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各地重点扶持的产业,更为老区、山区等贫困乡村所青睐,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政府扶持乡村旅游主要靠财政投入、完善服务、把关考核,存在主体错位、千篇一律等问题,应当围绕体验生活、享受静谧、发掘特色,突出主体地位、针对旅游群体、克服功利思想,因地制宜搞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 财政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各地重点扶持的产业,更为老区、山区等贫困乡村所青睐,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重视和大搞乡村旅游,被认为是恤民情、识时务,各地使出浑身解数,从土地、资金、审批、服务等方面,全力扶持乡村旅游,批土地、建房屋、搞配套、造特色,全面开花,你追我赶,成效显著,捷报频传。同时,也应看到,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不少,失败案例也颇多,需要客观对待,认真研究解决。
一、沂水乡村旅游现状
山东省沂水县拥有沂河明珠、临沂母亲湖——跋山湖、全省第三大水库。山区富水,山灵水秀,享有“千塘百库、山区水城”的美誉,适合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县政府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直接投入。通过财政投入、财政补助和税费减免,依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建设乡村旅游设施,或激励村民搞旅游。例如市城投公司投资近5亿元,在泉庄镇建设以农业、航空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1处。二是搞好服务。将乡村旅游项目纳入当地招商引资、民生项目,帮助协调土地,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或简化审批,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并争取上级财政扶持,为项目推进开绿灯、护好航。三是把关考核。各级都把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县乡高度重视,设专门机构、人员帮扶,从个人家庭到整个景点,月调度、年考核,已经形成统一标准、传统模式。尽管依托“溶洞奇观、山崮河湖、红色古典、田园乡愁”4大旅游板块,打造出2A级以上景区43处,但是带动能力较差、发展潜力不大,有些农家乐业务稀少。
二、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与村民的层面
发展旅游目的是赚钱,村民是主体、内因,政府是辅助、外因。村民(个人)与政府(官员)的想法、做法是不同的,村民都渴望致富,赚钱之心比政府更迫切、更真诚。村民不舍得投入,不是因为安于现状、愚昧无知,而是没有失败的资本、输不起,一旦“偷鸡不成蚀把米”,会穷上加穷,所以没有十足把握,就不会轻易出手。如果确保赚大钱、不亏本,个人比政府更灵敏、更积极。而旅游投资不一定赚大钱,也并非只盈不亏,是有风险的。受考核机制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往往出现政府热、村民冷的局面,县乡政府变成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角,凭借财政补助等政策优势,急人所急、做人所作,越俎代庖、事必躬亲,忙着给村委、村民出谋划策、制定方案、搞招投标、监督施工、组织验收,并挂上“×政府(部门、领导)帮扶”的牌匾,全力打造领导视察、同仁观摩、上级考评的样本点,以显示其决策才干、帮扶力度和工作业绩。“政府干、村民看”“政府建、村民用”,村委、村民反而变成旁观者、配角,被动接受摆布、改造。
(二)景点与游客的层面
出来旅游,目的、喜好因人而异,而乡村旅游主要是成人自己或带领孩子远离闹市,“体验生活、享受静谧、发掘特色”。换言之,应当针对游客打造景点,不能按照领导意图、自己幻想建造景点。现在乡村旅游提倡全域开花,全民参与,结果一哄而上、千篇一律。网上搜索可知,有些名噪一时的乡村旅游项目烂尾荒废、失败跑路、上访诉讼,有的未达预期,或难以持久,成为反面教材。乡村旅游市场有风险,并非有投入就有产出,并非凡上马就能成功。县乡政府不一定比村委、村民更聪慧、懂市场、善经营,不论政府多么重视、给予多少扶持,市场对乡村旅游始终起决定性作用。
三、对策建议
“有美意,必须有良法,乃可行。”实现发展乡村旅游的美意,必须找准方法,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突出主体地位
村民(或其他市场主体)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政府职责是搞好硬件、软件服务,服务区域内所有村民,而不是少数村民或特定村民。体现在硬件方面,政府要在道路、水電网气暖、物流超市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扶持,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体现在软件方面,政府要在村民的经营许可审批上简化手续,放宽限制,减少繁多的检查考评,相信村民(或其他市场主体)会管好做好自己的事。
(二)针对游客群体
要强化域内平安、诚信建设,创建一个安全、友善和整洁的旅游环境,结合区位发掘优势,针对游客群体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切忌雷同、搞一刀切。发展乡村旅游必须突出特色,或巧借星级景区的辐射作用,不能不具条件盲目跟风,缺乏特色、脱离实际的乡村旅游项目注定没有出路。
(三)淡化功利思想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县乡政府不能为了考核不缺项、评比多得分,不顾实际,借民生的名义,靠财政投入(补助)勉强铺摊子、上项目。财政资金应当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避免向竞争性、经营性的旅游项目和个人投入。上级在考核乡村旅游时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评价,切忌一把尺子量到底。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会计学会沂水县人大)
责任编辑:欣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 财政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各地重点扶持的产业,更为老区、山区等贫困乡村所青睐,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重视和大搞乡村旅游,被认为是恤民情、识时务,各地使出浑身解数,从土地、资金、审批、服务等方面,全力扶持乡村旅游,批土地、建房屋、搞配套、造特色,全面开花,你追我赶,成效显著,捷报频传。同时,也应看到,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不少,失败案例也颇多,需要客观对待,认真研究解决。
一、沂水乡村旅游现状
山东省沂水县拥有沂河明珠、临沂母亲湖——跋山湖、全省第三大水库。山区富水,山灵水秀,享有“千塘百库、山区水城”的美誉,适合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县政府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直接投入。通过财政投入、财政补助和税费减免,依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建设乡村旅游设施,或激励村民搞旅游。例如市城投公司投资近5亿元,在泉庄镇建设以农业、航空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1处。二是搞好服务。将乡村旅游项目纳入当地招商引资、民生项目,帮助协调土地,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或简化审批,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并争取上级财政扶持,为项目推进开绿灯、护好航。三是把关考核。各级都把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县乡高度重视,设专门机构、人员帮扶,从个人家庭到整个景点,月调度、年考核,已经形成统一标准、传统模式。尽管依托“溶洞奇观、山崮河湖、红色古典、田园乡愁”4大旅游板块,打造出2A级以上景区43处,但是带动能力较差、发展潜力不大,有些农家乐业务稀少。
二、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与村民的层面
发展旅游目的是赚钱,村民是主体、内因,政府是辅助、外因。村民(个人)与政府(官员)的想法、做法是不同的,村民都渴望致富,赚钱之心比政府更迫切、更真诚。村民不舍得投入,不是因为安于现状、愚昧无知,而是没有失败的资本、输不起,一旦“偷鸡不成蚀把米”,会穷上加穷,所以没有十足把握,就不会轻易出手。如果确保赚大钱、不亏本,个人比政府更灵敏、更积极。而旅游投资不一定赚大钱,也并非只盈不亏,是有风险的。受考核机制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往往出现政府热、村民冷的局面,县乡政府变成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角,凭借财政补助等政策优势,急人所急、做人所作,越俎代庖、事必躬亲,忙着给村委、村民出谋划策、制定方案、搞招投标、监督施工、组织验收,并挂上“×政府(部门、领导)帮扶”的牌匾,全力打造领导视察、同仁观摩、上级考评的样本点,以显示其决策才干、帮扶力度和工作业绩。“政府干、村民看”“政府建、村民用”,村委、村民反而变成旁观者、配角,被动接受摆布、改造。
(二)景点与游客的层面
出来旅游,目的、喜好因人而异,而乡村旅游主要是成人自己或带领孩子远离闹市,“体验生活、享受静谧、发掘特色”。换言之,应当针对游客打造景点,不能按照领导意图、自己幻想建造景点。现在乡村旅游提倡全域开花,全民参与,结果一哄而上、千篇一律。网上搜索可知,有些名噪一时的乡村旅游项目烂尾荒废、失败跑路、上访诉讼,有的未达预期,或难以持久,成为反面教材。乡村旅游市场有风险,并非有投入就有产出,并非凡上马就能成功。县乡政府不一定比村委、村民更聪慧、懂市场、善经营,不论政府多么重视、给予多少扶持,市场对乡村旅游始终起决定性作用。
三、对策建议
“有美意,必须有良法,乃可行。”实现发展乡村旅游的美意,必须找准方法,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突出主体地位
村民(或其他市场主体)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政府职责是搞好硬件、软件服务,服务区域内所有村民,而不是少数村民或特定村民。体现在硬件方面,政府要在道路、水電网气暖、物流超市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扶持,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体现在软件方面,政府要在村民的经营许可审批上简化手续,放宽限制,减少繁多的检查考评,相信村民(或其他市场主体)会管好做好自己的事。
(二)针对游客群体
要强化域内平安、诚信建设,创建一个安全、友善和整洁的旅游环境,结合区位发掘优势,针对游客群体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切忌雷同、搞一刀切。发展乡村旅游必须突出特色,或巧借星级景区的辐射作用,不能不具条件盲目跟风,缺乏特色、脱离实际的乡村旅游项目注定没有出路。
(三)淡化功利思想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县乡政府不能为了考核不缺项、评比多得分,不顾实际,借民生的名义,靠财政投入(补助)勉强铺摊子、上项目。财政资金应当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投入,避免向竞争性、经营性的旅游项目和个人投入。上级在考核乡村旅游时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评价,切忌一把尺子量到底。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会计学会沂水县人大)
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