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和时代性。试题结构简约,题型新颖,情境鲜活,立意开放,辐射出浓郁的课改气息,有助于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下面回顾一下2007年全国中考数学命题特点,预测和介绍2008年中考数学命题的基本趋势,提出迎接新一轮中考的注意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考数学命题的新特点
1、扎实注重双基,重视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2007年中考数学命题在考查双基方面,注意了以下几点:精选基础知识,保持适度的覆盖面,难度适中。避免直接考查概念、法则、性质等的机械识记,充分考查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1(07年四川德阳中考题)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据统计,某日北京申奥网站的访问人次为201949,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得()。
A.2.0×105B.2.0×106
C.2×105 D.0.2×106
略解:选A。
点评例1涉及到的仅仅是科学记数法,取材于重要的时政要闻。例2一改传统的命题方式,以抄错题为背景自然地引出问题,使人耳目一新,它不但没有减弱对运算技能的考查,而且隐藏着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注重开放探索,加强实际操作,重视能力与基础的试题明显增多。
初中数学中的开放探索型试题,主要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题设或未给出明确的结论,需经过推断、补充加以证明的命题。根据探索对象不同可分为条件探索型和结论探索型。
例3(07年江苏扬州中考题)如图,矩形ABCD中,AD=3cm, AB=acm(a>3)。动点M、N同时从B点出发,分别沿B→A,B→C运动,速度是1cm/s.过点M作直线垂直于AB,分别交AN、CD于P、Q。当点N到达到终点时,点M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若a=4cm,t=1s时,则PM=cm;
(2)若a=5cm,求时间t,使△PNB∽△PAD,并求它们的相似比;
(3)若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时刻使梯形PMBN与梯形PQDA有面积相等,求a 的取值范围;
(4)是否存在这样的矩形: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某时刻使梯形PMBN,梯形PQDA,梯形PQCN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另外还有操作探究型试题,这里的操作是理解题意的重要的措施,正确作图是解题的关键,认真分析、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是核心。从2007年中考试题来看,实验操作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基本作图和格点作图;②展开与折叠;③翻折、平移、旋转等变换;④图形的割补;⑤图案的设计。
略解∠BFG=64°。
点评例4既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又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同时又考查了图形的折叠与角的运算.
3、“用数学”、“做数学”、“图文结合”的实际应用意识逐步增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那么反映在中考试卷上则以实际应用形式出现。这些应用题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情景。例如环保问题、商品销售问题等等,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同学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同学们解题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丰富了试卷的内容和形式。
例5(07年浙江丽水中考题)
略解选A。
点评本例考查的是方程的应用,题目以图文的形式出现,比较新颖。
4、统计与概率试题成为中考试卷中的新亮点。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考查了同学们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已成为新中考试卷的又一亮点。这些试题内容新鲜、切合实际,中考试卷中比比皆是,随手即可拈来。
例6(07年江苏泰州中考题) 数学课上,年轻的刘老师在讲授“轴对称”时,设计了如下四种教学方法:
①教师讲,学生听;②教师让学生自己做;
③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发现规律;
④教师让学生对折纸,观察发现规律,然后画图。
数学教研组长将上述教学方法作为调研内容发到全年级8个班420名同学手中,要求每位同学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他随机抽取了6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统计如图:
(1)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方法③的圆心角。
(2)全年级同学中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哪一种?选择这种教学方法的约有多少人?
(3)假如抽取的60名学生集中在某两个班,这个调查结果还合理吗?为什么?
略解(1)补横轴——教学方法,补条形图——方法②人数为9人,方法③圆心角为108°,(2)198人,(3)缺乏合理性。
点评统计知识与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应用很广。本例重点考查学生理解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阅读理解性问题已成为全国中考命题又一新热点。
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有关阅读理解试题正以各种新面孔频频亮相,这类试题取材广泛,题目灵活性大,篇幅较长,涉及内容丰富,构思新颖,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抽象、类比等能力。
例7(07年江苏常州市中考题)如图,菱形、矩形与正方形的形状有差异,我们将菱形、矩形与正方形的接近程度称为“接近度”。在研究“接近度”时,应保证相似图形的“接近度”相等。
(1)设菱形相邻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m° 和n°,将菱形的“接近度”定义为,于是, m-n越小,菱形越接近于正方形。
①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该菱形的“接近度”等于;
②当菱形的“接近度”等于时,菱形是正方形。
(2)设矩形相邻两条边长分别是a和b(a≤b),将矩形的“接近度”定义为a-b,于是a-b越小,矩形越接近于正方形。
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若不合理,给出矩形的“接近度”一个合理定义。
点评解阅读理解题关键是读懂题目所表达的意思,并根据题意和要求解决问题,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接近度”。
二、2008年命题趋势
1、数与式部分的试题不再纯粹地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尤其是一些繁、难、偏的计算题目将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计算器的运用和探索数与式的意义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变化的图形或实际背景中观察、概括出一般规律以及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等,这些已成为考查这部分内容的主流。
2、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与以往相比难度有较大的降低,不会出现繁难的几何论证题。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着重考查视图、几何体与其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与图形有关的解答题将转化为常见的几何图形中提出问题或猜想,通过对其分析、探索,发现其内在规律,并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从而考查合情推理能力。
3、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试题特别是与之相关的统计技能的试题,在今后的试卷中将必不可少。新课标指出,发展我们的统计观念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将以数据信息的提取、表示、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表达与解释等作为考查的重点。通常考查的是呈现出初步整理结果或比较规范的图表,要求我们阅读图表提取信息。为此,我们还必须在平时学习中注意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为顺利解题打下基础。另外,统计中有很多问题很难有统一的结论,因此,有解答的过程时注意答案的开放性。
4、最后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是今后中考试题的热点。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探索性试题的研究。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 钱家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下面回顾一下2007年全国中考数学命题特点,预测和介绍2008年中考数学命题的基本趋势,提出迎接新一轮中考的注意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考数学命题的新特点
1、扎实注重双基,重视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2007年中考数学命题在考查双基方面,注意了以下几点:精选基础知识,保持适度的覆盖面,难度适中。避免直接考查概念、法则、性质等的机械识记,充分考查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1(07年四川德阳中考题)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据统计,某日北京申奥网站的访问人次为201949,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得()。
A.2.0×105B.2.0×106
C.2×105 D.0.2×106
略解:选A。
点评例1涉及到的仅仅是科学记数法,取材于重要的时政要闻。例2一改传统的命题方式,以抄错题为背景自然地引出问题,使人耳目一新,它不但没有减弱对运算技能的考查,而且隐藏着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注重开放探索,加强实际操作,重视能力与基础的试题明显增多。
初中数学中的开放探索型试题,主要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题设或未给出明确的结论,需经过推断、补充加以证明的命题。根据探索对象不同可分为条件探索型和结论探索型。
例3(07年江苏扬州中考题)如图,矩形ABCD中,AD=3cm, AB=acm(a>3)。动点M、N同时从B点出发,分别沿B→A,B→C运动,速度是1cm/s.过点M作直线垂直于AB,分别交AN、CD于P、Q。当点N到达到终点时,点M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若a=4cm,t=1s时,则PM=cm;
(2)若a=5cm,求时间t,使△PNB∽△PAD,并求它们的相似比;
(3)若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时刻使梯形PMBN与梯形PQDA有面积相等,求a 的取值范围;
(4)是否存在这样的矩形: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某时刻使梯形PMBN,梯形PQDA,梯形PQCN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另外还有操作探究型试题,这里的操作是理解题意的重要的措施,正确作图是解题的关键,认真分析、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是核心。从2007年中考试题来看,实验操作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基本作图和格点作图;②展开与折叠;③翻折、平移、旋转等变换;④图形的割补;⑤图案的设计。
略解∠BFG=64°。
点评例4既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又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同时又考查了图形的折叠与角的运算.
3、“用数学”、“做数学”、“图文结合”的实际应用意识逐步增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那么反映在中考试卷上则以实际应用形式出现。这些应用题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情景。例如环保问题、商品销售问题等等,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同学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同学们解题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丰富了试卷的内容和形式。
例5(07年浙江丽水中考题)
略解选A。
点评本例考查的是方程的应用,题目以图文的形式出现,比较新颖。
4、统计与概率试题成为中考试卷中的新亮点。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考查了同学们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已成为新中考试卷的又一亮点。这些试题内容新鲜、切合实际,中考试卷中比比皆是,随手即可拈来。
例6(07年江苏泰州中考题) 数学课上,年轻的刘老师在讲授“轴对称”时,设计了如下四种教学方法:
①教师讲,学生听;②教师让学生自己做;
③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发现规律;
④教师让学生对折纸,观察发现规律,然后画图。
数学教研组长将上述教学方法作为调研内容发到全年级8个班420名同学手中,要求每位同学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他随机抽取了6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统计如图:
(1)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方法③的圆心角。
(2)全年级同学中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哪一种?选择这种教学方法的约有多少人?
(3)假如抽取的60名学生集中在某两个班,这个调查结果还合理吗?为什么?
略解(1)补横轴——教学方法,补条形图——方法②人数为9人,方法③圆心角为108°,(2)198人,(3)缺乏合理性。
点评统计知识与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应用很广。本例重点考查学生理解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阅读理解性问题已成为全国中考命题又一新热点。
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有关阅读理解试题正以各种新面孔频频亮相,这类试题取材广泛,题目灵活性大,篇幅较长,涉及内容丰富,构思新颖,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抽象、类比等能力。
例7(07年江苏常州市中考题)如图,菱形、矩形与正方形的形状有差异,我们将菱形、矩形与正方形的接近程度称为“接近度”。在研究“接近度”时,应保证相似图形的“接近度”相等。
(1)设菱形相邻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m° 和n°,将菱形的“接近度”定义为,于是, m-n越小,菱形越接近于正方形。
①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该菱形的“接近度”等于;
②当菱形的“接近度”等于时,菱形是正方形。
(2)设矩形相邻两条边长分别是a和b(a≤b),将矩形的“接近度”定义为a-b,于是a-b越小,矩形越接近于正方形。
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若不合理,给出矩形的“接近度”一个合理定义。
点评解阅读理解题关键是读懂题目所表达的意思,并根据题意和要求解决问题,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接近度”。
二、2008年命题趋势
1、数与式部分的试题不再纯粹地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尤其是一些繁、难、偏的计算题目将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计算器的运用和探索数与式的意义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变化的图形或实际背景中观察、概括出一般规律以及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等,这些已成为考查这部分内容的主流。
2、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与以往相比难度有较大的降低,不会出现繁难的几何论证题。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着重考查视图、几何体与其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与图形有关的解答题将转化为常见的几何图形中提出问题或猜想,通过对其分析、探索,发现其内在规律,并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从而考查合情推理能力。
3、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试题特别是与之相关的统计技能的试题,在今后的试卷中将必不可少。新课标指出,发展我们的统计观念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将以数据信息的提取、表示、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表达与解释等作为考查的重点。通常考查的是呈现出初步整理结果或比较规范的图表,要求我们阅读图表提取信息。为此,我们还必须在平时学习中注意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为顺利解题打下基础。另外,统计中有很多问题很难有统一的结论,因此,有解答的过程时注意答案的开放性。
4、最后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是今后中考试题的热点。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探索性试题的研究。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 钱家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