拉丁美洲等不同民族的节奏中展现的民族心理。
   4.社会学视角——音乐社会生态的民族性差异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人类的音乐活动有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从这个角度,林华先生提出“音乐社会生态”,即各种担负不同社会功能的音乐所显示的生存状态,在不同时代中这种生态与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又有着不同程度的对应。该书的第三篇“音乐社会生态中的民族心理”,将音乐社会生态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大类。对于农业文明的民族文化和音乐的分类,作者特别提出在上层音乐(为统治者服务,代表着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主要有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和底层音乐(代表部落、家庭那个为基本生产力的农牧音乐,主要指直接与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生活发生关系的音乐形态)之间的存在着俗民音乐,因为俗民即载负着社会文化的基本面,俗民文化代表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文化特色,可以表明一定时代一定区域中的一般人的社会心理,带有综合着民族气质、性格和心态的文化层次,往往是左右着民族文化发展的、难以抗拒的变化动因。三个层面的音乐在不同的地域、民族、社会、时代等生态环境中又体现出各异的形态。
  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从西方到东方逐渐走入工业文明时代,封建王朝的瓦解,社会阶层的重组,使得音乐的各种生态不再与欣赏者地位挂钩,不再是身份等级的标志,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选择自己认同的样式,由此带来了音乐社会生态的重组——根据音乐符号的作用,形成艺术音乐和文化音乐两层次:前者即人们通过非功利的音乐审美活动,按照艺术符号的规律表现或领悟其中所蕴含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美的理想,使审美主体在其中得到美感愉悦,从而达到能动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精神活动;它保留了农业文明上层音乐的功能,引领着社会的、民族的审美意识,成为独立的精神产品。而后者保留了以往民俗的性质,附属于物质生活,如典礼音乐、市民音乐、休闲音乐等。
  从以上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种音乐社会生态中不同音乐类型的划分的提出,到对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生态面貌体现出的民族审美心理特征的归纳,揭示了人类的音乐审美意识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对研究音乐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音乐审美的社会效应,艺术家的个性与时代性、民族性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启迪。
  5.符号学视角——阐述音乐外化形态的内在寓意
  所谓符号,是人类用以表述意识、传达信息并用以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的意识活动和它的对象世界之间双向联系的纽带。20世纪诞生的符号学,广义上是研究符号传意的人文科学,符号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提出了“艺术符号”的概念,在《人论》一书中,他概述了自己的美学和艺术观点,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或符号体系,它是对“人类经验的构造和组织”,它“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之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④。他指出,“像言语过程一样,艺术过程也是一个对话的和辨证的过程……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⑤。
  近年来,许多中外音乐学者在对音乐这一艺术符号体系的研究的中,试图揭示外在结构机理(即构造、组织或秩序)、艺术加工过程等指代的更为深刻的内涵寓意,也就是寻找“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规律。然而,林著中“音乐符号表述的民族心理”的探讨,可谓独具慧眼、入木三分。他从音乐符号类型与人类意识层次的对应性分析,以及音乐音响符码的不同表述方式及其特征入手,阐述各民族音乐文化进程中的民族心理。具体的论述包括:“音乐感性表述中的民族心理”,涉及黑非洲、东方音乐、欧洲音乐以及美洲音乐的感性表述及其民族审美心理;“音乐知性表述中的民族心理”,涉及口语时代、阅读时代以及图像时代的音乐知性认识;“音乐理性综合表述的民族特性”,涉及思辨型理性综合表述、象征型和直观型理性综合表述以及宗教型理性综合表述的音乐。这四章(第10-13章)的内容形成了本论著闪耀的亮点,其研究方法和富有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令人深思回味,顿然开悟。
  正如洛秦教授为该书所作的序中所讲:“《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是一部与众不同、没有先例且意义非凡的著作”。钱亦平教授在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课题评审会上看到此书论稿时,写下如此评语:“有胆量、魄力,涵盖上音所有学科的研究内容,涉猎问题之广令人恐惧,舍你无人敢弄”。著作出版后,林华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面向硕博士生开设这门课程,学校青年教师、周边城市的一些学生也闻讯赶来旁听,感受林教授图文并用、演奏解读一体、风趣幽默且富逻辑哲理的讲授,仿佛在享受着音乐文化的饕餮大餐。笔者精读这部著作之后,忽然想起“灯火阑珊处”的名句。是的,在我们身边有多少正在默默耕耘的师长啊,衷心希望他们会有更多的著作问世!
  
  ①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曹葆华译,生活
其他文献
2019年12月28日,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谢功成在上海的家中安祥离世,圆满完成了他回旋壮丽的九十九年人生之旅。2020年1月3日在江汉交汇的汉口水域,在送行专轮的悲鸣笛声中,谢功成教授的骨灰和着五彩花瓣缓缓撒入他讴歌眷念的万里长江。谢功成教授的家人、老友、同事和至爱的学生们悲欣相送,见证了这位坚强、豁达、睿智、不凡的老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踏着波涛、向着白帆、迎着彩虹、
2011年6月2日至4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出版社承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安国教授,以及来自全国七十余所学校的近百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王安国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建立在基础教育改
世纪迄今的百余年来,中国音乐文化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变化。这一翻天覆地的变革既伴随着家国命运的迂回辗转,内化了传统的裂变和现代的重生,又凝聚着数代音乐人孜孜以求的艰辛求索。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四十年间,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然而在当下,它又面临新的现实问题——如何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构建新的音乐理论研究和批评体系,使其与音乐创作、表演之间相互促进,以实现更
国栋教授是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多年来在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中,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努力将外来学术理念与中国传统音乐实际相结合,为我国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建设的不断完善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贡献。尤其是《民族音乐学概论》自1997年出版以来,在该学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上建树颇丰,并且在科研与教学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功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培养了一批学科建设的
次与赵仲明博士相识,应该说是从阅读他近年来持续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以及《中国音乐教育》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开始的。①当时读他的论文后的第一个印象是,作者虽然研究西方音乐,但却又不完全与我国以往研究西方音乐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相同。他的研究视野和论域显得更加宽广,深入,因而对某些论点所列举的论据和论证也显得更有说服力。之后,由于为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本刊讯 为进一步激发当代作曲家谱写具有时代气息、民族风格和儿童情趣的新作品,着力推出一大批有深厚传统底蕴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创作人才,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学科“钢琴教学法”项目团队携手上海音樂出版社,即日起至2018年8月15日,面向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团体以及全社会有志于钢琴作品创作的同仁,征集体现中国风格的初、中级钢琴作品(独奏作品,风格不限)。有意者可将作品电子版PDF文档及完整录音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音乐高考的骤然升温,音乐类人才的需求似乎大幅提高。许多综合性大学开始设置音乐专业,一些高等师范大学也陆续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由此结束了高师几十年来单纯培养音乐师资的历史。时至今日,十几年过去了,人们不难看到大多数高师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尴尬处境:由于他们属于非师范专业,拿不到教师资格证,不能像音乐学的师范毕业生那样,直接进入学校当教师①;由于所属院校师资水平有限
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交响乐传入中国。至今,我国在交响乐创作、表演、评论及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眸这些夺目的成就,思考如何推出更多优秀的中国交响乐作品,推动交响乐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是时代赋予每一个中国音乐人的使命。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机构,国家大剧院一直将推动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视为首要责任。建院之初的首个原创重大音乐品牌即是以中国交响乐作品为主打的“中国交响乐之春”(以下简称“交春
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科人文学术事业的整体推进,我国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也出现了一片新的气象。特别是对自己身边的某些有深厚历史积累、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不仅有了新认识、新观察、新理解,而且,订立计划、深入实地、收集资料、潜心研究,完成了诸多新成果。从而为学术界重新解释音乐的“地方性知识”(也译作“当地知识”)、揭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等尽了自己的一份历史责任。  湖北襄樊学院
文主要结合贾达群教授《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中的重要观点,阐述作曲专业研究者的体会与认识,作者就结构观念在音乐与其他艺术中的表现、结构诗学在作曲技术力量与音乐学研究中的启示展开刍议。  音乐审美体验既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又是一个具有美学范畴意味的诗意作业。不同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体验情趣、不同个体的审美感受经验,均呈现出一种起伏、发展、流动的层次性。音乐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