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种植与加工历来都是一个累心费力的行业,加上技术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行业淘汰率极高。山东省菏泽伊绿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兆峰却坚持了下来,从贩运购销蔬菜到创办成规模的蔬菜加工企业,致富了一方百姓,带出了一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抱负远大实干兴企
张兆峰出生在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前元村,祖辈经营皮毛和肉食加工生意。受家庭影响,张兆峰从小就萌生了经商办企业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了更为远大的抱负:要做大做强蔬菜生意,尽自己所能为农民办一些实事,为家乡做一份贡献,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
鄄城地区当时还没有蔬菜深加工企业,万事开头难,张兆峰决定从运输销售入手。1998年开始,他三下青岛,六赴莱阳,把鄄城的鲜菜贩运到沿海地区的蔬菜加工厂。起早贪黑,颠簸劳累,都没有让他退却。终于,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成果,2002年初,他成功积累了50万元的资本,成了拥有两部运输车的小老板。
有了原始资本,张兆峰开始筹措资金兴办企业。他一面培育蔬菜生产基地,一面筹建蔬菜加工企业,走“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2002年7月,一个占地26亩,总投资500万元的菏泽伊绿园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企业集蔬菜切削、脱水烘干、分级包装于一体,年加工鲜菜3500吨,生产成品1200吨,也改变了鄄城及周边县区没有蔬菜深加工企业的历史。2003年10月,公司首次走出山东,相继与山西、安徽、河北、陕西、辽宁等省的食品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了公司以点带面、外出发展的目标。
错位发展质量第一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蔬菜加工市场中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张兆峰坚持错位发展的理念,精心选择了并不太受市场关注的青豆等作主打品种,并配以香菇、草莓等。为了确保加工蔬菜的新鲜度,他还坚持蔬菜错时种植,形成批次,探索出了“拱棚韭菜——秋延迟蕃茄”的种植新模式。
企业要发展,质量是关键。随着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保障加工原料生产质量,张兆峰与农户签订合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价格,对农民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各项保障,在广大菜农中深受欢迎,并得到迅速推广。
敢于实验科研创新
张兆峰充分利用资源,拓展蔬菜市场,用科学发展的策略,争做果蔬产业的先行者。早期蔬菜大棚低矮狭小,普遍存在模式单一、保温效果差的缺点,是制约基地大棚蔬菜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张兆峰下决心通过科学的力量改造这种棚体结构,多次外出学习和考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开始在不同土质的菜地进行试验,动手设计新的棚体结构。当时正值初春,他和助手们在刺骨的寒风中,一干就是一天。中午饿了,就地生火煮碗方便面;困了,就在临时搭起的工棚里披上大衣打个盹。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兆峰的艰苦实验成就了八种棚体模式,向基地菜农推荐了压茬种植的“三种三收”等五种立体种植模式。随着新棚模式的推广,基地棚菜大面积增产。
始终坚持“科技兴企”战略的张兆峰,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技术津贴制,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2004年,在张兆峰的多方争取和积极筹划下,创办了占地30亩的科技示范园。他在园区内搞科研,抓示范,促推广,把小小的示范园搞得红红火火。三年来,示范园共引进种植了50多个蔬菜新品种,其中20多个品种在鄄城县进行推广。
经过努力,菏泽伊绿园食品有限公司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持续增长,2006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利税500万元。在此基础上,张兆峰又适时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向基地菜农推广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基地菜农原来蔬菜亩收入不足1500元,通过技术培训,实行订单种植,收入翻了一番。伊绿园还对基地菜农进行建档管理,按照绿色有机蔬菜的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并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免费提供蔬菜良种和施药设备,极大地调动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张兆峰多次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为农产品的种植进行把脉、诊断,深入田间与菜农一起做种植试验,指导菜农实践。2006年,公司的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000亩,覆盖了董口镇300多家农户。2007年,种植基地进一步发展,覆盖面扩大到了全县5个乡镇。
与时俱进品牌经营
在工作过程中,张兆峰深刻认识到,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为此,他提出了走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道路,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团结创新的高绩效团队,使公司迅速成为当地最具活力,最具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公司。在职工管理上,建立员工绩效档案,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作为董事长,张兆峰深深感受到重任在肩。为了让公司拥有自己的特色品牌,他结合公司实际,依照多元化、现代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实行董事长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的经营管理方式,确定了“实干兴企,虚心进取”的伊绿园企业经营理念,提出了“稳定现有市场、拓展延伸上下游产品、以点带面外出发展”的经营思路,为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指明了方向。在张兆峰的不懈努力下,菏泽伊绿园食品有限公司凭着自身的科学管理,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并先后被授予菏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鄄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张兆峰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展望未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着力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5月,菏泽伊绿园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达到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创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并且有30%的产品销往香港及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张兆峰申请注册了“伊绿园”牌商标,以无公害方便食品为立足点开发了一系列塑封和罐装小包装产品,并成功打入了国内一些大城市的知名连锁超市,如济南、青岛、烟台、大连等地的“法国家乐福”、“台湾乐购物”等。2007年4月,企业又通过了ISO9001:2000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张兆峰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除了胆识、毅力、刻苦外,更重要的是他为农民着想、让家乡致富的决心。 农民企业家网
抱负远大实干兴企
张兆峰出生在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前元村,祖辈经营皮毛和肉食加工生意。受家庭影响,张兆峰从小就萌生了经商办企业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了更为远大的抱负:要做大做强蔬菜生意,尽自己所能为农民办一些实事,为家乡做一份贡献,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
鄄城地区当时还没有蔬菜深加工企业,万事开头难,张兆峰决定从运输销售入手。1998年开始,他三下青岛,六赴莱阳,把鄄城的鲜菜贩运到沿海地区的蔬菜加工厂。起早贪黑,颠簸劳累,都没有让他退却。终于,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成果,2002年初,他成功积累了50万元的资本,成了拥有两部运输车的小老板。
有了原始资本,张兆峰开始筹措资金兴办企业。他一面培育蔬菜生产基地,一面筹建蔬菜加工企业,走“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2002年7月,一个占地26亩,总投资500万元的菏泽伊绿园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企业集蔬菜切削、脱水烘干、分级包装于一体,年加工鲜菜3500吨,生产成品1200吨,也改变了鄄城及周边县区没有蔬菜深加工企业的历史。2003年10月,公司首次走出山东,相继与山西、安徽、河北、陕西、辽宁等省的食品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了公司以点带面、外出发展的目标。
错位发展质量第一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蔬菜加工市场中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张兆峰坚持错位发展的理念,精心选择了并不太受市场关注的青豆等作主打品种,并配以香菇、草莓等。为了确保加工蔬菜的新鲜度,他还坚持蔬菜错时种植,形成批次,探索出了“拱棚韭菜——秋延迟蕃茄”的种植新模式。
企业要发展,质量是关键。随着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保障加工原料生产质量,张兆峰与农户签订合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价格,对农民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各项保障,在广大菜农中深受欢迎,并得到迅速推广。
敢于实验科研创新
张兆峰充分利用资源,拓展蔬菜市场,用科学发展的策略,争做果蔬产业的先行者。早期蔬菜大棚低矮狭小,普遍存在模式单一、保温效果差的缺点,是制约基地大棚蔬菜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张兆峰下决心通过科学的力量改造这种棚体结构,多次外出学习和考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开始在不同土质的菜地进行试验,动手设计新的棚体结构。当时正值初春,他和助手们在刺骨的寒风中,一干就是一天。中午饿了,就地生火煮碗方便面;困了,就在临时搭起的工棚里披上大衣打个盹。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兆峰的艰苦实验成就了八种棚体模式,向基地菜农推荐了压茬种植的“三种三收”等五种立体种植模式。随着新棚模式的推广,基地棚菜大面积增产。
始终坚持“科技兴企”战略的张兆峰,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技术津贴制,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2004年,在张兆峰的多方争取和积极筹划下,创办了占地30亩的科技示范园。他在园区内搞科研,抓示范,促推广,把小小的示范园搞得红红火火。三年来,示范园共引进种植了50多个蔬菜新品种,其中20多个品种在鄄城县进行推广。
经过努力,菏泽伊绿园食品有限公司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持续增长,2006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利税500万元。在此基础上,张兆峰又适时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向基地菜农推广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基地菜农原来蔬菜亩收入不足1500元,通过技术培训,实行订单种植,收入翻了一番。伊绿园还对基地菜农进行建档管理,按照绿色有机蔬菜的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并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免费提供蔬菜良种和施药设备,极大地调动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张兆峰多次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为农产品的种植进行把脉、诊断,深入田间与菜农一起做种植试验,指导菜农实践。2006年,公司的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000亩,覆盖了董口镇300多家农户。2007年,种植基地进一步发展,覆盖面扩大到了全县5个乡镇。
与时俱进品牌经营
在工作过程中,张兆峰深刻认识到,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为此,他提出了走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道路,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团结创新的高绩效团队,使公司迅速成为当地最具活力,最具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公司。在职工管理上,建立员工绩效档案,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作为董事长,张兆峰深深感受到重任在肩。为了让公司拥有自己的特色品牌,他结合公司实际,依照多元化、现代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实行董事长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的经营管理方式,确定了“实干兴企,虚心进取”的伊绿园企业经营理念,提出了“稳定现有市场、拓展延伸上下游产品、以点带面外出发展”的经营思路,为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指明了方向。在张兆峰的不懈努力下,菏泽伊绿园食品有限公司凭着自身的科学管理,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并先后被授予菏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鄄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张兆峰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展望未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着力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5月,菏泽伊绿园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达到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创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并且有30%的产品销往香港及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张兆峰申请注册了“伊绿园”牌商标,以无公害方便食品为立足点开发了一系列塑封和罐装小包装产品,并成功打入了国内一些大城市的知名连锁超市,如济南、青岛、烟台、大连等地的“法国家乐福”、“台湾乐购物”等。2007年4月,企业又通过了ISO9001:2000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张兆峰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除了胆识、毅力、刻苦外,更重要的是他为农民着想、让家乡致富的决心。 农民企业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