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有差异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创造性使用多种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用多元方式切入概念,使重要的概念能够整合与迁移,借助比喻,深化理解。
【关键词】多元智能 物理教学 导入 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164-02
人的认知方式和解题方式往往是多元的。物理教学活动应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创造多种学习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设计各种基于不同优势智能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好的利用熟悉的“理解物理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举例来说,我们可能会被一段关于方向的文字彻底弄糊涂,但一看地图,就明白如何到达同一个方向。或者相反,文字说明对你没有问题,而重叠交错的道路却是难以想象的复杂。显然,由于个体有不同的智能轮廓,因此对某人行得通的,对另一个人可能就不行。允许学生用他们最强势的智能去处理信息,你便是在支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根据加德纳的理论, “几乎每一个值得理解的概念,都可以用许多方法下定义,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和讲授。”因此,我们可以用多元方式切入概念,使重要的概念能够整合与迁移,借助比喻,深化理解。加德纳列举了类比和隐喻两种比喻方式,其实质就是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及熟悉、简单的容易理解的例子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教学内容。加德纳的理论用于物理教学案例的开发,可以开阔教师的思路。如《全反射》可用的导入案例:
基于语言言语智能的导入:开普勒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折射定律表达式,但通过实验发现了全反射定律,他是这样思考的:
令GG'为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光线从玻璃上方的空气由各个方向都经O点进入玻璃,这些光线必将组成夹角为2×42°=84°的锥形。他进一步设想,如果从玻璃中有一束光射向界面,其入射角大于420,则到达O点后,既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锥形区域,必定反射。开普勒的论证方法很巧妙,他利用光的可逆性,从反面倒推,得出结论,这是科学论证中常用的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方法。
基于数理逻辑智能的导入:复习n=■,思考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与折射角关系;现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角如何变化;若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与折射角关系;现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角如何变化,有什么问题出现?
基于视觉空间智能的导入:复习n=■,学生画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图;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光线变化;画光从水射入空气的光路图;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光线如何变化,发现了什么?
基于身体动觉智能的导入:给学生一支激光笔,一块半圆玻璃砖,让学生演示光的折射,观察现象;入射角逐渐增大,观察现象。
基于自然观察智能的导入:回忆在游泳时,戴着防水眼镜从水下观察水上景物的情景。
多元化的知识呈现方式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如果将物理知识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完成个体知识的生成,更是实现了知识之于学生的生存意义。
多元的切入方式,好比一间屋子提供了几扇窗,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入口,进入房间之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途径去探索房间的奥妙。
在《波的传播》小结阶段,由于学生对于横波“质点不随波迁移”,只在自己平衡位置上下振动不易理解,我们开发如下判断方法:
基于语言言语智能的小结:记诵“左行左坡上,右行右坡上,峰点谷点无方向”;或“上坡下,下坡上”。
基于数理逻辑智能的小结:由波的形成传播原理可知,后振动的质点总是重复先振动质点的运动,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而判断质点振动方向时,可在波源一侧找与该点距离较近(小于■)的前一质点,如果前一质点在该质点下方,则该质点将向下运动(力求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否则该质点向上运动。例如向右传的某列波,给出某时刻波形图像,判断某一点振动方向。可在波源一侧找出离M较近的前一质点M′,M′在M下方,则该时刻M向下运动。
基于视觉空间智能的小结:学生在波的图形的某质点M上,沿波的传播方向画一箭头,再沿竖直方向在曲线的同侧画另一箭头,则该箭头即为质点振动方向。
基于自然观察智能的小结:回忆抖动手链或项链时各珠子的运动情况。
选择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要能够恰当展示知识的内涵,保证客观公共知识的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充当的是媒体的作用,将知识的内涵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以便使学生通过不同符号系统的认知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承认并重视学生的差异,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什么时候都有明显差异。学生还有共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能够运用某一种共同的智力去理解某个知识,因此,并不是每个知识内容都要用八项智能符号系统来呈现。多元智能的运用,主要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識,提高科学素养,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应该在学生理解有困难或理解不深刻的时候,才更多应用多元智能。
教师要正视学生智能的差别,拓展发展多元智能的空间,尽可能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使其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丽梅.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关键词】多元智能 物理教学 导入 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164-02
人的认知方式和解题方式往往是多元的。物理教学活动应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创造多种学习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设计各种基于不同优势智能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好的利用熟悉的“理解物理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举例来说,我们可能会被一段关于方向的文字彻底弄糊涂,但一看地图,就明白如何到达同一个方向。或者相反,文字说明对你没有问题,而重叠交错的道路却是难以想象的复杂。显然,由于个体有不同的智能轮廓,因此对某人行得通的,对另一个人可能就不行。允许学生用他们最强势的智能去处理信息,你便是在支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根据加德纳的理论, “几乎每一个值得理解的概念,都可以用许多方法下定义,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和讲授。”因此,我们可以用多元方式切入概念,使重要的概念能够整合与迁移,借助比喻,深化理解。加德纳列举了类比和隐喻两种比喻方式,其实质就是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及熟悉、简单的容易理解的例子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教学内容。加德纳的理论用于物理教学案例的开发,可以开阔教师的思路。如《全反射》可用的导入案例:
基于语言言语智能的导入:开普勒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折射定律表达式,但通过实验发现了全反射定律,他是这样思考的:
令GG'为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光线从玻璃上方的空气由各个方向都经O点进入玻璃,这些光线必将组成夹角为2×42°=84°的锥形。他进一步设想,如果从玻璃中有一束光射向界面,其入射角大于420,则到达O点后,既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锥形区域,必定反射。开普勒的论证方法很巧妙,他利用光的可逆性,从反面倒推,得出结论,这是科学论证中常用的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方法。
基于数理逻辑智能的导入:复习n=■,思考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与折射角关系;现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角如何变化;若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与折射角关系;现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角如何变化,有什么问题出现?
基于视觉空间智能的导入:复习n=■,学生画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图;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光线变化;画光从水射入空气的光路图;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光线如何变化,发现了什么?
基于身体动觉智能的导入:给学生一支激光笔,一块半圆玻璃砖,让学生演示光的折射,观察现象;入射角逐渐增大,观察现象。
基于自然观察智能的导入:回忆在游泳时,戴着防水眼镜从水下观察水上景物的情景。
多元化的知识呈现方式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如果将物理知识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完成个体知识的生成,更是实现了知识之于学生的生存意义。
多元的切入方式,好比一间屋子提供了几扇窗,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入口,进入房间之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途径去探索房间的奥妙。
在《波的传播》小结阶段,由于学生对于横波“质点不随波迁移”,只在自己平衡位置上下振动不易理解,我们开发如下判断方法:
基于语言言语智能的小结:记诵“左行左坡上,右行右坡上,峰点谷点无方向”;或“上坡下,下坡上”。
基于数理逻辑智能的小结:由波的形成传播原理可知,后振动的质点总是重复先振动质点的运动,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而判断质点振动方向时,可在波源一侧找与该点距离较近(小于■)的前一质点,如果前一质点在该质点下方,则该质点将向下运动(力求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否则该质点向上运动。例如向右传的某列波,给出某时刻波形图像,判断某一点振动方向。可在波源一侧找出离M较近的前一质点M′,M′在M下方,则该时刻M向下运动。
基于视觉空间智能的小结:学生在波的图形的某质点M上,沿波的传播方向画一箭头,再沿竖直方向在曲线的同侧画另一箭头,则该箭头即为质点振动方向。
基于自然观察智能的小结:回忆抖动手链或项链时各珠子的运动情况。
选择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要能够恰当展示知识的内涵,保证客观公共知识的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充当的是媒体的作用,将知识的内涵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以便使学生通过不同符号系统的认知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承认并重视学生的差异,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什么时候都有明显差异。学生还有共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能够运用某一种共同的智力去理解某个知识,因此,并不是每个知识内容都要用八项智能符号系统来呈现。多元智能的运用,主要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識,提高科学素养,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应该在学生理解有困难或理解不深刻的时候,才更多应用多元智能。
教师要正视学生智能的差别,拓展发展多元智能的空间,尽可能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使其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丽梅.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