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应该富有诗意地活着。我一向是这样认为的,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也一向在用行动追求着诗情画意的生活。我同样认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让学生幸福地学习和生活,为学生的未来幸福奠基。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的学生感到生活幸福吗?
有很多的孩子在学校感觉不到幸福快乐。不快乐地学习肯定没有好的效果。于是,我便想起了这样一个话题:营造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气氛,用自己的爱为学生撑起一片幸福的天空。
一、寻找学生课堂幸福感的来源
前不久,同学们做了一篇题为《幸福》的作文,事后我曾以“幸福”为主题对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直言自己不幸福,坦言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有学习负担重,学校生活枯燥,成绩不如人,觉得自卑等等。调查可以直观显示,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幸福感偏低,主要原因就在于学校的教育。目前,学生的幸福现状确实不容乐观。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努力营造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气氛,还给孩子们应得的幸福。
二、营造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气氛
1.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课堂最有效
网上有篇文章,题目是《教育,已把学生作为人的尊严阉割了》,文章看法虽然有些偏激,但看了以后心里还是沉甸甸的。有这么几句话我印象比较深:
一是,我们的管理者,好像都是牧人出身。
二是,我们的管理者,他们不管面对什么人,什么事,都得看管,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一眼看不到,就会出乱子。恨不得所有的人,都按一个动作走路,一个动作作息。
试想一想,如果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以这样的教育方式,到底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学校会幸福吗?
学校要求我们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赞成。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们自主预习简单问题,遇到难题集体讨论,整合成几个小点留给老师做重点点拨。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很开心,尤其是当他们发现讨论的结果和老师不谋而合的时候,我能看到他们兴奋的眼眸里透出幸福的目光。
同学们在集体讨论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追寻到了归属感,从而拥有了学生阶段的幸福的人生,这种幸福是痛,并快乐着。我们的老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步子迈得大一点,因为现实是不容乐观。
2.认真对待,开动脑筋,生成性的课堂最有成就
有这样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这样的几种:吹着口哨欣赏自己画作的画家,给孩子洗完澡后看着孩子的母亲,在沙滩上堆好城堡的儿童。这几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我们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当作自己的一个作品,当他们获得的成功感与满足的时候,也就获得了幸福。
要说有成就性,我认为更大的成就不是来自于预设,而是来自于生成,预设的成功会带给我们喜悦,但不会有惊喜,而生成性的东西可以有意外的收获。
例如,高一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劝学》。同学们头天默写的时候,很多人都混淆了“无以至千里”和“能致千里”中的两个“至”、“致”。第二天课上,我问大家有没有区分这两个字的好办法,有个叫张大齐的同学突然喊了一句,“无以至千里”有个“无”,那就无反文旁呗。哇,真精彩,就这样我们全班都记住了这两句话中的两个字的区别,包括我在内。
还有一次,是讲拼音的时候,遇到了这个字“劲”,既有前鼻音,又有后鼻音,总是有同学分不清。我就在课上和同学们讨论这个字的读音记忆方法,大家冥思苦想也没什么结果,突然,我发现做名词的时候读前鼻音,形容词的时候读后鼻音,而“名词”比“形容词”少一个字,“前鼻音”比“后鼻音”短。哈哈,这个结果让我和同学们都牢牢掌握了“劲”这个多音字的运用。居然还有同学高兴地当堂鼓掌。
这样在课堂上生成的成就感,让我和同学们整节课都很快乐。学习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3.引经据典,拓展延伸,兴趣盎然的课堂最快乐
想要学生在课堂上有幸福感,还需要老师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充实,二是高尚。充实就是我们要涉猎广泛,用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还能术业有专攻,在抓实教学质量、上好公开课、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等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高尚,指的是身正为范,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只有在课后博览群书,才能在课上引经据典,给同学们拓展延伸课外的知识,这也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堂内容。当然让同学们带着兴趣走近一节课的学习是最高效的,于是每一节课是不是充满诗意则显得很重要。只要用心去思考,一定会找到每一节课最好的切入口。
作为语文老师,一堂充满诗意的课首先得有个奠基,情境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我在上《我的空中楼阁》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温馨小屋,这小屋,它可能在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畔,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有在郑愁予达达的马蹄走过的江南小镇,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在狄金森充满诱惑的篱笆下,这小屋也许像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或者干脆就是刘禹锡的一间陋室。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理科老师也可以把情境设置得具有诗情画意的,我听到一位化学老师谈化合反应的时候是这样导入的: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
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羊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一场恻恻然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李白遇见黄河,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名句,让我们千年回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让我们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叹;当酸与碱碰面,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是灿烂的烟花?是悠扬的声响?还是让我们着迷的其它?
4.面带微笑,真诚赞美,用爱付出的课堂最幸福
学生从课堂中得到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来自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
观察很多同学,我发现,他们的幸福不是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别人对他行为的认可和积极的评价。
我有个学生,我带他两个月下来,他一篇作文都不肯交给我,还扔给我雷人的话:我灵魂的表达是没有声音的!我一怔,“好,如果以后你能说出这样有发展等级的话,你就不用交作文了。”接下来,他倒是爱写作文了,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习作。所以我们评价学生要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补短。
其实老师夸来夸去,有时候不如学生夸学生,特别是许多学生夸一个学生,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创造这样的机会,学生会觉得在这个班集体中很有幸福感,班级学生之间关系会很和谐,对他们和风细雨,亲切关怀,师生关系也变得融洽和谐。
仔细想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真的是一门学问:要积极、要准确同时还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真诚。
我想,当同学们都能在课堂上找到幸福感,那么这门课也就成了他每天期待的课了!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的学生感到生活幸福吗?
有很多的孩子在学校感觉不到幸福快乐。不快乐地学习肯定没有好的效果。于是,我便想起了这样一个话题:营造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气氛,用自己的爱为学生撑起一片幸福的天空。
一、寻找学生课堂幸福感的来源
前不久,同学们做了一篇题为《幸福》的作文,事后我曾以“幸福”为主题对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直言自己不幸福,坦言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有学习负担重,学校生活枯燥,成绩不如人,觉得自卑等等。调查可以直观显示,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幸福感偏低,主要原因就在于学校的教育。目前,学生的幸福现状确实不容乐观。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努力营造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气氛,还给孩子们应得的幸福。
二、营造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气氛
1.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课堂最有效
网上有篇文章,题目是《教育,已把学生作为人的尊严阉割了》,文章看法虽然有些偏激,但看了以后心里还是沉甸甸的。有这么几句话我印象比较深:
一是,我们的管理者,好像都是牧人出身。
二是,我们的管理者,他们不管面对什么人,什么事,都得看管,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一眼看不到,就会出乱子。恨不得所有的人,都按一个动作走路,一个动作作息。
试想一想,如果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以这样的教育方式,到底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学校会幸福吗?
学校要求我们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赞成。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们自主预习简单问题,遇到难题集体讨论,整合成几个小点留给老师做重点点拨。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很开心,尤其是当他们发现讨论的结果和老师不谋而合的时候,我能看到他们兴奋的眼眸里透出幸福的目光。
同学们在集体讨论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追寻到了归属感,从而拥有了学生阶段的幸福的人生,这种幸福是痛,并快乐着。我们的老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步子迈得大一点,因为现实是不容乐观。
2.认真对待,开动脑筋,生成性的课堂最有成就
有这样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这样的几种:吹着口哨欣赏自己画作的画家,给孩子洗完澡后看着孩子的母亲,在沙滩上堆好城堡的儿童。这几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我们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当作自己的一个作品,当他们获得的成功感与满足的时候,也就获得了幸福。
要说有成就性,我认为更大的成就不是来自于预设,而是来自于生成,预设的成功会带给我们喜悦,但不会有惊喜,而生成性的东西可以有意外的收获。
例如,高一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劝学》。同学们头天默写的时候,很多人都混淆了“无以至千里”和“能致千里”中的两个“至”、“致”。第二天课上,我问大家有没有区分这两个字的好办法,有个叫张大齐的同学突然喊了一句,“无以至千里”有个“无”,那就无反文旁呗。哇,真精彩,就这样我们全班都记住了这两句话中的两个字的区别,包括我在内。
还有一次,是讲拼音的时候,遇到了这个字“劲”,既有前鼻音,又有后鼻音,总是有同学分不清。我就在课上和同学们讨论这个字的读音记忆方法,大家冥思苦想也没什么结果,突然,我发现做名词的时候读前鼻音,形容词的时候读后鼻音,而“名词”比“形容词”少一个字,“前鼻音”比“后鼻音”短。哈哈,这个结果让我和同学们都牢牢掌握了“劲”这个多音字的运用。居然还有同学高兴地当堂鼓掌。
这样在课堂上生成的成就感,让我和同学们整节课都很快乐。学习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3.引经据典,拓展延伸,兴趣盎然的课堂最快乐
想要学生在课堂上有幸福感,还需要老师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充实,二是高尚。充实就是我们要涉猎广泛,用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还能术业有专攻,在抓实教学质量、上好公开课、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等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高尚,指的是身正为范,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只有在课后博览群书,才能在课上引经据典,给同学们拓展延伸课外的知识,这也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堂内容。当然让同学们带着兴趣走近一节课的学习是最高效的,于是每一节课是不是充满诗意则显得很重要。只要用心去思考,一定会找到每一节课最好的切入口。
作为语文老师,一堂充满诗意的课首先得有个奠基,情境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我在上《我的空中楼阁》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温馨小屋,这小屋,它可能在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畔,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有在郑愁予达达的马蹄走过的江南小镇,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在狄金森充满诱惑的篱笆下,这小屋也许像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或者干脆就是刘禹锡的一间陋室。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理科老师也可以把情境设置得具有诗情画意的,我听到一位化学老师谈化合反应的时候是这样导入的: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
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羊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一场恻恻然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李白遇见黄河,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名句,让我们千年回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让我们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叹;当酸与碱碰面,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是灿烂的烟花?是悠扬的声响?还是让我们着迷的其它?
4.面带微笑,真诚赞美,用爱付出的课堂最幸福
学生从课堂中得到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来自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
观察很多同学,我发现,他们的幸福不是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别人对他行为的认可和积极的评价。
我有个学生,我带他两个月下来,他一篇作文都不肯交给我,还扔给我雷人的话:我灵魂的表达是没有声音的!我一怔,“好,如果以后你能说出这样有发展等级的话,你就不用交作文了。”接下来,他倒是爱写作文了,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习作。所以我们评价学生要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补短。
其实老师夸来夸去,有时候不如学生夸学生,特别是许多学生夸一个学生,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创造这样的机会,学生会觉得在这个班集体中很有幸福感,班级学生之间关系会很和谐,对他们和风细雨,亲切关怀,师生关系也变得融洽和谐。
仔细想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真的是一门学问:要积极、要准确同时还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真诚。
我想,当同学们都能在课堂上找到幸福感,那么这门课也就成了他每天期待的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