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社区文化特质的探讨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城中村”现象是一种不可避免、较为普遍的现实状况。“城中村”社区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文化特质,有助于人们理解对其改造时所遇到的“两难困境”。文章通过对浙江绍兴上虞地区“城中村”人口状况的调查,应用社会学冲突理论和腾尼斯“社区和社会”理论,分析“城中村”社区的一般文化特质,最终为和谐改造“城中村”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中村”;社区文化;和谐改造
  
  一、引言
  
  中国的“城中村”现象是在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一元化”转变和城乡二元体制下逐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实状况。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城中村”现象深刻长远地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它既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市化的“转机”,也是社会持续稳定运行的“危机”。
  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示: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即便有工资不变和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仍然可能存在“社会经济部门的发展速度不能快到可以吸收那些想离开传统行业的劳动者的地步”。这种现象尤其早的发生在离现代经济最近的“城中村”里,而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其形成的特殊的经济、制度根源,同时也塑造了不同于其他一般意义上的社区的文化特质,即异质性和特殊性,了解这些,有助于理解、分析对其改造时所遇到的“两难困境”。本文意在通过对浙江绍兴上虞地区“城中村”人口状况的调查,应用社会学冲突理论和腾尼斯“社区和社会”理论,分析“城中村”社区的一般文化特质,最终为和谐改造“城中村”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城中村”社区文化特质的概念界定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表现形式为在城市化加速期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使大量村庄包围在城市建成区内。所谓社区文化,即是能深刻反映一个区域内的群体,由于社会、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逐步形成、积淀、传承的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生活状态。这里所提的“城中村”的文化特质,就是这种存在于“城中村”地域内,包括原住居民和后迁入居民所共同形成、接受和展现出来的约定俗成的特殊的社会事实。
  
  三、浙江上虞地区“城中村”人口状况的调查分析
  
  浙江绍兴上虞是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其GDP和城市居民收入在全国县级市中都位列前茅,由于经济、文化、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口。本文以该城市为考察点,2007年初进行问卷和走访调查,一共发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93份,有效问卷占总问卷的98.6%,以此来探讨该地区“城中村”的人口状况,分析其社区的文化特质。
  (一)“城中村”人口来源(图1)
  在“城中村”居住的人口,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地农民,一部分是外地迁入的打工者(多为农民工)。在随机抽样且有效的493份问卷中,其中有374人为当地农民,占75.9%,随着外来进城打工者增多,在“城中村”居住的外来人口也在逐步增加。
  


  (二)“城中村”人口的年龄、性别、学历水平(表1、图2)
  社区文化是居住在此社区内个人及家庭的生活状态的归纳总结,对于“城中村”居民年龄、性别、学历水平的了解能把握住该社区文化的外显特征,尤其是学历水平的调查,能较直观反映“城中村”的文化层次和人口特征。
  该“城中村”社区,人口以青少年和青年为主,性别上与社会总体男女比例相近,为1:0.73。“城中村”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这大大限制了此地文化层次和居民的整体素质。
  (三)“城中村”人口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
  “城中村”内实行农村管理体制,因此在建设、社区管理等方面出现真空,导致村内建设行为失控,建筑采光通风差、公共设施少、卫生条件差、道路标准差、缺乏基础的消防通道、安全隐患大。此外,大量的出租屋与暂住人口缺少规范管理,各种治安问题泛滥,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问卷中81.7%的人认为生活环境恶劣,尤其是外来迁入者来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等表现出较大的不满。
  


  (四)“城中村”人口的职业、收入水平、收入来源、工作意愿(表2)
  “城中村”人口构成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性质、收入水平和工作意愿。调查发现,因为拥有土地资源,原住农民普遍采用自建屋收取租金,加上“城中村”改造中的补偿和集体分红,收入较好,工作意愿不高。外来迁入者则处于弱势,收入普遍较低,且工作意愿强烈。
  (五)“城中村”人口的居住意愿(图3、图4)
  


  对于原住居民来说,由于土地所有权利、经济因素和乡土依恋情结浓厚等原因,大多数愿意长期居住,这给“城中村”改造带来较大阻力。而新迁入人口没有强烈的归属感,不愿意长期居住,一方面由于打工者工作、地域具有流动性,一方面在生活境遇提高时他们更趋于到市中心和中层社区居住。
  (六)迁入人口问题
  


  这一组问题,主要是为了调查社区的凝聚力,社区内有交往的对象(朋友),有共同的便于交流的语言,能表明外迁入人口融入该社区,社区内有一定向心力,这样的群体关系相对和谐。而实际情况是,外来迁入人口中95%没有户口,只有3%认为在该社区里有亲密朋友,8.5%的人会说本地方言。由于没有共同的社会地位和地缘联系,该社区人员联系较为松散,不存在相对一致的价值观。
  
  四、“城中村”社区的文化特质探讨
  
  (一)冲突理论的视角:冲突的作用——“城中村”社区的城市“湿地功能”
  “城中村”在城市化发展历史上占据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一方面,它解决了大量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其建筑形态自发形成,隐藏了治安、消防隐患等问题。“城中村”在某种意义上承担了城市“湿地”的功能。“城中村”目前负有两大功能:城市功能及生态功能。从城市功能来看,“城中村”的布局是自然形成的,且往往与城市核心工业区、金融业紧密相联。从城市生态角度来看,其配套是自发形成的,商业形态根据市场需求处于不断调整中。
  (二)腾尼斯“社会”和“社区”角度:“城中村”社区偏向于“社会”形式(表3)
  腾尼斯以“社区”和“社会”两个概念表明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基本形式。具体说来,社区是在情感、依恋、内心倾向等自然情感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密切的有机群体。
  调查显示,“城中村”原住农民和外来迁入者没有任何血缘、地缘联系,彼此只是租赁的契约关系。而较差的生活环境和较低的社会地位,让外来迁入者对社区没有归属感,对社区居民没有认同感,如果社会境遇能改善,趋于离开”城中村”。相反,原住者由于经济利益和本身乡土情结,对社区有较好的认同感,不愿离开甚至反对改造,对外来迁入者没有认同感,只有追求利益上的最大化。因此,社区中的两个群体,彼此之间没有共同意志,只有个人意志,强调个人利益,以相对脆弱的契约关系联系,异质性强烈。
  (三)“城中村”社区的文化类型是一种“过客”心态
  “城中村”社区吐故纳新的能力强,流动性高,不少人在这里居住一两年之后会很快搬出。与一般的中产社区比较起来,其文化具有包容隐私性。“城中村”收留了一部分边缘人群,不同于一般中产社区的文化交往方式。另一方面,大部分外来打工者从“城中村”开始其城市生涯,就此明白要直面社会,靠自己奋斗,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塑造城市的基本性格。从区域上看,“城中村”的居民是“城里人”,但是其生活又摆脱不了“村里人”状态。作为“廉价大旅馆”,大部分居住于此的人都有一种“过客”心态,因此形成一种相对松散的交往状态。
  (四)“主观剩余劳动力”现象
  “城中村”是农民趋利性的产物,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村集体分红和自建出租屋收入。村集体经济建立在征地补偿金及村留发展用地的基础上:依赖征地补偿金建立起一批集体出租物业;依赖村留发展用地,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收取土地租金。村集体经济丰厚的收入,为村民承担了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此外村民还可以从集体经济得到不菲的年终分红,依靠集体分红及出租收益就可以过上安乐的生活,就业意愿低,成为“主观剩余劳动力”。
  
  五、结论
  
  “城中村”改造是探索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城市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相比其他农村,“城中村”最有条件实现现代化,可以用最少的成本让村民尽快享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带来的文明成果。这也贴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市反哺农村的战略。
  “城中村”在其形成发展中,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因素影响,具有不同于一般社区的文化特质,这些特质或许制约着改造工程,但是如果加以把握、利用又将有利于“城中村”改造原则、模式、方案的确立,顺利实现城市化,并带来社会平稳、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华夏出版社,2001.
  4、朱力.社会问题概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人的船坚炮利使得中国的舆论主权也面临丧失的危险。此时,西方传教士的西方报纸以宣传基督教为核心内容,而古代报纸也只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传声筒”。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力挽狂澜,在争取话语权方面表现了积极的姿态,他身体力行之余还提出先进的新闻理论,启发国人,重建近代中国的舆论主权。  关键词:梁启超;话语权;近代中国    一、西方传教士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上市企业的特点,将由于“财务异常状况”而被“特别处理”的企业定义为财务困境企业,选取2007-2010年间存在的财务困境的制造业企业52家以及配对企业52家作为研究对象,收集t-3年相关财务指标,以80%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剩下20%样本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检验得到65%的预测准确率。表明文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较好
期刊
摘要:文章就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的特征和差异进行了着重分析,旨在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低碳旅游及实现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并尝试探讨低碳旅游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概念分析   (一)生态旅游定义及内涵分析  正式把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一个独立术语的是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
期刊
摘要:财务政策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基本取向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可持续增长理论对财务政策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文章对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采用的财务政策,对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财务政策    一、可持续增长的理论  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就是在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财务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企业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职业能力,高职教育界纷纷探索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行动导向法在《市场营销策划》这门课程的教学作简要分析,以期对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策划;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
期刊
摘要:农产品加工业是比农业规模更大、效益更高、贡献更多的产业。从广西玉林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特征和态势来看,其产业升级的模式应确定为,在继续完善商品基地改造重组模式的基础上,同时向产业链双向延伸模式和中心市场带动模式突进。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升级;模式选择;路径;玉林    玉林市地处广西东南部,历史上曾有“广西乌克兰”、“广西粮仓”之称,在目前600万人口中,88.38%为农村人口(2
期刊
摘要:WEB是人们常用的互联网形式,是现代办公、处理事务的重要工具,是企业信息化的必要载体。合理运用WEB,将其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可大大促进管理创新。文章着重就WEB环境下企业管理新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WEB;企业管理;途径;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在网络应用日趋大众化的今天,许多企事业单位在传达政策、收集民情上仍采用传统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效率低、信息涵量少、虚假资料
期刊
摘要:相对一般员工而言,知识型员工由于所从事专业特点与自身特点,管理方法上一直存在不适应。文章从冲突视角,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专业—组织冲突入手,着力揭示知识型员工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提出通过组织认同的塑造,协调专业—组织冲突,形成员工与组织的命运共同体,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专业认同;组织认同    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突出,知识
期刊
摘要:在全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的现状下,文章着重分析了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在制度设计、标准调整值等方面对安徽省最低工资制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偏低、需要提高的一般结论。  关键词: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    一、安徽省最低工资制度的发展    我国1993年11月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安徽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于1994年12月31日颁布了《安徽省最低工资规定
期刊
摘要:文章以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为例,对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工业型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质,并从强化特色、完善管理、提高素质等方面对发展工业型特色小城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马口;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    特色小城镇一般是指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效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建制镇。它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比一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