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照曾经激进的革命,人们发现梁启超稳健社会主义理论弥足珍贵。该理论体系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主义本土论说明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传承,过渡时代论分析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模式,开明专制论论证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体形态,新民教育论阐明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前提。
【关键词】主义本土论 过渡时代论 开明专制论 新民教育论
【中图分类号】B2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42-02
一、主义本土论
中国古代是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率先发明者之一。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政治思想有世界主义、平民主义(民本主义)、社会主义三大特色。以后无论何时代、何派别,其理论出发点、立足点均源于此三种主义。
(一)中国思想基本特点[1]
中国传统文化以研究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各种问题为中心,即现实生活中的礼、理、法等问题。平等与自由为近世欧洲政论界最有价值的两大成果。梁启超认为,林肯所谓民有、民治、民享(政为民政,政以为民,政由民出)的政治本质,中国文化早已有之、中国先民久已享用。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万不能将他社会之思想全部移植,最少亦要从本社会遗传共业上为自然的浚发与合理的箴砭洗炼。”
(二)传统文化中强调分配的社会主义思想[1]
文化演进较深之国,政治问题必以国民生计为中心,这是一般规律。中国思想家们自春秋战国后,即已聚焦于此,且其最大特色,常以分配论居首、生产论次之。源于此深厚思想,凡后世所称道之政治政策,大抵含有裁抑豪强兼并的社会分配之公平正义。
二、过渡时代论
梁启超曾撰《过渡时代论》(1901年6月)、《二十世纪之巨灵托拉斯》(1903年11月)等著作,系统阐述了后进中国如何走向圆满社会主义的问题。
(一)经济渐进论:托拉斯是社会主义的阶梯[1]
梁启超系统、全面地比较分析了中国、欧洲之大不同,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昔日中国激进革命的不必行、不可行与不能行的理由。
彼時之欧洲,历经工业化洗礼三百年,使欧洲社会陷入极端两极分化。先有瓦特发明蒸汽机(1769年),极大提升劳动效率,为大资本扫荡市场提供了有形的工具;后有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为取消政府干涉、倡导自由竞争扫清了思想障碍,为大资本积累财富提供了理论的武器;“斯密与瓦特之二杰,相提携以蹴踏旧社会,如双龙搅海”,极端的贫富分化使社会如端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
彼时之中国,中产之家多,豪富极少。一无贵族制度。欧洲各国,皆有贵族,且多有封地。中国自秦以来,贵族即已消灭,及至当时,“蓬毕寒酸,转瞬可登八座,堂皇阁老,归田即伍齐民。坐此之故,举国无阶级之可言。”二行诸子均分。欧洲各国旧俗,多长子继承。中国自汉以来,已行诸子均分,所以有“人无三代富”古训。三是赋税极轻。欧洲诸国、贵族、教会等一切负担,全出于百姓。中国既无贵族、又无教会,惟国家征税于民,历代帝王均奉行薄赋原则。清朝行一条鞭制,所取微薄;在厘金之前,无田者终身不交税,劳力所入全部归己,由此或勤奋劳作、或以俭辅勤,数年可成中产,反观欧洲十八世纪以前之社会,百姓一年收入大半交政府、贵族、教会,所剩无几。
由此,梁启超进一步认为,当时中国应当以发展生产为主,而适当注意分配,走向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应该是自由竞争——托拉斯——社会主义[1]。
(二)政体渐进论
梁启超的政治立场从表面上看,时有重大转变,但核心一直未变。即始终强调政治制度与民主宪政的演进规律,即国体、政体的关系认知:国体固然可以通过“革命”迅速发生变更,但政体却必须通过“进化”才能逐步完善,蒋广学称之“政体进化论”[2]。
梁启超始终强调在中国实现立宪政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在1901年就说,“立宪政体者,必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日本维新在明治初元,而宪法实施在二十年后,此其证也。中国最速亦须十年或十五年,始可以语于此。”
中华民国建立后,梁启超顺应时代潮流,拥护民主共和。主张在既定国体之下,根据本国国情,以渐进改革方式,建立和完善立宪政体,以最终实现民主政治。彼时其宪政思想重点有三:“不争国体而争政体”、要有健全发达的政党、建立“强有力之中央政府”。
三、开明专制论
(一)何谓开明专制
1906年,梁启超发表《开明专制论》(《新民丛报》第75、76期),其基本思想是在开明君主的统治下,通过实行带有资本主义民主色彩的开明政策,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累积宪政基础。“普通国家,必先经过开明专制时代,而此时代不必太长,且不能太长,所过之后即进于立宪,此国家进步之大顺序也”。
梁启超把专制政体分为野蛮、开明两种,“以所专制之主体的利益为标准,谓之野蛮专制;以所专制之客体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并以那个时代两位名人名言予以诠释。放言“朕即国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野蛮专制的代表;豪言“国王者,国家公仆之首长也”的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大帝,是开明专制的代表。
至于开明专制政体与非专制政体优劣比较。梁启超认为,合乎国情,虽劣亦优;不接地气,虽优亦劣;不能惟优是求,而应惟适是求。
(二)为什么必须开明专制
梁启超认为,当时的中国既不具备民主共和的条件,也不具备君主立宪的条件,故只能实行开明专制。“今日之中国,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
换言之,开明专制论是一种民主渐进的思想,当时的中国必须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开明专制,创造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各种社会条件,才能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四、新民教育论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给梁启超极大触动。他认为,现实中国与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1902—1903年间,相继发表《新民议》、《论中国国民品格》和《新民说》,系统阐述了他的思想。
(一)超越时人的两大内涵[3]
新民德超越开民智。19世纪末的维新派就曾提出“新民”主张,但其核心是开民智。要求改造传统思想、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的新民德呼声尚未引起社会关注。梁启超敏锐看到,彼时的中国社会已经不仅仅是往何处去的应急选择,更可能是新旧道德更替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学习西方物质文明需从精神层面入手,“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开民智、新民德尽管均为“新民”应有之义,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新民德涉及对深层次传统文化的改造,形成对习惯势力的挑战与对民族传统的自我否定。
启蒙对象由官绅转向百姓。维新派在提出自上而下的改良时,所谓新民,主要指官绅、士大夫;因此,所谓开民智,只是“开绅智”、“开官智”。《新民说》则将对象转向广大国民,“国也者,积民而成”,顯然,这时的梁启超已将民主制度的确立、国家的富强更多寄托在国民素质的提高、国民觉悟的提升上。
(二)对承传儒学的两大启示
在工业化摧枯拉朽的冲击下、在中国努力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源于农耕文明的儒学是寿终正寝?还是适当改造并重焕青春?《新民说》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两大启示。
儒学必须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开放系统。尽管儒学并不排斥外来文化,宋明理学就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但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与商品倾销、军事侵略同步展开,问题变得相当复杂。《新民说》吸收了大量西方文化。如“新民”一词,本来源自儒学经典《大学》,但梁启超却借助西方文化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内涵。
儒学必须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中寻找支撑点。儒学孕育、产生、发展并成熟于农耕文明以及分封制、郡县制的中华母体中。对儒学必须扬弃以重构支撑点。梁启超找到的支撑点就是民德, 也就是民族的精神、品质和风气,这决非西方文化所能替代。《新民说》的国家思想、群治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文化,但其在伦理道德观却保留了相当多的儒学传统。因为梁启超认识到,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除开黄皮肤、黑眼睛、会说中国话等外在表现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人格精神和气质。
参考文献:
[1]董方奎.梁启超论稳健社会主义[M].北京:线装书局,2013.
[2]蒋广学.梁启超:以“政体进化”为特色的中国宪政主义活动家[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2):79-84.
[3]崔志海.梁启超《新民说》的再认识[J].近代史研究,1989,(8):84—95.
作者简介:
梁小青(1968-),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生,教授,主要从事梁启超稳健社会主义、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研究。
【关键词】主义本土论 过渡时代论 开明专制论 新民教育论
【中图分类号】B2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42-02
一、主义本土论
中国古代是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率先发明者之一。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政治思想有世界主义、平民主义(民本主义)、社会主义三大特色。以后无论何时代、何派别,其理论出发点、立足点均源于此三种主义。
(一)中国思想基本特点[1]
中国传统文化以研究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各种问题为中心,即现实生活中的礼、理、法等问题。平等与自由为近世欧洲政论界最有价值的两大成果。梁启超认为,林肯所谓民有、民治、民享(政为民政,政以为民,政由民出)的政治本质,中国文化早已有之、中国先民久已享用。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万不能将他社会之思想全部移植,最少亦要从本社会遗传共业上为自然的浚发与合理的箴砭洗炼。”
(二)传统文化中强调分配的社会主义思想[1]
文化演进较深之国,政治问题必以国民生计为中心,这是一般规律。中国思想家们自春秋战国后,即已聚焦于此,且其最大特色,常以分配论居首、生产论次之。源于此深厚思想,凡后世所称道之政治政策,大抵含有裁抑豪强兼并的社会分配之公平正义。
二、过渡时代论
梁启超曾撰《过渡时代论》(1901年6月)、《二十世纪之巨灵托拉斯》(1903年11月)等著作,系统阐述了后进中国如何走向圆满社会主义的问题。
(一)经济渐进论:托拉斯是社会主义的阶梯[1]
梁启超系统、全面地比较分析了中国、欧洲之大不同,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昔日中国激进革命的不必行、不可行与不能行的理由。
彼時之欧洲,历经工业化洗礼三百年,使欧洲社会陷入极端两极分化。先有瓦特发明蒸汽机(1769年),极大提升劳动效率,为大资本扫荡市场提供了有形的工具;后有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为取消政府干涉、倡导自由竞争扫清了思想障碍,为大资本积累财富提供了理论的武器;“斯密与瓦特之二杰,相提携以蹴踏旧社会,如双龙搅海”,极端的贫富分化使社会如端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
彼时之中国,中产之家多,豪富极少。一无贵族制度。欧洲各国,皆有贵族,且多有封地。中国自秦以来,贵族即已消灭,及至当时,“蓬毕寒酸,转瞬可登八座,堂皇阁老,归田即伍齐民。坐此之故,举国无阶级之可言。”二行诸子均分。欧洲各国旧俗,多长子继承。中国自汉以来,已行诸子均分,所以有“人无三代富”古训。三是赋税极轻。欧洲诸国、贵族、教会等一切负担,全出于百姓。中国既无贵族、又无教会,惟国家征税于民,历代帝王均奉行薄赋原则。清朝行一条鞭制,所取微薄;在厘金之前,无田者终身不交税,劳力所入全部归己,由此或勤奋劳作、或以俭辅勤,数年可成中产,反观欧洲十八世纪以前之社会,百姓一年收入大半交政府、贵族、教会,所剩无几。
由此,梁启超进一步认为,当时中国应当以发展生产为主,而适当注意分配,走向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应该是自由竞争——托拉斯——社会主义[1]。
(二)政体渐进论
梁启超的政治立场从表面上看,时有重大转变,但核心一直未变。即始终强调政治制度与民主宪政的演进规律,即国体、政体的关系认知:国体固然可以通过“革命”迅速发生变更,但政体却必须通过“进化”才能逐步完善,蒋广学称之“政体进化论”[2]。
梁启超始终强调在中国实现立宪政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在1901年就说,“立宪政体者,必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日本维新在明治初元,而宪法实施在二十年后,此其证也。中国最速亦须十年或十五年,始可以语于此。”
中华民国建立后,梁启超顺应时代潮流,拥护民主共和。主张在既定国体之下,根据本国国情,以渐进改革方式,建立和完善立宪政体,以最终实现民主政治。彼时其宪政思想重点有三:“不争国体而争政体”、要有健全发达的政党、建立“强有力之中央政府”。
三、开明专制论
(一)何谓开明专制
1906年,梁启超发表《开明专制论》(《新民丛报》第75、76期),其基本思想是在开明君主的统治下,通过实行带有资本主义民主色彩的开明政策,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累积宪政基础。“普通国家,必先经过开明专制时代,而此时代不必太长,且不能太长,所过之后即进于立宪,此国家进步之大顺序也”。
梁启超把专制政体分为野蛮、开明两种,“以所专制之主体的利益为标准,谓之野蛮专制;以所专制之客体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并以那个时代两位名人名言予以诠释。放言“朕即国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野蛮专制的代表;豪言“国王者,国家公仆之首长也”的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大帝,是开明专制的代表。
至于开明专制政体与非专制政体优劣比较。梁启超认为,合乎国情,虽劣亦优;不接地气,虽优亦劣;不能惟优是求,而应惟适是求。
(二)为什么必须开明专制
梁启超认为,当时的中国既不具备民主共和的条件,也不具备君主立宪的条件,故只能实行开明专制。“今日之中国,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
换言之,开明专制论是一种民主渐进的思想,当时的中国必须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开明专制,创造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各种社会条件,才能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四、新民教育论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给梁启超极大触动。他认为,现实中国与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1902—1903年间,相继发表《新民议》、《论中国国民品格》和《新民说》,系统阐述了他的思想。
(一)超越时人的两大内涵[3]
新民德超越开民智。19世纪末的维新派就曾提出“新民”主张,但其核心是开民智。要求改造传统思想、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的新民德呼声尚未引起社会关注。梁启超敏锐看到,彼时的中国社会已经不仅仅是往何处去的应急选择,更可能是新旧道德更替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学习西方物质文明需从精神层面入手,“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开民智、新民德尽管均为“新民”应有之义,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新民德涉及对深层次传统文化的改造,形成对习惯势力的挑战与对民族传统的自我否定。
启蒙对象由官绅转向百姓。维新派在提出自上而下的改良时,所谓新民,主要指官绅、士大夫;因此,所谓开民智,只是“开绅智”、“开官智”。《新民说》则将对象转向广大国民,“国也者,积民而成”,顯然,这时的梁启超已将民主制度的确立、国家的富强更多寄托在国民素质的提高、国民觉悟的提升上。
(二)对承传儒学的两大启示
在工业化摧枯拉朽的冲击下、在中国努力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源于农耕文明的儒学是寿终正寝?还是适当改造并重焕青春?《新民说》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两大启示。
儒学必须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开放系统。尽管儒学并不排斥外来文化,宋明理学就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但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与商品倾销、军事侵略同步展开,问题变得相当复杂。《新民说》吸收了大量西方文化。如“新民”一词,本来源自儒学经典《大学》,但梁启超却借助西方文化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内涵。
儒学必须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中寻找支撑点。儒学孕育、产生、发展并成熟于农耕文明以及分封制、郡县制的中华母体中。对儒学必须扬弃以重构支撑点。梁启超找到的支撑点就是民德, 也就是民族的精神、品质和风气,这决非西方文化所能替代。《新民说》的国家思想、群治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文化,但其在伦理道德观却保留了相当多的儒学传统。因为梁启超认识到,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除开黄皮肤、黑眼睛、会说中国话等外在表现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人格精神和气质。
参考文献:
[1]董方奎.梁启超论稳健社会主义[M].北京:线装书局,2013.
[2]蒋广学.梁启超:以“政体进化”为特色的中国宪政主义活动家[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2):79-84.
[3]崔志海.梁启超《新民说》的再认识[J].近代史研究,1989,(8):84—95.
作者简介:
梁小青(1968-),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生,教授,主要从事梁启超稳健社会主义、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