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对英语这门第二语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英语原著文学作品也开始大批量涌入我国,然而,多数人的英语水平还不足以直接阅读原著,所以翻译版本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但是,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一定要妥善处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性。通常,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有所不同,常用的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替换法或省略法。本文将以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具体处理方式为主要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文化差异;差异化处理
  【作者简介】靳慧敏(1982.08-),女,满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语教学。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综述
  1.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包含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而狭义上的文化则僅仅是指精神世界语言、文学和艺术等。而翻译学中的文化指的是用一种目标语言将英语文学作品内容中所蕴含的文化完整地呈现出来。文化的本质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非遗传性,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演变而形成的,所以并不具有遗传性。其次是象征性,语言作为某一种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文化传播与体现的媒介;再次是整体性,是指构成某种文化的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并且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
  对于文化的分类目前也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在翻译学中通常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其中亚文化又具体包含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这五种亚文化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2.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群体无论是在所处的地理环境还是社会的发展模式上都存在巨大的不同,所以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地看待方式、理解或者是风俗习惯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甚至完全相反,这些方面的差异性导致了交流上的障碍。
  以上这些是从宏观角度展开分析的,接下来从翻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在英文文学作品翻译时,要基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进行阐述,从而能够实现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是文化蕴涵关系,指两种不同的文化内容会存在相互重叠的部分,比如对一些事物的认知或者思维方式等方面基本相似;第二是文化相斥关系,也就是对同一事物在表达方式或是所表现出的深层内涵上不同或者完全相反的情况;第三是文化相同性中的不同,也就是说其中一方所特有的部分文化相对于另一方文化来说并不具有。
  3.语言、文化与文学翻译。语言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因其存在的差异性而形成一些特有的文化词汇,同时还会赋予其特殊的含义或是精神象征。比如,“龙”在中国被视为一种吉祥的神物,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却将“龙”看作是暴力或邪恶力量的代表。
  “文学翻译”是以文学作品为翻译对象并对其展开翻译的活动。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民族中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创作。那么,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也是用另一种语言进行的艺术创作,它不同于翻译简单的对话一样,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即可。文学翻译在将两种语言进行等价转换的同时,还要能将原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读者,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还能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还能将原著中所蕴含的哲理带给阅读翻译版本的读者。那么,翻译者不仅要十分熟悉两种文化的内涵,同时要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才能将原著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准确表达出来,以此来促进双方文化间的交流活动。
  二、影响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策略的因素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差异,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处理模式,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来灵活地调整处理方式,具体采取哪种处理方式取决以下两个因素:一个是翻译目的的影响,如果一本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目的仅仅是要满足读者的基本阅读要求时,在翻译中就可以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手法,也就是在翻译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通过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方法不仅能够将原著的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同时还能满足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第二个因素是对读者的定位,因为不同读者在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存在差异,所以针对不同的读者,翻译手法也会不同。如果说翻译版本针对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只需要通过直译的方法去翻译即可;如果面对的读者是普通大众,由于这类人群通常对异国文化背景知识较为缺乏,所以在翻译时就需要适当地对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采取弱化处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译文更加简单易懂。
  三、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处理方法
  在处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遇到文化差异问题,译者通常会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异化”,另一种是“归化”。“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保留原著中的文化内涵,通过作品内容来讲读者带入到异国文化的氛围中,这样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异国文化的特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从而促进不同国家间的相互了解。而“归化”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用目标语对原著进行再创作,旨在通过固有的文化认知对目标作品做出解释。这两种方法相比而言,“异化”法更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语言交流以及对目标语言的丰富。不过,鉴于翻译的基础是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在保留原文化的基础上尽量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通常在翻译时会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四、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所采用的具体处理方式
  1.对于生态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所谓生态指的就是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而生态文化就是在某一特定的生态环境的人们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包括语言和风俗习惯等。由于生态环境不同,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所以,在对生态文化差异进行处理时要灵活把握,对于不同的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遇到文化相斥的部分,这部分文化虽然与目标文化相斥,但是对于读者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采取直译的方式就可以;对于那些普通读者无法理解的文化相斥部分,如果仅仅是直译的话读者并不能够完全理解,这时就需要注释来加深读者的理解度;另外,在西方文学作品中通常有一些由于习惯而采取的比喻手法,当把这部分内容进行直译之后读者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就需要采用意译的方式处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形象化,但是确保了句子所表达意思的准确性;对于一些西方文化中运用的比喻,如果进行直译读者仍然不好理解,而在目标文化中有类似的比喻手法,那么翻译的时候就可以把原著中的比喻换成目标语言的比喻,这样就可以帮助读者去理解;对于一些很难通过翻译来进行解释的表达方式,可以直接省略,以此来降低阅读难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删减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著文化内涵的传输,应谨慎使用。   2.对于物质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物质文化”是指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文化形式,比如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服饰款式等都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所以物质文化通常都属于翻译学中文化相斥的部分,而对于这类文化相斥的部分,通常首先用直译的方法翻译,便于保留原著中的异国特色;其次可以以辅助注释的方法来进行更详细的解释,这样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不同的民族特色,还方便于阅读。由于物质文化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文化气质,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般不会采用意译的方式,这样不能完整呈现出异国物质文化的特点。
  3.对于社会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社会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往往是造成不同语言间交流障碍的重要的原因,因社会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作品时会出现一些失误,造成读者误解或是根本无法理解。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不也同。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通常会使用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的方式,避免出现因社会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但是,具体采取哪种措施也应该根据读者的接受能力灵活变换,对于差异性不是很大的比喻方式,采取直译的方式即可,对于社会文化相缺的部分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将更加合适。总之,灵活采取翻译方式可以保留原著社会文化特点,还能方便读者去理解。
  4.对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文学作品是基于语言文化基础上对语言的艺术创作,语言文化对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把对话双方的对话内容完整表达出来,还要将人物所蕴含的情绪、人物关系以及对话氛围也要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呈现出一本成功的翻译作品。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经常会使用音译的方式,人名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风俗、宗教信仰等文化信息,在翻译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所以在文化作品中的人名翻译,译者应结合作品中人物的角色定位进行灵活处理,让译文作品更加灵活生动。
  在西方历史中存在曾经严重的社会等级差异,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会用不同的词汇或者是语句构成结构来区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差异,目前来说大多数译者对这部分内容采取直译的方式,这一特有的文化要素难免在翻译中被舍弃,而笔者认为如果对这部分内容采取意译的方式,在充分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能区分出社会等级间的差异,以期实现语言表达的合理化目标。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一些概念,同时还介绍了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的四种不同文化差异,并对不同的差异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以及如何选择处理方式。总体来说,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于简单的对话翻译,它是用目标语言对原著进行再一次的艺术创作,对于译者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译者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而且还要深入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求将原著中的文化内涵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进而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周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差异[J].校园英语,2021(07):255-256.
  [2]余萍.语言传播视角下英语翻译教学的方法与途径——评《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与文化差异处理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 (12):125-126.
  [3]王丽君,邓薇薇.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方式探究[J].英语广场,2020(35):31-33.
  [4]李广欢,李亚丽.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初探[J].英语广场,2020(34):22-25.
  [5]黄静雯.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方式研究[J].内江科技, 2020,41(09):138-139.
  [6]王建慧.英语文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研究[J].名家名作,2020 (09):96-97.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会。其中,微课等先进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有效丰富了现有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途径,也增添了教师与学生们的自主选择机会。本文集中探讨了“微课”的教学作用特点,以及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期间遇到的问题,期望通过对微课教学应用方式的深入研究,能够在有效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丰富英语教学策略方法,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相关研究指出,思维与语言属于相辅相成的存在,其中思维内容、方式直接决定语言内容与方式。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引领学生高效掌握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思维模式,改变以往教学定位模糊,关注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积极与学生思维展开互动,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品质,切实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实现核心素养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路径
期刊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phonics教学模式,分析了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研究了phonics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视不够、教学思路不清楚、形式单一、发音不到位、拼写不正确等问题,并围绕26个字母教学、元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的教学、合理拓展教学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等方面,就phonics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phonics教学模式;发音教学;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周燕
期刊
【摘要】语言学习属于文化学习,且文化学习还是培养文化品格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增强学生整体的素养,彰显学科育人价值,重点培养文化品格。一直以来,英语教学都是增强文化品格的主要手段。笔者依照自身经验,对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展开剖析。首先介绍文化品格的基本内涵,然后分析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及探索培养文化品格遵循的原则,最后研究文化品格培养策略,希望可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较好的优势,一方面是由于初中阅读课堂当中的内容本身就能够承载一定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可以通过结合阅读教学内容的运用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锻炼,另一方面,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当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在英语教学课堂当中,帮助学生跟随英语教师的教学节奏来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锻炼。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英语词汇,提高自身英语技能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教学经过多年的提升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现有的教学方法仍然显得较为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英语教学的全面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得英语阅读教学迈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反转课堂;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杨文韬(1976.10-)
期刊
【摘要】通过学生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考点设置项目化学习,学生们梳理了针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考点设置规律、阅读理解考点的来源、阅读材料的选取与分析、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策略及方法等内容,得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考点设置的结论,并阐述了解决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高考英语;项目化学习;阅读理解;考点设置  【作者简介】张云凤(1968.06-),女,汉族,曲靖市第一中学,高级英语教师。  项目化是一种较新
期刊
【摘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都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基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论述了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的概念,引发广泛关注。本文借助COCA语料库,主要分析两组弱势动词,give, make和keep, feel搭配使用情况的频率分布,以观察研究英语静态思维特征,并与中文动态表达思维作对比,通过中英动静思维差异分析,让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思维差异,避免中式英语。  【关键词】语言
期刊
【摘要】随着政治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巨大的入境游市场的无限商机和外资合资酒店企业的强势入驻,使作为旅游辅助产业的酒店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服务性行业,对从业者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但要求从业者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沟通,更要求把握服务性语言的准确性和礼貌性,注重服务细节,从语言上为客人提供最贴心悦耳的服务,从而真正提升酒店服务的品质。  【关键词】酒店服务英语;
期刊
【摘要】英语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英语课堂主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带有主题性质的语言学习环境,而教师则应积极挖掘主题中的文化元素与英语思维内涵,从而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同时,深化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认知,并有效增强其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如何带动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能够形成熟练对话这是教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下文将从现状与对策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插图;英语;对话;教学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