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大化的利用人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所具备的智能,提高对人的管理力度,可以从根本上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只有将人存在的隐患降至最低点,才能够确保事故不会发生。本文从人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决定作用方面入手,着重讲述人的因素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作用;人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079-01
1.从人的因素上看项目常见事故原因
依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在生产安全事故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从人的因素考虑,也就是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上分析,人的因素在事故中所占比重相当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从领导层到一线工人上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未按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不履行相应职责;未按标准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
(2)未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未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未交底;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或者应急救援预案流于形式,没有可操作性;或者发生事故时未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救;
(3)安全投入不足;
(4)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企业员工不接受安全教育,逃避安全教育;未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者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流于形式,不切合实际;
(5)未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或者安全生产检查流于形式;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6)劳动组织不合理;
(7)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导致事故。在安全管理中要注重人的因素和对人的管理,加强对人的因素占事故比重人的认识,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人的因素所造成的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人的因素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实现形式
人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是最为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人给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分為两部分:外因和内因。首先,外因主要包括了环境因素,教育培养因素,管理因素还有社会培训因素等,这些因素可以起到产生员工情绪,身体状况以及心情的不良影响。其次,外因主要之和人有的基本素养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个体素质,认知水平,以及技能水平。
1、智力因素:经研究调查,企业岗位的劳动主要是简单,重复的工作,没有存在像一般论点中人员的智力与工作业绩成正比的情况,恰恰相反,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才是员工的智力因素成正比的关系。
2、年龄因素:一般而言,在企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由于认为因素的原因在绝大多数的比重,其中大多数是集中在年纪较轻,或者年纪大的员工身上,可能由于取法经验或者过度疲劳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青壮年员工更为适合从事生产活动。
3、工作经验因素:调查资料表明,企业员工工作经验的缺失不利于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在企业中从事工作,企业员工对于作业环境和应急处理越是熟悉,就越是有助于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在生产事故发生的初期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行为能力:企业员工在设备维修中的行动过程,受到体能状态、认知状态、工作技能状态等的共同支配作用。保持行动过程的良好状态,能够提升个人在设备维修中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功效。
5、安全意识:在个体因素中,安全意识是引导人安全生产的最直接因素,如果安全意识薄弱就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3.从人的因素上谈安全管理对策
在安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要加强对人的管理。通过采取以下安全管理对策,以消除人的隐患,使发生事故的几率降低。
3.1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方面,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最好由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安全部成员以及部门安全员组成,这样形成一个庞人的安全管理网络,在安全活动开展,安全检查、考核评比过程中,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另一方面,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养,提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监督和指导安全生产。
3.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管理制度以安全责任制为中心,并以精细的管理,生产技术更新,安全监察和安全绩效考核的方式,来促进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只有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指导安全生产,引导人的安全行为。同时,通过细化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4.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的措施
4.1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理应确保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同时做好员工生产作业的组织工作并合理安排任务,落实责任。此外还需给员工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氛围,仔细检查操作和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隐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免员工出现不安全心理,从而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企业管理者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对企业组织管理混乱现象。构建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职业健康管理、安全监察机制以及安全激励机制等。
4.2 加强安全监察
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在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配合监察工作,不能因利益最大化的驱使而对安全监察工作视而不见,也不可以接受他人贿赂,帮他人瞒报或者不报事故,拖延安全隐患的治理等。这些违法的行为,都会成为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而提高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4.3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
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只有不断增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努力提高岗位职工安全生产的技能,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持续安全生产。因此,需要做好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培训的工作,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安全意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安全法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安全思想和态度教育培训,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经验教育培训等。
4.4 构建安全文化
人的日常行为活动都由心理活动支配的,同时人的心理活动又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所以在企业操作生产作为一项群体性的作业,会直接影响员工的个人行为。因此,为了更好的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首先应当加强员工整体的安全意识,促进每个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安全行为规范,使其的行为更加安全,价值观更具安全性。
5 结论
综合以上所述,人仍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阶段以及较短期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还不能完全取代人来进行生产操作。所以,认识到人的因素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构建安全文化,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以及加强安全监察工作,对于充分展现人力资源在石油企业中的效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焱平.浅谈人的因素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3,06:169.
[2] 姜威.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12):55-56.
[3] 吴声声.电力企业人因安全研究与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2013,05:1-183.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作用;人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079-01
1.从人的因素上看项目常见事故原因
依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在生产安全事故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从人的因素考虑,也就是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上分析,人的因素在事故中所占比重相当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从领导层到一线工人上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未按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不履行相应职责;未按标准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
(2)未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未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未交底;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或者应急救援预案流于形式,没有可操作性;或者发生事故时未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救;
(3)安全投入不足;
(4)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企业员工不接受安全教育,逃避安全教育;未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者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流于形式,不切合实际;
(5)未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或者安全生产检查流于形式;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6)劳动组织不合理;
(7)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导致事故。在安全管理中要注重人的因素和对人的管理,加强对人的因素占事故比重人的认识,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人的因素所造成的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人的因素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实现形式
人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是最为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人给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分為两部分:外因和内因。首先,外因主要包括了环境因素,教育培养因素,管理因素还有社会培训因素等,这些因素可以起到产生员工情绪,身体状况以及心情的不良影响。其次,外因主要之和人有的基本素养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个体素质,认知水平,以及技能水平。
1、智力因素:经研究调查,企业岗位的劳动主要是简单,重复的工作,没有存在像一般论点中人员的智力与工作业绩成正比的情况,恰恰相反,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才是员工的智力因素成正比的关系。
2、年龄因素:一般而言,在企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由于认为因素的原因在绝大多数的比重,其中大多数是集中在年纪较轻,或者年纪大的员工身上,可能由于取法经验或者过度疲劳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青壮年员工更为适合从事生产活动。
3、工作经验因素:调查资料表明,企业员工工作经验的缺失不利于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在企业中从事工作,企业员工对于作业环境和应急处理越是熟悉,就越是有助于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在生产事故发生的初期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行为能力:企业员工在设备维修中的行动过程,受到体能状态、认知状态、工作技能状态等的共同支配作用。保持行动过程的良好状态,能够提升个人在设备维修中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功效。
5、安全意识:在个体因素中,安全意识是引导人安全生产的最直接因素,如果安全意识薄弱就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3.从人的因素上谈安全管理对策
在安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要加强对人的管理。通过采取以下安全管理对策,以消除人的隐患,使发生事故的几率降低。
3.1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方面,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最好由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安全部成员以及部门安全员组成,这样形成一个庞人的安全管理网络,在安全活动开展,安全检查、考核评比过程中,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另一方面,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养,提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监督和指导安全生产。
3.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管理制度以安全责任制为中心,并以精细的管理,生产技术更新,安全监察和安全绩效考核的方式,来促进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只有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指导安全生产,引导人的安全行为。同时,通过细化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4.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的措施
4.1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理应确保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同时做好员工生产作业的组织工作并合理安排任务,落实责任。此外还需给员工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氛围,仔细检查操作和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隐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免员工出现不安全心理,从而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企业管理者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对企业组织管理混乱现象。构建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职业健康管理、安全监察机制以及安全激励机制等。
4.2 加强安全监察
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在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配合监察工作,不能因利益最大化的驱使而对安全监察工作视而不见,也不可以接受他人贿赂,帮他人瞒报或者不报事故,拖延安全隐患的治理等。这些违法的行为,都会成为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而提高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4.3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
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只有不断增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努力提高岗位职工安全生产的技能,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持续安全生产。因此,需要做好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培训的工作,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安全意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安全法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安全思想和态度教育培训,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经验教育培训等。
4.4 构建安全文化
人的日常行为活动都由心理活动支配的,同时人的心理活动又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所以在企业操作生产作为一项群体性的作业,会直接影响员工的个人行为。因此,为了更好的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首先应当加强员工整体的安全意识,促进每个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安全行为规范,使其的行为更加安全,价值观更具安全性。
5 结论
综合以上所述,人仍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阶段以及较短期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还不能完全取代人来进行生产操作。所以,认识到人的因素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构建安全文化,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以及加强安全监察工作,对于充分展现人力资源在石油企业中的效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焱平.浅谈人的因素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3,06:169.
[2] 姜威.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12):55-56.
[3] 吴声声.电力企业人因安全研究与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2013,05: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